前言

目前,仪器分析技术在药品、食品、工业等各个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产品质量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分析检测人才的数量、质量和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教材充分与岗位能力需求接轨,在借鉴近年来仪器分析教学改革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现有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对“仪器分析”的课程定位与课程目标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和论证,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对教材编写形式进行了创新,着力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和从事分析检测工作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判断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仪器分析》在编写过程中,紧紧围绕“高技能型人才”这一培养目标,坚持“学生易学、教师易教”和“终身学习、能力本位、岗位需要、教学需要、社会需要”的教材编写理念;坚持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五性(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适用性)的教材编写原则;坚持“三贴近”的教材编写方针,使教材内容更贴近分析检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更贴近分析检测职业的岗位需求、更贴近学生的现状和学习兴趣。

为充分体现高职教材的特色,我们在本书的编排上做了一些尝试,力求打造立体化的、能适应学生自主学习的新型教材。一是体现“实用、够用”原则。在企业调研的基础上,本书介绍了企业常用的仪器分析方法,包括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电位分析法等。同时加大了实验技术方面的介绍,如样品的预处理、软件处理数据的方法等。二是体现“内容配套”原则。该教材内容将仪器分析素材有机结合,设置了“二维码扫描微课视频”,将教学图片、课件、动画有机结合,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扩宽了学习空间。三是体现“职业性和实践性”原则。全书采用案例引导式教学,实训项目来自于企业典型的工作案例,使教学内容更符合工作需求,使教材更具有实用性、针对性。四是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原则。全书分“案例导入”、“思维导图”、“课程导入”、“阅读材料”、“思考与练习”等部分,使教、学、做一体化,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本书由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赵艳霞、王大红担任主编。绪论、第六章由罗超编写,第一、第二章由赵艳霞编写,第三章由侯鹏飞编写,第四章由谢克英编写,第五章由赵荣敏编写,实训项目由王大红编写。在编写过程中,还参考了有关专家和编者的文献资料和教材,在此一并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尽管编者具有多年的教学经历,经验也较为丰富,但鉴于编者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解及学术水平有限,尤其是和教学资源库的接轨尚需进一步完善,不足之处恳请各位专家和读者予以批评指正。

编者

2017年4月

温馨提示:值得说明的是,本教材中各章节的微课视频存储在“百度网盘”中。读者需在手机上下载并安装“百度网盘”后,直接扫描二维码进行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