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城、水城、生态城规划设计:低碳南宁的实践
- 黄耀志 刘晶晶 黄际恒
- 2692字
- 2020-08-26 20:40:14
前言
南宁,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城市,是一个以壮族为主的多民族和睦相处的现代化城市,地处亚热带,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令南宁满城皆绿,四季常青,形成了“青山环城、碧水绕城、绿树融城”的城市特色。
“中国绿城”,这是南宁的绿色梦想。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标识绿城南宁魅力的“城在绿中,绿在城中,终年常绿,四季花开,山河湖溪与绿树鲜花交相辉映,绿化、美化、果化与亚热带风光融为一体”的城市生态景观已经形成。到2010年前后,南宁市的森林覆盖率、绿化覆盖率、人均绿地面积以及城市大气质量,均位于全国省会城市前列。“国家园林城市”、“联合国人居奖”、“中国人居环境奖”、“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以及“中国特色休闲城市—养生休闲之都”等城市荣誉彰显着“中国绿城”建设的杰出成就。
“中国水城”是南宁市继“中国绿城”之后生态城市建设的重大举措。邕江及其两岸众多支流、水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能够自给自足的相互补充的水系网络为水城建设提供了基础框架。建设“中国水城”,“绿”上加“水”,不但可以借此改变南宁市的生态环境,不断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基础,还可以与“中国绿城”建设相互促进,实现城市绿和水的完美结合,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水城”建设强调生态在治理水系中的重要作用,宏观把握构建整体的城市水网系统,营造具有民族文化特征的“中国绿城”—“中国水城”的复合生态景观系统。将城市内部水系以及沿岸打造成景观秀丽的风光带、特色明确的文化带、经济复苏的产业带、人气活跃的亲水带、环境宜人的居住带以及设置完善的行洪带。这就需要从城市总体格局出发,优化和完善内河沿岸两侧土地使用的功能、空间形态,提出带动内河沿岸土地集约和高效利用、景观生态环境良好的土地开发控制总体思路、策略与模式。
这样的一个“水城”建设项目,将对南宁市的规划建设发展产生诸多影响,而几个事关全局的重要问题,是“水城”项目推进后必须面对的。
第一,对南宁的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从南宁建城至今城市空间布局的演变,经历了点状生成、带状拓展、单中心放射状拓展、单中心圈层拓展时期。自从实施“中国绿城”、“中国水城”等建设,城市空间从“南湖时代”走向了“邕江时代”。城市空间圈层布局有了很大的变化,即南宁城市用地从单中心向多核心布局模式演变的发展趋势。
第二,对滨水空间形象的影响。从城市整体结构看,水系作为一个主导要素嵌入到城市结构形态后,必然导致整个城市空间结构的改变;从规划设计的角度看,由于水系网络构建带来原总规中滨水空间的增加,在对其进行规划设计时,既要对水体自身整治、滨水区绿地系统以及公共开放空间的建设以及滨水居住环境改善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又不能忽视滨水空间的整体性和城市形态的延续性。
第三,对城市旅游及其旅游产品更新的影响:① 城市特色文化得到提升;② 水城生态特质更加凸显;③ 水岸景观丰富多样。
第四,对城市建设用地产生的影响表现在对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室外公共空间布局对新变化用地调整需求三个方面。新变化对用地调整产生的诉求,适应这些变化需要有新的规划指导。
“水城”建设的推动,酝酿了南宁市从“绿城”、“水城”走向“生态网络城市”的规律式发展态势。“生态网络城市”,就是以自然生态网络为“底”,城市建设用地为“图”,先底后图,生态优先;以生态网络限定、引导城市建设用地的紧凑发展,实现城市空间的健康有序拓展。这是南宁生态城市和整个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
南宁具有建设完善的城市生态网络的基础条件。因此,在南宁城市空间拓展中应该充分整合自然生态要素,以构建完善的生态网络作为城市空间拓展的前提,优先进行非建设用地的控制,再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进行建设用地规划与布局,实现紧缩的建设用地与有机的生态网络的合理安排,实现将南宁市打造以“绿城”、“水城”为核心的“生态网络都市区”的目标。
这种先底后图的空间拓展模式,必须遵循5个基本原则:强化整体自然格局的连续性;维护与恢复河道的自然形态;加强林地、湿地保护与建设;保护和利用基本农田;土地集约化发展。这种先底后图的空间拓展模式,必须首先对城市增长的阻力因素进行有效调控。
城市增长往往既受到阻力因素(如地理自然因素)的影响,又受到动力因素(如政策因素、交通接入条件、现状建设情况等)的影响,通过对这两种因素的判析,可以得出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对自然环境资源最低程度影响的基础上。这是科学判别城市扩张的生态底线、城市增长边界是识别城市科学增长方向、实现城市理性增长的有效手段。
“城市增长边界”划定了南宁城市建设用地和非建设用地的范围,勾勒出南宁“图底关系”。“底”的范围(即为生态保护区)是指位于城市增长边界之处,具有保护城市生态要素、维护城市总体生态框架完整性、确保城市生态安全等功能,需要控制建设、实施生态保护的区域。它是维护南宁城市生态安全的重要基础,涵盖了南宁市优质的山水生态资源和重要的生态敏感区,对构建南宁“一轴两环多廊道”生态框架具有重要意义。
考虑到生态保护范围需要给予一定的控制弹性,实施不同的管控要求。将基本生态线围合形成的生态保护范围进一步划分为“生态底线区”和“生态发展区”两个层次。其中,生态底线区是指生态要素集中,生态敏感的城市生态保护和生态维育的核心地区,是城市生态不可逾越的安全底线,应遵循最为严格的生态保护要求。生态发展区是指自然条件较好的生态重点保护地区或生态较敏感地区,允许在满足特定的项目准入条件前提下有限制地进行低密度、低强度建设的区域。
这种先底后图的空间拓展模式,必须同时加强对城市集中建设区发展的引导。
随着城市资源的稀缺性日益突出,土地集约发展是城市经营的基本前提与重要内容。目前,南宁经济发展态势良好,面临土地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为实现城市建设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提倡土地的高效率开发与土地的集约利用是必然选择。通过南宁生态网络的构建,优先控制非建设用地,在预留并确保组团间足够的开放空间与生态廊道的同时,推动南宁城市形态向网络状组团式发展。并且“重点推进组团”要与“调整优化组团”一并考虑,即组团发展与城区人口规模、产业合理布局要同时考虑,以保障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的基础前提下城市规模化组团发展的目的。
基于南宁市的以自然生态网络的“底”,城市建设用地的“图”,通过“先底后图,生态优先”的选择决策,提出了南宁生态网络都市区空间结构的“一轴、两翼、多中心、多组团”模式。这或许不是唯一的模式,但它却是从城乡规划的空间、土地规划角度对低碳化发展的最好诠释。
这就是低碳南宁在践行“绿城”、“水城”、“生态网络城市”的实践中给予我们的启迪。
著 者
2015-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