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公元前771年,周平王于犬戎之乱后,率众从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北)迁都至成周(今河南洛阳),自此开启了史称“东周”的时代。

众所周知,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西周分封诸侯,各主要国家都有自己的国史记录,如《孟子·离娄下》所云:“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各国国史多以“春秋”为名,如《墨子·明鬼下》有“周之《春秋》”“宋之《春秋》”“燕之《春秋》”和“齐之《春秋》”等,《墨子》佚文还有“百国《春秋》”之说。其中以鲁国经孔子编订流传至今的《春秋》影响最大。鲁《春秋》记载了自鲁隐公元年(前722)至鲁哀公十四年(前481)的大事。后世史家便把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五世纪中后期的这段历史,称为“春秋”。

“战国”是“春秋”之后的一个历史时期。最早出现“战国”一词的是《战国策》,其中《燕策一》云:“凡天下之战国七,而燕处弱。”又《秦策四》记顿弱对秦王政语:“山东战国有六。”《战国策》编定时间晚于《史记》,但内容来源当早于《史记》,因此笔者认为,《战国策》中出现的“战国”一词也当源自先秦语汇。西汉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匈奴列传》中用“战国”一词来概括春秋之后的历史:“冠带战国七,而三国边于匈奴。”所谓战国,是形容这一历史时期列国兼并战争规模宏大,超出以往任何历史时期。然而,对于战国时期的起始历来有不同的认识。

《史记·六国年表》以周元王元年(前475)作为战国起始,其标准是以《春秋经》截止年为上限。清人黄式三撰写的《周季编略》则以周贞定王元年(前468)作为战国之始。清代学者马骕的《左传事纬》以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智氏作为春秋时代结束标志。宋人司马光撰写的《资治通鉴》中战国开始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是年周天子正式册命韩、赵、魏三家为诸侯,从形式上承认了自春秋以来“陪臣执国命”的政治格局,使之合法化。

我们倾向于将公元前403年作为战国始年。原因有二:首先,虽然从春秋向战国过渡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晋国三卿正式被册命为诸侯这一事件标志着春秋以来礼法社会的终结,连基本的形式都无法保留。所以司马迁在《周本纪》中用“九鼎震”来表示对这一事件的感触;其次,“三家分晋”与鲁国的“四分公室”、宋国的“戴氏代宋”等事件相比,虽然性质相同——都是公卿大臣削弱公室(国君)的权力,但影响却远远不同:韩、赵、魏三家成为战国初期最为重要的诸侯,所谓战国七雄占据其三,而且魏国和赵国先后一度成为最强大的国家。战国时代的起始年份虽有争议,但结束年份毫无疑问,应当是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七国,建立秦帝国。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大变革时代,清代学者王夫之称之为“古今一大变革之会”(《读通鉴论》),这场变革从各个方面塑造了此后中华文明的基本特质。春秋战国堪称中国历史的“轴心时代”(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