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湖州之约

  • 姜夔传
  • 问夔
  • 8968字
  • 2019-03-25 10:15:40

淳熙十四年正月,姜夔与沈德福驾舟驶入太湖,看见汪洋一片,眼望无边。姜夔觉得有似王昌龄到太湖的感觉,随之唱出了王昌龄的《太湖秋夕》诗一首:

“水宿烟雨寒,洞庭霜落微。

月明移舟去,夜静梦魂归。

暗觉海风度,萧萧闻雁飞。”

“夔儿,不必伤感!新的地方,会有新气象。王昌龄这首诗,他受贬到岭南,后归江宁过太湖时作,语言圆润蕴藉,音调婉转和谐,意境深远,耐人寻味,抒发的是他不得志感情,比较悲伤幽怨!”

“好!叔父言之有理!那就唱一首皮日休的,行吗!”

“皮日休咏太湖诗二十首,你唱那一首!”

“叔父想听那一首?”

“二十首你都能唱?”

“昔日与履信玩诗,似是疯狂了些,竞把唐诗当课文了。”

沈德福点了点头,心里大致明白了,姜夔乡试不中的原因,隨后,他用手指了不远处的山说:“还是这个“洞庭山”吧!”

姜夔张口就唱起来了,这次声音比上次高旷,精气神也饱满了许多。

他唱道:“兹山有石岸,抵浪如受屠。雪阵千万战,藓岩高下刳。乃是天诡怪,信非人功夫。白丁一云取,难甚网珊瑚。

厥状复若何,鬼工不可图。或拳若虺蜴,或蹲如虎貙。

连络若钩锁,重叠如萼跗。或若巨人骼,或如太帝符。

胮肛筼筜笋,格磔琅玕株。断处露海眼,移来和沙须。

求之烦耄倪,载之劳舳舻。通侯一以眄,贵却骊龙珠。

厚赐以賝赆,远去穷京都。五侯土山下,要尔添岩龉。

赏玩若称意,爵禄行斯须。苟有王佐士,崛起于太湖。

试问欲西笑,得如兹石无。”

“好!赏玩称意,才不白来一生!再唱一首,你自己作的!”

“满天时日罩红纱,散尽彤云景物华。

玉笋青峰通积雪,琼林白树减槎枒。

山阴未尽王猷典,金帐还宣当尉家。

欲识东风消息路,一枝春意漏梅花。”

姜夔此诗唱出了他的此时环境与心境。大好江山,薄纱迷蒙,玉笋萌发,琼林减枒,国家未亡,需要正典,东风欲来,梅花先知。东来何亊,寻找春意!

“好一个“欲识东风消息路,一枝春意漏梅花”,但愿夔儿湖州之行,能春风得意。”

姜夔与沈德福一路漫谈,不知不觉到了湖州。

太湖号称“三万六千顷,周围八百里”,范仲淹有诗曰:“有浪接天高,无风还练静。秋霄谁与期,月华三万顷。”陆龟蒙有诗曰:“周回二十里,一片澄风漪”。太湖周围则群星捧月一般分布着淀泖湖群、阳澄湖群、洮滆湖群等。纵横交织的江、河、溪、渎,把太湖与周围的大小湖荡串连起来,形成了极富特色的江南水乡。北临无锡、常州武进、南濒湖州,西接宜兴,东邻苏州。

太湖是天体猛烈撞击而产生了一次较强大的地震而形成,故古人称太湖为震泽。

太湖是平原水网区的大型浅水湖泊,湖区号称有48岛、72峰,湖光山色,相映生辉,其有不带雕琢的自然美,有“太湖天下秀”之称。湖中现存岛屿40多个,以西洞庭山最大。东岸、北岸有洞庭东山、灵岩山、惠山、马迹山等低丘,山水相连,风景秀丽。

湖州是环太湖地区唯一因湖而得名的城市。湖州是一座具有二千多年历史的江南古城。楚考烈王十五年,春申君黄歇徙封于此,在此筑城,始置菰城县,以泽多菰草故名。

公元前223年,秦灭楚,改“菰城”为“乌程”,以乌巾、程林两氏善酿得名。置乌程县,属会稽郡。

周太伯开辟吴地,史有“三吴”之称,“三吴”指苏州、湖州、吴江,湖州即“三吴”之一。

三国吴甘露二年,吴主孙皓取“吴国兴盛”之意改乌程为吴兴,并设吴兴郡,隋仁寿二年,置州治,以滨太湖而名湖州,湖州之名从此始。

《史记》记载,项羽与叔叔项梁“避仇于吴中”,唐颜真卿在《项王庙碑阴述》中说:“吴中,盖今之湖州也。”避仇期间,恰逢秦始皇东巡经过湖州,项羽就是在湖州城边东北8公里的掩浦偷看秦皇并放言“彼可取而代之”的。第二年9月,项羽便就地起兵反秦。所举之兵都是他在乌程的宾客及弟子和附近各县收得的,即所谓八千“江东子弟”。部队号“乌程兵”。起兵后在下菰城北建城,兵屯于弁山。方志记载,湖州出西北之门又叫霸王门,弁山则有项王走马埒、饮马池、系马木、磨剑石等古迹。在湖州城内和弁山等处都有项王庙。湖州的主山是弁山,项羽被江东父老封为弁山之神。

萧德藻时任乌程令,住县中屏山,其地有千岩之胜,所以自号“千岩老人”。萧德藻早年曾与陆游同学诗于礼部侍郎曾几,诗风古硬顿挫而有深致。

萧德藻的《古梅二绝》很有特色,诗曰:“湘妃危立瘦蛟背,海月冷挂珊瑚枝。丑怪惊人能妩媚,断魂只有晓寒知”;“百千年藓著枯树,一两点春供老枝。绝壁笛声那得到,直愁斜日冻蜂知”。

萧德藻的《樵夫》诗,是一首富有劳动人民的生活真实性,诗云:“一担乾柴古渡头,盘缠一日颇优游。归来涧底磨刀斧,又作全家明日谋”。萧诗用字造句,立意新奇,不落俗套。

萧德藻不仅是诗人,他还是一个诙谐的传奇寓言作家。他著有一篇《吴五百传》中说:昔时有一个疯僧,本是淮右人,旅居吴郡,每天在街上醉酒打人,县官将他抓起来,派一个姓吴的“五百”(五百是古代差役的别称),押解他回原籍。吴五百每天凶狠地打骂他,天未明,即促他从旅舍动身上道。有一天行至奔牛埭地方,二人夜住旅馆,僧用酒灌醉了五百,把五百头发剃光,再将自己的刑械加在五百身上,互换了衣服,破墙而逃。次早,五百醒来,不见了疯憎,墙壁已破,惊觉和尚已经逃走了。低头却看自己身上的刑衣、刑具,又摸到了自己的光头,不禁大呼道:“咦!和尚却在这里,可是我到那里去了呀?”萧德藻在传后评语说:“世之失我者,岂独吴五百哉?”他这个寓言,寓深刻的哲理于讽刺之中,在中国笑林里开辟出一个新类型,后世人便转相摹仿,民间传说的“张冠李戴”之类,都是由《吴五百传》演变而来。

萧德藻与杨万里在湖南零陵旅舍中认识,言论契合,遂定交为友。次早,德藻动身,作诗为别,万里也和诗一首。德藻对万里说:“我们定交有如定婚一样,应各留一诗为证。从此,二人成为诗友。但萧德藻早已淡于功名,无意做官。光宗朝,广西提点刑狱缺员,杨万里曾推荐他担任,宰相王淮说;“我深知萧东夫的性格,我曾请他作杭州太守,他称病不就,不必说更远的广西了。”方回在《瀛奎律髓》中说道:“如果萧不早死,即杨万里犹出其下。”

杨万里说萧德藻“文学甚古,气节甚高,其志常欲有为,其进未尝苟合。老而不遇,士者屈之”。杨万里将他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并举,称为“四诗翁”、“四诗将”。并说:“近世诗人若范石湖之清新,尤梁溪之平淡,陆放翁之敷腴,萧千岩之工致,余所畏也,”乐雷发评萧德藻诗风为“古似洞庭张雅乐,严如即墨敛残兵”。

萧德藻著有《千岩择稿》七卷,由杨万里作序刊行

萧德藻见姜夔如期践约,很是高兴。他知这时杨万里回吉州了,就安排儿子介父、侄子裕父陪姜夔游湖州,自己忙于湖州农耕之亊。

姜夔与介父载雪作诗在此春季,时而裕父之妹萧春枝也参加到“春游”之列中。

姜夔用七绝与七律作湖州八景诗各一首。其八景为:“谷亭明月”、“松岭清风”、“鹤岭闲云”、“清溪渔钓”、“绿野农耕”、“月山霁雪”、“烟村牧笛”、“云谷樵歌”。其中一首七绝“谷亭明月”,委婉的表述了当时姜夔心态。

诗云:

“谷亭幽绝夜寥寥,万籁无声月正高。

坐对嫦娥遣吟兴,满窗疏影见梅梢。”

三月的一天,萧德藻把姜夔叫到身边说:“近期都做了什么?”

姜夔答道:“完成了《诗说》与《续书谱》的二稿,《绛贴平》初稿快完成。”

“那《琴瑟考古图》与《大乐议》呢?”

“《琴瑟考古图》初稿在汉川时就完成了,《大乐议》的构思完成了。”

“听说你作了《乌程八景诗》?”

“是!”

“拿来看看!”萧德藻象老师问学生作业一样,仔细、认真问姜夔。

姜夔拿岀《乌程八景诗》十六首给萧德藻,并说:“请叔父指教!”

萧德藻接过《乌程八景诗》,眼不离诗稿,一字一句认真看起来,见到好句时,口里轻轻唱岀。当他看完十六首诗后,竞情不自禁地冒了一句:“学诗数十年,始得一友。”语岀见姜夔站在身边,自觉失态,对姜夔笑了笑说:“你明天动身去杭州,见杨诚斋去,他会给你作安排。”

姜夔在烟花三月,与沈德福来到杭州,在西湖南边,走进了杨府。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江西吉州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历任国子博士、太常博士,太常丞兼吏部右侍郎,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公事,广东提点刑狱,吏部员外郎。乾道六年任国子博士,开始作京官,不久迁太常丞,转将作少监。淳熙元年出知漳州,现改知常州。六年,提举广东常平茶盐,曾镇压沈师起义军,升为广东提点刑狱。不久,遭母丧去任,召还为吏部员外郎,升郎中。十二年五月,以地震应诏上书,极论时政十事,劝谏孝宗姑置不急之务,精专备敌之策,坚决反对一些人提出的放弃两淮、退保长江的误国建议,主张选用人才,积极备战。次年,任枢密院检详官兼太子侍读。十四年,迁秘书少监等。在文学史上,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南宋四家”、“中兴四大诗人”。

姜夔久慕杨万里,在汉川辛克清家得到袁枢的《通鉴纪亊本末》时,看到杨万里写的序就已经对其文笔钦佩,特别是序中“喜”、“悲”、“鼓”、“泣”四字的运用,让姜夔叹服。后来在长沙又听到萧德藻介绍,并得到几首杨万里的诗,如《白鹤峰》、《游东坡故居》、《解舟惠州新桥》、《游丰湖》等,更是喜欢致之,也就越加想见到这位心中偶像。

姜夔见到杨万里,说是萧德藻介绍而来,并拿出了自己写的《乌程八景诗》与一些文学艺术著作。杨万里听说是《扬州慢》词作者姜夔,很是高兴。热情招待自不言表,早有想与之探讨,今上门来了,让姜夔留宿杭州数日,他把姜夔的作品一一看过。

杨万里通过与姜夔交谈及读了些姜夔作品,觉得文笔“特别好”,特别是委婉之音中蕰藏悲壮之声,让他惊喜。可姜夔有陆天隋之性,“不宜为官”。杨万里说姜夔“于文无所不工”、“甚似陆天隋”。有此两点,杨万里认为该“尽力”推其一把,好在文学道路上走得更远。主意定下后,写了一首长诗给姜夔,让其去苏州见范成大。

杨万里的诗题就是:《送姜夔尧章谒石湖先生》,其诗曰:

“钓璜英气横白蜺,咳唾珠玉皆新诗。

江山愁欣莺为泣,鬼神露索天泄机。

彭蠡波心弄明月,诗星入肠肺肝裂。

吐作春风百种花,吹散濒湖数峰雪。

青鞋布袜软红尘,千诗只博一字贫。

吾友彝陵萧太守,逢人说君不离口。

袖诗东来谒老夫,惭无高价索璠璵。

翻然却买松江艇,径去苏州参石湖。”

杨万里此诗把姜夔着实“抬举”与“吹捧”了一番,也的确是读懂了姜夔。诗中几层意思很是明白:一:说姜夔有才华,出口成章,咳的唾沫都是珍珠美玉。二:说姜夔是只为江山愁唱的“莺”,能让鬼神不知刺露“天机”,犹如鄱阳湖上戏“弄”明月,认真读来会让人“肺肝裂”。三:说姜夔给当今带来了清新空气,似春风吹得百花盛开,“濒”于死沉文坛之“湖”中的雪融化。四:说姜夔是布衣身份,有“千诗”之才,而过贫困之生活。萧德藻是“逢人”就说此人了不得。今一见果然不是寻常之人。是块值得雕琢的“玉”。最后杨万里说:“我不敢留下这块“玉”,买来一只舰艇,安全送给当今文坛泰斗范成大。”

姜夔看到杨万里的诗,心里甚是高兴,能得到杨万里的盛赞,那是不容易的,也能证明自己可以进“堂”了,也有人赏识了。范成大可是当今文坛一尊神,文人无不敬佩。他走岀杨府,随即和了一首长诗。诗曰:

“客来读赋作雌蜺,平生未闻衡说诗。

省中诗人官事了,狎鸥入梦心无机。

韵髙落落悬清月,铿锵妙语春冰裂。

一自长安识子云,三叹郢中无白雪。

范公萧爽思出尘,有客如此渠不贫。

堂堂五字作城守,平章劲敌君在口。

二公句法妙万夫,西来囊中藏鲁玙。

只今击节乌栖曲,不愧当年贺鉴湖。”

姜夔此诗真有其“互抬互高”之念在内,也着实盛赞了杨范二公,说他们官高位显而不厌“如此”客;韵高落落、铿锵妙语能使“冰裂”;文章能守城,劲敌常念君。特别是说他们的岀现达到了“一自长安识子云,三叹郢中无白雪”程度。似是公元前的终军再世,志气远大、博学多才、能诗善辞、文笔优美,从此郢中无“阳春白雪”了。

姜夔从杭州回湖州,把杨万里的诗给萧德藻看,并介绍了杨万里的热情等情况。萧德藻看了杨万里的诗,心中暗喜,知姜夔会闯出一番天地,就安排姜夔在端午节后去苏州。

为贺范成大六十二岁生辰

姜夔此次来到苏州得到了范成大的热情款待。范成大带着姜夔到苏州转了几天。范成大见到姜夔文质彬彬,气度不凡,很是赞赏说:“翰墨人品,皆似晋、宋之雅士”,并要求姜夔留下吃其寿庆酒。姜夔知此“寿庆”之日,必有许多文友来聚,就答应了。

苏州,古称吴、吴都、吴中、东吴、吴门,现简称苏。苏州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被誉为“人间天堂”,“园林之城”。公元前514年,吴王夫差的父亲阖闾命前来投奔的楚国大臣伍子胥建吴国都城阖闾大城,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至今还保留着许多有关西施、伍子胥等的古迹,城里仍有许多当年留下的地名。隋开皇九年始称苏州,沿用至今。苏州城建城早,规模雄大,基本保持着古代“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三纵三横一环”的河道水系和“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古迹名园”的独特风貌。唐朝诗人张继的一首《枫桥夜泊》,令古今游客争相来访枫桥,闻听寒山寺的钟声,使得陈运和的《寒山寺》诗“似乎也有些烫”。姑苏城外自然风光秀丽,灵岩、天平、天池和洞庭诸山,点缀于太湖之滨,形成了富有江南风情的湖光山色。

姑苏台又名姑胥台,在苏州城外西南隅的姑苏山上。姑苏台遗址即今灵岩山也。公元前492年吴王夫差自战胜越国之后,在吴中称王称霸,得意忘形,骄傲起来,在国内大兴土木到处建造宫室、亭台楼阁,作为他享乐、荒淫无度的“蓬莱仙境”,长生逍遥之地。

勾践深知吴王夫差嗜好盖造宫室,兴建亭台楼阁,便运用辅国大夫文种“伐吴计谋”,用重金财物献给吴国君王与臣下,使他们财迷心窍,对越失去警惕;送去美女消磨吴王的意志;送去能工巧匠、建筑良材,让吴国大造宫殿、高台,耗尽其资财,疲乏其民力。越王勾践就是用这些法术,以计取胜,不花大力去打硬仗,使吴王夫差不知不觉进入他所设计的圈套,越陷越深。史载:“为修造姑苏台材料历经三年才积聚,五年方造成。”

姑苏台高三百丈,宽八十四丈,有九曲路拾级而上,登上巍巍高台可饱览方圆二百里范围内湖光山色和田园风光,其景冠绝江南,闻名于天下。高台四周还栽上四季之花,八节之果,横亘五里,还建了灵馆、挖天池、开河、造龙舟、围猎物,供吴王逍遥享乐。

阖闾在世时曾在山上筑烽火高台,观察、预防外来之敌,而吴王夫差却饰以铜钩玉槛,改建成规模宏大的馆娃宫殿、响屐廊、玩花池、琴台、山顶凿吴王井等。

吴王夫差在那里终日花天酒地,不理朝政,他到哪里,哪里便有亭台楼阁,住到哪里,哪里就有妃嫱、女仆、宫妓侍奉左右。

建造这座高台不知耗费了多少黎民百姓血汗,搜刮了百姓多少资财。《吴越春秋》卷九《勾践阴谋外传》载:“它使道路常有死者,街巷哭声不绝,百姓困乏,军士痛苦……”

当吴王夫差与美女们沉浸在欢乐逍遥、穷奢极欲之时,越国便向吴进攻,在公元前475-473年,前后三年把吴国城池团团围困,使吴国城中断粮断炊,百姓饥荒,士兵无力作战,不堪一击,越兵轻易而入,很快占领了吴国城池。

就在越兵进攻之时,吴王夫差带领亲信狼狈逃窜至姑苏山上,当他们在苟延残喘之际,被追赶的越兵围困山中,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吴王夫差命孙雒去求和未成,吴王夫差仰天叹息,后悔当初未听伍子胥的忠告,使自己陷入到这等地步,于是用大巾盖脸,自刎而死。吴王夫差用八年心血建成的姑苏台,被越兵付之一炬,成了一片废墟。

姑苏台的辉煌与兵燹,表明了吴国的兴衰,记载着过去,启示着未来。

姜夔来到姑苏台作了一首《姑苏怀古》诗,诗曰:

“夜暗归云绕柁牙,江涵星影鹭眠沙。

行人怅望苏台柳,曾与吴王扫落花。”

姜夔此诗深得萧春枝饮欣赏,而欲嫁之,这是后话。

范成大,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平江吴郡人,南宋诗人。他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和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反映农村生活的代表作是《四时田园杂兴》,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这是其中的一首,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范成大六月初四寿日,果然高朋满坐,场面宏大,苏州乡绅、官府雅士,以及曾受范成大之恩的绅宦,都来石湖镇庆贺。有丘崈、许季韶、胡长文、施元光、陈仲思、李静翁、周直夫、郑梦授、郎去国、赵友益、唐幼度、诸葛伯山、胡经仲、陈朋元、周小充、汤温伯等。

范成大把重要宾客安排在大堂,其余在大院内或院外。范成大的寿庆把石湖镇,弄得象过节一样,排场与热闹。

范成大喜在眉梢,甚是高兴,特地向贵客、来宾介绍了

姜夔,他说:“杨诚斋因公亊未来成苏州,给我“送”来了一个特殊贺礼,他把《扬州慢》词曲的作者姜夔,介绍给我,今天与大家见个面,日后互相学习,姜夔的诗词,诚斋很是推赏,我也看了他一些作品,是很不错的,特别是词旁扣谱,是个创造。日后唱词时,乐工就可以依谱演奏了,而不再是以文字平仄之声为谱,以器形韵调之音为乐。”

范成大说到这里,大堂上闹开了,一阵热议、叫好声,盖住了范成大的声音。

“好!”

“真是伟大!”

“功德无量!”

“以文化乐,以字声行腔的时代结束了!”

范成大端起酒杯,站起身说:“今日兴致高,特唱一曲《满江红》,一为谢诸位不忘老朽,能来看我。二来抛砖引玉,让诸位尽兴。”说完,一杯酒呑下肚,随即唱道:

“竹里行厨,来问讯、诸侯宾老。春满座、弹丝未遍,挥毫先了。云避仁风收雨脚,日随和气薰林表。向尊前、来访白髯翁,衰何早。

志千里,功名兆。光万丈,文章耀。洗冰壶胸次,月秋霜晓。应念一堂尘网暗,故将百和香云绕。算赏心、清话古来多,如今少。”

范成大此词一是有应来宾庆寿之意。二是说时光

流速快,如此就“老”了。再就是寄希望于后生。

范成大声音落地,掌声响起。随后丘崈和了一曲《满江红》,词曰:

“十载重游,愧好在、吴中父老。官事里、空然痴绝,竟何曾了。赖有平生知已地,全胜末路依刘表。竟此身、远复雁门踌,宁论早。

蓬仙语,开朕兆。郇翰洒,增荣耀。倚先声风动,翛然家晓。翘馆每烦尘想好,宾筵更著红妆绕。算从前、得此慰初心,於人少。”

胡长文等人也有唱和。丘崈觉得不过隐,仍来了一曲《满江红》,词曰:

“冠盖吴中,羡来往、风流二老。谈笑处、清风满座,唱酬不了。琪树相鲜昆阆里,玉山高并云烟表。叹何时、顿有古来无,功名早。

膺帝眷,符梦兆。为国镇,腾光耀。更宁容秀野,醉眠清晓。麟组已联方面重,衮衣行接天香绕。许畸人、巾履奉英游,荣多少。”

丘崈,字宗卿,江阴人。隆兴元年进士,调建康府观察推官,丞相虞允文奏除国子博士,荐以自代。赐对言“恢复之志不可忘,恢复之事未易举”,迁太常博士,出知秀州华亭县。历知平江府、吉州,召除户部郎中,迁枢密院检详文字,被命接伴金国贺生辰使。王抃斥以不礼金使,予祠。起知鄂州,移江西转运判官,提点浙东刑狱,除知平江府。淳熙十三年,移知绍兴府,次年,除两浙转运副使,以忧去。光宗即位,除太常少卿兼权工部侍郎,进户部侍郎,擢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奏革吴氏世代掌兵之患。宁宗即位,赴召,为谢深甫论罢。嘉泰三年,起知庆元府。韩侂胄议北伐,招以共事,四年,改知建康府,升宝文阁学士、刑部尚书、江淮宣抚使。寻拜签书枢密院事兼督视江淮军马。忤侂胄,奉祠。开禧三年,复知建康府,寻为江淮制置大使兼知建康府。嘉定元年,拜同知枢密院事,旋卒,年七十四。谥文定。为人慷慨,尝曰:“生无以报国,死愿为猛将以灭敌。”《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载《丘文定集》十卷、《拾遗》一卷,谓:“其文慷慨有气,而以吏能显,故其文不彰。”《善本书室藏书志》称其“骈体鸿丽工整,有唐贤燕、许之遗。词亦清转华妙,无愧作者”。杨万里《跋丘宗卿侍郎见赠使北诗一轴》,有云:“诗中哀怨诉阿谁,河水呜咽山风悲中原万象听驱使,总随诗句皈行李。”其歌词长调亦颇有豪气,如《水调歌头•登赏心亭怀古》、《水调歌头•秋日登浮远堂作》等篇,家国之恨,身世之感,并入笔端。小令则大抵平实无奇,惟《菩萨蛮•再登赏心亭用林子长韵》一阕较有感慨。歌词多有与辛弃疾、范成大、韩元吉唱和者,故词风亦较近豪放一脉。

范成大见姜夔未唱词,拿起酒杯,侧身轻声对姜夔说:“也来一曲!”

姜夔端起杯与范成大的酒杯碰后,一口吞了。答应了一声“好”!

姜夔站起身说:今日是范石湖寿日,吾创一曲《石湖仙》唱之,在诸位面前献丑了。”隨之唱出:

“松江烟浦。是千古三高,游衍佳处。须信石湖仙,似鸱夷翩然引去。浮云安在,我自爱、绿香红舞。容与。看世间几度今古。

卢沟旧曾驻马,为黄花闲吟秀句。见说胡儿,也学纶巾欹雨。玉友金蕉,玉人金缕。缓移筝柱。闻好语。明年定在槐府。”

姜夔此词一唱岀,立即莸得满堂喝彩声与许久掌声。此词有三个突破。一:以范成大的号为词牌名,首创之曲。二:以贺寿词写小传,前无古人。三:贺寿词记实无阿谀浮夸之辞,实属罕见。

姜夔此词把范成大一生追求“清高、淡雅”的志气,以其居地有三高祠体现;把其使金荣归的“洒脱”的豪气,以胡人学纶巾表现;把其文坛泰斗的“飘逸”的才气,以卢沟吟秀句呈现。姜夔此词的收拍就更有意味,“闻好语。明年定在槐府。”这里姜夔把对在坐的希望放入词中,说要听吉祥之语,大家会入“学士院”的槐府。就不知是何原故,也许是姜夔“好语”击中,范成大在“明年”被起用知福州。

姜夔的《石湖仙》词,让丘崈好生佩服。酒席之后,丘崈拦住姜夔好一番讨教与了解姜夔,一串串发问,一阵阵欢笑。也就是姜夔与丘崈这一次的邂逅,而成为好友而多次在一块酬唱。如与张平甫同游绍兴及与功甫同饮达可家等。并在丘崈的介绍下,姜夔认识了当时大词人辛弃疾,才有姜、辛数次唱和风流章句。这是后话。

姜夔从苏州返回湖州,把在苏州之行的情况告知了萧德藻,萧德藻很是高兴,便时常用“要象姜夔那样,多学习”的话勉励自己的儿、侄们。其儿、侄们又以姜夔成为范成大坐上客而自豪。逢人便说“是父、叔让姜夔见到了范成大”。姜夔自己倒认为动力有了,压力更大了。此行有收获,也有惆怅。特别是对“阿谀献媚”的官员生厌,觉得当朝无人说“真话”,实是遗患无穷,以后更要多说实话,才能激醒当局。

萧德藻一族中,有一人不管“宰相堂上客”的荣誉光环,就对姜夔的《姑苏怀古》诗特别感兴趣,竞是食不离手,睡不离口,在梦中也常从闺房内传出,“行人怅望苏台柳,曾与吴王扫落花”。这个人就是萧德藻的侄女萧春枝。不知她是向望“姑苏台”生活,还是迷信诗中的意境,也许是对诗人的敬慕而爱屋及乌吧!这就又生岀姜夔的“湖州又婚”故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