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外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人力资本的影响(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 阚大学
- 11476字
- 2020-08-29 08:48:42
第一节 相关理论回顾
作为国际经济学的两大分支之一,对外贸易理论一直是经济学中一个较为活跃的研究领域,随着对外贸易格局的变化在不断发生变化。其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对外贸易的原因和对外贸易的影响。对外贸易理论主要包括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和当代贸易理论。
一 对外贸易理论
(一)古典贸易理论
古典贸易理论以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为代表。斯密认为对外贸易的原因和基础是各国间存在的生产技术差别以及由此引起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一国如果在某种产品上具有比别国高的劳动生产率,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反之,劳动生产率低的产品,就不具有绝对优势,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其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绝对优势理论解释了对外贸易产生的部分原因,即解释了在生产上各具绝对优势的国家间的贸易,但对于几乎所有产品都处于绝对优势的发达国家和几乎所有产品都处于绝对劣势的经济不发达国家间的贸易现象没法解释。后来,英国另外一个经济学家李嘉图在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基础上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李嘉图认为对外贸易的基础并不局限于生产技术上的绝对差别,只要各国间存在生产技术上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显然,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比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更具有普遍意义,在实践上部分解释了发达国家出口工业制成品而不发达国家出口原料产品的现象。
(二)新古典贸易理论
古典贸易理论是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认为创造价值的唯一要素是劳动,因此,在古典贸易理论中,只有一种要素(劳动)投入,并由此认为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是对外贸易的原因,但如果各国间劳动生产率相同,那么,产生对外贸易的原因又是什么呢?这个问题是由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的要素禀赋理论(H-O定理)解释的。他们认为生产产品需要不同的生产要素而不仅仅是劳动力,资本、土地以及其他生产要素也都在生产中起了重要作用。当各国劳动生产率相同时,由于各国在不同产品生产上使用不同比例的要素组合以及各国的生产要素禀赋不同,因此各国产品的生产成本和价格不同,从而使各国在不同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那些能充分利用本国充裕要素的产品,进口那些需要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的产品。后来,萨缪尔森在要素禀赋理论基础上提出了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即对外贸易的结果可以消除不同国家间的商品价格差异,进而消除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异,人们把它称为H-O-S定理。
显然,要素禀赋理论根据贸易国的基本情况,即一国生产要素的充裕程度和相对比重来解释贸易产生的原因,正确地指出了在各国参与国际贸易分工中生产要素所处的重要地位。然而,要素禀赋理论也有局限性:一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利用美国200个产业的数据对要素禀赋理论进行检验后,发现结果与要素禀赋理论相矛盾,这被称为“里昂惕夫之谜”。后来,各国经济学家提出了一系列学说对此加以解释,如自然资源说、贸易壁垒说、生产要素密集度反向论、要素非同质论和需求偏向论等。二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间的贸易额超过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间的贸易额,同类产品的贸易额大大增加,产业内贸易比重上升。这些贸易现象是要素禀赋理论没法解释的,那么如何解释这些新的贸易现象呢?西方学者提出了一些新的贸易理论,主要有产业内贸易理论、技术差距及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等,统称为当代贸易理论。
(三)当代贸易理论
1.产业内贸易理论
产业内贸易理论是当代贸易理论最主要的理论之一,是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西方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是指一国同时既出口又进口某种类型的制成品。相对于产业间贸易而言,产业内贸易具有产品流向双向性、产品相似性和产品生产投入要素的相似性。对产业内贸易现象,最早试图作出理论解释的是瑞典经济学家林德,他于1961年提出了需求偏好相似理论(又称重叠需求理论)。该理论认为两个国家人均收入水平越接近,彼此需求结构的重叠部分就越大,两国的贸易关系就越密切,贸易往往会在收入水平相当的国家间展开。后来一些经济学家又提出了产品差异理论和规模经济理论来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
产品差异理论认为产业内贸易主要包括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和异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前者主要是由运输成本、产品生产的季节性特征、转口贸易的统计、政府干预导致的市场扭曲或对经济合作或特殊技术条件的需要等原因引起的;后者的存在则主要是由于同类产品的水平差异、技术差异和垂直差异可以满足不同消费心理、消费欲望和消费层次的消费需要。
规模经济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提出的,又称新贸易理论。该理论引入了规模经济的假设,从而打破了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中的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的基本假设。该理论认为在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即使缺少偏好、技术和资源禀赋方面的差异,仅产品的多样性使任何一国都不可能囊括某一行业的全部产品,也会使国际分工和贸易成为必然。该理论的假设和分析更贴近现实,是对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的补充,但仍然属于静态分析。
2.技术差距及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新古典贸易理论在解释对外贸易的原因时,假设两国使用相同的技术生产产品,同种产品的生产函数相同。但国家间使用的技术会发生变化,这会使两国的生产函数不再相同,新古典贸易理论也无法适用,又由于现实中的各国技术确实存在差距,并且差距还是动态变化的,于是产生了基于动态技术差距的对外贸易理论。最先是1961年波斯纳提出的技术差距理论,在此基础上,1966年,弗农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技术差距理论认为工业国之间的贸易很大一部分是基于新产品的采用,这使得发明国在市场上暂时处于垄断地位。发明国创造出一种新产品后,其他国家由于技术差距,要等一段时间才能进行模仿性生产,在这段时间内便存在发明国与模仿国之间进行贸易的机会和可能。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一个新产品的生命周期要经历五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标准化阶段和衰退阶段。在新产品阶段,产品没有完全定型,只在发明国生产和消费;在成长阶段,产品生产技术得到了改进,为了适应国内外需求,发明国产量大幅增加,在市场上处于垄断地位,出口新产品到其他国家;在成熟阶段,产品已经比较标准化,模仿国开始生产这一产品并供国内消费;在标准化阶段,产品已经标准化,发明国失去了技术优势,而模仿国劳动力成本较低,开始生产并出口该产品,发明国产量降低;在衰退阶段,发明国停止生产,从模仿国进口该产品。可见,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运用了动态分析法,是对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的发展。
3.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产业内贸易理论和技术差距理论及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从不同侧面说明了二战后国际贸易的新格局,较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更具现实性,但由于各自假设的特殊性,均只解释了现实的某一面,彼此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没有像比较优势理论那样成为一般性的贸易理论。1991年,哈佛大学教授波特提出了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使对国际贸易的解释更具统一性和说服力,形成了一个新的理论框架雏形。
波特认为一国能否持续地以较低价格向国际市场提供高质量产品、占有较高市场份额并获取利润,取得国家竞争优势,关键在于一国是否有创新机制和创新能力。而波特认为这又取决于四个基本因素和两个辅助因素,其中,四个基本因素是生产因素,需求因素,相关和支持产业,企业战略、组织结构和竞争程度,这四个基本因素是一国的生产要素,组合成了一个类似“钻石圈”的系统,以整合的方式对国家竞争优势的形成发挥影响。两个辅助因素是一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政府,两者通过上述四个基本因素影响国家竞争优势。
由此可见,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是对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的一个超越,并且在当代国际贸易分工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是因为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任何一国都不再可能仅依靠基于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只有通过竞争优势的创造,才能提高自己的国际竞争力,这对一国尤其是落后国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二 FDI理论
FDI理论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目前处于主流地位的FDI理论是沿着两个方向发展的:一是以产业组织理论为基础;二是以对外贸易理论为基础。前者以垄断优势理论、寡占反应理论和内部化理论为代表,后者以生命周期理论和边际产业理论为代表。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及80年代初,上述两个方向的FDI理论出现了融合与拓展,主要有国际生产折中理论、投资发展阶段论以及专门解释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小规模技术理论和技术地方化理论;90年代后,FDI理论的最新拓展主要有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
(一)以产业组织理论为基础的FDI理论
1.垄断优势理论
垄断优势理论是美国学者海默1960年首次提出的,后来,其导师金德尔伯格对之加以修正和发展,形成了FDI理论的基础——垄断优势理论。该理论认为FDI存在的原因在于市场的不完全性导致跨国公司在国内获得垄断优势后,能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在国际市场上利用其垄断优势。市场的不完全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产品和要素市场的不完全;二是规模经济引起的市场不完全;三是政府干预导致的市场不完全;四是关税引起的市场不完全。市场不完全赋予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具体表现为技术优势、组织优势、资金优势、信息优势、销售网络优势和规模经济优势等,正是这些垄断优势使跨国公司克服了对外直接投资的附加成本,可以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该理论解释了发达国家公司在国外的横向和纵向投资,也解释了发达国家间的相互投资,但该理论是以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为研究对象的,因此,难以解释发展中国家以及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实践。
2.寡占反应理论
寡占反应理论是美国学者尼克波克1973年提出的。所谓寡占是指由少数大企业占统治地位的市场结构。尼克波克认为战后美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主要是寡占反应,是寡占行业的几家寡头公司进行的,并且投资是在同一时期成批发生的,垄断优势理论无法解释这一现象。尼克波克将对外直接投资分为进攻性投资和防御性投资,前者可以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解释,而后者可以用寡占反应理论解释,即当几个寡头公司中的一个率先对外进行直接投资时,其他公司为了避免竞争地位的下降,也会随之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3.内部化理论
内部化理论是1976年巴克莱和卡森提出的。他们认为中间产品市场的不完全性是跨国公司内部化的根本原因,这里的中间产品不单是原材料、半成品,更主要的是技术、专利、商标、信息和信誉等知识产品。由于这些中间产品的市场不完全,跨国公司在进行这些中间产品的外部交易时,需要付出较高的交易成本,而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跨国公司可以将这些外部交易转变为公司内部交易,降低交易成本,获取内部化收益。如内部化可以统一协调相互依赖的各项业务带来收益;内部化可以实行差别定价带来收益;内部化可以消除买方不确定性带来收益;内部化可以保持技术优势,减少知识外溢带来收益;内部化还可以避免政府干预带来收益等。当然内部化也会带来额外的成本,如资源成本、联络成本、管理成本等,因此,只有内部化收益大于内部化成本时,跨国公司才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内部化理论相对垄断优势理论和寡占反应理论较好地解释了二战以来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但单纯从跨国公司的主观方面寻找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的原因,忽视了国际环境的变化;对外直接投资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内部化优势并非对外直接投资的初始原因;内部化理论也无法解释跨国公司横向一体化进行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
(二)以对外贸易理论为基础的FDI理论
1.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在第一节对外贸易理论中,已经从对外贸易角度介绍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下面在上述基础上,从对外直接投资角度简单作一介绍。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一个新产品的生命周期包括新产品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标准化阶段和衰退阶段。在新产品阶段和成长阶段,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不对外直接投资;在成熟阶段,对技术水平较高的发达国家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在标准化阶段和衰退阶段,则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显然该理论较好地解释了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以及对区位的选择,但该理论无法解释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投资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投资现象。
2.边际产业理论
日本学者小岛清认为垄断优势理论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只能解释美国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对20世纪60年代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情况无法作出解释,因此在1978年提出了边际产业理论。边际产业是投资国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但对于东道国来说却是具有比较优势或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边际产业理论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开始依次进行,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就可以对东道国的比较优势加以充分利用或把东道国的潜在比较优势挖掘出来。显然,该理论是比较优势理论在对外直接投资层面上的发挥,很好地解释了日本20世纪60年代的对外直接投资情况,并且是从投资国的角度而不是从跨国公司的角度来分析对外直接投资原因的,克服了原来理论注重微观忽视宏观的缺陷。但该理论是静态分析,无法解释日本20世纪70年中期以后的对外直接投资情况,也无法解释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
(三)FDI理论的融合与拓展
1.国际生产折中理论
1976年英国学者邓宁在吸收要素禀赋理论、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以及区位理论的基础上,采用折中的方法对它们加以综合并对对外直接投资行为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国际生产折中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需具备三大优势:一是所有权优势,指一国企业获得的、国外企业无法获得的资产及其所有权方面的优势,包括技术优势、规模优势、组织管理优势和融资优势;二是内部化优势,指由于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市场的不完全性,企业为确保所有权优势,用内部化来代替外部交易所获得的优势,邓宁将市场不完全性分为结构性市场不完全和知识性市场不完全;三是区位优势,指东道国固有的、不可移动的要素禀赋优势以及东道国的政策。邓宁认为必须具备这三种优势,企业才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如果只具备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缺乏区位优势,就不会有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三种优势是相互关联的。其中,所有权优势是基础,内部化优势是载体,两者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区位优势则是实现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的充分条件。显然,该理论克服了以往理论的片面性和不完整性,较为全面地分析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具有很强的解释力,但该理论仍是静态分析,没有考虑时间因素,并且很难解释发展中国家企业对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以及中小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
2.投资发展阶段论
1981年邓宁修正了国际生产折中理论,提出了投资发展阶段论,该理论从动态角度解释了一国经济发展水平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关系。他利用1967~1978年67个国家的数据对经济发展水平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一国的投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是人均GNP小于400美元。处于这一阶段的国家,不具备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也不能利用国外的区位优势,对外直接投资为零,国外直接投资的流入由于该国不具备区位优势也很少。二是人均GNP在400~2000美元。处于这一阶段的国家,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开始出现,对外直接投资开始起步,国外直接投资的流入由于该国区位优势的加强不断扩大。三是人均GNP在2000~4750美元。处于这一阶段的国家,部分企业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得到很大改善,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增加,但小于国外直接投资的流入。四是人均GNP大于5000美元。处于这一阶段的国家拥有强大的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善于利用国外的区位优势,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很大,超过了国外直接投资的流入。显然,该理论修正了国际生产折中理论的静态分析,认为对外直接投资是变化的,并且该理论也可以用来解释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实践,但该理论很难解释人均GNP相同的国家,由于具体情况不同,国际直接投资变化也会不同的现象,也不能很好地解释发达国家之间的投资行为。
3.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20世纪80年代,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增长迅速,西方学者纷纷针对发展中国家的特征,提出了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主要有小规模技术理论和技术地方化理论。
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威尔斯提出了小规模技术理论,用来解释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现象。该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市场规模小、市场需求有限,企业拥有为小市场需要的小规模生产技术。小规模生产技术具有灵活性,多是劳动密集型,成本较低,适合小批量生产,这是发达国家大规模生产技术在小市场中无法获得的竞争优势,并且发展中国家的民族产品在海外颇具竞争优势,发展中国家产品价格低廉也使其有竞争优势。因此,发展中国家企业可以凭借这些竞争优势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显然,该理论对于分析发展中国家企业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初级阶段,如何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一席之地是有启发意义的,但该理论将发展中国家企业的竞争优势局限于小规模生产技术的使用上,很难解释发展中国家的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现象。
1983年英国学者拉奥提出了技术地方化理论。该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的技术特征虽然表现为规模小、使用标准技术和劳动密集型,但这种技术不是对发达国家技术的被动模仿和复制,而是进行了消化、改进和创新,这种消化、改进和创新使发展中国家企业具有了特定的竞争优势:一是这种消化、改进和创新与发展中国家的要素价格和质量相适应;二是这种消化、改进和创新更适合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条件;三是这种消化、改进和创新的技术在小规模生产条件下具有更高的收益;四是这种消化、改进和创新生产的产品更适合发展中国家的消费需求。拉奥认为正是这些竞争优势使发展中国家企业可以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可见,拉奥把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研究的注意力引向了微观层次,与威尔斯的小规模技术理论相比,拉奥的技术地方化理论更强调发展中国家企业技术引进的消化、改进和创新过程。
4.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
20世纪90年代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进一步拓展,一些学者从外部因素的角度来研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提出了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该理论认为对外直接投资是由投资直接诱发要素和间接诱发要素组合产生的。其中,直接诱发要素是指投资国和东道国拥有的生产要素,如劳动、资本、技术、管理、信息等,直接诱发要素是对外直接投资产生的主要因素。投资国企业如果拥有这些生产要素的优势,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加以利用,如果只拥有部分生产要素优势,而东道国拥有另外一部分生产要素优势,也会诱发投资国对外直接投资。间接诱发要素是指生产要素之外的投资国的政策法规、东道国的投资环境及其政策等。该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原因是间接诱发要素,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原因是直接诱发要素。该理论从投资国与东道国双方角度解释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是其创新之处,并且也克服了以往理论的不足,但该理论也是静态分析,没有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过程进行分析。
三 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最远可以追溯到古典经济学之父威廉·配第的学说,经历长时期的思想发展和理论准备,到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才成为现代经济学的一个独立分支,系统地产生和发展起来。一般把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划分成三个阶段:古典经济学时期的人力资本思想、新古典经济学时期的人力资本思想和现代人力资本理论。
(一)古典经济学时期的人力资本思想
古典经济学时期人力资本思想的代表主要有威廉·配第、亚当·斯密、让·巴蒂斯特·萨伊、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和纳索·威廉·西尼尔。
威廉·配第提出“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强调了人的因素对于财富生产的关键作用。并且他注意到人的技艺的作用,认为有技艺的人要比没有技艺的人创造的价值更大。他还是第一个明确将人视为资产,试图估算其经济价值的人,他指出一个国家人口的价值,不在于这个国家人口的自然数量,而在于它的社会数量,即创造财富的能量。
亚当·斯密认为人的能力是后天实践和开发的结果,人在不同职业上表现出来的才能极不相同,在多数场合是分工的结果。他在其名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指出“两个性格极不相同的人,一个是哲学家,一个是街上的挑夫,他们的差异,看起来是起因于习惯、风俗与教育,而不起因于天性”。“许多同种但不同属的动物,得自天资上的差异,比人类在未受教育和未受习俗熏陶以前得自自然的资质上的差别大得多”。不仅如此,斯密还明确把人们经过教育而获得的生产技能归入资本,从而实际上提出了人力资本概念。并且,斯密在论述工资差别时,分析了学习费用的补偿和收益问题。他还比较了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区别,这在一定程度上论述了人力资本投资的原理,斯密这些思想对后来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法国经济学家让·巴蒂斯特·萨伊也提到过人力资本,在分析劳动收入时,他指出“一般劳动利润不平均的最后一个原因,也许是最重要的原因,是劳动所需要的技巧程度”,并认为劳动技巧只有通过长时间教育和训练才能得到,而这些费用的总和构成累积资本,因此,劳动者的报酬包括工资,还包括为教育和训练垫付的资本的利息。萨伊指出“由于这个原因,所需长期教育和才能的工作比不需要这么多教育的工作有更高的报酬,教育是资本,它应当产生和劳动的一般报酬没有关系的利息”。由此可见,萨伊不仅意识到人力资本是以前投资累积的结果,而且认识到劳动者报酬应包括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
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在他的著作《政治经济学原理》中从生产角度揭示了家庭抚育、学校教育与培训、医疗保健所具有的人力资本投资功能,并进一步分析了人力资本投资机会不同对于收入分配的影响,指出教育机会的缺少造成了高技能工人的短缺,使他们与一般工人之间的工资差距拉大。后来,还有一位英国经济学家纳索·威廉·西尼尔也在一定程度上阐述了人力资本思想,他认为人力可以被恰当地看作资本。在大多数情况下,他所讨论的有关人的资本主要是指后天获得的技能,而不是人本身。不过,有时他也把人本身看作资本,这种资本需要支出维持成本,而该成本支出预期将会得到未来收益。
(二)新古典经济学时期的人力资本思想
在新古典经济学时期,为后来人力资本理论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经济学家分别是里昂·瓦尔拉斯、阿·马歇尔和欧文·费希尔。他们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各自的人力资本思想。
瓦尔拉斯认为所有的人力因素均应被包含在资本的概念中,因为人是生产要素的一种,能不断地投入生产过程创造收入。过去经济学家将土地、劳动和资本并列作为三种生产要素,他认为这种提法是不够准确的,因为“劳动是人类能力的服务或人力的服务,因此,不可将劳动同土地与资本并列”。正确的做法是把三类属于资本的因素相并列,即:第一类,土地资本;第二类,人力资本;第三类,狭义资本。瓦尔拉斯曾多次提出人力资本概念,也多次强调人力资本与劳动之间的差异。他还分析了人力资本的价值决定问题,认为人力资本价值决定的规则与物质资本相同。由此可见,瓦尔拉斯的人力资本思想达到了新的高度,但他基本上没考察人力资本投资的过程,甚至认为人力资本的形成是自然决定的,这显然又比以前学者退步了。
阿·马歇尔首先在《经济学原理》中非常赞赏配第关于人的价值的讨论,同时他对斯密等人在人的价值这方面的思想做了引述,并在引述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去估算移民价值的问题,这表明他已有了关于人的经济价值的概念。另外,马歇尔在论述劳动及其工资决定时,反复提到劳动者提高技能的过程就是人力资本投资的过程。他还分析了决定和影响人力资本投资的一些因素,如家庭、企业和政府的作用,并对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投资如何加以选择等问题使用了“替代原理”加以说明。马歇尔还特别强调教育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功能,研究了教育的经济价值和非经济价值,主张把教育作为国家投资。由此可见,马歇尔对于人力资本投资的原理阐述得相当透彻,但他又认为人是不可买卖的,因而拒绝人力资本这一概念。
欧文·费希尔明确地将人力划入了资本的范畴,形成了与瓦尔拉斯一样的人力资本概念,他指出健康是一种重要财富、一种人力资本,他试图估计美国在20世纪初期这种财富的存量。他还特别强调将工资收入加以资本化,讨论了计算人力资本价值的可能性,他建议用法尔的将净收入资本化的方法来估算人力资本价值,后来,他运用经过调整的法尔的估计方法实际估计了美国人的平均价值,再乘以人口数,得到了美国当时人力资本存量的最低估计。可见,费希尔虽没有深入分析人力资本投资问题,但其对于人力资本价值的估算对以后人力资本理论发展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
(三)现代人力资本理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经济中出现了一些在传统的理论框架下得不到令人满意解释的事实,如传统理论没法解释清楚索洛剩余产生的原因,也就没法说清楚经济增长的原因;传统理论对于人们之间收入分配不均等与教育程度的关系没有解释清楚;传统理论无法解释“里昂惕夫之谜”;等等。这些都促进了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舒尔茨、明塞尔和贝克尔。
舒尔茨是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奠基人,他在农业经济研究中发现促使美国农业产量增长的重要原因不是传统的生产三要素,而是人的技能和知识的提高。同时,他认为工人工资的提高有一部分是人力资本投资的结果。他自20世纪50年代末以后连续发表的几篇重要文章,成为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奠基之作。这些文章主要包括:《关于农业生产、产出与供给的思考》(1958)、《教育与经济增长》(1961)、《人力资本投资》(1961)、《对人投资的思考》(1962)、《教育的经济价值》(1963)、《人力资本投资:教育和研究的作用》(1971)和《人力投资:人口质量经济学》(1981)。从这些文章可知,舒尔茨在承认人力资本是资本一部分的同时,更强调人力资本的特殊性,他认为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是异质的,人力资本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其对人力资本理论的贡献主要有以下几点:明确了人力资本的含义、性质及其分类;论述了人力资本投资所包含的内容以及人力资本投资的途径;讨论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这些贡献都促进了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也确立了他在人力资本理论创立过程中的地位,因此,他被称为“人力资本之父”。
在舒尔茨研究人力资本的同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经济学教授明塞尔正在从收入分配角度研究人力资本,他在博士论文中指出,个人收入间的差别与个人所拥有的人力资本水平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他从人的后天质量差别及其变化入手,发现人力资本投资是收入分配差别的根本原因。后来,他又发表了一些文章研究了在职培训的成本收益问题,对人力资本理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如建立了人力资本收益模型;提出了人力资本收入函数;将人力资本理论和分析方法运用于劳动力市场行为和家庭决策的研究等。
另一位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推动者是和舒尔茨同在芝加哥大学任教的贝克尔。他的著作《人力资本》被国外学术界认为是“经济思想中人力资本投资革命”的起点,其人力资本思想主要反映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他发表的文章和出版的著作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生育率的经济分析》《人力资本投资:一种理论分析》《人力资本:特别是关于教育的理论与经验分析》和《人力资本》。在这些文章和著作中,贝克尔从微观角度分析了正规教育的成本和收益问题,讨论了在职培训的经济意义,研究了人力资本投资和个人收入分配的关系以及人力资本的形成等问题,弥补了舒尔茨只重视宏观的缺陷,构建了人力资本理论的微观基础,被视为现代人力资本理论最终确立的标志。
除了舒尔茨、明塞尔和贝克尔,还有许多学者对人力资本进行了研究。如阿罗提出的干中学模型,认为人力资本可以通过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积累,也可以通过生产中的边干边学、工作中的实际训练和经验积累,并认为人力资本能够产生递增收益,还可使其他投入要素的收益递增。卢卡斯也认为人力资本可以通过工作积累,建立了人力资本积累模型,以强调外部效应对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还把对外贸易引进了人力资本积累模型,认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各国人力资本禀赋不同,外部收益不同,对外贸易会强化这种差距。
总体而言,人力资本理论对经济学的贡献主要是将人的能力纳入了经济学的研究范围,拓展了经济学的研究空间;突破了资本同质性的假设,提出了人力资本概念;丰富了资本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