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日常生活维度的意识形态研究

安徽大学吴学琴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中国日常生活维度的意识形态研究》(项目批准号为09BKS041),最终成果为同名专著。课题组成员有:刘荣清。


成果研究遵循理论、历史、现实三结合原则,从日常生活维度探讨作为观念的意识形态通过什么途径、哪些中间环节、如何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意识形态又如何从日常生活中产生。基于这样一种思考,成果在构架上分上下两篇,共十三章内容和两个调研报告。

上篇以日常生活领域意识形态的历史发展为线索,从理论和历史的双重视角,在界定日常生活及其意识形态的概念,意识形态对日常生活作用的机理的基础上,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向日常生活回归、苏联日常生活领域的意识形态建设、国外对日常生活领域的意识形态批判、新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日常生活化的历史五部分内容,回顾了新中国改革开放前(1949~1978)、经济建设为中心(1978~2000)、和谐社会建设期(2000年至今)三个阶段主流意识形态日常生活化建设。

以黑格尔哲学为巅峰的近代理性形而上学解体之后,哲学开始了面向生活世界的转向,日常生活成为哲学关注的焦点之一。马克思面向生活世界的生存论哲学路径的开启,尤其是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和拜物教思想对资本主义人之生存现状的思考和揭示,无疑是向人的日常生活敞开了大门。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其理论的旨趣指向了观念背后的生活,他从社会生活现实出发,从人的生存状态和谋生方式上揭示意识形态虚幻性的主客观原因。他虽然没有使用过日常生活的意识形态概念,但他指向生活世界的意识形态批判无疑是为破解意识形态幻象提供了总体性方法,具有解蔽和祛魅的双重内涵。晚年恩格斯进一步强调了社会存在对于意识形态的基石作用,从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出发言说建基于日常生活之上意识形态对于日常生活的反作用。马克思、恩格斯从唯物史观出发追问人类生存异化的根源,批判了资本主义作为上层建筑的观念意识形态的虚假性本质,从人之生存的本源根基处开启了意识形态的批判和日常生活回归的路径。其意识形态理论批判和建构的双重维度,引领着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意识形态理论的两个走向,一个是以西方马克思主义,以及当代新马克思主义、后马克思主义为走向的对资本主义社会人之生存异化的批判路径,一个是以着眼于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为走向的当代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构建路径。两者都源于马克思、恩格斯面向生活世界回归的意识形态旨归。

苏联时期意识形态的构建,是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未来向度的实现。它把马克思主义看做是科学意识形态,强调其对于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建设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的绝对统治和指导地位,以此驱除萦绕在日常生活领域里的一切剥削阶级意识形态,强调宣传灌输的作用,把代表着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意识形态渗透入日常生活,武装人们的头脑,实现观念意识形态的下移和认同。然而,苏联时期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要么以权威话语霸权吞没人们的自由、理想和生活话语权,要么以自由多元的人道主义冲垮权威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让“民主化”“多元化”“人道化”的西方意识形态话语占领统治地位。意识形态在权威与自由之间的紧张和对立所造成的后果,对于当下中国有着重要的警示意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异化理论和批判精神,结合当代发达工业社会的新形式,从资本主义日常生活的现实状况出发,考察了物化意识、技术理性、大众文化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和干预,将意识形态批判的触角延展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领域,从微观处批判了当下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生存异化。继而,以新马克思主义、后马克思主义为代表的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秉承社会批判精神,从虚假消费、景观控制、符号崇拜等方面揭示了当代社会迷乱的幻象对人内心的嵌入,指认了在多重虚假的意识形态控制下人们生活的无根和异己状态。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继承列宁的传统,开启了马克思主义融入日常生活的道路。新中国的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虽然是从上层建筑的层面展开的,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化、大众化、认同化,将意识形态作用发挥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形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接受和认可的主流思想,是新中国意识形态建设一直以来的重要任务和着力点,意识形态的日常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性话语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统治和干预,给予了我们深刻的教训和启示。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发展给人民带来生活改善的同时,也带来了物欲化、消费主义等社会现象,日常生活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益中心主义等思想泛滥,在利益纠错的日常生活领域,表现为功利追求、生活腐化等去意识形态化现象,这都必须引起我们高度关注。

下篇分析了当代中国日常生活领域意识形态的状况:取得的经验、成绩,存在的负效应等,日常生活领域的意识形态表征的形态,提出从话语、文化、传播、执政能力等多视角切入,从流行话语和媒介话语中剖析日常生活中的意识形态;从视觉文化、后现代文化及流行歌曲中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意识形态;从大众传播的象征形式中剖析大众如何接受意识形态的过程;从执政能力的建设中,切实实现意识形态日常生活化。最后对日常生活的意识形态研究的方法论——深度解释方法,进行评析,提出其方法本身,尤其对象征形式的深度解释,就构成了意识形态的分析。

新中国主流意识形态日常生活化建设,有三个重要表征:一是以利益诉求变迁为表征,经历了从政治化、经济化到多元化的变迁;二是以婚姻家庭观念变迁为表征,经历了新中国成立之初婚姻制度变革下的新型生活方式、60~70年代的政治意识形态对婚姻观念的影响到改革开放后婚姻家庭观念的多元化嬗变;三是以社会心理变迁为表征。利益诉求是根基,家庭婚恋观和社会心理变迁是表象。而伴随这三个变迁的是流行话语、文化形态、大众传播方式的改变,所有这些相互交织形成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流行话语的变迁反映着意识形态的变化。在十月革命的炮火中,“救亡图存、民族振兴”成为“五四”时期文化流行语,类似“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革命理想成为进步知识分子信念,左右日常生活的准则,读马克思书,着列宁装,成为革命人士的生活追求。新中国从“是谁帮咱们得解放哎?……是救星共产党”的恩情中走来的人们,“打土豪、分田地”,以“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的壮志豪情建设新中国,读毛主席语录,唱革命歌曲,不爱红装爱武装,意识形态成功地日常生活化。但当代两者似有渐行渐远的迹象:党员=提干=实现人生理想,原先作为崇高称号的党员已经卑俗化,与生活实惠和算计相连。虽然“和谐社会、关注民生”等让我们看到新时代的脚步,小康社会、现代化成为流行语,主导意识形态仍然是支配力量,但这种支配已由精神引导过渡到实利诱导,缺乏使人自觉遵循的魅力。这一转变再次展现作为意识形态原初基础的日常生活实利的威力。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1949~1978)、市场经济转型期(1978~2000)和谐社会建设期(2000年至今)三个阶段流行语的变迁看,经历了从政治话语到经济话语再到文化话语的变迁,反映民众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内心认同,对党的真诚拥护和爱戴,展示出主流意识形态对大众精神价值的导向功能和素质的教化功能。主流意识形态以流行语的方式成功地日常生活化,取得了辉煌成就。但60年来,日常生活中也一直暗含着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冲突和抵触,表现出日常生活观念从“泛意识形态”到淡化意识形态再到“去意识形态”的变化。

因此流行话语是测试当代日常生活意识形态发展状况尺度之一,针对意识形态的流行话语的收集和分析可以涵盖三方面内容:一是广大人民群众对国家方针政策的敏感度。二是通过影视收视率扫描日常生活意识形态走向。三是媒体文化的分析:作为意识形态载体之一的媒体文化是各种流行元素“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舞台。通过这三方面话语指标的分析,大体可以把握主流意识形态的状况,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能否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关键在于加强对媒体文化和消费文化的剖析引导,在于能否以新鲜活泼的形式与媒体文化实现有机结合。媒体话语通常通过能指和所指的不同结合,实现不同的意识形态意指,体现出国家、集团或个人的话语权。媒介话语的能指和所指的严丝合缝的结合,是意识形态日常生活化得以实现的理论方式,媒介平台是重要物质载体。媒介平台建构得越多,设备越先进,话语的编码越巧妙,越能实现主导—霸权的意识形态。当代中国要实现意识形态日常生活化,在媒介话语的建设中,要设置好的议题、正确的话语导向和合适的话语方式,进行有效的话语“编码”,善于贴近话语对象,才能提升媒介话语质量,拥有国际话语权。

以文化形态为表征的意识形态,在当代中国乃至全球,视觉文化、后现代文化和流行歌曲是体现意识形态的重要文化形态。视觉文化是新兴起的文化形态和思维范式,是一种以“影像”“景观”为核心的高度视觉化的文化,是意识形态的新载体。它通过制造出拟真的幻象,诱使观众对作品中的人物产生一种替代性的幻觉,成为意识形态控制日常生活的新方式。实现这一控制的内在机理是视觉文化“把个人询唤为主体”,也就是个人在消费影像和景观时,沉迷其中,由外在的客体转变为主体,自愿认同视觉文化所传达的意识形态观念。以视觉文化为表现形态之一的后现代主义文化,在中国流变有三个日常生活的样板:经典文本的娱乐化、消费方式的符号化和终极信仰的平面化,它在中国之所以产生巨大影响,其隐秘的内核是内生的隐性意识形态。文化现象的另一形态——流行歌曲:从柔情蜜意的港台歌曲到一派清纯的校园民谣,再到充满激情的中国摇滚,其中的每一个旋律都凝结着青年人的某种意识形态观念,流行歌曲的演变之路也折射出日常生活中青年意识形态观的变迁。在当代中国,只有找到马克思主义与视觉文化、后现代主义文化和流行歌曲的契合点,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大众传播,尤其是电子媒介,一方面是意识形态日常生活化的必要手段和过程,另一方面使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也使人们日常认知行为和认识内容的获取方式大为不同,其原因在于其传播内容、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变成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行为,其中起支配作用的是“意识形态”观念通过合法化、虚饰化、具体化、分散化、统一化五种象征形式进行建构,实现意识形态的日常生活化。而在象征形式的传输或传布、传媒信息的接收和占用、构建中,情景不同,受众对象征形式所建构的日常生活化的意识形态的接受和日常占用,又呈现出不同的方式和特点,需进行不同的分析。在网络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意识形态的日常生活化传统借助报纸杂志、广播电台等传播手段,已不能适应今天的网络新时代。如今是大众传播的时代,因此网络平台在意识形态日常生活化中具有不同一般的意义。以高校网络平台建设为例,在传播上应注重四个方面的建设:一是跟踪调查学生的意识形态状况;二是建构网络传播的方法体系,培育网管、网评、论坛版主等各层次主体;三是加强网站的保障机制;四是打造一批意识形态传播的知名网站和著名栏目。

意识形态能够左右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利益诉求、婚恋家庭、社会心理为表征,通过话语、文化、大众传播在日常生活中获得最真实、生动而自然的表达。人们之所以受控于意识形态,其深层原因在于人们出生伊始就面对的是历史传统、社会权威、制度秩序等因素构成的一个意识形态矩阵。意识形态矩阵和日常生活之间保持一定张力,意识形态远远地凝视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的日常生活不自觉地接受意识形态的质询。也正是这一张力的存在,给执政党意识形态的政策策略制定、作用机制的建构提供了巨大空间。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切实实现意识形态日常生活化。

通过上述四个角度的分析,真正勾画出意识形态日常生活化的居所和载体,构建意识形态日常生活化的四条路径,即坚持意识形态日常生活化的话语引导、坚持民生关切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感召力、注重日常生活领域的大众文化建设、注重大众传媒对日常生活意识形态的引领。

成果分析日常生活的意识形态的理论基础、发展形态和批判精神、吸取苏联意识形态日常生活化的经验教训、借鉴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的方法论,探索出当代中国日常生活的意识形态建构路径和机制,提出当今中国日常生活领域意识形态的建设,既要在宏观理论上体现真理与价值相统一的合理性、保持一脉相承的连贯性、坚持与时俱进的创新性;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把各个阶层、群体的愿望有机结合起来,把实现小康社会作为凝心聚力的精神动力和现实目标,带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方面就是日常生活方面,关注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强调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统一,突显个体利益,这是我国意识形态日常生活化的经济基础;在多元的价值追求中,关注个体价值,以日常生活的丰富多样性,多层面地满足个体的价值追求,在个体价值的满足中实现共享价值——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从而将理论关切转化为对群众日常生活的现实关怀,促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大众化、认同化,这是意识形态日常生活化研究的出发点和最终旨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