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化进程中的粮食安全变化研究:以中部地区为例
- 姚成胜
- 12字
- 2020-08-29 09:07:39
第二章 理论回顾与研究综述
第一节 粮食安全概念时空演变及其测度方法
一 粮食安全概念的时间演变
粮食不仅是一种经济资源,更是一种生命资源;粮食短缺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事关国家安危的政治问题。因此,粮食安全问题存在于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的整个历史进程之中,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粮食安全的概念和内涵始终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一)20世纪70~80年代前的粮食安全概念
粮食安全作为一个正式的概念,最早是在20世纪70年代全球性粮食危机时期,在国际粮食问题的讨论过程中被提出来的。1974年,联合国罗马世界粮食大会发表了《消除饥饿与营养不良世界宣言》,粮农组织也通过了《世界粮食安全国际约定》。在世界粮食大会上,粮食安全被定义为:世界上随时供应足够多的基本食物以保证稳定地扩大粮食生产以及抵御生产和价格的波动的能力。会议要求各国制定政策,以保证世界粮食库存最低安全水平系数,即世界粮食当年库存至少相当于上一年消费量的17%~18%。其中,6%为缓冲库存,11%~12%为周转库存,周转库存相当于两个月左右的口粮消费,以便衔接下一年度的谷物收成。凡一个国家的粮食库存安全系数低于17%为粮食不安全,低于14%为粮食紧急状态。
20世纪80年代,随着粮食产量的上升和粮食储备的增加,粮食安全的概念发生了变化。1983年4月,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安全委员会通过了联合国总干事爱德华·萨乌马提出的粮食安全新概念,即粮食安全是确保任何人在任何时候,能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他们所需要的基本食物。这一概念包括三个方面的具体要求:一是确保生产足够多的粮食;二是最大限度地稳定粮食供给;三是确保所有需要粮食的人都有能力获得粮食。这是粮食安全概念的首次更新,其主要特点就是,新概念不仅要求提供充足的粮食供给总量,而且要求保证所有的消费者既买得到又买得起所需的基本食品。这就是说,一个国家或地区为实现其粮食安全,既要发展粮食生产,提高供应总量,又要千方百计增加人们的收入,尤其是贫困地区以及非贫困地区低收入群体的收入,以提高居民的粮食购买力。1986年,世界银行在《贫困与饥饿》报告中又特别区分了长期性粮食不安全和临时性粮食不安全,前者被认为与持续性或结构性的贫困以及低收入问题有关,后者被认为涉及由自然灾害、经济崩溃或冲突所引起的强大压力时期发生的临时性粮食不安全。具体来说,1986年,联合国所界定的粮食安全的概念为:在任何时间所有的人获得满足积极、健康生活的足够食物。
(二)20世纪90年代粮食安全的概念
20世纪90年代,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在满足粮食消费的时候,人们的消费观念逐渐由粮食消费为主转向植物性食物与动物性食物合理搭配,食物的质量和营养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在这一时期,粮食安全的概念有了进一步的充实和拓展,表现在新概念将食品安全与营养平衡融入粮食安全的内涵中,体现了人们对积极健康生活所需的食物构成以及微量营养物需求的关注。1992年,国际营养大会提出了“食物安全”的概念,即“在任何时候,人人都可以获得安全、营养的食物来维持健康能动的生活”。1996年11月,在罗马召开了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会议通过了《世界粮食安全罗马宣言》和《世界粮食首脑会议行动计划》,提出近期目标是在2015年之前将世界营养不足人数减少一半,并再次更新了粮食安全的概念,即在个人、家庭、国家、地区和全球层面,只有当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粮食,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及食物喜好时,才实现了粮食安全。同时,随着国际社会对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关注,粮食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密切联系,可持续性已成为粮食安全概念的重要内涵。
(三)进入21世纪后的粮食安全概念
进入21世纪后,粮食安全的概念和内涵虽有变化,但基本上是在1996年所提概念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补充和细化。2001年,世界粮食安全委员会在《2001年粮食不安全研究报告》中对粮食安全进行了新的界定,即粮食安全是一种状态,它是指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在物质上、社会上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富有营养和安全的粮食,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及食物喜好。200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又对粮食安全概念给予了最新的界定:当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在物质上、社会上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食物,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及食物喜好时,粮食安全才存在。家庭粮食安全是这种概念在家庭层面的一种运用,在家庭中个人成为关注的焦点。这一阶段粮食安全被描述成与个人相关的一种现象,即最终受到关注的单个家庭成员的营养状态以及食物充足状态无法实现或者正在受到破坏的风险状态。
二 粮食安全概念的空间演变
从粮食安全概念的时间演变可以看出,人们对粮食安全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和发展,并不断丰富和充实其内容的过程。伴随着时间尺度的变化,粮食安全所关注的空间尺度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从空间尺度上看,粮食安全的概念变化主要表现在人们关注粮食安全的尺度在不断缩小。20世纪70年代,人们关注的是宏观尺度的粮食安全,即全球和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80年代开始关注中观尺度的粮食安全,即区域和家庭的粮食安全问题;90年代以后则不但关注全球、国家、区域和家庭的粮食安全问题,而且更加关注微观的粮食安全,也就是个人的膳食结构及其营养安全问题。因此,粮食安全的阶段基本上可以划分为宏观尺度粮食安全、中观尺度粮食安全和微观尺度粮食安全。
(一)以粮食数量安全为主要目标,实现全球和国家层面的宏观尺度粮食安全
该尺度的粮食安全可通过全球及整个国家食物获取能力来反映,其中,全球粮食安全状况主要取决于全球的粮食总产量和全球的粮食消费状况;而一个国家在特定时期的粮食安全则主要取决于该国粮食总供给与粮食总需求的比较状况,其中粮食总供给包括粮食生产量、储备粮和粮食净进口量(包括粮食国际援助),而粮食总需求则包括口粮需求、饲料粮需求、工业原料粮需求、种子用粮以及收货后损失等。如果一个国家的粮食总供给大于粮食总需求,则该国的粮食是安全的;反之,则是不安全的。宏观尺度的粮食安全以粮食的数量安全为目标,其主要体现是世界和各个国家为实现其全球或国家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必须拥有一定数量的粮食生产量和储存量。虽然目前人类所处的时代比任何历史时刻都要发达、社会文明程度都要高,但受世界人口不断增长、人口分布不均衡、全球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等多种因素的困扰,全球粮食安全仍然是世界关注的焦点。据FAO统计,2010~2012年,全世界约有8.7亿人口(略低于世界总人口的15%)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全球诸多国家尤其是很多发展中国家正以不同方式化解着粮食危机。因此,要实现宏观尺度的粮食安全目标,需要有更多的目标明确的资金投入、技术创新和政策响应,着重解决农业科技能力、人力资源、基础设施、水土资源利用和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二)以平衡区域之间粮食供求状况为目标,实现区域中观尺度的粮食安全
由于在同一个国家之内(尤其是幅员辽阔的国家)存在差异较大的不同区域,其在农业自然资源、粮食生产能力、经济发展水平、人均粮食占有量等方面都有各自特点,因此粮食安全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该尺度的粮食安全侧重于分析粮食安全的区域差异及其原因,还有如何平衡不同区域之间的粮食供给与消费。我国幅员辽阔,存在明显的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销平衡区和粮食主销区的区域划分,因此中观尺度的区域粮食安全备受关注。区域中观尺度的粮食安全可按粮食主产区和粮食不能自给的区域进行划分,也就是存在粮食主产区的粮食安全和粮食主销区的粮食安全。粮食主产区的粮食安全是指,基于社会需求、当地经济发展和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条件下的高层次粮食安全,具体来说,粮食主产区应该具有较强的粮食生产和储备能力,在满足本省经济社会发展对粮食需求的同时,还能满足国际、国内市场对本地粮食的需求和国家战略需要,能够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在保持区域内外粮食市场供求动态平衡和稳定粮食市场价格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核心是保证全省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发展和保障国家粮食供给;粮食主销区的粮食安全则是指,保证有一定的粮食生产能力和库存,建立比较畅通的粮食调入途径,满足民众在正常和有区域农业灾害的条件下,能得到基本的粮食供给,其核心是满足基本的粮食需要,不强调粮食经济发展和国家粮食储备,是最基本层次上的粮食安全。我国粮食安全区域差异的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受到重视,多以省域或以不同的经济带为基本单元,分析粮食生产的区域中观尺度的差异,并得出我国粮食增长重心北移的基本结论。为此,研究者们从稳定耕地、粮食播种面积,增加粮食生产投入,出台国家和区域性粮食生产政策措施等方面,提出了平衡区域之间的粮食供求状况,以实现区域中观尺度的粮食安全。
(三)以粮食结构、质量和营养安全为目标,实现家庭和个人层面的微观尺度粮食安全
微观层面的粮食安全主要包括家庭粮食安全和个人营养安全两个方面,前者是指一个家庭的粮食消费水平及其获取能力,主要通过家庭食物消费量和能量摄入量等指标,或家庭收入及贫困类指标予以反映(马九杰等,2001);而后者是指个人的食物消费水平及其获取能力,主要通过个人的营养及病理状况类指标予以反映。家庭粮食安全通常通过对一个家庭实际食物和卡路里需求基准的差额,来确定其粮食安全状况。如果一个家庭的食物消费能力不足以满足其家庭成员的正常生理要求,即被认为是家庭粮食不安全。家庭食物消费水平同家庭收入水平及其决定的食物获取能力是联系在一起的,低收入、贫困等因素导致家庭食物获取能力不足,从而产生家庭粮食不安全问题。因此,家庭可支配收入水平也是衡量家庭粮食安全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个人营养安全是粮食安全的最终目标,只有实现个人营养安全,才能确保每个人都过上有活力和健康的生活。当一个人能够安全地获取营养充足的食物以满足其正常生理需求,即维持生存生长或保证从疾病、生产及哺乳、体力劳动引起的疲乏中恢复正常的能力,那么这个人就被认为是营养安全的。个人营养安全通常采用身体健康检查指标予以衡量,而不同年龄段儿童发育状况如身高、体重状况等指标可以反映其营养状况乃至粮食安全状况,儿童营养不良被看作个人粮食不安全的代表性指标之一(Haddad et al. , 1994; Maxwell et al. , 1992)。
三 粮食安全的测度方法
粮食安全的时空动态演变分析表明,粮食安全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的概念,也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它一般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密切相关,因此,每个国家或地区对粮食安全的理解和测度也存在明显的差异。综合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可知,发达国家的粮食生产总量一般都大于其国内粮食消费总量,因而发达国家或地区在对粮食供求关系进行宏观调控的过程中,更为注重微观层面的营养平衡,以实现其粮食安全战略;而对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而言,一般都存在粮食生产总量小于其国内粮食消费总量的现象,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粮食缺口,因而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更为关注粮食的供给,强调发展粮食生产的重要性,并侧重从宏观层面对粮食消费进行适当的限制,从而谋求粮食的供求平衡,以实现其粮食安全。因此,在评价和考核粮食安全问题的实践中,发达国家更多的是考虑粮食品质对综合安全水平的影响,而发展中国家则更多考虑的是粮食生产、消费与储备、粮食贸易与自给率、人均粮食占有量等相关指标(陆慧,2008)。从以上分析可知,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的粮食安全测度指标,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之间,由于其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状况、自然资源状况等因素存在差异,其粮食安全的测度指标也存在明显的不同。目前,国内外较有代表性的粮食安全测度方法主要有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对世界粮食安全状况的评价方法和美国农业部经济研究局对美国粮食安全状况的评估方法。中国是世界人口大国,粮食安全对于中国的发展尤为重要,因此针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资源状况,粮食安全的测度指标研究也得到人们的重视,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
1.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对世界粮食安全状况的评价方法
1996年,世界粮食首脑会议提出了要逐步提高世界粮食安全程度的发展目标。为了衡量这一目标的实现程度,FAO从1999年开始,每年都要测算世界食物不安全状况,并发布《世界粮食不安全状况报告》。FAO对世界粮食不安全状况的评估标准主要是每个国家(或地区)总人口中营养不良人口所占的比重。按照FAO的标准,所谓营养不良是指人均每日摄入的热量少于2100卡路里的状况。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营养不良人口的比重达到或超过15%,则该国属于粮食不安全国家或地区。从理论上说,FAO的这种度量方法是比较科学的,因为一个国家的粮食安全与否,归根到底是要看该国或该地区人民的营养状况。这种评估方法实际上是把一个国家或地区消费的粮食和其他食物总量,按照一定的营养标准进行总热量折算,再根据人口的构成和各类人群对营养的不同需要进行计算,最后进行平均,得出人均热量的摄入水平(刘晓梅,2004)。
FAO在进行测算时,主要依据的指标包括食物生产量、进出口量、库存量,人口的总量及其年龄和性别分布,消费分布。计算方法是:第一步,计算从当年生产和进口、库存粮食中可获得的卡路里的总量;第二步,根据人口的构成状况和不同性别、年龄的人口对卡路里的需要,计算出人的最低卡路里的需要量;第三步,根据总人口和卡路里总量,计算出一个国家或地区可获得的人均卡路里;第四步,考虑获得粮食的不平等状况,适当进行调整;第五步,计算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食物摄入量低于需要量的百分比;第六步,根据这一百分比,乘以人口总量,求出营养不良的人口总数。
2.美国农业部经济研究局对美国粮食安全状况的评估方法
美国粮食安全包括以下主要内容:一是在任何时候,都必须有足够的粮食提供给全体国民,以保证他们维持正常生活;二是供给必须真正有保障;三是要有合理的营养。美国农业部经济研究局2003年编制和发布了美国居民粮食安全状况报告,它并没有按照FAO的营养不足标准去进行调查和评价,而是以一个家庭或个人为基础,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评估,问卷包含了18个有关粮食消费条件和行为的问题,大致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是住户项目,包括3个问题:①担心在我(我们)有钱购买更多的食品之前把食物消费完毕;②所购买的食品不能持久,我(我们)没有钱再购买更多的食品;③消费不起营养均衡的食物。
第二类是针对成年人的项目,包括7个问题:①成年人缩减进食量或减少进餐顿数;②成年人所食用的饭食量少于应该食用的数量;③成年人在3个月或3个月以上都缩减饭食量或减少进餐顿数;④成年人由于没有足够的支付能力去购买食物而挨饿;⑤成年人体重下降;⑥一整天未进餐;⑦在3个月或3个月以上有一整天未进餐。
第三类是针对儿童的项目,包括8个问题:①依赖少数几种低价食物来喂养儿童;②不能为儿童提供营养均衡的食品;③儿童吃不饱;④缩减儿童的饭食量;⑤儿童挨饿;⑥儿童减少进餐顿数;⑦3个月或3个月以上的儿童减少进餐顿数;⑧儿童一整天未进餐。
根据受访者对以上问题的“是”或“否”的回答,就可以计算出粮食不安全的状况。美国农业部经济研究局也指出,由于调查对象不包括城市中的无家可归者,再考虑到某些家庭不愿承认挨饿的窘况,所以这种调查和计算的结论可能低估了粮食不安全的程度。可以看到,美国的这种评估方法能够更准确地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粮食安全的真实状况。因为它是建立在一个个家庭或个人的基础之上的。如果按照FAO的方法计算,美国应该不存在粮食不安全的问题,因为其人均热量摄入量要大大高于FAO规定的标准。而事实上,美国确实存在着一部分人口营养不足的问题。由此可见,美国粮食安全的内容与世界粮食安全的普遍含义相比,其内容标准高、范围广,但归纳起来也包括粮食数量安全、粮食经济安全、粮食质量安全、粮食生态与市场安全几个方面(李向荣等,2008)。
3.我国粮食安全的评价方法
中国是世界农业大国,由于人口众多因而也是粮食消费大国。然而,我国粮食生产存在耕地资源少、水资源少、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等特点,因而我国的粮食生产基础较为脆弱,保障粮食安全始终面临着挑战。与此同时,粮食安全始终是我国政府工作的重点,自改革开放以来,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粮食安全的调控政策。因此,研究中国的粮食安全既不同于发达国家,也不同于一般的发展中国家,对粮食安全的实质和评价问题的研究不仅是政策判断和把握粮食安全形势的基础,而且是国家制定粮食安全政策的基础(李向荣等,2008)。由于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复杂性,对于我国粮食安全的评价尚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目前,国内对粮食安全状况的评价主要使用粮食总产量波动系数、粮食自给率、粮食储备水平、人均粮食占有量、贫困人口的粮食保障水平等相关指标,或者是将这些相关指标进行组合,构建一个综合的粮食安全系数,进而对我国的粮食安全水平进行评估。总体上看,目前对我国粮食安全评价较有代表性的研究主要有:朱泽(1998)的四指标简单平均法、徐逢贤等人(1999)的五指标简单平均法、马九杰等人(2001)的五指标加权平均法和刘晓梅(2004)的四指标加权平均安全系数法等。
(1)朱泽的四指标简单平均法。为计算粮食安全系数K,朱泽假设:一国的粮食安全可以由粮食产量波动率、粮食储备率、粮食自给率和人均粮食占有量来解释,4个指标对K的解释度或权重是等同的。其中,Ki=(∑Kij)/4,式中,Kij为第i个国家j项指标取值。K越接近1,粮食安全水平越高。
(2)徐奉贤等人的五指标简单平均法。这一评价方法的思路与朱泽的四指标简单平均法相同,只是认为应该在4个指标中加入“低收入者阶层的粮食保障水平”这个指标。这样,粮食安全系数是粮食总产量波动系数、粮食自给率、粮食储备水平、人均粮食占有量和低收入者粮食保障水平5项指标的简单平均值,即Ki=(∑Kij)/5。
(3)马九杰等人的五指标加权平均法。该评价方法认为,不同因素对粮食风险的影响程度不同,粮食安全指数是食物及膳食能量供求平衡指数、粮食生产波动指数、粮食储备-需求比率、粮食国际贸易依存度系数、粮食及食物市场价格稳定性5项指标的加权平均数,它们的权重依次为:0.3、0.2、0.2、0.1和0.1。
(4)刘晓梅的四指标加权平均法。该评价方法采用人均占有粮食量、粮食总产量波动系数、粮食储备率、粮食进口率(或粮食自给率)4项指标,对朱泽的取值标准和马九杰等人的加权平均方法进行综合,得到粮食安全综合评价指数。该方法认为,这4个指标可以反映粮食安全状况且不存在交叉关系,4个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4、0.3、0.2和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