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当下的中国社会正处在第二次改革的十字路口,面临着过去的30多年市场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以及深层社会矛盾。党的十八大提出在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加强社会建设,注重以人为本,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注重统筹兼顾,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一直以来,中国的高速工业化与劳动人口城镇化之间的巨大落差造成了2亿多农民工“进退两难”的身份困境,他们的劳动权利与生存权利因为这种模糊的社会身份而无法得到保障,使幸福和尊严成为距离他们最遥远的梦想,而如何解决三农问题更是农村问题的焦点。

“十二五”规划提出通过城镇化来弥补城市化与工业化之间的落差,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是将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实现对国土的高效利用。这意味着,为了配合工业化发展,城镇化进程即将全面展开。农民变成居民,一个缠绕在农民身上几十年的沉重咒语似乎忽然解除了,换来的是一个轻飘飘的居民身份。农村变成城市可以如此容易,只要资本愿意向其招手,便可以戏剧化地在城乡一体化以及城镇化等政策口号之下迅速完成。

以资本为主导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主要依赖于大企业与大资本,不是以人为本,而是以实现利润为唯一目标,这必然造成其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及社会关系的脱离。这种发展模式不仅谈不上有助于社会建设,更无法解决中国当下面临的种种深层社会矛盾。

土地被资本高效地利用了,农民和工人是否因此过上了幸福的、有尊严的、有保障的生活?现实告诉我们,通过农村土地流转向城市工业资本以及地产资本开放所带来的身份与空间转换,无法真正解决三农问题,甚至很可能将农民工的生存境遇推向更加窘迫和尴尬的状态。

那么,改革的出路何在?如何使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同步进行?我们认为,经济的发展必须回归社会,使市场经济逐渐向社会经济转变。立足农村社会现实,真正推动和扶持多元化的经济模式,在农村社会原有的基础上培育工业化与城镇化,而不是任由或者鼓励大资本侵入农村社会,将土地和农民进行彻底的商品化,剥夺农民仅存的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相比于市场经济,社会经济的要旨应该包括:以人为本、立足社区、互助合作、民主参与、人与土地的和谐共生,生产不是为了消费,而是为了解决民生问题、实现社会的多元所有制形式。

一般来说,市场经济的主要缺陷在于资本垄断的不可避免,人与土地的高度商品化以及对社会与环境的破坏;而计划经济的主要缺陷在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生产缺乏灵活性,存在官僚主义,工人的生产参与积极性和自主性不足。相比之下,社会经济则最大化地避免了这两种经济制度的内在缺陷,并吸收了这两者的长处:它整合了市场经济的生产效率与管理模式,并继承了计划经济的公平分配与社会参与。

从根本上来说,社会经济不是服务于资本积累的,而是重新将经济发展嵌入社会关系中的一种新型模式。社会经济的实践是多元化的、开放性的、非垄断的,真正回归社区和人的发展需求的。例如,合作社 (生产者合作社,消费者合作社)、社会企业、公平贸易、社区内生性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等都是社会经济的具体实践。在走过30年的计划经济,又接着走过了30年的市场经济的当下,中国正面临着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的双重压力,正在实践和探索中的社会经济或许正是我们改革的新出路。我们希望通过此套丛书为推动社会团结经济在中国的落地生根略尽一点绵力。

潘毅 古学斌

2013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