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认知颠覆
  • 程驿
  • 3522字
  • 2024-11-28 17:32:02

你所有困境的本质,都是“选择”的问题

01 什么是人生真正的困境

想想看,在困境中挣扎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是在黑暗中迷茫没有方向?或是努力尝试后,几乎没有什么变化的那种窒息感?

我认为,你所有困境的本质,都是“选择”的问题。

比如,你偶尔去一趟西餐厅,对芝士大虾或香草羊排不知如何选择。

或者你刚到一家公司,对选择趋炎附势还是坚持自己的原则存在困惑。

又如,有人说“北上广”容不下肉身,“三四线”放不下灵魂,此时你根本不知如何选择未来。

当然更多的时候,你连选项都没有。比如最近你和另一半相处艰难,就是不知道该选择什么方式去改善彼此的关系。

你有没有想过,选择为什么会这么困难?其实关键就在于反馈。

在一天当中,你大大小小会经历几百次选择,只是99%以上的选择都被你的潜意识机制以默认确定的方式完成了。

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选择问题:早上起来要不要喝水?坐飞机是选择靠窗还是过道?和同事在电梯相遇是直接打招呼还是微笑点头?

这些问题在人们的长期体验中逐渐趋于稳定的确定性反馈:早上喝一杯水,身体有舒服的感觉;倾向于过道是因为可以早点儿下飞机;在电梯直接和同事打招呼是因为对方的回应也很积极。

人生真正的困境在于,我们要如何面对那些不确定性反馈(uncertainty-feedback)。

02 为什么自我突破十分困难

寻求自我突破的过程,本质上是一种将不确定性反馈变为确定性反馈的过程。

几乎每一个减肥的人,都梦想获得一种一个月肯定能瘦15kg的方法;如果你正在找工作,肯定也渴望得到一种确定面试能通过的技能。

所以,你会付出行动,不断尝试。但所有的行为都可能遭遇两难问题:

1.内部反馈的乏力

你尝试经营一个公众号,一开始你会感觉得到的成就感特别大,自己都暗自佩服“原来我也能写出这么好的文章”,家人、朋友也会惊叹于你能写出这么好的文章,积极地给你许多反馈。所以,你很有动力去写每一篇文章。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无论是你还是身边人的这种新鲜刺激感都会逐渐消退,便形成了对数增长的效果(一开始增长明显,后来趋于平缓),如图1-1:

图1-1 内部反馈呈对数增长

几乎所有的内部反馈都是如此。比如健身、学一种新的技能,刚开始的时候,这种行为对人的改变会很大,但人会迅速进入“瓶颈”期。

2.外部反馈的不及时

如果我们从内部得不到有力的反馈,就会依赖外部反馈。

比如,公众号粉丝的反馈,但这往往是一种指数增长的模式(一开始增长平缓,到了某个节点后增长明显),如图1-2:

图1-2 外部反馈呈指数增长

又如,你尝试改变孩子的坏习惯,一开始的效果反馈并不明显,到后期才会更好一些。

多数人的自我突破往往倒在内部反馈耗竭,又迟迟等不到外部反馈(拐点)到来的那一刻。

面对人生的困境和突破自我这个两难问题,该如何调整呢?

有一个启发是,想想在原始社会,原始人生活的不确定性远比现代人高出很多,他们是如何应对的呢?

原始人的生存法则,没有现代人这么复杂。理解他们的规则后,很容易让我们看到事物的本质。

在这里,借用“原始人熬一锅鲜汤”这个场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如何去突破因反馈乏力而导致的人生困境:

(1)肉块和蔬菜。煮汤首先得有食材,丰富的食材通过互换才能获得。这是自我突破的第一层,核心是如何从价值表达到价值供给。

(2)火堆。原始人能控制火才能煮汤。这是自我突破的第二层,核心从控制思维到赋能思维。

(3)盐粒。撒盐是煮汤的最后一步,盐入汤内肉眼是看不见了,却无处不在。这是自我突破的第三层,核心是从自我思维到忘我思维。

03 从价值表达到价值供给

一个原始部落的男人猎到一头野猪,突然得到了很多肉,但是他晚上想吃蔬菜、水果怎么办?那就要拿出一小块肉和负责采集蔬菜、水果的女人交换。如果要煮一锅汤,那他还需要再拿出一些肉换一些锅、碗,再换一些盐。

要活下来,你就必须用自己的价值去交换别人的价值,这是人类社会最核心的生存法则——价值供给。

情况如果复杂一些:假如某一天在部落市场,男人提供狩猎回来的肉,却有十个女人要提供蔬菜。

女人感觉到肉这种资源的稀缺,就会极力去夸大自己今天采摘的蔬菜有多新鲜,甚至去贬低别人的有多差。

人是社会性动物,为了生存,人类个体必须对群体展现出自己的价值,这是边缘生存法则——价值表达。

叫嚣几句“我的东西更好”(价值表达)远比“我要提供给你足够满意的东西”(价值供给)容易很多。

所以,这个世界就逐渐形成了一种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很多人更注重表达价值而非提供价值。

比如,你经常会在办公室里看到许多人都在极力维护“我是对的”“我比你强”,却忽略了自己能为别人提供什么价值。

那些处理不好感情问题的人大多也同样如此,太注重表达自己的付出,却忽略了提供舒适、关爱等价值。

这是尝试自我突破的第一步——如何去提供价值,从而在外部获得反馈。

04 从控制思维到赋能思维

自从人类发明了钻木取火,获得了对火的控制,原始人才开始烤肉或煮汤。

对于火的使用,从表面上来看是一种控制,但最核心的其实是源源不断地添加的木材。对于自我突破来说也同样如此。从表面上看来,那些大神都是通过高度的自我管控才实现突破,实际上他们是做好了赋能,即源源不断地赋予自我或团队能量。

这是什么概念呢?分享一个故事大家就明白了:

作为曾经的公路自行车爱好者,有一次我和一个前省级公路自行车队的朋友在周末相约骑行。当天很热,我们的目标是70千米外的一个古镇,要当天来回。那是我第一次骑那么远的路程。

在一段持续上坡后,我就累得不行了,即使停下来休息了几次还是很累。朋友仔细观察后,发现是我的骑行姿势有问题,导致我单次呼吸的时候,没有大量的氧气进入肺部。

我调整以后情况好多了,但是骑了50千米后,看着导航显示还有20千米的距离,我感觉又不行了。

朋友的建议是,千万不要总盯着那个最终目标,要研究每一段路,比如在这个弯道该如何去拐弯,在这个直道该采取什么样的呼吸频率。

总之,通过那次我才真正学会了骑行,从小镇返回的那70千米就显得十分轻松了。

多数人以为成功就是咬紧牙关,拼搏到70千米所在的目标,但想想那个可怕的人生拐点,你需要坚持多久才能真正达到?

记住一个概念,如果你是用意志力来完成突破,那多半你还停留在初级水平。

在高手的眼中,成长充满了乐趣。他们完全找到了沿途自我赋能的方法,源源不断地给自己补充能量。

这是尝试自我突破的第二步——如何从控制思维变为学会自我赋能,从而获得更多内部反馈。

05 从自我思维到忘我思维

原始人熬一锅鲜汤的最后一步:盐入汤内,形态消失,却无处不在。这也是老子所说的“大象无形”。最厉害的,往往都看不到形态,也就是忘我境界。

多数时候,我们永远保持着自我的形态。因为有了自我,我们才会难以放下自己所谓的身份,这是阻碍我们实现自我突破的关键。

为什么这么说呢?

开篇讲到,你每天99%的决策都被潜意识自动完成,这很像一个原始部落。每天做事的,都是部落群众,他们人数众多、力量强大,可以狩猎、采集、修房子,等等。但是他们没有头脑,容易冲动。这部分人其实就是弗洛伊德所说的本我。

部落里有个酋长,负责处理群众无法处理的脑力问题。他地位最高,控制着群众,不过因为力量有限,他也经常出现失控的情况,这就是自我。

原始部落都崇拜神、图腾这些东西,这是他们生命的意义,也有道德的约束,这就是超我。

弗洛伊德的观点是,我们应该发挥超我的力量,让自我加强管理,打压本我。因为本我的头脑简单,他们自私、充满欲望,应该被好好约束,这样才能让整个社会发展得更好。

我们大多数人的观念是,发展道德的超我,让理性的自我来约束感性的本我。

自弗洛伊德以后,西方主流心理学派却提出了不一样的观点:

比如,温尼科特提出“让你的本能排山倒海般涌出”,其含义是应该让原始部落群众自由发挥力量,他们才是决定部落命运的绝对力量。

我们的本我之所以经常被自我压抑,主要是因为自我这个酋长具有语言能力。他可以对任何事进行评判,然后部落群众就跟着傻乎乎地相信了,导致他们根本发挥不出应有的潜能。

所以,最高级的自我突破,其实是忘掉自我,发挥本我。无论是老子追求的无为还是佛家追求的无我、马斯洛追求的自我实现、卡尼曼追求的高峰体验,都是在追求这种境界。这就是人生突破的第三个阶段。

06 结语

总结一下,我们所有的困境都是因为没有确定性的选择,而选择的关键在于反馈。

反馈由内部和外部构成,外部反馈应该由提供价值来获得,而内部反馈应该由自我赋能来获得。

顶级的高手应该是不断地追求忘我境界,放弃对自我和他人的评判,这样才能完全发挥潜意识的无穷力量,实现自我突破。

《三体》中有这样一段话:“生存在宇宙中,本身就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人类有了这样一种幻想,认为生存是唾手可得的,这就是他们失败的根本原因。”

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努力生存,最伟大的生存方式就是活出最初的本我。

向那些正在努力寻求自我突破的人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