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朝堂琐事

贞观六年的元月二十八,魏叔琬的急报终于到了李二帝下的手中,此时的李二帝下正烦心不已,不知道魏叔琬在雍奴县建造新的盐场成功了没有,虽然每隔几天都会有一封奏报,可李二帝下就是心急啊,北伐的将士已经快到长安了,可现在的户部并不能拿出钱来,虽然已经决定像皇亲、勋贵还有世家借钱来给北伐的将士发犒赏,但是朝廷的税收有限,要是魏叔琬没有成功的话恐怕还真要把马匹都卖了,这样才能堵上这个窟窿,可李二帝下想组建骑兵的目的就很难在快速实现了,至少还要几年的时间,

等李二帝下受到了魏叔琬的奏报后,才终于放下心来,找来了房玄龄与刘政会,把消息告知了他,刘政会看到之后欣喜不已,可就算这样,他也不愿意让李二帝下在组建一只骑兵,因为增加十万骑兵的话,每个月户部就要多支出十几万的钱财,而盐场产生的收益也只不过能维持这只骑兵而已,剩不了多少,这次战争的亏空仍然堵不上,还是要靠每年的赋税来还,要知道借款三百万贯,朝廷每年都要给那些借钱的人三十万贯的利息钱,所以还在力劝李二帝下减少骑兵的规模,并且发卖一些马屁,可是李二帝下已经拿定主意,有了魏叔琬新建立的盐场,能供养得起骑兵每月的开支,李二帝下的底气很足,至于欠下的钱就慢慢还吧,现在大唐的情况越来越好,不怕还不上。

三个人商议妥当之后,刘政会就按照李二帝下的旨意开始借钱了,由于对突厥战争的胜利,所有人都知道大唐的强盛,还有那么多马匹作抵押,朝廷已经说了,还不上钱就拿马匹顶账,一匹战马定在十五贯钱,这些人还怕什么,没有什么风险,每年还有一成的利钱,这可是稳赚不赔的生意啊,所以纷纷解囊。

仅仅不到三天,户部就收到三百万贯钱,后来的户部都没有借,还让很多人不满,不就是动作慢了点么,于是纷纷找到刘政会,让他手下自己的钱,这些人不是皇亲国戚就是勋贵世家的人,刘政会也没办法,只好躲着这些人,等李二帝下知道此事后,虽然也看着这些钱眼热,可没有办法啊,每年的利息就要三十万,朝廷每年的赋税结余比这多不了多少,所以也不敢借,这些人的钱李二帝下也不敢赖账,这些人找不到刘政会以后,也没办法,最后自认倒霉,随叫你动作慢了,只能不了了之。

有了钱之后,李二帝下的底气就足了,等到北伐将士回来之后,大军欢庆了三天,然后给将士发了犒赏,并宣布这次的府兵并不全部解散回家,从中则优选取了十万人马,组建了大唐的第一只规模浩大的骑兵,这一下子所有武将都高兴了,毕竟骑兵的威力这些从战场上走下来的人最了解不过,若不是大唐的兵力比突厥多了十几万,而草原上又发生旱灾,马皮明显的消瘦了一些,再加上突厥人粮草不足,这才败给了大唐,而且常备兵马的增加代表这官职也多了起来,很多人都会借此机会升官,所以一时间都喜气洋洋。

可朝中的文臣就有些不乐意了,尤其是户部的官员,以刘政会为首,他们都认为现在大唐的财政收入刚刚转好,要是不组建这些骑兵的话,只要一两年就能让户部府库的丰裕,只要把这些马皮处理了,哪里用得着借钱度日啊,如今户部空虚,给大军发了犒赏之后,只能下不到三十万贯,现在户部就靠着之前魏叔琬整顿好的长安城商税度日,着每个月十几万贯的收入可是解决了很大问题了,现在要是有人说不收这个商税的话,恐怕户部的人就会找他拼命。

还有一些文臣怕李二帝下穷兵黩武,他们对朝廷的财政并不了解,只是看到李二帝下又组建了一只骑兵十分担心,本能的反对而已,可李二帝下此次平定突厥之后威望大涨,还有这么多武将的支持,所以这件事没有什么风浪就过去了。

之后便是对大队突厥俘虏的处置,此前的突厥贵族李二帝下都圈养了起来,可这么多突厥俘虏如何处理,朝中为此一直争论不休,很多儒家文臣主张教化一番后放回突厥,武将们自然不同意,这些突厥人都是见过血的,放回去投靠到别的不落后,很快就会对大唐产生威胁,主张不行就全都杀了,这样一来文臣们自然也不同意,一句句圣人之言说的是头头是道,毕竟杀俘不详,主张释放,李二帝下可不是那些被儒家洗脑的皇帝,自然不会听他们的,可也不能真的全杀了吧,于是这件事就先放下了,只能先把他们关在军营。

之后李二帝下单独召见了李勣等带领大军一起回到长安的将领,之前由于李二帝下想在新年之前举行献俘大典,所以让李靖率领一少部分兵马押解着颉利等部落首领先行回京,而后由于大军的犒赏问题李二帝下还给李勣写了私信,让他带领大军慢慢的走,这些回来晚的将领都没有参加之前的献俘大典,不免心中遗憾,所以李二帝下单独召见他们安慰一下。

处理完这些事情后,李二帝下就想来一次大宴群臣,打算让长安城内的七品以上文官武将都可以到皇宫内参加宴会,彻底庆祝一下,毕竟这些人天灾人祸实在太多,仅仅突厥就入侵了二次,李二帝下从来没有顺心过,这次终于平定了突厥,难民要放松一下,可此举遭到魏徵为首的言官反对,而且言辞激烈,说李二帝下不应该如此,应该勤勉节约,举行一场宴会要浪费多少民脂民膏,大唐的府库怎么怎么样的空虚,难道李二帝下是想要做一个昏君等等,把李二帝下气的不轻,自己刚想放松一下,这些言官便如此,魏徵这个老家伙真不是东西,就不能像他儿子一样只管低头干活,从来不多说什么,任劳任怨的多好,李二帝下心里狠狠的想着,而已宰相房玄龄和户部尚书刘政会为首的官员也反对此事,虽说言辞不是很激烈,只说此时府库空虚,的确不易举行宴会,这样一来李二帝下就郁闷了,可李二帝下确实是一个明君,在这么多官员的反对下,到底没有坚持己见,大宴群臣的想法到底没有实现,倒是让李二帝下有些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