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抹茶

临近晌午,黄掌柜叫伙计在酒楼定下一桌席面送到后院,就在石桌上边吃边聊,张启栋也觉着人多热闹,让红绡不用下去跟一群小子挤,夹了菜跟在自己旁边吃饭。

席间福伯提起今年茶货紧缺之事,问黄掌柜可有应对之法。

黄掌柜放下酒盅道:“去年洪灾,清辉虽然说没有像邻县墨城死了很多人,但茶树受损的也多,茶园减产,大商号趁机抢购囤货。如此一来又要挤垮掉一些没有存货的店铺。唉!幸好黄某有一茶园暂时能渡过春茶,后两季就难说了。官府要收的商税可没有减免一文。”

听到这里,众人又是一阵叹息。

红绡想到一事,抬头看看四周,只有福伯,宝哥,大公子,黄掌柜和自己,连小安子都在前店与伙计们胡扯聊天去了。

见众人沉默没有人说话,便低声对张启栋道:“大公子,我有一法,也许能渡难关,不知当讲不当讲?

张启栋平素很少饮酒,今日故人相聚,多饮了几盅,此时正红着一张脸,醉眼如丝对红绡道:“姑娘有话请讲,这里没有外人,无人怪你多嘴。”

黄掌柜见张大公子对着奴婢叫姑娘,也只当他喝醉了,没放在心上。

红绡清了清嗓子,对黄掌柜道:“掌柜可听过抹茶?”

黄掌柜稍一寻思,摆摆手道:“从未听说过。清辉没有这个茶。”

大公子却知红绡是有些心思的人,在心里细细思索起来,双掌轻轻一合:“红绡说得可是失传已久的点茶?”

红绡在现代一档电视节目中看过抹茶的介绍,和制作工艺流程。

抹茶起源于中国隋朝,在唐朝宋朝时达到顶峰,特别是宋朝,已经有完整的寺院抹茶茶艺,也就是俗称的“点茶”。

中国的点茶技艺随唐使臣进入日本,被日本推崇,发展为今天的日本茶道。

当时的红绡为日本把中国的技艺变成他们的国技而生气,又为中国人自己放弃好东西而伤心难过。

红绡也不知道这是在哪个朝代之后,故此一问,大公子既然知道已经失传,那以前的古籍也会有记载,接受一个失传的事物,比接受一个新事物要容易得多。抹茶在这个时代也就有了出路。

红绡有些兴奋,对张启栋道:“公子知道抹茶?”

张启栋红着脸摇摇头说:“在一本书中见过,只提了一句,早已失传。可惜,可惜。清泡绿茶已是众人所爱,若能有更好的抹茶……唉!姑娘怎么会问到点茶?”

红绡微微一笑:“我知道怎么做出点茶来。”

石桌旁的几人呆若木鸡,一时没有听明白。

宝哥突然想到红绡古怪的棋艺,想到已经埋进墨城外大坟墓里的骨灰瓦罐,酒也醒了一大半,浑身一抖,手上的酒水撒了一衣摆。

张启栋脸上笑意渐浓,福伯也想到了什么,急切得声音都变了,哑着嗓子问:“红绡姑娘此话当真?有几成把握能做出来?”

红绡点了点头:“五成。”

一旁的黄掌柜也曾饱读诗书,慢慢的也回过味来,知道了“抹茶”就是早已失传的点茶,激动起来,但红绡是张家的婢女,不好追问,只能眼巴巴的望着红绡。

红绡望向黄掌柜:“抹茶用春季第一茬来做最为上品,掌柜可舍得用你园里的春茶来做?还有半数风险,不一定能成功。”

黄掌柜重重的在手心锤了一拳:“自是愿意一试。”

事已至此,红绡就看向了福伯,谈生意的事,还是福伯来决定。

福伯明了红绡的意思,接过话道:“用了掌柜的茶园,若成了,我们俩家利益均分。若不成,……”

话还没有说完,就被黄掌柜抢了去:“若不成,损失算黄某一家承担,已经有五成把握,还与黄某五五分之多,如此好事,怎能放弃。”

那可是失传了的技艺,光想想都让人热血沸腾。

事情还没有定数,福伯也不再与黄掌柜争辩,几人都望向红绡,等她安排后面怎么做。

红绡细细的回想了一下电视节目里介绍的抹茶加工过程,电视节目而已,也许会有失误,大的过程不会错,小细节就需要以后慢慢摸索改进了。

“请黄掌柜马上找人,把茶树用遮光的物件盖起来,要足够的严实,第一次做匆忙了些,以后要用毛竹,搭起棚架,然后盖上草帘,四周也用草帘遮挡阳光,这样遮挡二十到三十天才能采摘新芽。”

黄掌柜频频点头:“没问题,冬天怕冻坏了茶树,都备有草帘,黄某这就派人到茶园去。把低矮的茶树能遮的都遮起来,今晚忙一夜,明天就可以遮完。正好有一批茶树需要清明节前摘,就那一片时间最合适。”

黄掌柜一边吩咐伙计准备雇马车,一边整理衣服,不放心要亲自去茶园盯着干活,心里有了念想,就一刻也坐不住了。

临出门又回来关照福伯,不用担心茶园的事,自有他安排。

福伯还得赶紧添置家俱器物,搬家要紧,二十天后就要加工抹茶了。

大公子跟宝哥饮了酒自是回客栈休息,福伯则带着红绡和小安子前往小院。

小院距离天然居不远,也在小柳街上,从天然居向北城门方向前行百米,进入一条小巷,早春的太阳光正好,斜斜的照在青石板的路上,一边石墙已经隐在了两侧房屋的阴影之中,石墙上有斑斑驳驳的苔痕,还有藤蔓弯弯曲曲的茎,吐出小小的叶芽。

顺着石板路向里走,第三户就是,木门是新修整过,刷过桐油,光滑铮亮。院子果然很大,可能需要经常晾晒东西,院子中间没有种树,围墙下,两株小桃树花开得正盛,引得蜜蜂上下翻飞。五间正房也是青砖黛瓦,粉墙,刚刚修缮过。

左侧的耳房门开着,先进院子的小安子已经在里面整理还能使用的物件。

福伯见红绡进来,说道:“红绡姑娘,你选一间耳房做卧室,需要添加的物拾也一并报上来。”

福伯不愧是做过大管家的人,处理起这些事头头是道,很快就罗列出长溜的采购单子,从家具被褥到锅碗瓢盆。从粮油米面到笔墨纸张,一应俱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