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粮,

戈壁滩上开荒忙。

惊盘餐,菽粟蔬鸡鱼。

新疆进入了和平建设时期。上级领导和付强谈话,拟任付强为团长。付强在生产建设动员会上说:“进军新疆、解放新疆、建设新疆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光荣使命,我们是七尺男儿!”当讲到七尺男儿时,顿觉讲得不太对劲,匆匆点视了台下的几位女同志,顿觉疏忽了文敏等为中国革命做出贡献的可敬女同胞。

接着他继续讲:“千年古训: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我们面临的巨大难题不是几个土匪,而是粮食,换句话说,不解决吃饭问题,我们这次进疆,还会是一代而终,这算什么能耐?同志们!我们有深厚文化的熏陶,我们要在关键的时候,为国分忧!”

“同志们想想,进疆部队十万人,起义部队和民族军十万人,政府职员四万人,这样每年消费粮食十万吨,而现在的新疆估计粮食年产量八万吨。”

“已经从中原地区军区后勤部调运粮食了,这样中原的玉米价运到新疆就变成肉价了,运价是粮价的七倍,所以我们必须为国解难,抓住这个春季,开荒、种粮,自己生产粮食,帮助新疆各族人民生产粮食。”

“同志们有没有信心?”

“有!”

嚯!一个党员站起来了。嚄!两个党员站起来了。唬!全体党员齐刷刷举起右拳:“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我愿意奉献一切,包括生命!”

付强面对突然而来的党员举措,嘴唇嚅动,感慨不尽,眼睛湿润,说:“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就有肝胆之士担当,党、事业、人民就像发动机、方向盘、轮胎一样协调,这就是我们必胜的法宝。”

付强将部队(二连)带到荒地上。只有一顶军用帐篷,晚上年纪大一点的战士像石榴籽一样挤睡在帐篷内,将腾出的被子全部盖在外面露天而睡的战士身上。炊事员一夜未睡,拉着马寻找水源,想用寻找到的土块或石块盘锅灶,找了两个多小时未找到,只找到了干柴枯枝,最后决定在平地上挖坑支灶,做好这些,东方地平线已翻鱼肚白了。第一顿早餐就是一锅面糊糊,战士们把心放下在吃这顿早饭,感觉到了脱离战争的农家之乐。互相吃着自己的饭,甲不时地看对方一眼,嘿嘿地笑;乙不时地看对方一眼,哧哧地笑;丙不时地看对方一眼,呵呵地笑。这是战士们在战争结束后为自己活着、建设家园而发出的笑!

不经意间,一只蜥蜴被第一次到的客人惊扰得不知所措,一下子窜到锅里,又飙出而去。同志们意志昂扬,没有因为糊糊里掺入沙子而扫兴,而是说:“好征兆!”“什么好征兆?”“蜥蜴的意思告诉大家:好好干!这是块风水宝地,以后肯定锅里有肉!”“快吃,小心有……”还没等说完,风真的来了,铺天盖“汤”地来了,小半碗泥汤咕噜噜而下。尽管如此,这还是进疆以来吃得最开心最舒服的饭,因为没有了战争,只有和平朝夕心乐心。有诗记录这海晏河清的舒畅:

支帐消停八边荫,

起锅架灶三月膳。

沙枣蕊香熏士酌,

民乐遥传韵食声。

随蹲随站饮粥香,

说笑说轶情味浓。

寰宇野炊独一宴,

恣意狂放无人涉。

付强说:“昨夜露宿,寒气袭人。现在我们挖地窝子,大家看,我从炊事员的这个锅灶中得到了启示,像炊事员一样让半个锅掩在里面就是个灶,让我们的整个身子掩在里面就是个房子,房子顶上找树枝作椽子,椽子上面压草,草上面盖土,门暂时留着,有条件再做。”

“大家互助,坐北朝南,共挖50间,基本上五个人挖两间。”

“基本规格为深度两米、宽度两米、长度三米。”

首先是三个班长按照两米乘两米乘三米、房间隔两米墙的规格画线。这里的一切都是军人风格,就连挖地窝子也概莫能外。男战士统一面南手持铁锹,整齐站在每间房子的中间。“开始挖!”一锹土从脚下飞至北面,到一锹土从膝盖飞至北面,到一锹土从腰部飞至北面,到一锹土从头部飞至北面,到最后的一锹土自动飞出至北面,这五十锹土始终不停飞出,挖地窝是住人,挖战壕是杀人,同是掏土,心境竟是天壤之别。

将找来的椽子架好,椽子南面接地面,北面高起一土坯,确保屋面南高北低利水,在椽子上盖以硬枝茅草,覆以软土,再将三面高起的部分用土壅好。统一在东面墙体开门即成。

第一间地窝子当然是办公间。这间办公室的室体轮廓有规有矩,墙上张贴舒展的五星红旗,室容是满满弥漫的理想信念。二十四小时散发着正义能量,白天是日晕五彩光环散射,夜晚是月晕缤纷辉耀,这种内红外紫的理念流就是在氤氲天时地利人和中的绚丽多彩的屯垦、戍边,信念、为民、勤政、廉洁的兵团浩荡流量。讲究的办公室就是靠山,就是旗帜,就是幸福,就是睡觉踏实,就是工作拼命,就是忠孝传家,就是舍生取义。

不到大半天的时间,50间地窝子突兀而起,地上铺上干草,晚上可以席地而卧。大家的晚餐是玉米窝窝头,就咸菜,汤只有八分大半碗。可能大家没吃饱,但战士们毫无怨言,心中想的就是听党指挥,党指挥哪里就奔向哪里,根本不考虑条件是否允许,丝毫不考虑个人利益,激情似火,绷着一股儿劲。

这种劲到底是什么?

这种劲,简易就用一句话说得清楚,这种劲就是一种力;烦琐就用一串词都说不清楚,这种劲就是蛮劲、就是猛劲、就是牛劲、就是韧劲、就是强劲、就是铆劲、就是傻劲、就是上劲、就是心劲、就是巧劲。

这种劲到底源自何处?

这种劲源自有史以来将底层的民众利益尊严摆到首位的中国共产党,他的执政仁慈、施政智慧,调动起了华夏儿女生活的积极性和工作的主动性!

晚上入住新家,顿觉十来年未有过的欣慰舒畅。没有了旧战争,有了新生活;没有了伪政府,有了党组织;没有了敌伪军,有了战士们;没有了杀戮,有了滋生;没有了心惊,有了平安;没有了战壕,有了房子。

这是战士们第一次到新疆真正意义上的安营扎寨,是夜,开创一个时代的十万颗心就安放在简易的地窝子里:

地窝子,草床软,最高利益无歇缓。

高粱饼,野菜粥,钢铁筋骨似飞轴。

丹心跳,肝胆鉴,壮士戍边是远见。

灯火熄,睡酣静,边关皎月如母近。

累成泥,倒成坨,阿爸托梦没力接。

将不睡,难成寐,寂灭孤灯掉发快。

第二天拂晓吃完早饭,划时代的开荒真正开始了。

战士们在荒地一字排开,抡起手中的坎土曼,总有一个战士挖起了第一垡,有可能是有人以来的第一垡,哪怕比别人快零点零一秒,因为慢零点零一秒将不再是第一垡,即使都在同一片地里,或不同的地里。中华民族的史册上将永远特写殊写“第一垡”,它将是兵团发展史的图腾,中华民族生存能力的见证,炎黄子孙维稳戍边的保障。

在第一垡的招引下,一百三十把坎土曼,向天要劲,向地松土,犹如飞机的螺旋桨,此起彼伏。一会儿快慢拉开,呈阶梯状。第一天贺谐创造了每天挖两亩六分地的记录。第二天艾国像脚底抹油似的前移,破了贺谐的记录,成了挖地最多的四亩四分地的创纪录者。以后若遇到难挖的灌木丛,艾国奋勇当先,当仁不让,听党指挥,党指挥哪里就奔向哪里,根本不考虑条件是否允许,丝毫不考虑个人利益,绷着一股儿劲,激情似火,遂成了出名的“挖地大王”。

战士们一天工作十五个小时,脱掉长衣长裤,坎土曼与日月同起同辉,坎土曼如蛟龙入海、分波涌浪,战士们的手臂如橹桨船,直挂云帆济沧海。战士们晒得层层脱皮,皮肤由刚开始的杏色,一天一天转变成栗色,再一天一天转变成茄色,手磨破了,血染坎土曼把。长期吃不好,喝不好,休息不好,又超常劳动,使得战士们的皮肤黝黑粗糙,手指呈弯曲状不能伸直,手心手背皴裂如裂开的熟透杏子。疼得没办法,艾国只能捉住蜥蜴,划破其皮,用蜥蜴瘦弱的油脂滋润裂口。

为解决生活饮水,付强集中战士,两个半小时便掘成深两米、直径十五米的大涝坝,取水之处用粗木桩、木板组合成阿拉伯数字“10”型,一端深插涝坝底,一端铺接涝坝土面,引灌溉渠水充满,时间一长牛羊粪便蛆虫遗骸充斥期间,这泓养生命之水,兵团人吃了四十九年之久,以碱水为主的不卫生水质,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疾病。

晚上回到营地,年轻体盛的阚虎之将,累成了软面条,这种累只是体累,没有一星半点的心累。付强狼吞虎咽吃完饭,帮忙不过来的炊事员打柴、挑水,为战士们烧了一锅热水,让战士们烫烫脚、搓搓手。特地为贺谐、艾国打了两盆洗脚水,作为今天劳动的最佳奖赏,两个人洗着洗着眼泪汩汩而下。这些同生共死的战友们,在劳动面前,在尊严面前,在党纪党规面前,在吃苦模范面前是没有差异的,是不分官兵的,密切联系群众是制敌的法宝,同时也是开荒的精神法宝。

付强同时也给卫生员文敏端了一盆洗脚热水。但文敏不在,听说给被坎土曼砍伤脚的小战士包扎伤口去了。同样的结果,大男人洗脚能洗出眼泪,况女孩子呼!文敏感到自从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疆剿匪以来,这是她最荣耀的一件事,因为能让寡言内惠的战争年代的“神枪手”打盆洗脚热水来,是一生的美好记忆。况且他又是现在的团长,他能委屈降尊反传统为一弱女子承上一盆热气袅绕的解乏水,亲人之感、幸福之荣夺眶而来。

躺在自己亲手构建的地窝子里,文敏怎么也无法入睡,为什么付强为我端一盆热水?我没有贺谐、艾国干得多,只是完成任务而已,为什么会端来一盆热水呢?文敏继续在地窝子里自言自语:“为什么会端来一盆热水呢?为什么会端来一盆热水呢……”

文敏的室友恰好上厕所,碰见团长付强和枣骝马交流,在爱抚枣骝马的时候,把文敏自言自语“为什么会端来一盆热水呢”告诉付强。

付强和文敏的室友看到文敏未睡,顺便解释道:“令人尊敬的人有两类:第一类是不计个人得失,不管他人得失,自己一心要干得最好,如贺谐、艾国等;另一类人是自己完成了任务,还要帮大家完成任务,这种人关注自己,更关注大家,文敏属这种人,实在令人佩服。明白了吗?”文敏更佩服付强的这种不说则已、一说惊人的大智,等付强走出了地窝子,文敏朝付强后背变鬼脸说了句:“骚,闷骚,闷闷骚,闷闷闷骚。”

不知道是密切联系群众的贺谐、艾国因一盆洗脚水触及柔软的泪唰唰,还是文敏蒙着被子的抽泣泣,抑或老天爷突如其来的雨嗒嗒,这都让人感到分外的诧异。

“老天爷下雨啦!老天爷下雨啦!老天爷下雨啦!”到新疆大半年了才看到“雨”,但这雨下得确实让人欣喜:

说来好笑无人信,

天尊不会降甘霖。

布云图汽尽雨职,

滴点半泥半水含。

幸会泥雨宿地窝,

卧听雨落不忍眠。

难以形容战士们的开荒苦,因为将真实的现状记录下来,会惹好人成泪人。开荒、修渠、灌溉、播种、耕耘,战士们流血完成了当年开荒、当年生产、当年自足的预定任务,种植小麦,亩产当年最好成绩220公斤,种植棉花,当年亩产最好成绩20公斤(1954年达到全国最高纪录696.4公斤),当年开荒50万亩。

话说风随四季流动,人随事而调动,付强到何处去,且看下回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