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汉语实词及相关问题研究
- 张谊生
- 833字
- 2020-06-25 14:24:47
第四节 余论
从发展的角度看,汉语名词的AABB复叠式其实早在近代汉语中就已经被广泛地使用了,只是复叠的范围与现在略有不同而已。例如:
(67)风风雨雨清明,莺莺燕燕关情。(元·张可久《普天乐·忆鉴湖》)
(68)月下金觥,膝上瑶筝,口口声声,风风韵韵。(元·张可久《折桂令·别怀》)
(69)俺三婶老人家,风风势势的,干出什么事!(《金梅瓶》五十二回)
发展到现代汉语,增加了一个“风风火火”,但“风风韵韵”“风风势势”却慢慢地消失了。
那么,名词的AABB复叠式产生和发展的动因是什么?为什么有些复叠形式产生之后又会渐渐自行消亡?我们想,产生的原因不外乎两个方面。其一是语言系统内其他词类AABB复叠式的诱导和感染。在近代和现代汉语中,动词、形容词、副词等都具有这种复叠形式,而且使用十分频繁,而汉语作为一种开放的符号系统,其内部各成员之间的类化作用,必然会不断地推动名词复叠式的产生和发展。其二是为了满足语言表达的实际需要,AABB复叠式名词不但可以表示逐指与统指、泛化与转化,而且还可以表示夸张而纷繁多样的情态和语气,显示复沓而抑扬顿挫的节奏和韵律,而这一切都是非复叠式名词所无法完成的。正是这两方面的原因,使汉语名词的AABB形式在此消彼长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大发展。例如:
(70)他的一只长胳膊朝周围猛地一晃,神神气气。
(71)看到发给我的新军装,一个多月的情情景景一下子从心里涌出来,啥滋味也说不出来。
就发展演化的角度看,某些AABB之所以消亡,这是因为名词的复叠式的形成,一开始往往带有偶发性,属于个人的言语行为。其中的一部分由于富于表现力,比较适应需要,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加,慢慢地转变为经常性的,成了具有全民性的语言规律;这中间的一小部分,由于使用频率相对较高,再进一步凝固和定型,变成了具有熟语性的成语。而另外一部分,则由于不太合乎表达的需要,使用频率相对较低,一直没能进入全民语言系统,慢慢地就被淘汰了。所以像上面例(70)和(71)这样的偶发性的重叠式,究竟能不能转化为全民的语言行为,还有待于语言实践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