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不作假证

王德柱其实也讨厌丁氏,不过他是一个正直的人,他所说的证词都是事实。

“我虽然是一个王家人,但我也不能作假证。我说的都是事实。”王德柱再次声明,他不会作假证,他背脊笔直仿佛充满了正义的力量。

在场的大多数人都对王德柱投去了敬佩的眼神。

丁氏简直要被他这一句话气死了。这是明晃晃的在跟她作对。正要发作大吵一架的架势,只是没等她发作出来,县太爷就一拍惊堂木,大声喝道,“王寡妇的儿子在哪,可有到场。”

大家都在人群里搜索了一遍,然而连王寡妇儿子王大富的影子都没有见到。既然这件案子牵扯到王寡妇的儿子王大富,那就必须要王大富到场才能继续审案。

其实王德柱的证词是直指王大富,很有可能王寡妇的死跟她自己的儿子有关。

县太爷是个好官。是个为民做主的好官。立即颁发抓捕令,画了王大富的肖像全县缉捕。

两天后,捕快找到了在乞丐窝里赌钱的王大富,这个王大富也是死性不改,都成了乞丐了,也一样的还是要赌。他今天运气好赢了乞丐窝里的老大几个铜板,这个乞丐老大心里怀恨在心,出去讨饭的时候看到城墙上贴的抓捕令。立刻就到衙门去报了案领了赏金。

王大富本来还在为今天赢了几个铜板儿高兴,畅想着每天都能赢几个铜板,自己也会慢慢的积攒出一大笔钱来。结果捕快就到了他的面前。

一见到捕快,王大富就想逃。转身就往栖身破庙的后门逃去。然而那里也早有捕快在那里等着他了。

县太爷再次升堂问案,与案有关的原告、被告以及相关证人都到堂了。王大富也被押上了堂,县太爷看王大富的眼睛四处乱瞟,他的双手还被绑缚在身后。于是问道,“杨捕头这是为何?”

杨捕头上前一步回答。“回大人的话,我们见到王大富的时候,他看见我们就想逃。所以只好绑了他来。”

“呵呵,这是做了亏心事心虚了。”县太爷拿起惊堂木重重地一拍,“啪”。

这一声惊堂木差点把王大富吓尿了。“大胆王大富,你倒是跑得快呀。哼!把你干的好事都给我通通招来,不然大刑伺候。”

大堂里众人都懵了,这是怎么回事?县太爷怎么直接就向王大富发难,难道他已经查清楚了这背后的原委。众人都没出声,静观其变。

王大富还怀着一点侥幸心理。“大人,小的冤枉啊,小的可没干什么坏事,我不就是爱赌钱而已嘛。这个应该没有犯法呀。”王大富虽然吓得双腿在发抖,但是他的嘴上依然在硬撑。

县太爷哪里是那么好糊弄的。一个没犯过法的人,怎么会一见捕快就逃。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

“看来你是不见棺材不掉泪。既然如此……那就尝尝板子的滋味。来人,拉下去杖打十大板子。给他开开味。”几个捕快应声而到,抓住王大富就要拖下去打板子,王大富吓得赶紧大声喊道,“我招我招。……”

这会儿王大富倒是老实了,“我,我把我媳妇卖了还骗我娘说她自己走了。”他的话落,张家村的人都吃了一惊,原来如此,难怪一直不见王大富的媳妇,原来是早被卖了,也不知道这是被卖到哪一家了。但愿能比王家好过。

县太爷当然不会满意这个答案。“除此之外呢,还不快点招来。或者你还是想尝尝板子的滋味?”

还有什么,王大富心里明白,还有的可不能说,说了他就是死罪。

“还有……,还有……,还有就是我偶尔输了钱会打我的媳妇,有次还把她打流产了。我,我不是故意的,我也不知道她怀孕了,那,那只是失手。”王大富状似艰难的道。好像那已经是他干过最坏的事了般。其实他那双眼珠子一直就在咕噜咕噜的转啊转。

“来人,拉下去杖打十大板。”县太爷一听这事心里就有火,这媳妇怀孕了还给打没了,真是畜生行径。不打不能正民风。县太爷话落一支黑令签砸下。县太爷的签筒里有三种签,红签,红底黑字签,红字黑底签。发签不同,红字黑底签也称为黑签,是最重的惩罚。同样的板子数能打出三种结果,这也是要专业执行的人掌控。

其实县太爷更窝火的事他自己现在都三十出头了,却膝下空须。一个孩子也没有。而王大富这个不干正事的赌徒居然好命的有了孩子却硬是打掉了。他心里那个羡慕嫉妒恨比海深,能不打人吗?

狡猾的王大富弄巧成拙。结结实实的挨了十大板子。堂下王大富被打得哇哇叫,十板子打完,王大富被拖到大堂里,臀部一片血红,也跪不直了,匍匐在地。堂上的众乡亲看了特别解气。

平时王大富打媳妇简直跟吃饭一样平常。王家儿媳在王寡妇家过得简直猪狗不如。乡亲们每次见到王家儿媳妇被打得死去活来,都恨不得打上王寡妇母子一顿。现在县太爷做了大家一直想做的事情,大家岂能不解气。

县太爷看到王大富的样子心里的火稍微平息了一点。但案子依然还得接着审。惊堂木再次响起。大家放松的心情再次被提起来。

“传王德柱。”衙役跟着喊道,“传……”

王德柱上前一步道,“小人王德柱。”

县太爷再次道,“王德柱把你那天看到的事情如实说来。”

王德柱再次把他那天看到的一五一十的说出来,当要说他后来不知道时,县太爷打断了他的话。示意他退下。并对王大富说道,“你还要他把全部过程都说出来吗?现在给你两条路,一,自己从实招来。二,大刑伺候之后你再招。你做的事情你以为真能瞒天过海吗?你知不知道举头三尺有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