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结论与讨论

经济学家强调收入对于满足人们基本需要,从而实现减贫的重要性。基本需要的内容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千年发展目标确定了全球到2015年的基本需要目标。在千年发展目标行将结束,后千年发展目标即将开始之际,我们有必要对2015年之后一段时期内人类的基本需要作一些讨论。首先,现有的千年发展目标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比较明显的是8个目标的分类和结构问题。第4~6个目标实质上都是促进健康的目标,可以合并为一个目标。其次,第2个目标和第3个目标都谈到了教育,内容有交叉,而且目标存在差异。再次,全球需要一个结构良好、目标清晰易懂而且可监测和评估的新的基本需要清单。这个基本需要清单,应该在现在目标上有所发展和拓展。例如,教育的拓展就要超出“普及小学教育”这一水平。

中国已经进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我们已经率先在全球实现了贫困人口减半的目标,其他目标也有望如期实现。随着我国进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和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贫困现象将发生性质上的变化,即相对贫困将成为贫困的主要现象。总结发达国家的社会政策经验,应主要在5个关键领域提供服务:医疗卫生、教育、社会保障、住房和照料。由于发达国家普遍进入了人口老龄化阶段,因此对老人提供照料服务,已经成为一项基本社会服务。因此,我国在2015年后千年发展目标期间,需要逐步在两个方面加强社会政策:一是围绕基本需要,着力缩小差距。也就是说,缩小差距不能仅仅关注收入或财富的差距。收入或财富的差距是发展差距的表象,而不是实质。实质在机会的公平,特别是5项基本需要的机会一定要公平。二是逐步将老年人的照料纳入基本需要。这是因为,根据我国的人口老龄化趋势来判断,2020年之后,照料服务也将逐步成为一项基本社会服务。照料也将是帮助贫困老人将收入转化为能力或福祉(well-being)的一项重要福利(welfare)政策。

社会学家关注被排斥的社会群体,希望通过国家层面的制度变革来促进机会公平,消除社会排斥。就当前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消除社会排斥,促进社会包容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十分必要。一是在经济领域,着力消除制度上的就业排斥和歧视。二是在社会领域,着力消除对弱势群体获得社会服务的排斥和歧视。特别是让弱势群体获得公平的教育和健康服务,消除教育和健康服务领域日益加深的两极分化,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着力打通穷人的上升通道,使其通过人力资本形成和个人努力,过上体面的生活。

发展学家关注弱势群体的能力缺失,希望通过公平、公正的机会,让每个人获得平等的教育、健康、社会保障、就业、市场准入的机会。其实质是强调发展机会的公平性。当前,我国政府倡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其核心要打造公平的发展机会。机会不公平的社会危害要远远超出结果不公平的社会危害。一是在经济领域要打破国有企业与民营经济之间的制度性差异,为民营经济创造更加公平的发展环境。二是消除就业领域的社会不公正,为新毕业的大学生、新生代农民工等新型劳动力群体提供公平的就业环境。

政治学家关注权利的被剥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直是指导我党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武器。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是党的理论的核心思想。正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不断涌现的社会矛盾,不断完善党的理论和治理结构,着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基础。一是要正确处理政府、企业和个人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着力解决民生问题,让老百姓充分享受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成果。在分配结构上,彻底消除这一矛盾:目前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税负较重的国家之一,而财政的民生支出方面却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比重较低的国家之一。二是要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切实有效地治理腐败,保证执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把我国建设成为“政治上自由、经济上繁荣、文明先进的中国”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节选),《毛泽东著作选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第167页。

 

参考文献

 

阿玛蒂亚·森:《贫困与饥荒》,商务印书馆,2001。

贝弗里奇:《贝弗里奇报告: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迪安:《社会政策学十讲》,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丁开杰:《西方社会排斥理论:四个基本问题》,《国外理论动态》2009年第10期。

G. A.柯亨:《什么的平等?论福利、善和能力》,载森和努斯鲍姆主编《生活质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报告2009:跨越障碍人员流动与发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载《马列著作选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1。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节选)》,载《马列著作选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1。

马克思:《共产党宣言》,载《马列著作选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1。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五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山西贫困人口和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原因研究》,世界银行TCC5项目报告,2011。

王小林、Alkire:《中国多维贫困测量:估计和政策含义》,载于《中国农村经济》2009年第12期。

吴忠、曹洪民、林万龙等:《扶贫互助资金仪陇模式与新时期农村反贫困》,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谢若登:《资产与穷人——一项新的美国福利政策》,商务印书馆,2007。

中国国际扶贫中心课题组:《世界各国贫困标准研究》,载于中国国际扶贫中心《研究报告》2009年第1期。

Diana M. Dinitto, Social Welfare: Politics and Public Policy(7th Edition),(Pearson, 2011).

Kanbur R., and L., Squire, “The Evolution of Thinking about Poverty: Exploring the Interactions”in Meier, Gerald M and Stiglize, Joseph E.(Ed.)Frontiers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The Future in Perspective, World Bank and Oxford, 2007.

Kanbur R., and L., Squire, “The Evolution of Thinking about Poverty: Exploring the Interactions”, 1999.

Lenoir R., “Les Exclus: un francais surd ix”, Seuil, 1974.

Ravallion M., G. Datt and D. Van de Walle, “Quantifying Absolute Poverty in the Developing World”, 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 Series 37, Number 4, 1991.

Ravallion M., S. Chen and P. Sangraula, “Dollar a Day Revisited”,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No.4620, World Bank, 2008.

Robert Haveman and Edward N. Wolff, “The Concept and Measurement of Asset Poverty: Levels, Trends and Composition for the U. S.,1983-2001”, Journal of Economic Inequality, Volume 2, Number 2, August 2004.

Saunders P., “Can Social Exclusion Provide a New Framework for Measuring Poverty?” SPRC Discussion Paper No. 127, 2003.

Saunders, Naidoo and Megan, “Towards New Indicators of Disadvantage: Deprivation and Social Exclusion in Australia”, Social Policy Research Centre, November 2007.

Sen, A., “Poor, Relatively Speaking”, Oxford Economic Papers, New Series, 35(2), 1983. Sen, A., Development as Freedom(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Wang X., L. Xu and X. Shang, et al. , Extra Costs for Urban Older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in Northern China, Social Policy & Societ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Wang Xiaolin, Wang Limin and Wang Yan, “The Quality of Growth and Poverty Reduction in China”, 2012.

World Bank,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2000/ 2001: Attacking Poverty, Washington, DC:World Bank,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