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价值概念的基本认识
“价值”是一个非常普遍使用的概念,但关于价值有许多观察角度和表述方法,如果不关心其中的一些细微差异,就很难准确地认识与价值相关的理论。
1.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
人类活动需要使用或消耗一定的物品,或者说一些物品对人是有用的。比如,粮食和水可以维持人的生命,家电可以使人们生活得更加轻松和有效率。古典经济学家通常用“使用价值”来表达物品的有用性,现代经济学家则喜欢用“效用”一词来表达物品的有用性。当然,并非人们制造的物品才有用,自然界中许多东西都有用,如阳光、空气等,这些物品通常是不需要人们去生产的。当然,现代经济中我们使用的绝大多数产品都是人类生产创造的。
一种物品可以与其他物品交换,我们称这种物品具有交换价值或市场价值,这是价值概念产生的现实背景。比如,一只羊可以卖1000元钱,或者换200斤粮食,这就是羊的交换价值或价格。经济学真正关心的价值其实并不是物品的使用价值,而是物品的交换价值。比如,水对生命是有用的,运动对健康是有用的,但这些有用性本身并不能使它们具有交换价值,因而也不是经济学真正应该关心的价值。当水可以在市场上销售,运动可以在市场上销售,也就是它们具有交换价值时,经济学家才予以关心。在经济学意义上,我们所说的价值应当是指物品的交换价值,而具有交换价值的物品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商品。
2.价值流量与价值存量
交换价值在交换时表现出来,人们在使用价值时都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我曾经把某些变量在特定情况下凸显的性质称为“量子性”。比如,看电影我们通常是整场看,而不是只看半场。不过,我们也可以用更普通的概念来解释,也就是价值存量与价值流量的概念。
所谓价值流量,就是一定时间内的价值变化量。比如有关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产值或销售额,一个城市每个月消耗的食品量,等等。所谓价值存量,是在某一时点观察到的价值量。比如银行在某天的存款数额,有关企业在某一会计期末的资产数额等。
社会生产是连续不断进行的,许多存量或流量并不是这么容易直接被人们注意到。比如,交易通常是以存量的方式记录的。交易的商品通常被视为一个整体,或者它本来就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比如,一辆汽车只能整体买卖,通常没有半台汽车的交易。一般来说,一个交易合同是一个整体,合同金额就是一个价值存量。而在产品的消费和使用过程中,价值通常是以浏览的方式被用掉的。比如一辆汽车可能用10年甚至更长时间才结束寿命,可以认为它是一年一年地或一个月一个月地被用掉的。
在理论上区分价值存量和价值流量的性质非常简单,然而在现实当中,人们常常会把二者混淆。比如,通常的交易契约是通过一次性付款完成的,而按揭付款则是以流量的方式支付和完成的,其中流量与存量的关系就稍微复杂一些。财产税的支付也是以流量的方式进行的,它对财产的交易价值——也就是价值存量产生的影响就不那么容易看到。著名的“钻石与水的价值悖论”,就是一个典型的混淆价值存量与价值流量的案例,第五节我们会作详细分析。
3.个别价值与一般价值
从哲学的意义上看,人们认识世界的一般模式是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我们对价值的认识也是如此。比如,我们可能看到某人的羊卖了100元钱,同样的羊另一个人却卖了95元钱,此外,还有人可能把羊卖了105元钱。这些价格是羊在不同情况下表现出来的个别价格,它受到各种具体因素的影响。通过这些观察,我们会形成一个抽象的概念:羊的一般价格大约是100元。这就是所谓的“从个别到一般”。据此我们会认为,如果自己去养羊,也应该能卖100元;如果看到有羊的标价是90元,我们就会认为价格比较便宜。这就是所谓的“从一般到个别”。经济学家更多地关心商品的一般价格,生产者更多地关心商品的具体价格或个别价格。比如,广州市不同区域的住房价格差别可能很大,具体住房的品质和结构也会影响其价格,这是每一个买房人和开发商都关心的。但经济学家一般只关心广州市住房的一般价格。
当一个人用一只羊在市场上换得一头猪时,他会认为从一头猪得到的(人工)使用价值高于一只羊(反过来,卖猪的人也是如此)的使用价值,这也可以认为是个别价值。但社会并不认为二者的价值不相等,社会认为它们是等价交换。
当一个人漫步在南非的一个海边,弯腰可能捡起一块钻石,而在其他地方,弯腰只能捡起一块石头。这些弯腰代表的劳动是个别劳动,每一个个别劳动的收获都不代表劳动的市场价值,或者说不代表价值。价值本来就是一个一般概念、抽象概念,经济学关心的是价值一般或劳动一般,个别价值是每一个具体的生产者关心的。
类似的,除了从“个别价值与一般价值”的角度进行观察,还可以从“偶然价值与一般价值”的角度去观察。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就通过指出它们二者之间的关系来说明价值的意义。每一笔交易的达成都具有自己的偶然性,而经济学所关心的价值是指一般价值。
4.价值与价格
在早期的生产活动中,没有特别的货币,人们用自己的产品直接换取他人的产品。一种产品能够与其他产品交换,就表现出了价值。比如,一个种粮人用200斤粮食换得一只羊,一只羊就是这200斤粮食的价值。反过来,200斤粮食就是这一只羊的价值。当然,200斤粮食还有可能换一头猪,那么一头猪也是这200斤粮食的价值。显然,每一种产品都可以作为其他产品的价值尺度,也可以反过来用其他产品作为自己的价值尺度。显然,“价值”是指一种产品可以兑换其他产品的特性。
在众多的商品中,人们选择了黄金或白银这些商品来表达其他产品的交换能力,计量起来就更加准确、方便,价格的概念就逐渐形成了。显然,价值与价格概念的基本差异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一种商品的价值是指这种商品与其他商品交换的一般能力,价格是指这种商品与其他商品交换的具体表现。现代经济普遍使用纸币,货币的使用使交换变得非常有效率。种粮人可以在市场上把200斤粮食换成1000元钱,然后再用这1000元钱去买羊。我们习惯认为这1000元钱就是200斤粮食的价格,一般不再关心它是否值一只羊或一头猪。实际上,1000元钱既可以代表一只羊,也可以代表一头猪或200斤粮食,或代表其他某些产品。把货币作为价值尺度非常方便,因此,当我们说某种产品的价格时,我们“默认”以货币作为价值尺度,而不是以某种产品作为价值尺度。一种产品的“价格”就是这种产品可以兑换的货币数量。一只羊的价值可以表现为一头猪、200斤粮食或其他什么,也可以表现为1000元钱。显然,价格就是一种产品用其他产品(包括货币)表达的数量。
人们观察事物的习惯是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在计量的水平上,没有对个别的观察就没有一般概念的形成,即没有对价格的观察,价值概念就失去了基础,而我们许多人习惯说“一种商品的价值决定了它的价格”,强调的是从一般到个别的过程。即当我们观察到了一种商品的一般价格,也就是价值,就可以判断这种商品的具体价格表现。市场上许多人销售苹果的价格是5元/公斤,如果有人要卖2元/公斤或10元/公斤,我们就会认为不正常。不过无论怎样,价值与价格其实只是同一事物的不同观察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