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政治发展的四次转型及其成功经验

虞崇胜虞崇胜,1952年生,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430072)。

摘要: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了,再过几年就是100年。在这段时间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政治发展经历了四次重要转型。第一次转型(1921~1949年,共28年),由城市转到农村,农村包围城市,开辟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第二次转型(1949~1978年,共29年),由农村转到城市,城市带动农村发展,开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第三次转型(1978~2003年,共25年),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经济发展推进政治发展,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四次转型(2003~2021年,共18年),由“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到“以人为本”,通过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开辟科学发展社会主义道路。四次转型积累了丰富的政治发展经验(法宝)。第一次政治转型的法宝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第二次政治转型的法宝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第三次政治转型的法宝是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党的领导,第四次政治转型的法宝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科学发展。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政治转型;成功经验;科学发展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了。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结合中国的实际,创造性地开辟了中国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这条道路艰难曲折,历经坎坷,但也风光无限,一路辉煌。在已经过去的90多年,再加上未来的几年,即在100年(一个世纪)的时空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政治发展经历了四次重要转型,积累了丰富的政治发展经验,在中华民族政治发展史上写下不朽的篇章。

一 中国政治发展的实践逻辑:四次转型的艰难历程

与狭义的政治发展观将政治发展仅仅理解为发展中国家由传统走向现代的概念不同,我们这里所说的政治发展是指广义的政治发展。所谓广义的政治发展,是指政治生活的文明化过程。也就是说,只要国家政治生活朝着文明化方向前进,那就是政治发展。仔细分析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至202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年的发展进程,我们发现在这大约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中国政治发展经历了四次具有特别意义的转型。

第一次转型(1921~1949年,共28年),由城市转到农村,农村包围城市,开辟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是转折点。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立即担负起了领导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重任。但是,由于理论准备不足和实践经验不够,基本上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模式,一味地采取中心城市武装起义的方式,结果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革命事业遭受了重大挫折。国民革命失败后,在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实践中,根据中国的国情逐步探索出适合中国实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1935年1月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后,中国革命才走上相对平稳发展的道路,经历八年抗日战争和三年解放战争,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第二次转型(1949~1978年,共29年),由农村转到城市,城市带动农村发展,开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1949年3月召开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是转折点。七届二中全会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以及由农业国家转变为工业国家,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和基本途径。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的精神,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积极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医治百年来的战争创伤,并且根据中国未来发展要求,迅速掀起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高潮。但是,由于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如何发展社会主义缺乏科学的理论论证,加之对于当时出现的各种问题缺乏冷静的分析,导致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特别是根据对于形势的错误分析,错误地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口号,贸然发动了所谓的“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一场深重的灾难。

第三次转型(1978~2003年,共25年),由“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经济发展推进政治发展,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转折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进行了思想路线上的拨乱反正,果断地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决定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中央逐步形成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社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重大进展。

第四次转型(2003~2021年,共18年),由“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以人为本”,通过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开辟科学发展社会主义道路。2003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是转折点。这次转型的中心内容是提出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按照以人为本的精神,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更加注重民主法制建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保持社会安定团结。可见,相对于前三次转型而言,第四次转型更具有长远意义。由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发展转变到以人为本的政治发展,这是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也是一场极其深刻的政治变革。如果说以前的政治发展主要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决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问题的话,那么第四次政治发展转型将着重解决人民的生存境遇问题,解决人民幸福即人的全面发展的问题。

二 中国政治发展的价值逻辑:四次转型的中心主题和目标取向

政治发展转型是极具政治智慧的工作。它不仅需要有明确的发展主题,而且要有鲜明的目标取向。就中国政治发展的四次转型来看,每次转型都有着明确的主题和鲜明的目标取向,这正是中国政治发展在十分复杂的社会场景下能够比较顺利地实现转型的奥秘所在。

第一次转型,解决的中心问题是如何赢得革命胜利的问题。

近代中国为什么要搞革命?对于这一问题,并非现时有人所言只是孙中山、毛泽东等人的主观激情所致,而是中国特殊的政治和社会条件使然,关于其深层原因,毛泽东在1920年底新民学会会友通信中有过经典论述。当时,毛泽东从不同层面论证了革命的必要性。他指出:“用平和的手段,谋全体的幸福……理论上说得通,事实上做不到。”“所以我觉得教育的方法是不行的。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奈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毛泽东书信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第4~5页。

关于中国革命的道路,在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征程中,无数的仁人志士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并且沿着这条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翻开了中国政治发展的新篇章。

无论人们如何看待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一个不容否定的事实是:“中国革命的胜利,在我国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结束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奴役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劳动人民成了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读》(上卷),人民出版社,1987,第299页。

第二次转型,解决的中心问题是如何建立和巩固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问题。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时期。新中国成立头七年(1949~195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有步骤地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并开展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同时,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顺利召开,全面建立起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共产党又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始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直到“文化大革命”前的十年中,社会主义建设虽然遭到过严重挫折,发生过反右派斗争的严重扩大化和反右倾的严重错误,但仍然取得了很大成就:我们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基础,很大一部分是在此期间建设起来的;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的骨干力量和他们的工作经验,大部分也是在此期间培养和积累起来的;特别是已经建立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人民民主的国家政权仍然是比较巩固的。

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毛泽东发动,被林彪、“四人帮”利用,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但是,即使在“文化大革命”的动乱中,党、人民政权、人民军队和整个社会的性质都没有改变。这也从一侧面证明了我们的人民是伟大的人民,我们的党和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伟大而顽强的生命力。

第三次转型,解决的中心问题是实行改革开放,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问题。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果断地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十四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在国内外政治风波、经济风险等严峻考验面前,依靠全国人民,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创了全面开放的新局面,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续引领改革开放的航船沿着正确方向破浪前进。

第四次转型,解决的中心问题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协调、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进入21世纪后,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任务的提出,特别是提出和贯彻科学发展观以来,中国政治发展实际上正在经历着一场静悄悄的新的转型——由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发展向以人为本的政治发展转变。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要继续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1,第19~20页。

由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发展转变到以人为本的政治发展,并不是否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是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与科学发展连接起来。从长远来说,这是一场极其深刻的政治变革。如果说由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发展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发展主要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的话,那么由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发展到以人为本的政治发展则将着重解决人们的生存境遇,解决人的全面发展的问题。中国政治发展的第四次转型将带来包括政治发展理念、政治发展模式和政治发展道路等的一系列转变:第一,从民本政治到人本政治的转变,即从重视民众的力量到重视人的自身发展的转变;第二,从民主政治到自主政治的转变,即从重视公民的集体表达到重视公民的自主自治的转变;第三,从权力政治到权利政治的转变,即从重视加强和巩固国家权力到重视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的转变;第四,从国家政治到公民政治的转变,即从重视国家政治体系建设到重视公民社会建设的转变;第五,从威权政治到世俗政治的转变,即从重视树立国家和政府权威到重视世俗社会作用的转变;第六,从物化政治到人生政治的转变,即从重视物质的增量到重视人的素质提高的转变;第七,从解放政治到生活政治的转变,即从重视解除束缚人们自由发展的枷锁到重视人们自由自主地生活的转变;第八,从生存政治到幸福政治的转变,即从重视解决人们的生存问题到重视如何使人们过上幸福日子的转变。

尽管四次转型各自的中心主题有所侧重,但是由于近代以来中国的特殊国情,四次转型的目标取向则是基本一致的。概括起来讲,四次转型的总的目标取向都是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由于近代以来中国深受外国列强的侵略和欺凌,因此争取民族独立是中国政治发展的首要前提;又由于近代中国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因此争取国家富强是中国政治发展的根本保障;再由于近代中国是一个不自由不民主的国家,因此争取人民的自由、民主和幸福就是中国政治发展的最终归宿。

正是由于中国四次转型的目标取向是基本一致的,因而四次转型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前后递进的。没有前三次转型打下的基础,也就没有现在的第四次转型。提出中国政治发展的第四次转型,并不是要否定前三次转型,恰恰是要巩固前三次转型的成果,促进中国政治发展沿着更加稳健、更加扎实的轨道前进。

三 中国政治发展的经验逻辑:四次转型的成功经验

中国政治发展四次转型的成功实现或即将实现的意义,不仅在于其艰难曲折、波澜壮阔的实践过程,尤其在于其积累了丰富的政治发展经验。这些经验虽然源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但其意义已经越出中国的范围,堪称人类政治文明的瑰宝。

1.第一次政治转型的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展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画卷,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政治发展的第一次转型的法宝有三个: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系统地总结了两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经验教训,深刻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客观规律。他指出:“十八年的经验,已使我们懂得: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第606页。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这就是三者的相互关系。正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

1949年6月,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对三大法宝的内容和意义作了更加完整的概括。他指出:“我们有许多宝贵的经验。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军队。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各革命阶级各革命派别的统一战线。这三件是我们战胜敌人的主要武器。这些都是我们区别于前人的。依靠这三件,使我们取得了基本的胜利。”《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第1480页。

2.第二次政治转型的法宝: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治发展尽管有过挫折,也有过失误,但仍然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其中值得总结的经验或可称为法宝的东西有三个: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所谓实事求是,就是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坚持实事求是,必须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注意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所谓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要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意愿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所谓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就是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社会主义事业是国际性的事业,需要世界各国人民的互相支援。但是完成这个事业,首先需要立足于本国,依靠本国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本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把本国的事情做好。

回首往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29年中,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所取得的所有成就,可以说都是因为坚持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反之,我们所遭受的挫折和失误,则是违反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精神所造成的。其中的经验和教训,都将成为激励我们保持清醒头脑,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发展规律的动力和镜鉴。

3.第三次政治转型的法宝: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党的领导

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果断地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作出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从此,中国开始了由“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发展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发展的转变。中国政治发展的第三次转型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党的领导。

关于解放思想,早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邓小平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中就指出:“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第141页。

关于改革开放,邓小平多次强调,只有改革开放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并且指出:“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开放是对世界所有国家开放,对各种类型的国家开放。”《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第237页。事实也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关于党的领导,邓小平在提出四个现代化目标时就指出:“我们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第164页。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关键又在于坚持党的领导,江泽民指出:“在中国,要团结凝聚十一亿多人民,通过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关键在党;要深化改革,成功地创建人类历史上没有先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关键在党;要坚持‘两手抓’,搞好两个文明建设,关键在党;要保持社会政治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关键也在党。党的领导、党的建设是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越是改革开放、发展经济,越要加强党的领导、抓好党的建设。”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卷),人民出版社,1996,第327页。

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和党的领导,实质上就是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邓小平晚年时曾强调:“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第370~371页。这其实就是中国政治发展第三次转型的主要经验,也是邓小平留下的最可宝贵的政治遗嘱。

中国政治发展的第三次转型带来了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实现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和国民生产总值翻番的历史任务,同时政治上人民民主的国家政权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和改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4.第四次政治转型的法宝: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科学发展

进入21世纪后,适应国内外新形势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中国政治发展又开始了第四次转型。这次转型尚未完成,但其基本发展趋向已经明晰,这就是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旨,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科学发展的新要求。

关于科学发展观,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第15页。

关于以人为本和执政为民,在十七届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体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再次强调:“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根基和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也是我们党一贯的政治主张和执政理念……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才能牢不可破,我们的事业才能蓬勃发展。”《自觉实践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一论学习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 《人民日报》2011年1月12日,第1版。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中国政治发展的第四次转型,不仅反映了中国政治发展的内在要求,而且与人类政治发展的总趋势是基本一致的。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人类自身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1990年以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提出了人类发展的概念,积极倡导一种新的发展观。这种新的发展观是通过增强人的能力来不断扩大所有人的选择,其目的在于改善所有人的生活,从而增强人类幸福、自由、尊严、公正、安全、参与等。2001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人类发展报告进一步指出:“人类发展是为人们能够充分发挥潜能、拥有高质量的生活水平而创造条件。扩大选择的基础是提高人们的能力、扩大人们可以做和可以实现的事情的范围。人类发展的基本能力是健康长寿、受教育权、体面的生活,并且能够参与社区生活,没有这些,许多其他权利都无法实现,也无法抓住生活中的许多机会。”“发展的目的是改善人类生活,拓展每一个人可以实现和可以成就的范围。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发展即是消除个人生活的障碍,如文盲、疾病、资源匮乏及公民和政治自由缺乏等。”转引自李惠斌主编《全球化与公民社会》,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第417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始终强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这是中国科学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中国保持持续发展的奥秘所在。第四次政治转型提出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突出以人为本,并不否认经济发展和GDP增长,它所强调的经济发展和GDP增长,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保证人的全面发展。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目的是以人的发展统领经济、社会发展,使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与党的性质和宗旨相一致,使发展的结果与发展的目标相统一,从而真正实现人民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