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礼仪与兴象:《礼记》元文学理论形态研究
- 王秀臣
- 1387字
- 2020-08-29 11:51:50
四
《礼记》作为解说礼仪的著作,涉及的内容异常丰富。它不但从制度、伦理、宇宙精神层面解说各种礼仪的合理性,而且还把礼仪纳入五行说体系,从哲学角度论述礼仪的生成根据。由此而来,探讨《礼记》元文学理论形态如果疏离作为古代传统哲学的五行说,那么,所做的探讨就无法提到形而上的高度,难以具有鲜明的理论思辨色彩。秀臣博士这部著作第五章最后一节的《“声亦如味”与“诗味论”的形成》,就是从礼仪与五行说关联的角度加以论述,从而使得全书形成合理的结构和完整的体系。
这部著作对于先秦文献与五行说相关的材料做了系统的梳理,把“声亦如味”说的历史生成置于五行说体系加以考察,得出的结论进一步印证了钱钟书先生的通感说。如果进一步深入探索还会发现,“声亦如味”命题不仅是通感的产物,而且与“味”在古人观念中的特殊地位密切相关。《国语·周语下》写道:“若视听不和,而有震眩,则味入不精,不精则气佚,气佚则不和。”这是从赏乐和养生的角度立论,认为味和气密切关联,味直接影响到气。《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也写道:“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这是从人的生理机制的角度论述气和味的关联。在古人观念中,气是生命力的载体,味则是气的主要养护者,二者密不可分。对于人的自然生命而言,味是仅次于气的重要因素,反映的是民以食为天的朴素理念。《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记载,郑子产论述礼的起源时说道:“气为五味,发为五色,章为五声。”《左传·昭公元年》也称:“天有六色,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征为五声。”在当时人的观念中,气是生成事物的本原,味则是派生具体事物的亚原。先是由气生出味,又由味生出声音、色彩等具体存在物。这样一来,味就处于宇宙生成链条的前端,仅次于气,因此,人们对于味也就予以格外的关注。在当时人的宇宙观念中,味是由气直接生出,是气生味。音乐是以曲调为媒介,演唱时由人的口中发出,在先民看来,音乐演唱是以气生声,这与宇宙的以气生味构成相互对应的链条,味和声都是生于气。正是由于二者具有可比性,因此,声和味被整理到同一系列之中,产生了“声亦如味”的命题。当然,这个命题的生成,也与祭祀礼仪有关。《礼记·乐记》写道:“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倡而三叹,有遗音者矣。大飨之礼,尚玄酒而俎腥鱼,大羹不和,有遗味者矣。”这里也是音、味并列。究其原因,就在于人们关注隆重祭祀的焦点在于音乐的典雅浊重,祭品的新鲜洁净。总之,声亦如味的命题,它的生成有哲学依据,又有祭祀文化的背景。
五行说是一个庞大的体系,秀臣博士这部著作用多个图表做了说明。其中各种事物的系列搭配,有的看似很牵强,实际上仍然可以找到它的依据,从中可以看出礼书作者的审美体验。按照《礼记·月令》所做的编排,与宫音相对应的五味是甘,五臭是香。甘、香是人的味觉和嗅觉的快感,在五音中宫音最为浊重,这种搭配反映的是以浊重为本的审美理念,与羽音相对应的五臭是朽,这种搭配似乎很费解,但是也可以找到二者之间的关联。对于朽,郑玄注:“气若有若无为朽。”再看羽音,在五音系列中,羽居最末,最为轻清。清音易于散越,对此,《国语·周语下》有明确论述。声音散越则若有若无,故五行说把羽音与朽气相配。《礼记·月令》所出示的五行说体系,与中国古代元文学理论多有关联,是一个有待继续深入发掘的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