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变暖时代中国城市的绿色变革与转型
- 杜受祜
- 3154字
- 2020-08-29 12:13:04
第五节 气候变化是发展问题
一 用发展的理念和办法来应对气候变暖
我们不应该以停滞发展、降低生活质量来应对气候变化,而要用发展来解决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理念。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产生的后环保主义认为,不能因为要减排,要应对气候变暖,就不开车,不坐飞机,甚至家里不开灯,这是不可能的。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发展是解决过去乃至未来所有问题的主要手段”。国内外众多事例表明,包括应对气候变化在内的治理保护环境的能力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达水平成正比。如果没有相应的实力,最多也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应对气候变化对于发达国家已属于后现代问题,而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则是在自身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任务远未完成之际,就必须面对的问题。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布的《我们共同的未来——从一个地球到一个世界》指出:“贫穷是全球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和后果,因此,没有一个包括造成世界贫困和国际不平等因素的更为广阔的观点,处理环境问题是徒劳的。”联合国所提出的这个原则对于应对气候变化显然也是适用的。实际上,包括一些发达国家的学者也提出,降低气候变化的影响的主要活动不是在发展中国家修筑堤坝或种植耐旱作物,而是促进非洲、亚洲与拉丁美洲的快速整体发展。
二 “双脱钩”发展模式可望实现
发展与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环境可以并行不悖,“双脱钩”是可能的模式、可及的目标。环境库兹尼茨曲线认为,环境污染程度与人均收入水平之间存在“倒U形”曲线关系。表现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则是,当一个国家处于“倒U形”曲线的爬升阶段,该国就会出现经济增长,二氧化碳排放不可避免地增加;当处于“倒U形”曲线右侧的下降阶段,该国才可能进入经济发展与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的“双脱钩”的良性发展阶段。而联合国在对21世纪前10年中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关于能源和气候变化方面的调查结果表明,保护环境可以不减缓经济发展,或者快速的经济发展不一定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我们可以减少能耗,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且可以做到减少80%以上,而不至于因此带来其他的经济问题,或者使经济发展受到阻碍。”广大发展中国家以牺牲经济增长来获得二氧化碳减排既是不可能的又是不可取的,而在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减排的困境中寻找经济低碳发展的道路才是其唯一正确的选择。
三 科技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是决定性要素
科学技术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定性因素,其作用可能超过其他所有因素之和。科技的这种作用,从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可见一斑。在全球既面临化石能源枯竭,又面临气候变暖的挑战之际,人类发现太阳每秒钟投射到地球上的能量相当于500亿吨标准煤,地球所接收的太阳能功率平均每平方米为1367瓦。在中国,如果把2%的戈壁和荒漠利用起来,或者在城市20%的建筑上安装太阳能发电装置,每年即可发电2.9万亿度,就可以满足现在全国1/3的用电需求。但是,科学技术是太阳能等新能源能否被开发出来的决定性因素。谁拥有新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的先进技术,谁就拥有了这类能源开发利用的权利,谁就能掌握并拥有这类能源的资源,在破解能源安全和气候安全这两道难题中占领先机。
反过来,应对气候变化本身也为科技进步提供了良机。英国国家历史博物馆和剑桥大学的学者追踪过去200万年气候变化的历史发现,地球气候变冷或变暖的时期不仅没有阻碍人类的发展,反而是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的进化。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应对气候变化倒逼技术进步、科技创新,为推进新的产业革命、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推手和平台。
事实上,美国、欧盟等国家纷纷抢占应对气候变化条件下的科技进步的先机。例如,美国及时推出新能源战略,开发研究超导和智能电网、云计算等以低碳为主要内容的智能能源产业,为继续保持他们在世界经济、科技发展中的领先地位提供了有力支撑。
专栏1-1 欧盟以推动气候议题获取比较优势
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迫使欧洲转向节能低碳的发展模式,对能源和经济安全的担忧是欧盟走上低碳转型道路的初始原因。欧洲国家无法像美国那样通过多种手段获得能源供应,从而被迫走上了降低能源进口的依存度,节约使用化石能源和开发可再生能源之路。欧洲在提高能源效率和发展低碳能源方面起步早,水平领先,通过低碳约束可削弱美国、俄罗斯及中东国家等经济竞争对手的传统优势,获得比较优势。通过推动国际气候制度的发展也有利于欧盟实现新能源技术出口的优势战略。气候议题的整体性也有利于推动欧盟成员方的团结,促进欧盟一体化进程。
资料来源:《欧盟以推动气候议题获取比较优势》,《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年第8期。
专栏1-2 柴变油项目
武汉阳光凯迪新能源集团已成功开发出“柴变油”第二代生物燃油项目。该项技术是将含水率低于15%的木屑放入汽化塔,将其分解为含碳、氢气体,随后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形成碳氢化合物生物柴油。该公司生产的生物燃油,含有50%的生物柴油、50%的生物航空油和生物汽油。飞机、汽车不需要任何改装即可直接使用这种能源,其价格与普通成品油相当。同量的生物质油可比普通汽油多跑10%的路程。由于其不含重金属、硫、磷、砷等元素,使用后可有效地减少环境污染。
4.3吨树枝柴或农作物秸秆即可生产1吨生物柴油。成本均价为6000元/吨,其中52.6%是原材料费用。每吨原料农民可获利3000元。该企业现已与全国300多个县建立原料基地,通过技术、资本、管理等的投入带动农民参与能源基地建设。
中国每年农林废弃物约有12亿吨,其中只有少量被利用,而约有8亿吨被焚烧或腐烂。如果都能“柴变油”,年产量可达2亿吨,与2012年中国全年进口的原油量2.71亿吨相当。
四 应对气候变化为科学发展提供了经济技术手段的支持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经济手段的支持。用绿色GDP来替代传统的GDP,建立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机制等,都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的统计、评价、考核体系和体制机制,不仅意义重大,而且非常紧迫。但是受制于环境自身具有累积效应、合成效应和门槛效应等复杂性、环境影响的难确定性,难以建立污染排放水平与环境损害剂量的对应关系等原因,使自然资源、环境的定价以及按年度的分解等技术问题难以解决,从而阻碍了绿色GDP的实现和自然资源有偿使用,生态补偿机制难以进入操作层面,推进迟缓。而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兴起的碳排放权交易、碳金融、碳税等则可能会或已经为我们解决以上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经济技术难题提供启示和借鉴。
五 低碳社会的生活方式、消费观念
改变居民消费模式是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推荐的一种减排措施。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2001年提出,从长期来看,改变消费模式比单一地实施减排政策措施更重要;2008年又提出,对减缓行动有积极影响的实例包括消费模式的改变、教育和培训、建筑内居民行为的转变、交通管理需求等。
(1)引导公众消费行为,建立低碳社会消费方式。公众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是企业生产行为的导向,也是实现向低碳发展方式转变的社会基础。要把低碳型消费作为一种社会公德,引导、规范和制约社会公众的消费行为,倡导健康文明和适度的消费方式。
(2)环境标志认证制度有利于引导居民选购低能耗的产品。
(3)唤起民众认识到“温室效应”“气候危机”的严重后果和时间的紧迫性。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自觉意识、责任感和使命感。从生活细节做起,如注意废旧电池回收、垃圾分类处理、减少和抵制一次性用具的使用、借鉴和推广“低碳生活方式”等。
(4)发展和乘坐公交和地铁,是一种节约和高效的能源利用方式。人们对于私家车的需求更多出于心理层面的满足,而不是为了解决现实的出行问题。美国曾是世界上铁路设施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为支持乡村发展,政府兴建了很多公路,使铁路受到冷落,很多客运干线已经停运,尤其是西部地区。另外,美国很多人住在郊区,导致私家车盛行,公共交通正在退化,这是美国的一大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