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构建的“欧洲方式”:欧盟对西巴尔干政策研究(1991~2014)
- 刘作奎
- 1054字
- 2020-08-29 12:15:45
序言一
欣闻作奎的新作《国家构建的“欧洲方式”——欧盟对西巴尔干政策研究(1991~2014)》即将出版,聊写几笔,以表祝贺。
我的外交生涯有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在前南斯拉夫,也就是现在的西巴尔干地区(阿尔巴尼亚在西巴尔干地区,但不是南斯拉夫的一部分)度过的。该地区人民的勤劳朴实、热爱生活、天资聪慧、勇于抗争的精神,给我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我在这里经历了铁托时期,见证了南斯拉夫解体、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科索沃宣布独立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这些经历,我曾给作奎讲过,这对他的研究可能会有帮助。
关于中国对前南斯拉夫地区国家的外交政策,简而言之,就是我们始终尊重这些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尊重它们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愿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这些国家开展各个领域的合作。近年来,国际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我们对该地区国家的政策原则始终没有改变。作奎在本书中的某些章节增加了对南斯拉夫解体和冲突的分析,我想这是很有意义的。
2012年中国和中东欧国家“16+1合作”框架确立后,中国和西巴尔干各国的关系与合作迅速发展,我们的很多投资和优惠贷款都到了这里。在这种情况下,深入了解西巴尔干的历史特点、现实状况和未来发展方向是非常必要的。从这一点上说,作奎的新作有助于增进我们对西巴尔干国家的了解,对开展合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我现在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工作。这是一个资深外交官、专家、学者云集的地方,很多人都有丰富的外交经历,对重大国际问题有独到的见解。我发现,现在国内对中东欧地区的研究尚需进一步加强,这是一个潜力无穷的领域,值得深入挖掘。目前,我国专门对中东欧问题进行研究的专业人员较少,很多人是兼职从事这一学科的研究。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合作密切,中国对中东欧问题的研究也一度很热。但此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中东欧的研究变得不温不火,与从事美国研究、西欧研究人员的数量和影响力相比不可同日而语。我相信这一状况在新的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框架的支撑下会有很大改观。同时,我认为我们的研究应与国家的战略需求进一步紧密对接。就目前情况看,一些学术研究和实际需要是存在一定距离的。
随着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关系与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加强对中东欧问题的研究,培养中国的中东欧研究专才显得尤为紧迫。作奎是中国中东欧研究界较有潜力的中青年专家,拥有较好的学术基础,在中国加强与中东欧各国合作的大好形势下,可以很好地展示才华,发挥作用。
最后,相信本书能够受到读者的热情欢迎,希望作奎能够在自己的研究领域继续探索,百尺竿头,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