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游资源价值及其评价
- 谌贻庆 甘筱青
- 4320字
- 2020-08-29 00:05:36
五 本书主题及内容
本书在其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应用数理模型和系统科学等方法,建立起了旅游资源与开发的系统结构,对旅游资源价值进行深入探讨,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对旅游资源价值、旅游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评价。本书以谌贻庆的博士论文为基础,由谌贻庆和甘筱青加以改进和充实。本书得到了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昌大学旅游规划与研究中心的资助,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旅游资源价值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和方法”(批准号:70173048)的成果。
(一)研究主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旅游业经过几十年迅速发展,已于1992年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产业。2002年,国际旅游的旅游人数突破7亿人次。据世界旅游组织研究报告,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旅游接待国。国内已有相当一批省市和地区的发展规划把旅游业定为支柱产业。
旅游业作为社会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忧虑。旅游资源开发中盲目开发现象屡禁不止,除了市场规范不力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将旅游资源与开发视为一个系统来进行分析和合理评价,它像21世纪一系列困扰人类的世界性问题——人口膨胀、环境污染、能源枯竭、资源匮乏、国际恐怖活动等,干扰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2001年3月11日,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议上,领导同志提出,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工作要按照“有序有偿、供需平衡、结构优化、集约高效”的要求来进行,以增强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要做到对旅游资源的有序有偿利用和保持其供需平衡,必须进行旅游资源价值构成及其表现的理论分析,建立旅游资源管理的评价指标和方法,从而在旅游业开发中做到系统上结构优化,管理上集约高效。
一个多世纪以前,马克思认为耕作如果自发地进行,而不是有意识地加以控制,接踵而来的就是土地荒芜。恩格斯也于1873年在《自然辩证法》中提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世界土地沙漠化进程加快、沙尘暴天气增多等正应验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论断。
旅游与可持续发展有一种天然的耦合关系。世界环境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21世纪议程》中有7处直接提到了旅游业,充分说明了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关系。认识旅游资源的价值,使之充分体现并不断升值,是社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方面。旅游除了为追求体验不同的大自然,还为追求体验不同的人文,但我国珍贵的文化遗存曾经在一些人看来也是没有什么价值的,首先是城乡的某些历史遗存(文物、古建筑等)经历了一些破坏,被视为弃物而遭到铲除。前些年更为突出的是,文化遗存遭受旅游性破坏,其特点包括庸俗化地翻新、粗鄙化地再造和强制性地规划。这些出于急功近利目的而随意折腾文化遗存的活动,最终将毁了我们的历史文化遗存。可持续旅游要求人们以长远眼光从事旅游经济开发活动,并对经济不断增长的必要性提出质疑,以及要求确保旅游活动的开展不会超越旅游接待地区未来亦有条件吸引和接待旅游者来访的能力。
因此,即使仅从旅游规划及开发的角度,也要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价值理论研究及阐述。如果承认自然资源有价值,开发者就要缴纳资源开采费,经营者就要将自然资源价格计入成本,使用者就要缴纳使用费;如果承认人文资源有价值,开发者就应懂得只有原汁原味的历史人文的生态才能保持永久的价值,就应懂得保持历史感和人文美的重要性。这样,我们能够在旅游资源开发的始端(风景名胜区当地政府及旅游管理部门)端正认识,从而加大珍惜保护力度,合理开发旅游资源。
(二)内容框架
本书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应用系统科学,建立起旅游资源与开发的系统结构,从而对旅游资源价值进行深入探讨并做出合理评价。根据逻辑顺序和内在联系,内容分为8个章节。
第一章为绪论,综述了国内外价值理论的框架和发展轨迹,指出价值研究的各种方法,回顾了旅游资源国内外研究状况,论述了资源的活性与产权性质,并且围绕着旅游资源的价值理论与评价,综述了国内外研究的宏观背景,引出了有待解决的问题,构建了本书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对一些旅游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梳理了旅游资源价值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利用系统工程的思想,采取系统思维的方法,对旅游资源及开发系统结构进行研究设计;从反映“物与物之间关系”、反映“人与物之间关系”、反映“人与人之间关系”这三大关系角度论述了旅游资源价值的表现,并在此基础上得出旅游资源价值构成,指出旅游资源价值由构序价值、体验价值和劳动价值转移三部分构成。
第三章从反映“物与物之间关系”出发,论述了旅游资源结构和构序价值,回顾了旅游资源与开发系统的研究进展,详细分析了旅游资源与开发系统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指出了旅游资源“构序价值”新概念的内涵组成,指出旅游资源在系统中的空间序和时间序对价值的影响,认为T时刻组合s的价值v(s)为:
并着重论述了事件价值的含义、特点和表现形式。
第四章考察了旅游资源与开发系统的演化轨迹,论述了自然经济时期、商品经济时期和服务经济时期旅游资源与开发系统的状态和特征,从文化、经济、政策、技术等方面研究了系统环境对旅游资源与开发系统的各种影响,阐述了旅游资源与开发系统的演化机制。
第五章从反映“人与物之间关系”出发,根据旅游资源与开发系统的结构,详细论述了旅游吸引力概念的内涵,明确了旅游吸引力是由系统许多相互作用力合成,在旅游资源与开发系统外面也存在对系统产生深刻影响的作用力,并分析了旅游吸引力的作用方式,在研究了他人建立的各种旅游吸引力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旅游吸引力模型;论述了旅游资源体验价值,提出了“体验价值”的概念及内涵,指出旅游资源价值很大一部分表现在人在旅游资源体验过程中的差异,认为T时刻旅游资源的体验价值为:
并通过旅游者的效用分析来描述旅游资源价值在这方面的表现。
第六章从反映“人与人之间关系”出发,论述了旅游服务劳动价值转移,从利益稀缺的表现阐述了产权界定与旅游资源交易,指出了旅游活动的合作机制,论述了“劳动价值的转移”的作用及其与利益稀缺的表现形式,指出产权在旅游资源价值管理方面的作用和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并论述了产权管理在旅游资源与开发系统中的重要性。
第七章指出旅游资源开发超过旅游资源承载力,旅游资源与开发系统结构会被破坏,旅游体验与旅游者预期的差距就会扩大,旅游者效用降低,这不但会造成旅游资源构序价值与体验价值的降低,而且会因为旅游量的减少降低旅游资源的劳动转移价值。对旅游承载力进行研究,针对不同的旅游承载力进行了具体分析,研究了各种承载力之间的关系,从旅游目的地收益及成本、旅游者效用两个方面对旅游承载力进行了深入阐述,对超过承载力时旅游资源的价值变化进行深入分析,并指出旅游承载力是一个动态概念,提出了对旅游承载力进行有效管理的办法。
第八章围绕旅游资源的评价,论述了旅游资源价值的评价过程,根据旅游资源与开发系统结构,总结了旅游资源评价方法,对旅游资源构序价值评价进行了论述,对龙虎山风景名胜区的旅游资源的现状和旅游吸引力、旅游承载力情况进行了分析计算,提出了有利于旅游资源体验价值评价的旅游人数预测方法。
参考文献
〔古希腊〕色诺芬:《经济论——雅典的收入》,张伯健、陆大年译,商务印书馆,1961。
〔英〕威廉·配第:《赋税论、献给英明人士、货币略论》,陈冬野等译,商务印书馆,1978。
〔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72。
〔英〕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62。
〔奥〕庞巴维克:《资本实证论》,陈端译,商务印书馆,1964。
〔英〕杰文斯:《政治经济学理论》,郭大力译,商务印书馆,1984。
〔英〕罗宾逊:《不完全竞争经济学》,王翼龙译,商务印书馆,1961。
〔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陈良璧译,商务印书馆,1964。
〔英〕斯拉法:《用商品生产商品》,巫宝三译,商务印书馆,1972。
〔美〕A.迈里克·弗里曼:《环境与资源价值评估——理论与方法》,曾贤刚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冯尚友:《水资源持续利用与管理导论》,科学出版社,2000。
郑易生:《资源价值与利益集团》,载于张晓、郑玉歆主编《中国自然文化遗产资源管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张晓:《转型期自然文化遗产资源管理的经济学理性》,载于张晓、郑玉歆主编《中国自然文化遗产资源管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晏智杰:《经济学价值理论新解》,《北京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蒋自强等译,商务印书馆,1992。
樊纲:《论均衡和非均衡的可持续性》,《经济研究》1991年第7期。
〔美〕斯蒂格利茨:《经济学》,平新乔、胡汉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陈甬军:《过渡市场论——中国产权市场研究》,经济学出版社,2001。
杨振之、马治鸾、陈谨:《我国风景资源产权及其管理的法律问题》,《旅游学刊》2002年第4期。
申葆华:《国外旅游研究进展》,《旅游学刊》1996年第1、2、3、4期。
〔美〕威廉·瑟厄波德:《全球旅游新论》,张广瑞译,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邓观利:《旅游概论》,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
黄辉实:《旅游经济学》,上海社科院出版社,1985。
黄辉实:《资源、评价、开发》,载《中国旅游年鉴》, 1990。
雷明德等:《旅游地理学》,西北大学出版社,1986。
卢云亭:《现代旅游地理学》,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
李天元:《旅游学概论》,南开大学出版社,1988。
保继刚、楚义芳编著《旅游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杨振之:《旅游资源开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
肖星、严江平:《旅游资源与开发》,中国旅游出版社,2000。
保继刚、楚义芳编著《旅游地理学》(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Walras L. , Elements of Pure Economics, London: Allen and Unwin, 1954.
Pigou A. , The Economics of Welfare, London: Macmillan, 1920.
Hicks J. , Value and Capital, Oxford, England: Clarendon Press, 1946.
Hicks J., “The Four Consumer Surpluses”,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1943.
Krutilla, John V., “Conservation Reconsidered”,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4)1967.
Pearce D. W. and Moran D. , The Economic Value of Biodiversity, IUCN, 1994.
Mas-Collel, Andreu. , The Theory of General Economic Equilibrium, A Differentiable Approach,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Willenbockel, Dirk. , Applied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ling, John Wiley, 1994.
Bertalanffy Von. , General System Theory, New York: George Breziller, 1973.
Moran P. A. P., “Notes on Continuous Stochastic Phenomena”, Biometrika(37)1950. Griffith D. A., Theory of Spatial Statistics in Spatial Statistics and Models, Edited by Gaile G. L., Willmott C. J., Boston: D. 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 1984.
Getis A. and Ord J. K., “The Analysis of Spatial Association by the Use of Distance Statistics”, Geographical Analysis(24)1992.
Anselin L., “Local Indicators of Spatial Association-LISA”, Geographical Analysis(2)1995. Marion Clawson, Methods of Measuring the Demand for and Value of Outdoor Recreation, RFF Reprint No.10, Washington, D. C. : Resources for Future, 1958.
Ridker Ronald G. and John A. Henning, “The Determinants of Residential Property Value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Air Pollution”,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1967.
Burt Oscar R. and Dukwand Brewer, “Estimation of Net Social Benefits from Outdoor Recreation”, Econometrical(5)1971.
Morey Edward R., “Confuser Surplu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1984.
Bockstael Nancy E. , W. Michael Hanemann and Ivar E. Strand Jr. , Measuring the Benefits of Water Quality Improvement Using Recreation Demand Models, Report to the U. 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College Park, Md. : University of Maryland,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