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产业组织理论

(一)罗斯托的主导产业理论

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Walt Whitman Rostow)研究了西欧、北美的发展过程,根据技术标准把经济成长阶段分为6个阶段,即传统社会阶段(主导产业是农业)、起飞前提阶段(主导产业是工业、交通、商业和服务业)、起飞阶段(主导产业是带动国民经济增长的工业、交通、商业和服务业等)、成熟阶段(主导产业是新兴产业)、高额群众消费阶段(主导产业是耐用品消费和服务业)和追求生活质量阶段(主导产业是提高生活质量的文教、医疗等产业),经济阶段的演进就是以主导产业交替为特征的[117]。在不同发展阶段中农业所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从“主角”到“配角”[108]。总体上讲农业的发展进程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其他产业服务的,农业起到的是基础性作用。他指出任何国家在发展经济过程中,都要立足于本国经济现状,不能超越经济成长阶段,而只能从较低级阶段向较高级阶段顺序发展。这一理论被称为“主导产业理论”[113]。这一理论为发展中国家的国民经济演进提供了方向和标准。

我国已进入起飞阶段,虽然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所占的比重有所下降,但农业仍然非常重要,农业中的主导产业虽然有所变化,但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我国传统农业的优势,不能丢弃。相反,应在高科技高装备的支持下,充分发挥我国几千年来形成的传统农业优势,全面发展当代农业,促进我国农业的产业升级换代,使农业焕发出新时代的异彩。

(二)农业区位理论(或农业布局理论)

1826年德国农业经济和农业地理学家约翰·冯·杜能(J. H. Thunne)根据资本主义农业与市场的关系,探索了因地价不同而引起的农业分带现象。在出版的《孤立国同农业及国民经济关系》中提出了,孤立国农业圈层理论的农业区位论,阐明了农业区位理论的中心思想,即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和农业土地经营集约化程度,不仅取决于土地的天然特性,而且更重要的是依赖于其经济状况,其中特别取决于它到农产品消费地的距离[120]。他认为,在选择农业布局的问题上,并不是由自然条件完全决定的,适合种什么样的作物还受到诸如运输、市场等因素的制约。按照杜能的理论,农业布局应该是同心圆,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农作区(集约农业)—林业区(较集约)—谷物轮作区(比较集约)—谷草轮作区(较粗放)—三圃轮作区(粗放)—畜牧区(极粗放),该理论为农业生产专业化和农业区划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借鉴意义[121]。划分农业区位的依据是:生产地距市场的远近、农产品市场价格和农产品生产成本。一般来说,农业生产基地距市场的远近,决定了运费的多少,在市场价格相同的情况下,距市场近的比距市场远的农业生产更有利。按照运费大小和收益等情况来确定某种农业类型的适宜范围,这是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中心思想。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尽管受到交通运输不发达、传统农业技术占主导地位的时代的限制,但对农业生产基地布局、农业高新技术项目规划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122]。总而言之,影响产业布局的主要因素包括: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市场和运输、劳动力、外部规模经济性(或称集聚效应)、资本、科学技术、政府政策。

我国地域辽阔,东西南北跨度很大,自然条件多种多样,地理条件极为复杂,自然资源丰富,因此农业的发展应充分发挥区域多样化的优势。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

自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大幅上升,工业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的同时,出现了社会问题,这种“压缩型的工业化”引发了一系列国家治理危机[123],诸如环境恶化、生态失衡、气候变暖和资源短缺。大量施用农药化肥,不但使土地日益贫瘠,而且使农作物病虫害变本加厉,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滥垦滥伐造成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漠化不断扩大,沙尘暴漫卷我国北方的乡村和城市[124]。1987年第42届联合国大会通过《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可持续发展也逐步提上了议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是必须满足人们的生存需求,即形成能满足当代和后代人需求的粮食生产能力[114]

由于农业生产的过程和结果对自然条件,尤其是生态条件有着显著的影响。在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人类共识的今天,不注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产业结构,绝不会是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的掠夺式发展道路已经被世人所抛弃,评判农业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同样应该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评判标准[125]。因此,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不仅注重保护环境,而且将资源、产品、环境、效益、结构视为一体,保持农业生产率稳定增长,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现代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转变,以及“生产要发展,生活要提高,生态要改善”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