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原经济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路径研究
- 刘凌霄
- 3342字
- 2020-08-29 00:08:41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 农业产业及农业布局
(一)农业产业
农业是以土地资源为生产对象的部门,它是通过培育动植物产品从而生产食品及工业原料的产业。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是动植物本身。我们把利用动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农民在进行农业生产时,一方面要投入生产要素;另一方面要有生产的产出,有投入,有产出,因此农业就是农业产业。相应的农业结构也叫农业生产结构或农业产业结构。美国农业部基于其对农业的供应、生产、加工、销售和消费等功能的极大相互依存性的认识,将农业及其相关的产业统一称为“食物纤维体系”(Food and Fiber Sysetm)[96]。
农业既是经济再生产,又是自然再生产,同时受自然条件和土地制约,生产周期长,产出不稳定,收益边际和消费边际弹性很小,深度开发难度高,市场竞争处于劣势地位。
(二)农业布局
农业布局就是农业生产的地域分布,又称农业配置,包括农林牧副渔各部门、各种农作物的地域分布和地域内各部门的相互关系两个方面[97]。合理的农业布局要求农业各部门和作物尽可能分布在条件最优越的地区,每个地区内部的农业各部门保持着合理的比例,能够有机结合,相互促进,以取得较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布局和分布,虽然在习惯上经常相互代替,但实际上是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农业分布是指已经形成的生产的空间形式,是已实现的东西;农业布局是指生产的再分布,是正在计划、规划中的东西。现实的生产分布状况,是以往各个阶段生产布局计划、规划实行的结果,又是今后进行新的生产布局和调整优化生产分布的依据及出发点之一。而新的生产布局不但要回答生产是怎样分布,为什么这样分布,更重要的是回答生产怎样再分布,其依据和趋势是什么,即要动态地分析生产分布的过程。
任何生产总要落实到特定的空间,因此,生产分布是生产存在和发展的空间形式,有生产就有生产的分布和再分布。生产分布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到生产的发展速度、地区产业结构和优势的发挥、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生态平衡等问题。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生产分布的形式有着无穷无尽的变异,但它总是沿着某种合乎逻辑的有规则的方式在变化。农业布局就在于从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生产分布过程中,揭示生产分布发展变化的规律性,解决生产再分布问题。
因此,农业布局要研究安排好农业各部门、各种作物间、各农业区域间以及区域内各产业间的比例关系,建立起新的农业生产布局,并落实到各地区直至地块,以便更充分合理地利用各种农业资源,高速、协调地发展农业生产。
二 农业产业结构及结构调整优化
(一)农业产业结构
无论是在理论界还是在实践界,普遍认为农业产业结构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综合体系,具体来说,农业产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农业内部各个生产部门的组成及其相互间的关系[99]。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农业产业结构是指大农业内部农林牧渔各业之间的分布及其比例关系。狭义的农业产业结构是指农产品品种结构及农林牧渔业之间的比例关系。
(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目前在理论和实践界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大致有如下几种表达方法: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尽管所使用术语不同,内涵大同小异,基本上都是研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或者以其为主的,21世纪的农业结构调整优化是对农业结构的全方位、战略性、全局性和根本性的调整优化[96]。而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呈现新的特征:调整优化的依据是市场需求而不是政府计划,调整优化的主体是农业生产者,调整优化的力量是利益驱动而不是行政推动,调整优化的手段是产业政策而不是指令计划,调整优化的过程是动态演化而不是静态到位,调整优化的行为是主动直接的而不是被动间接的[100]。
三 农业产业化与产业链
农业产业化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经教科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体制。农业产业链是指与农业初级产品密切相关的产业群构成的网络结构,包括为农业生产作准备的科研、农资等前期产业部门,农作物种植、畜禽养殖等中间产业部门,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后期产业部门[101]。“农业产业化”与“农业产业链”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一)二者的联系
1.农业产业化和农业产业链都体现为,由侧重于帮扶农业向侧重于改造农业转变、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由侧重于带领农民走向市场向侧重于引导农民站稳市场转变、由侧重于农产品数量向侧重于农产品质量和特色农产品发展转变的农业发展思路[102]。
2.农业产业化和农业产业链均以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为核心,同时涉及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因而两者之间是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是两种理论对同一事物发展的不同描述和理论总结。一方面农业产业链是农业产业化的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克服有些农业产业链松散和脆弱的状态,促使农业产业链稳定和规范,确保农业产业链各环节主体的价值得以实现,并能拉长和拓展农业产业链,使农业产业链质量、功能得以增强。本质上是相同的,在实际的应用当中又是交叉在一起的。
3.农业产业化和农业产业链的组织形式要么是企业联合,要么为战略联盟,都是以一定的逻辑关系组建的;都要受到农业生产规律的作用和约束,都认为农民可以成为组织中的成员,享有相应的权利,承担相应的义务;都要涉及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都涵盖价值的形成和分配,都受市场需求的方向和规模的影响,而且均与所处的社会经济条件密切相关[111];都强调农业应该向农业关联产业延伸,扩大农业生产和经营领域的范围。
(二)两者的区别
1.从研究内容的侧重点来看。农业产业化是一种特定的发展模式,侧重于农业经营理念、发展趋势、发展目标和发展模式等内容,更多地强调农业参与分享其他行业的利润,在农业产、供、销一体化过程中的公平问题;农业产业链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组织形式,是具体的不同农产品链的集合体,农、林、牧、副、渔各业的产品链,例如棉花产业链、蔬菜产业链、果品产业链等的总和,构成了总的农业产业链。它侧重于反映产业之间的关系,考察其联系效应、相互作用的方式和程度,同时也涵盖价值的形成和增值过程,更多地强调整优化整个链条的效率问题,以及农业通过向其他产业延伸实现产品价值增值。
2.从运动状态看。农业产业化是一个动态概念,指明了农业发展的方向,强调的是农业发展的目标;农业产业链是一个静态概念,侧重如何使农业发展不偏离方向,强调的是手段。
3.从组织范围和运行规模来看。农业产业化受资源条件约束,所形成的组织结构一般来说较为简单,但其组织类型较多,大都以一种农产品和相近的几种农产品为载体。农业产业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成一种客观存在,产业之间的联系不受空间地域约束,因而对于不同的农产品链来说规模和范围相差很大。
四 适应性
约翰·霍兰德认为,复杂适应系统中的主体具有适应性,称之为适应性,就是指“这些主体随着经验的积累,靠不断变换其规则来适应”。复杂适应系统也正是通过这些适应性主体之间的不断交流,“学习”和“积累经验”及其调整优化自身的结构来实现进化的。复杂性理论认为,个体自身的主动性及其与环境的反复的、相互的作用,才正是系统进化和发展的基本动因。个体分化和宏观的变化都可以在个体的行为规律中找到根源。约翰·霍兰德把个体与环境之间这种反复的、主动的交互作用用“适应性”一词来概括,并给出一个最基本的思想——适应性造就复杂性。这里所讲的适应性或主动性,是一个十分抽象的、广泛的概念。它并不一定只是生物学意义上的“活”的意思。只要是个体能够在与别的个体的交互作用中,表现出随着获得的信息不同,而对自身的结构和行为方式进行不同变化,就可以认为它具有适应性或主动性。
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过程中,农民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主体之一,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执行主体,一个农民在与其他的农民、政府、其他组织或个人发生联系的过程中,同时还要受到自然、社会经济技术、制度等环境的影响与制约,因此,一个农民个体,要在农业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中发挥其积极的作用,就必须具备良好的适应性或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