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绪论

党的十八大在十六大、十七大奋斗目标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明确给出了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时间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核心[1],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阶段目标[2],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3]。从小康概念的提出到总体小康的实现,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对小康社会内涵认识的逐步深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的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路径。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让中原更加出彩的要求,结合河南省的成功实践,中共河南省第九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通过了《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战略纲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是河南必须肩负起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呈现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特点。河南省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许多新变化、新情况、新问题,但总体上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从2015年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最后五年的时间,清晰认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要求、文化传承、理论演进、实践反思、战略定位以及战略措施,对河南省准确把握自身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认识经济新常态、适应经济新常态、引领经济新常态,以现代化的思维和方式谋划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第一节 全面小康社会的定位

一 小康社会

(一)小康社会的概念

“小康”一词最早见于《诗经·大雅·民劳》。作为一种社会模式,“小康”最早在西汉时成书的《礼记·礼运》中得到阐述,原意是指在古代自然经济条件下比较宽裕的生活状态,是比理想中“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低一级的发展阶段和社会形态。[4]小康社会是古代思想家描绘的诱人的理想社会,千百年来,“小康”或“小康之家”成为普通百姓表达对殷实、宽裕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的通俗词语。[5]

“小康社会”是一个经济概念,它全方位地集成了法家管子的治理方式——“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识荣辱”,而这一治理方式是小康社会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中国的经济发展让每一个主体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每一个主体的自由、权利、人权状况也因此不断得到改善。

从治理理念来说,“小康社会”并不是儒家学说的延续,相反却是法家治理思想的体现,法家重“法”、重“术”、重“势”,其衡量标准和最终目的是统一和富强。之所以说小康社会是法家的传承而不是儒家的承继,是因为其根本价值理念同法家是一致的:实现经济和生活的富足;遵守法令和纪律,法不阿贵;尊重个体价值,鼓励个体独立;积极入世,奋力进取,以实现国家统一和富强为责任。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来访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提出,中国现代化所要达到的是小康状态。他曾经说:“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八百美元,就是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6]“翻两番、小康社会、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些都是我们的新概念。”[7]对于小康社会,有的专家学者认为,小康是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一个生活发展阶段,不仅要从生活水平的角度来理解它,而且应把它作为一个更加具有理论内涵的新概念,作为一个体现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新概念;其发展目标包括人民生活目标、经济发展目标、政治发展目标和社会发展目标等。所以,小康社会是一个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生活殷实、人民安居乐业和综合国力强盛的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社会发展阶段。

(二)小康社会的内涵

小康社会是一个社会生产力发展、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特别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的社会发展阶段。邓小平说,如果进入小康社会,中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而人口已有12亿人到12.5亿人,那么就意味着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了1.2万亿美元到1.25亿美元。也就是说,在小康社会发展过程中,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800美元增长到1000美元的过程中,中国的经济总量将一步一步走向世界的前列。

小康社会是一个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实现社会主义本质、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社会发展阶段。邓小平有一个重要的思想,它就是“不坚持社会主义,中国的小康社会形成不了”[8]。原因何在?他说:“我们社会主义制度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是共同富裕,那时候我们叫小康社会,是人民生活普遍提高的小康社会。”[9]他的意思是说,在小康社会,从人均国民收入来讲,人民的生活并不富裕,但由于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民收入分配是使所有的人都得益,所以我国没有太富的人,也没有太穷的人。

小康社会是一个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国家宏观调控不断完善的社会。邓小平说:“过去我们是穷管,现在不同了,是走向小康社会的宏观管理。不能再搬用过去困难时期那些方法了。”[10]

小康社会在经济体制和其他体制上将不断完善、定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制定的各项方针政策推动了中国摆脱贫困、解决温饱、走向小康社会的进程。随着实践的发展,这些方针政策该完善的要完善,该修补的要修补,该坚持的要坚定不移地坚持。邓小平设想,“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在这个制度下的方针、政策,也将更加定型化”。[11]这里说的“再有三十年的时间”,就是到2020年左右,那时,中国已经进入小康社会20年了。换句话说,小康社会的建设过程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种制度逐步完善和定型的过程。

小康社会是一个科技投入和教育投入有较多增加、精神文明建设有大变化的发展阶段,还是一个在继续发展沿海地区的同时,突出地提出和解决好内地的发展问题的阶段。

(三)小康社会的发展战略

邓小平不仅描绘了小康社会的发展蓝图,而且构想了建设小康社会的跨世纪发展战略,即著名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期,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党的十四大、十五大根据邓小平的设计明确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是: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摆脱贫困落后,基本实现现代化。1997年,十五大报告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新任务,并给出了“小三步走”战略[12]:21世纪,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小三步走”战略最大的新意是把邓小平“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具体化了,提出了21世纪分阶段实现“三步走”战略第三步目标的具体步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提出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2000年,中国已顺利地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全国人民的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848美元,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下一步中国将开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即力求实现“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目标。2002年,十六大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做出了具体的战略部署:基本完成工业化,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

二 全面小康社会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定位[13]

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从21世纪开始,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14]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正式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中国在21世纪第一个20年的社会发展目标提了出来。十六大报告从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指出中国已经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为了解决“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在“总体小康”的基础上,党中央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要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其最大的特色在于它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其目标不仅有物质生活方面的要求,而且包含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可持续发展能力,生态环境等方面内容。[15]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第二,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第三,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四,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16]

根据变化了的客观实际和新的时代发展要求,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①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和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②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公民政治参与有序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入落实,全社会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基层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③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

④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

⑤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全面的、完整的发展目标体系。[17]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或者说从经济、政治、文化3个方面建设社会主义文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是完全一致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面”,应该有两重含义:一是覆盖全面,全体人民都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二是建设领域全面,不仅要提高物质生活水平,而且要加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建设一个全民共享、全面进步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和艰巨的历史任务,作为系统,它包含一系列相互联系的诸多方面;作为过程,它包含一系列相互衔接的诸多阶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发展阶段。[18]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是应该实现其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奋斗目标,努力促进生产力水平的提升、民主政治的扩大和思想文化建设的深入,实现国家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二是应该使不同阶层、领域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实现整体性提高,缩小地区和不同社会成员间的收入差距,实现东、中、西部小康社会的协调发展;三是必须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四是必须重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些是衡量小康社会建设是否全面的重要尺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从低水平的小康社会向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迈进的过程;是从经济快速发展的小康社会向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迈进的过程;是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的小康社会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小康社会迈进的过程;是从城乡二元结构的小康社会向城乡协调发展的小康社会迈进的过程;是从地区不平衡发展的小康社会向地区平衡发展的小康社会迈进的过程;是从粗放型发展的小康社会向集约型发展、经济与生态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小康社会迈进的过程。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定位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19]党的十八大报告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新的阶段性特征,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更具明确政策导向、更加针对发展难题、更好顺应人民意愿的新要求,以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是发展改革成果真正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是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的小康社会。

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十八大报告从以下五个方面充实和完善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①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第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第二,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两个“倍增”,即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第三,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使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第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使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第五,继续实施区域总体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使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第六,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使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使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②完善民主制度。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政治建设,就是要在党的领导下,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使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使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更加注重发挥法制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实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全面落实,使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③加强文化建设。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必须使之深入人心;第二,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使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第三,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必须使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第四,文化越来越成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元素,要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使中华文化走出去。

④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第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普遍提高的重要标志;第二,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育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第三,就业更加充分是民生之本得到保障的具体体现;第四,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是发展改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重要体现;第五,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是实现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病有所医的必然要求;第六,社会和谐稳定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必要前提。

⑤加强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要在以下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一是优化国土开发格局,使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二是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初步建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三是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使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四是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实现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由“建设”到“建成”,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20]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成功地迈上了三个大的台阶,即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已经遥遥在望,只要国人奋勇攀登、奋力跨越,就能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中国梦”。[21]

第二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本质内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20世纪末,中国人民的生活总体上开始达到小康水平,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已经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党的十七大顺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和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中国的发展提出了五个方面新的更高要求。党的十八大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与时俱进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党的十八大报告庄严承诺,我国到2020年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是一个发展改革成果真正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是一个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的小康社会。

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22]

(一)经济目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意味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中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在2014年的APEC峰会上,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分析、阐释了中国经济发展在新常态下的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化三大特点。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增长速度将从10%左右的高速增长转向7%左右的中高速增长,同时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和增长动力都会经历一次大的调整。[23]在经济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到2020年比2010年翻一番。届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二)政治目标:人民民主不断扩大

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意味着“中国式民主”不断发展。[2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5]是人民民主的基石,是支撑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政治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协商民主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和现实路径,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也是中国式民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26]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政治目标就是使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使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三)文化目标: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意味着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没有文化的发展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中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地位,关系中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要使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要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文化目标。

(四)社会目标: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意味着人民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中国梦在个人层面的内涵便是人民幸福。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意味着政府将更加关注民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社会和谐稳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社会目标。

(五)生态目标: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意味着生态文明建设地位更加突出。[27]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生态目标。

二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公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8],明确指出,“十三五”期间,要在已经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的基础上,努力实现以下新的目标要求[29]。

(一)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30]

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主要经济指标平衡协调,发展空间格局得到优化,投资效率和企业效率明显上升,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成长,服务业比重进一步上升,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中国迈进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31]

(二)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

就业比较充分,就业、教育、文化、社保、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收入差距缩小,中等收入人口比重上升;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32]

(三)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广泛弘扬,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全社会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影响持续扩大。

(四)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发展水平上升。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主体功能区布局和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33]

(五)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各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人民民主更加健全,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人权得到切实保障,产权得到有效保护。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现代军事体系更加完善。党的建设制度化水平显著提高。[34]

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与“建成”虽只有一字之差,但二者有重要不同。“建设”强调的是行动的过程,而“建成”则强调行动或建设实践的结果。由“建设”到“建成”,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35]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梦”大格局中的关键一步,全面小康的目标是民族复兴的重要里程碑。小康梦与中国梦相互激荡,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奥义所在。

全面小康,核心就在全面。[36]这个“全面”,体现为覆盖的人群是全面的。它是不分地域的全面小康,是不让一个人掉队的全面小康。踏访河北阜平“看真贫”、给独龙族乡亲们回信希望“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延安座谈“革命老区脱贫致富”,从就任总书记之初到羊年春节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不能丢了农村这一头”“决不能让一个苏区老区掉队”……这一系列论断,充分体现了把13亿多人全部带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坚定决心。

这个“全面”,也体现为涉及的领域是全面的。[37]我们要建成的全面小康社会,是“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的全面小康社会;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的全面小康社会;是“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的全面小康社会;是“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全面小康社会;是“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全面小康社会;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开拓国防和军队建设新局面”“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坚强力量支撑”的全面小康社会;着眼的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民主权利如何保障?贫困洼地如何弥平?“三农”难点如何攻克?文化挑战如何应对?生态瓶颈如何突破?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就是补齐发展短板的过程,就是提升小康水平线的过程。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根本上说是发展问题。在发展进入新阶段、经济进入新常态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论述,抓住了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瞄准的是经济、社会和人的素质的全面提升。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不可分割的全面小康,同时也是社会全面发展进步与人的幸福指数共同提高的全面小康,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导向,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多领域协同发展,不分地域、不让一个人掉队、惠及13亿多中国人的全面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在于“全面”,这意味着其所覆盖的人群数量、地域以及涉及的领域都应该是全面的,同时,在实现全面小康过程中的进度也应该是全面的,不仅一个不能少,一个民族也不能少,而且决不能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特别是不能让老少边穷地区掉队,应实现各族人民共同繁荣发展。同时,要在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要致力于解决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部门差距和行业差距问题,让全体人民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在此基础上,在建党100周年时建成现代化国家,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不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是要强调建设过程的全面性。[38]第一,建设的指导思想要全面。要坚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行动指南,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把科学发展观这一主题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紧密结合起来,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把完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任务,统一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第二,建设的目的要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上面分析所说,实际是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目标,是夺取现代化建设新胜利的标志,是到21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步骤。第三,建设的目标要全面。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等目标性任务,以及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要求,赋予了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目标丰厚的内涵。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丰富“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继续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要把这些任务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协同推进。第四,建设的任务要全面。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我们可以把这些不好度量的任务看作各项好度量的“硬任务”之外的“软任务”,虽然可以被称作“软任务”,但对它的要求一点也不能“软”,要把“硬任务”与这些“软任务”结合起来全面加以完成。

第三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评价体系

从邓小平同志提出“小康社会”概念开始,到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把它纳入21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再到党的十八大正式提出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中国先后有一大批国家机构、专家学者尝试建立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此来衡量中国达到小康社会的程度。

一 总体小康的评价指标体系

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因此,不仅总体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对小康标准的要求较低,而且由于城乡二元化标准现象严重,构建的指标体系大多内容不够全面,权重比例分配得也不够合理。

1991年,国家计划委员会和国家统计局与财政、卫生、教育等12个部门的研究人员组成了课题组,按照国家给出的小康社会的具体内涵确定了16个检测小康水平的基本数值,该指标体系中对小康的标准要求较低,内容也不够全面。

1993年,“中国小康标准研究”课题组构建了一套指标体系。在量化的过程中,课题组对农村、城市和其他国家进行比较时使用的标准不同。因此这套指标体系可比性不强,难以得出比较客观的结论。

1994年10月,国家计划委员会和国家统计局向国务院呈交了《全国人民生活小康水平的基本标准》,这个指标体系包含了经济水平、物质生活、人口素质、生活服务、生活环境5个方面,共计16项具体指标。1996年,国家统计局和农业部又联合制定了《全国农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这个标准从6个方面提出了16项指标。比较两份文件可以看出,研究者把中国分成城市、农村和全国人民3块分别进行研究,采用不同的标准。例如,以收入的小康值为例,在农村,年人均纯收入的小康值是1100元;在城市,年人均实际收入的小康值则为2380元;而全国人民生活小康值则是2400元。这两个指标体系把经济发展的指标权重设置在50%以上,权重分配比重太高,总体上讲是不科学的。

二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20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开始达到小康水平,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从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已经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我国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评价标准进行了更深入的研讨。

(一)国家有关部门提出的评价指标体系

2003年,国家统计局召集各方专家组成课题组,深入研究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十一五”计划基本思路研究课题组构建了包括经济、社会、环境和制度4个方面共16项指标的指标体系。与国家统计局的指标体系相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指标体系将指标类型从六大类型缩减为四大类型,将经济发展与生活质量两个类型合并为经济主题,将社会和谐与文化教育两个类型合并为社会主题,将民主法制指标易名为制度主题,将资源环境指标易名为环境主题。

2005年,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提出了15项指标的指标体系,但没有区分具体的指标类型,在此指标体系中没有反映生态环境的指标。

(二)专家学者提出的评价指标体系

2002年,曹玉书提出了10个指标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39],但与党的十六大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相比,这个指标体系不够全面,没有社会保障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指标。2003年,贺铿分别从经济发展子系统、文教卫生发展子系统、社会发展子系统3个方面共26项指标出发提出了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40]这个指标体系比较全面,但是在选择数据时,部分指标数据不清,导致不同评价结果的可比性较差,从而削弱了整个指标体系的实践性、测量性。朱庆芳从社会结构、人口素质、经济效益、生活质量、社会分配和社会稳定6个方面构建了小康社会指标体系。[41]由于这个指标体系中没有包含生态方面的指标,所以不适合用于评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情况。胡鞍钢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至少有4个重要指标:人均收入指标、恩格尔系数、人类发展指标、贫困人口比例,但他只提出了评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几个主要指标,并没有建立起系统的指标体系。[42]2006年,叶宗裕设计了包含居民收入、生态环境、社会提供的生活环境、保障低收入人口小康生活的指标4个领域、19项指标[43],但是他没有给出各指标的评价标准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评价方法。2010年,宋林飞根据已有统计数据中的现成指标,制定了包含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社会发展、社会结构、生态环境5大类共36个指标的指标体系。[44]这个指标体系没有涉及民主政治及基尼系数,无法用于科学地测量平衡、协调发展及人民民主不断扩大的情况,因此也不太适合用于评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情况。

国家有关部门参照国际上常用的衡量现代化的指标体系,考虑中国国情,从10个方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准:一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二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万元(2000年不变价,下同);三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四是恩格尔系数低于40%;五是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超过30平方米;六是城镇化率达到50%;七是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达到20%;八是大学入学率超过20%;九是每千人医生数达到2.8人;十是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达到95%以上。[45]

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评价体系

党的十七大顺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和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中国的发展提出了5个方面新的更高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正式提出了要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根据党和国家制定的战略目标,有关部门、学者研究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

朱庆芳指出,小康社会是可以用指标来量化的,通过对指标的预测,就能清晰地反映小康社会目标的前景。他根据十六大提出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要求“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用16个重要指标对“小三步”的第二步目标进行了预测,由于经济社会发展中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对长远目标只能做较粗略的预测,但预测结果基本反映了中国经济、社会、生活质量、收入差距等主要方面小康社会的发展远景,今后还须根据新情况指标进行修正。[46]

陈友华从概念的界定出发,探讨了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及应注意的问题,构建了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指出小康社会由3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组成,给出了划分标准,并对中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现状及所面临的任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他提出了评价全面小康社会的小康水平指数,包括经济发展指数、生活质量指数、社会结构指数、社会公平指数、小康水平指数。[47]

肖宏伟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五位一体”总布局,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文化、民主法制和生态文明5个维度构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评价指标体系。在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目标值的基础上,对2010~2012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进行了测算,测算结果显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的难点主要体现在一些可持续发展指标和公平、平等指标上;并且他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政策建议。[48]

国家统计局于2008年6月印发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方案》所给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是评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程度的较为科学合理的标准体系。该指标体系综合了现有的各种评价体系,包含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制、文化教育与资源环境6个方面共计23项指标。在这23项指标中,属于经济发展方面的指标有人均GDP、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城镇人口比重、失业率(城镇);属于社会和谐方面的指标有基尼系数、城乡居民收入比、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高中阶段毕业生性别差异系数;属于生活质量方面的指标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恩格尔系数、人均住房使用面积、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平均预期寿命;属于民主法制方面的指标有公民自身民主权利满意度、社会安全指数;属于文化教育方面的指标有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平均受教育年限;属于资源环境方面的指标有单位 GDP能耗、耕地面积指数、环境质量指数。[49]

第四节 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纲要

一 战略纲要主要内容

2014年12月25日,中国共产党河南省第九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扩大)会议通过了《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战略纲要》(以下简称《战略纲要》),《战略纲要》明确了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战略方针、战略布局、战略重点、战略举措、战略保证,是指导河南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基本坐标和路线图,对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使中原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更加出彩,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是河南必须肩负起的历史使命,河南省委九届八次全会审议通过的《战略纲要》为河南省“十三五”乃至更长期的发展确定了总坐标和路线图。

《战略纲要》提出了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①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力争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人均指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工业化基本实现,城镇化率接近60%、质量和水平明显提高,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农业现代化全国领先;创新驱动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开放型经济水平显著提升,区域竞争力明显增强;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依法治省水平全面提升;文化强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进入人力资源强省行列,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开发任务全面完成,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明显提升,社会和谐稳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迈出重大步伐。部分领域和区域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多式联运、内捷外畅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建成,形成“米”字形快速铁路网,实现快速铁路通达全部省辖市,建成全国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和现代物流中心;信息基础设施达到国内一流,与世界同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基本建成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和全球智能终端生产基地,成为“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的重要枢纽和内陆地区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核心支点;建成一批物质装备条件、科学技术应用、生产经营形式达到现代化水平的高标准粮田,形成一批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②到2040年左右全省基本实现现代化。总体上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发展水平,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新河南,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

《战略纲要》指出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方针是: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方向,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必须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握科学思想方法。

《战略纲要》指出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布局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和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河南具体化,打造富强河南、文明河南、平安河南、美丽河南“四个河南”,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党的执政能力制度建设“两项建设”。

《战略纲要》指出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重点是:完善提升科学发展载体,支撑带动四化同步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现代城乡体系,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构建现代创新体系,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构建现代市场体系,实现资源高效配置;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培育区域竞争新优势。

《战略纲要》指出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举措是:持续扩大对外开放;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省;加强思想文化建设;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战略纲要》指出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保证是: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坚定不移反对腐败。[50]

二 战略纲要的解读

2015年的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在回顾2014年工作时,开宗明义地指出,《战略纲要》为河南省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在部署2015年重点工作时,又把深入贯彻落实《战略纲要》放在突出位置。《战略纲要》顺应发展大势、遵循发展规律,既是对河南以往探索实践的系统梳理和完善提升,又是引领河南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重要方向;既是认识经济新常态、适应经济新常态、引领经济新常态的行动纲领,又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有助于使全省广大干部群众认识更到位、路子更明确、行动更坚定、工作更有效。

《战略纲要》是河南省委、省政府一系列发展战略、思路的“集大成”,“含金量”极高。其中像聚焦实施“三大战略规划”、着力推动“一个载体、四个体系、六大基础”建设等战略重点,立足当前、放眼长远,既是河南省当前应对经济新常态的关键举措,又是指导河南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部署。

《战略纲要》和2015年的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都明确提出要加快高成长服务业大省建设。高成长服务业发展事关经济增长、产业转型、民生改善。河南既是1亿人口大省、传统资源大省,又是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省份,尤其需要高成长服务业的引领和带动。抓好了高成长服务业发展,河南的稳增长就会有支撑,调结构才会有动力,群众才会得到更多的实惠。可以说,抓住了高成长服务业,也就抓住了河南发展的“牛鼻子”、突破口。

郑州是国家重要的交通枢纽、物流枢纽,河南省的文化中心、金融中心、科技中心,河南省的现代物流、信息服务、金融保险、文化旅游等高成长服务业的主要支撑在郑州。郑州市委表示,下一步,郑州要在推进河南省高成长服务业发展中发挥好引领作用和支撑作用。郑州将以跨境电子贸易和期货交易为引领,以综合交通、信息枢纽和综合性大口岸等政府性要素平台为支撑,以空港、陆港、产业集聚区、商务中心区、特色商业街区为载体,着力建设国际现代物流中心、国家现代商贸中心、文化动漫创意中心、旅游集散中心、专利审查协作中心、现代邮政通信枢纽中心和区域总部经济中心、金融中心、会展中心、医疗中心。

“建设高成长服务业大省”被写入《战略纲要》,体现了河南省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决心。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是推动河南省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借助大枢纽发展大物流是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切入点,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为物流、金融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机会。《战略纲要》的谋篇布局使河南高成长服务业发展后劲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