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与发展
- 郭晓合等
- 1847字
- 2020-08-29 00:40:32
序
区域合作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一个重要潮流。据统计,全球现在已建立各种类型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100多个,各种区域性的自由贸易安排200多个,其中2/3是20世纪90年代后建立的。截至目前,我国已经签署并实施14个自贸协定,涉及22个国家和地区,自贸伙伴遍及亚洲、拉丁美洲、大洋洲、欧洲等地区。
我国推进区域合作的新一轮对外开放将沿以下主线展开:由于多哈会谈陷入僵局,很多国家从多边贸易体制转向更灵活、更有针对性的区域贸易协定。中国需要通过加入谈判、建立区域全面经济合作伙伴关系、与越来越多的国家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等方式积极应对。而自由贸易试验区是试行TPP、TTIP和TISA等新一轮以投资、服务贸易自由化、强调公平竞争和权益保护为主的多边投资贸易体制和区域贸易安排最新规则的最佳试验载体。
在此背景下,2013年9月,中国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从此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为中国新一轮扩大开放的先行者,承担起先行先试的战略重任,探索资源自由流动高效配置的新制度安排体系,探寻金融、航运等服务业扩大开放的可能路径,最终完成深化改革、以开放促改革的战略目标。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实践成果试图找出指引中国开放经济适应新的全球化趋势的具体道路,必然影响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重点、方向和采取的具体政策措施,是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战略的实践基础。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本质上是以增量改革方式来获得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只不过增量所增加的是新的制度供给和新制度供给模式即未来的制度设定的方式和机制,由此改变参与主体的行为方式和行为预期。制度改革不过是改变利益分配方式,或者改变人们的预期行为从而改变利益分配方式。如何实现利益分配方式的可持续发展,是所有好的制度改革的根本立足点或出发点,否则必然是一个糟糕的制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好制度实际上就是通过新的利益安排制度的形成完成可持续的激励机制。所以,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改革实践在短期来看是在进行新的利益切割分配的改革,但在长期来看,是为经济可持续增长动力寻求可持续的收益分配制度和要素积累激励机制,以激发可持续的增长动力。
然而,在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展制度创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要解决的是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制度供给问题,分析我国现有开放型市场经济体制存在哪些制度供给上的不足,需要借鉴、引入哪些体现经济全球化新趋势的国际通行规则和机制来解决我国制度供给上的不足。因此,如何规划和设计园区的功能体系和运行方式变得尤为重要。这本学术专著将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功能定位建立在2个维度和8个定点来进行分析,具体包括:国家层面,“迷你版”生态经济圈的试验区、制度创新孵化的试验区和扩大开放改革先行试验区;区域层面,物流外汇转移开放试验区、金融服务引领开放试验区、新生态经济创新开放试验区、智造产业变革开放试验区和商业文化创意产业开放试验区。对于运行方式的设想体现为基于协同效应和规模效应的片区合力运行方式、基于制度创新与扩大开放的片区新突破运行方式以及贸易业态创新的运行方式三个方面。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发展,服务于国家扩大对外开放,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未来的研究方向,可聚焦于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如何与“一带一路”战略的联动问题。假设在沿“一带一路”重要节点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抽象为一个区域增长极,通过制度溢出扇形辐射周边区域来带动区域经济增长。以此类推,假设同时在“一带一路”沿线设立若干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就会形成多个区域增长极。进而运用点轴开发理念构建由单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增长极点辐射,扩展至增长轴辐射,再到由沿海及陆地的渐进式扇形面辐射,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突破阻碍要素流动的行政边界壁垒,促进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实现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从而以尽可能小的改革成本获取最大的自贸区战略效应。
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郭晓合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撰写这本《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与发展》,是一件值得称道的好事。这本学术专著的选题很有特色,而且内容丰富,分析深刻,可读性也很强。不仅有对整体问题的探讨,也有对具体领域问题的研究。因此,这本专著不仅可以供从事研究和教学的学者们阅读,而且也可以供从事经营管理的企业与商务人员阅读。我希望这本学术专著的出版能够对进一步推动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问题的研究,以及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与发展的情况和经验,促进中国的改革开放更快更好发展有所帮助。
是为序。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