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环境的产物。
人与自然的和谐
适应了自然的规律才会被自然所庇佑
作为自然界里的一个普通物种,人类也是在适者生存的选择中一步一步进化到现在的。如果不能跟水搞好关系,待在水里的人就会被淹死。假如太阳哪一天不来上班了,我们很可能会瞬间消失。氧气稀薄的高原上人烟也稀少,跟自然和谐相处才有机会采日月之精华、集天地之灵气。
成功的三个要素包括天时、地利、人和,其中的天时和地利就是拜自然所赐。自然灾害的发生挑战着人定胜天的信念,如果没有适应环境这个前提,想改造世界简直就是以卵击石。呼风唤雨是神仙的本事,给凡人调风水也是为了努力促成人与自然的和谐。飞机的外形由风来决定,适应了自然的规律才会被自然所庇佑。
如果没有光合作用,植物就不能生长。正是有了五谷杂粮,人类才得以延续。我们呼出的二氧化碳被植物拿去做了光合作用的原料,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被我们吸入体内用于将食物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利用的能量。人类的生命不过在一呼一吸之间,自给自足的最高境界也不是要脱离自然而独立地存在。
很多年轻人觉得自己是不会死的,但每天23点之前进入梦乡的人才更有机会永葆青春。不给自我修复留出时间的人类会流失阳气,没有定期保养的汽车也使用不了太长的时间。不想折阳寿的人通常跟着太阳走,始终有补给的人怎么会透支?
我们应该给太阳发个全勤奖,感谢它在春生、夏长、秋收和冬藏的漫长过程中不吝啬自己的能量。生理的新陈代谢系统也一年四季不闲着,在我们不知不觉间将营养吸收进来、把废物排泄出去。
洁净的空间是最好的风水。细胞干净的人气色不错,气色不错的人好像看着什么都顺眼。他们对于自己周遭的布置很容易让别人产生有利于他们的联想,始终处于正能量波段的人一定是找到了天人合一的某道法门。
人体活动的生化反应伴随着电子的移动,而运动的电荷会产生磁场。在适应宇宙大磁场的情况下,人体的小磁场才能够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内外磁场的互相感应显化了我们的生态环境,而适应了什么样的环境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同频共振的自然规律让不同的存在各归各处,稳定在什么频率上才能从什么地方获得补给。虽然铁粉跟磁铁之间相互吸引,但磁铁绝不会向铁粉靠拢。既然人是自然界里的沧海一粟,那就要想办法跟自然搞好关系。
在公园晨练的人经常会听到树上的鸟儿叽叽喳喳,在晚上运动的人再怎么注意也听不到一声鸟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人类几千年来的生活规律,阳气上升的时候借光、阳气下降的时候收藏才有利于固守元气、延年益寿。
“生命在于运动”的格言激励着我们不断折腾。比太阳起得还早的人不仅遭罪而且找病。赶时间上班的人没时间锻炼,晚上回家就有时间在健身房里伸展筋骨了。必须拿出体内储存的阳气才能够汗流浃背,肌肉充血的同时脏腑也在亏虚,而此时周围充裕的可都是阴气啊。将“只出不进”坚持到底未必能迎来胜利的曙光,你一定知道“只出气不进气”的呼吸节奏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结果。
很多毒素能随着汗液离开我们的身体,但空调正努力想取代汗腺来调节体温。被锁定在体内的毒素加重了肝肾的负担,来不及休息也就没时间疗愈,长期的入不敷出将不再只是亚健康那么简单了。
很多人想通过加班来让自己的一天能有两天的收成,早出晚归似乎是必要的代价。有位成功人士号称自己一天要吃四顿晚餐,并不是说他饿得不行,而是说他要在18点到24点之间应付四波可能会决定他命运的不同客户。大量的代谢物不能在睡觉的时候排出体外就会被身体反向吸收进而萃取出结石,就算能不断起夜也打乱了自我修复的节奏与进度。凌晨1点的时候,他终于可以休息了,而凌晨5点的闹铃又在提醒他该追逐梦想了。早晨睡早晨起的习惯让一些人登上了成功的巅峰,很多想成功的人正在遵循他们的成功感言“早睡早起”。
冬泳的习惯跟冬藏的规律是背道而驰的,37度的体温跟不足10度的气温也是不和谐的。虽然应激的反应可以增强器官的活性,但敞开全身的细胞让寒气逼进身体应该不是想把这项运动发扬光大的初衷吧。
春天来了的时候种子才发芽,跟冬天打成一片的梅花也可以绽放。不同的环境孕育了不同的生命,不同的生命在适应环境的前提下才能够活出精彩。南极的地盘上找不到北极熊的踪影,人体的生物钟早就已经跟自然很默契了。
人跟自然是个统一的整体,生理活动的周期节律匹配着地球自转的24个小时。一旦不同步,就难免要头疼脑热了。身体会提醒我们哪里有功课要做了,看看自然是什么节奏就应该知道自己该在什么时间干什么事了。
人与人的和谐
适应了人性的规律才会被群体所接纳
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与人的和谐程度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量。谁都知道家和万事兴的道理,周围都是希望你能成功的人才能让我们觉得自己应该有个目标,周围都是相信你能成功的人才能有机会整合到达成目标的资源。
有一位刚刚退休的阿姨经常出现在游泳馆的赛道上,虽然很卖力地吸气吐气,仍然不时地挡着别人往前游。有个小姑娘忍不住了:“阿姨!这一把年纪了还想给国家争金夺银啊!”阿姨噗嗤一声笑了:“你有所不知啊!我儿媳曾经给我儿子出了道考题,说如果她跟我同时掉进水里的话,问我儿子先救哪一个。为了不让儿子为难,我得赶紧在这之前学会游泳。”
能跟这样的婆婆相处真是福气,给别人活路又不委屈自己可谓皆大欢喜。潜艇跟海水之间有个减压舱让潜水员出出进进,人与人之间也得有个缓冲地带来让自己不被侵犯。有安全感的人才能给到别人安全的感觉,想从胜利走向胜利就要让别人觉得你的目标就是协助他们达成目标。这个时候,你会发现:越自私的人越无私。
当你能喊出别人的名字时,对方应该不会好意思说不认识你。当别人记住你的名字后,你就已经进入到他的世界了。当你越来越了解别人时,对方应该不会再拿你当外人。都称兄道弟了还分什么你的我的?都说亲兄弟明算账是为了不让自己吃亏,其实越算账越能够让对方觉得我们真够朋友。
很多人习惯于找自己之外的某个人来保存自己的隐私。跟自己说悄悄话的人肯定是自己的人,能意识到对方想从我们这里拿走什么有时比单纯地增加库存更让人喜悦。出门靠朋友的人非常希望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光说不练的假把式可不喜欢听别人给他们讲滥竽充数的寓言故事。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的感慨洋溢着内心的满足感,但我们的人生不能只有一个朋友。人民外部矛盾跟人民内部矛盾不应该相提并论,多杀个敌人就会多一线生机,用对付敌人的模式跟自己人斗争等于在自毁长城。
如果不跟朝夕相处的人变成一个样子,我们就会被唾沫淹死。虽然不知道下一个站在自己面前的人到底是谁,但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最终将决定什么样的人会滞留在我们的生命里。
猪八戒照镜子是想让自己有个人样儿,有些人不管怎么努力仍然里外不是人。学游泳的人少不了喝几口苦水,但一个劲儿地在水里喝水难免会打断呼吸的节奏。不知所措的神情里隐藏着求救的信号,没有智慧的人越努力越适得其反。
一对热恋中的男女正在公园的角落里说着悄悄话。
女孩不好意思地问:“如果我跟你妈同时掉水里了,你会先救谁呢?”
男孩信誓旦旦地说:“这还用说?当然是先救你了,我妈能跟我一辈子吗?”
女孩顿时愁容满面:“你对你妈都这样,你能对我好到哪里呢?”
男孩马上话锋一转:“刚才是开玩笑的,当然是先救我妈了,没有她哪有我?”
女孩生气地转过头:“跟你妈结婚去吧!你根本就不爱我!”
很多走到一起的新人们都会面临如此的挑战,虽然不是相同的剧情,但感受通常极其得相似。表面上是两个人结婚了,实际是两个家族结合了。彼此都扩大了自己人的范畴,为什么还要那么见外地说:“你听我的,还是你妈的?”同姓的人500年前都是一家,500年后的同室操戈应该不觉得对方还是自己人了吧?
都说人活一口气,这个“气”不仅是氧气还是指骨气。精神层面的需求不能从食物中获得,万物之灵很渴望心与心的照应。越想让人保密的消息传播得越快,越了解自己的人越知道怎么置自己于死地。我们不敢告诉别人自己想要什么,因为害怕送上门来的礼物里藏着钓鱼的钩子。我们不知道别人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所以在拍马屁的时候经常会拍到马蹄子上。这真是“麻烦”遇见“麻烦”,麻烦大了。
除了人格的平等之外,人确实有三六九等之分。上等人之间人捧人,中等人之间人比人,下等人之间人踩人。我不知道你经常光顾哪一个圈子,但看人下菜碟的过程足以证明自己在别人的眼里到底几斤几两了。当然了,我们也可以通过别人递过来的盘子来判断他究竟是何方神圣。
不是一个世界里的人不会待在相同的空间里,资源对等的人才能够关系融洽。利用别人不过是个战术动作,能在背后称赞你的人才是真的很感谢你曾经给予他们的无私帮助。既然我们所处的不是无菌的环境,那就在吃饭之前记得洗手啊。
人与事的和谐
环境污染来源于精神污染
人与人在共事的过程中加深了联系,没有共识作为前提就会出现不对的人、不对的事。事是人做出来的,“对的人”知道哪些是“对的事”,“把对的事做对”更加见证了到底谁是“对的人”。
我们都是在不断犯错的过程中才逐渐知道什么是正确答案的,想把我们培养成武林高手的父母未必都有能力替我们买单。见微知著的家长用“我不喜欢你这样”来提醒孩子不要重复地犯相同的错误,忍无可忍的家长用“我不喜欢你”来鸣枪示警,结果被孩子翻译成不是“自己这件事不对”而是“自己这个人不好”。
“我不喜欢你这个人”跟“我不喜欢你这件事”会给孩子带来截然不同的感受,前者让孩子着眼于争取外在认同进而渐渐学会了乞讨的动作,后者使孩子注意到有一个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好的机会。
把人和事分开描述是父母的智慧,不断探索的孩子总能在“对的方向”上找到“对的方法”。当自己的兴趣跟某一件事情合二为一时,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就开始初见端倪了。如果将来能有幸把自己的爱好变成事业,就更有机会修炼到人剑合一的最高境界了。
有了伟大的事业作为参照,我们就能很清晰地知道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哪些事情。摸爬滚打的过程中何必在意别人拖泥带水的评价,把注意力集中于更好的方案总比找出一个人来宣布他有罪更有利于我们再往前迈进一步。
不管是眼前的事情还是未来的事情都是我们的事情,解决眼前问题的同时又能规避未来的问题让我们越来越没有问题。知道这些不代表你从此就不再碰到问题,有能力在限定的时间内做完该做的事、做好该做的事才会让我们不必一直都在路上。
“我想干”和“我能干”是干成事情的必备要素,觉得适合自己当然就有意愿度,都成功过很多次了显然具备胜任力。志愿者的意志是无坚不摧的,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困难多。
做人是做事的前提,有人跟我们玩才有机会玩出花样。人事匹配后才能够在社会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不断创造价值的过程也不断地证明着我们很有东西。修炼到人剑合一的人已经不需要手中拿剑了,都已经心中无剑了正说明真正实现了人与事的高度统一。
很多人习惯于用竹篮子打水,似乎只有忙碌的身影才能够掩盖空虚的心灵。得不到奖赏多是因为做了不值得忙碌的事情,殊不知“把事情做对”的努力少不了“做对的事情”这样的前提。虽然绕地球一周也能够让南辕北辙的主人公到达终点,但一辈子都在路上走也太累人了吧。
不听话的孩子得不到家长的待见,着急上火的神情比语重心长的话语更能够让孩子印象深刻。对于一个知识结构尚不健全的孩子而言,他无法完全理解我们的苦衷。对于一个全身心都处于体验状态的人来说,他完全能够感受到我们的情绪。照镜子的动作让我们看到了自己的样子,而自己的价值含量只能通过别人对待我们的态度才揣摩得出来。觉得自己没有价值的孩子做不出漂亮的动作,想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就要让他相信“你相信他是一个可以跑得更快的人”。
害怕被人抓住把柄的人不敢轻举妄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让他们越来越无所事事。没有独立意志的人随时等待着别人发号施令,有能力帮助别人达成目标的人居然没有自己的目标。只顾眼前的习惯让他们像是戴了眼罩的驴子围着磨盘转圈圈,偶尔想起了自己还有人的尊严就会间歇性地尥尥蹶子。抽在身上的鞭子让他们想起了自己的工作,当好一头驴子跟成为一个好人好像是截然不同的两个目标。
觉得孩子应该有个问题是家长的问题,把问题当成目标的努力简直是没事找事。不感兴趣的事情无法让我们废寝忘食,为了填饱肚子而坚守了一辈子的稳定工作怎么能让我们的脸上洋溢着激情?
有事做的人未必都有自己的事业,得不到人性需求的最高满足让很多人丧失了万物之灵该有的灵气。情绪的变化无形中告诉了别人自己丢了东西,不能从手头的事情上获得精神层面的满足让我们越来越没有动力继续全力以赴了。
不想干的人随时准备着拔腿就跑,没能力干的人越干越觉得自己没能力。习惯了找理由证明自己应该失败还忙活个什么劲儿啊,还没出招就输了说明里面早就已经有些不对了。虽然“事不对”不代表“人不好”,但如果放弃了证明自己是个好人的努力等于在不断地证明自己不是好人。外在的环境污染来源于内在的精神污染,很多时候只要人对了,事好像也坏不到哪里去。
事与事的和谐
彼此成就才能和平共处
人与人之间的稳定关系让事与事之间绵延不绝,坏人好事的人得不到君子的称号,没事可干的人迟早要退出江湖。植物是通过光合作用跟外界进行能量交换的,人类想通过建功立业来证明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
每个人的生命里都有一股莫名的力量驱动着自己去追求最高满足,而成功的人更容易找到一件事来让他们成功。十年如一日的兢兢业业不可能只做过一件事,不管换了什么样的交通工具,都没有忘记自己上路的初衷。虽然做过不同的事,但都是为了自己的梦想添砖加瓦。虽然做着不同的事,但心里面很明白“一生只干一件事”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小成功靠个人,大成功靠团队。我们的事跟别人的事不一定就是一回事,别人凭什么把我们的事当成他们的事?要想让人与人之间相互扶持,要么先统一思想,要么能统一目标。立场坚定的人更容易坚持,利益相同的人才能够为伍。
如果别人知道“我们的梦想是帮助别人实现梦想”,那么他们一定会跟我们分享他们的梦想。如果别人相信“我们的目标是协助别人达成目标”,那么他们一定会协助我们达成我们的目标。
彼此成就才能和平共处,为了别人的同时其实也在成全自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浑然一体,让来自五湖四海的人奔赴了共同的目标;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同频共振,让我们“众志成城成大事”。
连古人都知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进化到现代的我们难道还不知道应该让每一个细节尽可能尽善尽美?卖油翁的成功秘诀不过是“但手熟尔”,想在真实的现实中兑现价值就必须让自己手头的工作精益求精。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认真做好每件事”最终让平凡的人做出了不平凡的事。
虽然可以一石二鸟,但一心不能二用。想在最后5分钟里干完100件事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但很多人经常忙碌于重要而且紧急的事。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是每天必须按部就班向前推进的事。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跟目标相关,之所以不紧急是因为有时间让事情变得更好。不重要但紧急的事通常是别人的目标,在顺路的时候送兄弟一程也不会耽误自己的时间。既不重要又不紧急的事就别搬上议事日程了,因为干了也白干。
为了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很多人像跳蚤一样跳来跳去。不清楚自己人生的定位怎么能知道该在什么地方落脚?不清楚自己竞争的优势怎么能知道该怎样跟别人比赛?快刀斩乱麻的动作截断了事与事之间的来龙去脉,只有目的地、没有出发点的人根本就订不上直航梦想的机票。
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或多或少地关联着内心深处的某一个需求,想登上人生的巅峰就必须穿越人性需求的不同阶段。没有长期的规划就没有经营的主线,不能从最大化满足的高度看待手头的事情就会经常看到自己的所谓努力像浪花一样搁浅在沙滩上。
很多成功人士是经过多次升级才华丽转身不见了一路风尘的,不管他们跟家人、员工和客户之间发生过什么事情,都能让人感受到他们为人民服务的伟大使命。为人民币服务的人处于人性需求的初级阶段,有钱能使鬼推磨的指导思想驱使着他们什么赚钱就干什么。同样是起早贪黑的忙忙碌碌,不同的人却有着不同的“为了什么”和“为了谁”。到达目标不过是达到目的的手段,手段应该是为目的服务的,而有时候我们拿来应付万变的所谓不变居然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老板跟员工的组合真的是凹凸互补,一个要未来的利益、一个要眼前的利益让他们各得其所。家长跟孩子的关系可不能互相利用,解决眼前问题的同时一定要认真地想一想会不会制造出一个未来的问题。
你要这个、我要那个让不同的人做着不同的事,如果能从相同的事情中各取所需,就更容易加深彼此的联系。稳定的关系让我们有心思专注眼前的问题,这件事跟那件事保持内在的逻辑才不至于把接力棒掉到地上。
看得很远的人才有能力安排事情的轻重缓急,没有眼光的人只知道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未来的事总有一天会变成眼前的事,未来收获其实也是我们的收获。拔苗助长的努力断送了今年的收成,饮鸩止渴的习惯迟早会葬送我们的未来。
为了找到属于自己的事业,成功的人也换过不同的工作。虽然从不同的起点上路,但都是为了到达相同的终点。内在逻辑的递进关联让两码事变成了一回事,始终在自家的园子里浇水怎么能只看到别人的庄稼疯长?
成长的氛围
不断进化自己
之所以小草能吐出嫩芽,是因为春风唤醒了它的记忆。我们要是不营造出有利于自我进化的氛围,孩子就很难健康地成长并顺利完成社会化。逼着种子在冬天里发芽起不到磨炼意志的作用,一年四季都是温室的效应也是在摧毁孩子的体验。
不管孩子怎么嚎叫,家长一定会坚持给孩子打完各种各样的防疫针。针对性注射的疫苗在身体里刺激了一下免疫系统,这样的“军事演习”调动了肌体的防御系统、预警了外敌入侵时的行为标识。当流行病毒大面积扩散的时候,身体里就会自动杀出千军万马,保卫我们的身体安然无恙。
虽然喜、怒、哀、惧是人类的基本情绪,但没有人愿意每天以泪洗面。都说宝剑锋自磨砺出,但害怕让孩子吃苦的家长通常会错过让他们成长的机会。身体的痛苦通常有个截止的日期,但心灵的痛苦却不是说好就能好的。
四处碰壁又没有勇气选择死亡的人会在某个时刻痛定思痛,找到了痛苦背后的根源才能够把痛苦连根拔起。这个世界上没有对错,只有因果。既然原来的方式不能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那为什么不换一种方式重新开始呢?
不清楚自己该做些什么的人通常会掉进无聊的深渊,想让生活充满色彩的冲动不时地刺激着他们去寻求突破。酸、甜、苦、辣、咸的个中滋味丰富着孩子的人生阅历,没有好坏之分的评判标准让他们更有能力跟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
从别人的错误中汲取经验就不用自己交学费了,保持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觉察让我们随时随地都能得到启示。光明来了的时候,黑暗不想走也得走了。就算有时候错过了太阳的光辉,黑夜也会在漫天星辰的震慑下不敢再那么黑了。
父母无法让孩子改变,除非孩子自己想要改变。只让孩子“改”而自己却不“变”的父母有着很大的成长空间,把孩子的问题当成自己成长的信号才能够给孩子营造出绽放的环境。和他们并肩作战的时候需要家长身先士卒,苦尽甘来的体验一定会让我们的未来更有未来。
人一定会死亡,但人类却不会消失。不断提高我们服务孩子的水平可以让我们的孩子不断进化,“三年一小变”不只是身体长高了,“五年一大变”更是指个性成熟了。我们允许自己犯错误,因为这会带来成长;我们不允许自己相同的错误犯第二次,因为更想要的是成功。
并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够得到土壤的栽培,但每一位家长都愿意给自己的孩子提供成长的环境。想干不等于能干,号称是孩子第一任老师的父母大多没有老师的上岗证书。很多时候我们知道错了,但不知道错在哪里了。这个时候,指点比指责更容易深入人心。
我们跟孩子互动的每一个细节都在影响着他们的自我认知,觉得自己始终在进步才敢于不断的往前走。与其执着于指着孩子的鼻子说“你怎么这样做”,不如问一问自己“我应该怎样做”。我们没有必要觉得什么事情都应该知道,孩子的很多举动其实也能够给家长带来不少启示。
炸了别人也毁了自己的手榴弹没有机会反思同归于尽的代价,我们也很难在指责的氛围里做到闻过则喜。现实常常连一点商量的余地都没有,如果错过了那个转化的时机,就只能等待下一个轮回了。之前的白干了还不是最严重的后果,机会再也不来了还怎么把成长转化为成功?
不希望我们能成功、不相信我们能成功的人不会给我们带来氧气,离他们越远似乎就越能让我们找回自己。俗话说:相由心生!境随心转!看来改变心境就能够改变环境。只要把合理的要求当成训练、把不合理的要求当成磨炼,我们就有机会看到更多希望我们能成功、相信我们能成功的人。
谁都想让这个世界按照自己想要的样子呈现,但并不是谁都能把自己修炼成可以在冬天里绽放的梅花。净化环境是为了不让自己被病毒感染,进化自己将能够让我们有能力改变环境。如果不能改变环境,就只能适应环境了。既然已经适应了环境,不就相当于改变环境了吗?
脚板跟地面的摩擦力的反作用力给了我们一个往前走的动力,出现在我们生命里的每一件事情也是在提醒着我们怎样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好。保持着成长的惯性才不会被环境所左右,想要的感觉能自给自足也就没有必要对着外面磕头作揖了。
蛇在蜕皮后才能够长得更大一点儿,如果不想忍受皮肤被岩石摩擦的疼痛,很可能会被小鸡给啄走。几次蜕变之后,蛇就可以满世界追着小鸡跑了。调整了内在的自己之后,外在的世界也就能被我们调动了。不想跟冬天搞好关系的候鸟不得不长途跋涉,看来不管用什么样的方式活下来,都是要付出点代价的。
呼吸的节奏无师自通,成长的渴望人人都有。自我修炼的出路未必都要皈依佛门,在红尘当中摸爬滚打也能历练出一身真功夫。即使不成功,我们也成长了。反正都对我们有好处,还有什么心态问题?你一定有机会闻到春天的气息,只要你始终保持着吸气和吐气的(工作/生活)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