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谦卦第十五

(地山谦坤上艮下)

谦卦卦体:地山谦,地中有山。坤为众,山为艮,艮终万物,“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说卦传》)。“艮,止也”(《杂卦传》),止于至善,终于至善。人必得有所守,凡行为不正常者,既非股东,亦非同学会一员。我是中国人,至死不变。

来子解:“山之高,乃屈而居地之下,谦之象也。止于其内,收敛而不伐;顺乎其外,而卑以下人,谦之义也。”这才是功夫,但不易!

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修止,一切都得止于至善。如何处不足之地?不能不择手段往前闯。人必面对现实,不要留恋过去。

《系辞下传·第七章》云“谦,德之柄也”,德的把,人拿东西时有柄才方便,可以发挥作用。要卑己尊人,存一分骄气,多一分失败。“谦,尊而光”,尊重别人,“卑以自牧”,韬光养晦,谦卑愈尊,愈能光于天下。“谦以制礼”,以谦制礼,立于礼。

《序卦》:“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谦。”

有大者,“唯天为大”,天之德,生而不有,为而不恃,无所不有,但不能盈,以谦调和盈,盈而损之。谦,以礼为主,“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康南海以《序卦》不伦不类,非圣人之言;熊十力则认为,《序卦》非圣人不能作。

《杂卦》:“谦轻(读kēng)而豫怠也。”

谦、豫二卦相综。谦卦,艮在内,谦卑以居人下。谦受益,满招损。谦多不容易!

我们最缺一个“谦”字,因此遇事成就少。年轻时多才多艺,什么都学,结果最后一样也不通。老年人多才多艺,是浪费精力,因“术业有专攻”。件件通,件件松,都会但比不上人家,自愧!就怕遇到行家,不要浪费时间。

宋琴乃名琴,听琴都闭眼。光知音,而不知琴之音,一切皆空有虚名,离实太远!中国一有乱,隐于山中之士多,一出来皆有一套。

山之高,能屈居地之下。天之德,生而不有,为而不恃。诚于中,形于外。富润屋,德润身。

要内敛,不要天天作秀。既不能当家做主,也不能做主流,何以不爱惜羽毛,必要谈敏感的事件,而自以为民主?何以不用智?要善用智慧,不谈与自己无关的事,人家当权,你连个屁都没尝到,还帮着扯什么?一定要收敛己能、光辉,成功不要夸功,就真有能,也得谦卑。

《易》就阴阳,那么简单。何以几个符号,就能扯出这么多的东西?我今天所讲,伏羲都听不懂,要交学费。讲《易》,在培养智慧,《易》为智海,在智海里淘水饮,必要讲出《易》的智慧。中国学问是夏学,《易》为之源。

谦,亨,君子有终。

“亨”,嘉之会,通行无阻。“有终”,下艮,“艮以止之”“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有始有卒者,其唯圣人乎”(《论语·子张》),君子有终;小人无终,因虎头蛇尾。想有终,必得谦;不谦,绝不能有终。人生很不容易,处危境时必要有高智,面对强敌不能逞力。

以谦德为本,成德者皆能成其事,“有始有卒者,其唯圣人乎?”小人虎头蛇尾,无终可言。日新,真日新,又日新;进步,真进步,又进步。日长一善,积善。缺德,就要崇德(积德)、长善。要随时、随机给小孩长善,随时利用,与时偕行。问:“读什么书?读到哪儿了?有什么要点?”读熟一本书,其用无穷,然后一以贯之。不是书万能,乃智慧万能。自强不息的精神,百折不回。自己要懂得怎么下功夫。

状元是天子门生,皇帝的犹子,有机会游宫,成为驸马爷。“作之君,作之师”,如有三十个智者,就能把土都翻过来了。

《彖》曰:谦亨,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

“济”,给人东西而不求回报。天道下,地道上,才能和合。“光明”,无所不通,光行于天下,容光必照,大公无私。

天都得谦,“天道下济”,风霜雨露,化育万物,必得下济,才能光明。地道虽卑,但坤厚载物;虽低,却非往上跑不可,上行。君子上达,“下学而上达”(《论语·宪问》)。

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

“亏、益、变、流、害、福、恶、好”,皆当动词。天地、鬼神、人皆好谦,故盈而损之,损有余以补不足。

天道尚公,“生而不有,为而不恃”,亏盈而益谦。谁骄傲,就知他快失败了。对谦者,就锦上添花。天道如不亏盈,焉能更谦?

地道生生不息,生生之谓易。香蕉,今年的与明年的不一样。

易,变也。变动不居,即流。熊十力观察入微,说四川植物的根能使石裂,石渐成土。

秦汉以前称“鬼神”,人死曰鬼,有遗德在民曰神,祭鬼神是报恩观;秦汉以后称“神鬼”,有宗教思想。鬼神,大公无私,“害盈而福谦”,“与鬼神合其吉凶”。

盈,绝对得害处。自谦卦卦辞、《彖传》到《大象》,知“盈”之害。在别人面前净显己能,马上被人讨厌。人都喜别人谦卑,“人道恶盈而好谦”。满而必溢,“满而不溢,所以长守贵也”(《孝经·诸侯章》)。发现自己有一分骄气,则在人事上就多一分失败。在你权势下,不得不奉承你,但心里无不痛恨你。隐居以求其志,求其道,不要做锦上添花的事,皆成过眼烟云!

不是文章,是学思想。学文史哲的怎么对付世局?思想,必得能施行。

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

“尊”,至高无上,谦而不居,能光于天下,故能有终。

看我“以柔克刚”之术,自成人以来净是受气,寄人篱下,仰人鼻息,表面得处处讨人欢心。谁愿做儿皇帝?表面温顺,暗中较劲,在那环境不易!来台更是寄人篱下,净受气,无人同情、赞美过,但我心平如衡。

谦卑不是件容易的事。乱世的人都好权、名、利、势,必用此攻之,才能下手。要站得住,真得用智。乱世能有成就不易,处乱世特别不易。真有大志,得“时乘六龙以御天”,但视有无“识时”的能力,即“观变”的能力。识时、观变则可借高骑驴。对方浑,你以智对。老板糊涂,你以智对,乘势也。对方虚,则以实对,你永远主导。天下无简单的事,对智慧产物要多留心。自己愚,多看智慧的书。

在什么环境都能主导,比他想得高明,以智对,他必跟着走。不是谁怕谁,而是势之所至。应了解势,才能乘势。没能乘,焉能御?骑在你身上,才能支配你怎么动。骑马者不说话,就靠两条腿感。乘,骑在马上,由你主导。必要有乘势之智。

外交官受命不受辞,环境一变就必须变,权权以应变。孔子做过一次外交官,成就极为可观,永为楷模。

《史记·孔子世家》:定公十年春,及齐平。夏,齐大夫黎言于景公曰:“鲁用孔丘,其势危齐。”乃使使告鲁为好会,会于夹谷。鲁定公且以乘车好往。孔子摄相事,曰:“臣闻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古者诸侯出疆,必具官以从。请具左右司马。”定公曰:“诺。”具左右司马。会齐侯夹谷,为坛位,土阶三等,以会遇之礼相见,揖让而登。献酬之礼毕,齐有司趋而进曰:“请奏四方之乐。”景公曰:“诺。”于是旍旄羽袚矛戟剑拨鼓噪而至。孔子趋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举袂而言曰:“吾两君为好会,夷狄之乐何为于此!请命有司!”有司却之,不去,则左右视晏子与景公。景公心怍,麾而去之。有顷,齐有司趋而进曰:“请奏宫中之乐。”景公曰:“诺。”优倡侏儒为戏而前。孔子趋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曰:“匹夫而营惑诸侯者罪当诛!请命有司!”有司加法焉,手足异处。景公惧而动,知义不若,归而大恐,告其群臣曰:“鲁以君子之道辅其君,而子独以夷狄之道教寡人,使得罪于鲁君,为之奈何?”有司进对曰:“君子有过则谢以质,小人有过则谢以文。君若悼之,则谢以质。”于是齐侯乃归所侵鲁之郓、汶阳、龟阴之田以谢过。

蔺相如“完璧归赵”,乃懂利与势。

公元前283年,秦昭襄王听闻赵惠文王取得了和氏璧,表示愿意以十五座城池交换和氏璧。蔺相如被委以重任,出使秦国。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载: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

有见识、有智慧,识势与利,才能乘。社会无论怎么民主,永远有主从,不是承即乘。乘,必须有最高的智慧。承,亦不易,仍必用智,顺以承,环境变,随变以达目的。有些所谓的才子佳人无一说过超水平的话,完全一台儿戏,既不识时、观变,也不懂得乘、御。

应看看《将相和》,一出有智慧的戏,蔺相如一句话提醒廉颇,怕不怕不重要,而是有个利。

渑池之会后,赵国大将廉颇不满蔺相如位居己上,想羞辱蔺相如。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载: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如何解除困局与危局?有何良策?用智,对方不知用,但还要发挥其智,才是应世之道。不可因你不用,所以我们失败了。对社会事,必要冷眼旁观,看出斗的道理来。许多拳法学自动物,老道在山上静观,自然悟出。要观环境,才能用上环境。

《易》为智海,就看如何吸收。字,就是象;易,就是生生之象。《易》讲“生之美”,了解生之美,才能尊生。看蝴蝶之美,才是生之美,妙万物而为言者也。浪得虚名,画得再好,亦不如生的自然之美!观音山,谁又见过观音了?象也。

《象》曰:地中有山,谦。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等量)物平施。

山应高出地面,却藏于地中,岂不是谦而卑下?地中有山,由高到卑下,无形中将地显高了。一个最会领导的人,不是用权威,而是导之以礼(《论语·为政》:“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裒多益寡”:一、“裒”音póu,减多益寡。那东西从哪儿来?二、“裒”音fú,引、聚也,多是引来、渐聚的,来之不易,如引水给少的人,使其觉得来之不易。慢慢引、聚多了,才能益寡;此解,含义才深。引聚以道,引、聚两个动作,生产慢慢聚合。义理,根据字词讲,每字的意义特别重要。用全民的贡献得来,再帮助那个少的。

“称物平施”,给东西时应先称量称量,公平给,不患寡而患不均。称一称才知不平,不平则愤,不称则愠,愤、愠皆由于不称、不平。应视他会做什么,给他谋生的工具,按其所能给其平,让他去做。平了,就无多少、贫富、尊卑、阶级了。不患寡而患不均,调均。

此卦与《礼记·礼运大同篇》相合。《礼运大同篇》正是“裒多益寡,称物平施”此八字,在安天下,中国之能“天下平”在此。施,非施舍,乃行。施舍,则天下人都不做活了。多是引来的,慢慢地引,没人敢浪费。多来之不易,给少的人,使其觉得来之不易。看你会做什么,给你谋生的工具。按你之所能给你平,要你去做。施政,即行政。

“称物”,才知“平施”否。怎么“平施”?一个一个,还有大小,不患寡而患不均,此治世之要道。怎知你没有私?有很多的深意,所以要类万物,其前提乃“体群臣也”(《中庸》),即体民之所需。

历代有明君,亦有昏君。都一老师的门徒,可是成就不一,因为智慧不同。找同志,必要志同道合。是同学,不一定是同志。应做自己应做的事。一个人成功的原动力是思想,人没有思想能奋发?“天行健”,自强不息,成功一半;“厚德载物”更好,牺牲自己。

“威如”,威仪,“君子不重,则不威”(《论语·学而》)。既无所求,就得好好地挑选,人到无求品自高。你不喜欢我,就如我不喜欢你,与他打官腔。

为人师表无所求,有所求就没有格,因有所贪;没有求,必守住自己之本。你对我一分,我对你一分,没有双赢。求真理,到必要时必说公道话。愈客观,说话才愈有效率;有背景,就有立场。

水火既济,老太婆做菜,永远一个味,不论老的或嫩的菜。读完书要练达,抢着做事学经验,好好实习。水火不相容,但中国人就会调水火。火候不够,没泡好,水少了。蒸南瓜,火和水要调得恰到好处。你们什么也不能做,欣迎胜世,怎不好好干?要会用,必得悟,相克可以相生。智周、裁成、辅相、引聚,得“圣之时者”。

抢着做,不讲理论,要会用,练达练达,“在邦必达”(《论语·颜渊》)、“丘未达”(《论语·乡党》),辞能达意,要悟深意。欣赏文辞,如欣赏绣花。“游于艺”,艺包含广,如琴、棋、书、画、绣等。

看熊十力的书,在得启示,程、朱、陆、王所不及。程子《易程传》比不上王弼《周易注》。必要懂别人的长处,自己好好练达练达。你们得快快练达,连个基本的也没有。教授有几个成事了?学智慧,贵精不贵多。

好好重振“九圣雄图”,千万别看不起自己。你们一出手,我就替你们感到悲哀,祖宗怀天下之志——大道文化,而你们净争些什么?你们一出手,哪能成大事?我见奸,必得杀。

中国文化得大革命,另树立一套文化,钦定的都不要。士尚志,必要把中国文化之极点想出。

学文科的要好好学文,经纬天地。人最低也得过丰厚的生活,吃有无恰到好处?做事,一班接一班,不是要你们继大统。“黎民於(wū,赞美语气)变时雍(用)”,老百姓懂得用时了,此为尧一生奋斗的结果。

谦卦含积极的行为,“裒多益寡,称物平施”,《礼运》正此八字,是全民政治、社会主义都在内,此为中国人的精神。聚多,得有智慧,俭德最重要,应享受的不享受,俭为谦之基。生活不知俭,能够谦?要会想。看陵谷山川之消长,一个提示,往里可以想很多。

初六。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

爻辞与《诗经》都有韵。

“初六”,谦之始。“谦谦”,谦而又谦,习以为恒。谦者,礼之主,仁者无敌。

何以不说“利涉大川”,而说“用涉大川”?“用涉大川”,用此谦德,可历一切的艰险,仍吉。人生都在患难中,素患难行乎患难,见利与名能不动心,就差不多了。

“终日乾乾”,刚而又刚,健而又健。“谦谦”,谦而又谦,故曰“谦谦君子”,渡艰险之德具备了,于君子无所窒碍,所以此君子之用就能涉大川,吉。人生都在患难中,要素患难行乎患难,“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论语·卫灵公》)。

“前三十年看父敬子,后三十年看子敬父”,何不留一步?“太太满街白,老爷死无人抬”,何不好好栽培下一代?何以连个乡下老太太的智慧都没有?做大事业以造就接班人为第一要义。

要懂时、时之义、时之用,每个都有深意。在乱世,绝对要保住人品,愈有人品才愈有说话的分量。

《象》曰:谦谦君子,卑以自牧(养)也。

“羔羊之牧,道义者师”,“卑以自牧”,“牧”,养也。“牧”,比养意义更深,含无尽的爱。以“卑”来修养自己,非以谦。每字都有其深意。了解深意,启发良知,归于性。深入,不做违背良心的事。发心,成功快。久经世故,读一句变成生活,对外面事马上有感觉。对每字要深入,必看《说文》,以一为经,再以其他为纬,触类旁通。心境不同,所得亦不同。

羊,有牧羊人;人,要自牧。牧羊者之德行与功夫,拿卑来自牧,以谦卑之道修养自己。“谦谦君子”,进德修业;“卑以自牧”,“自牧”,总觉不如别人。不深了解,无法发自己的深省。何以一知足,就忘了“卑”字?公平、平白、平身。骄←平→卑。

如何自牧?以卑自牧,谦卑。离,因虚而明;坎,因满而险陷。书读多,愈骄傲不行,应愈不骄傲。前影壁,夸父逐日;后贪(今贝,喻欲物),戒贪钱。

夸父(fǔ),中国神话人物,《山海经》中记载的巨人,立志追赶太阳,终未及,半道渴死,是太阳崇拜的神话故事。

知人之欲——习性,习相远。孔明临死,还要骗人。真能未卜先知,何以不知阿斗乐不思蜀?看破世情惊破胆,今后面对的斗争,太可怕!

“舜其大智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研究左右人的反应。“遏恶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中庸》),“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论语·泰伯》),如此,焉有社会不知之事?还能不博?自己的环境都不知,那读书有何用?不知的都要问,怎可左右的事都不知?皆实学也。台北事都不知,还能了解世界大事?“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于右任为我题“自牧斋”,辛丑(1961)秋日,当时在一起闲聊。八国联军入北京六十年。

干支纪年法,即把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分别组合起来,共配成六十组,用来表示年、月、日、时的次序,周而复始,循环使用。《辛丑条约》是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于辛丑年光绪二十七年七月二十五日(1901年9月7日)签订,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我把后事都安排好了,人必得死,免得……必要做,说没有用。

中国好字都给洋人用尽:枢机、牧师,“羊羔之牧,道义者师”。一个人最重要要自牧,自己训练自己。自牧,什么不足则补之,君子“卑以自牧”。牧天下,先觉觉后觉,但必先自牧。想度患难,得懂得谦谦之道。是光,能突破荫蔽。看熊十力的《名相通释》。

简单的生活是个福,多自由自在!麻烦是个苦。不要一知足,就忘了“卑”字,“卑以自牧”,求为可知也,否则不能深入。能自知,才能独运其智,去己之短,成己之长。

做事,非别人知,是自己知,不能做亏心事。是一张白纸,要特别注意。以道德规范自己,会有苦。自牧,即匡昨非。

讲书,是说教。做完,结果如何不管,不造孽。我曾办慈航中学。立德、立功、立言,无德,绝不能成事。

真想发挥中国人的作用,必得好好做,此熊十力的开示,我自熊先生受益匪浅,得不少启示。每天要控制时间,勉励你们。冷静思考,必在一个时代中有所建树。伪的绝传不下去,“好名者,必作伪”,有一点伪都不行。

佛经,有些不是佛的,有许多多事者所作的伪经。以《金刚经》《心经》作界说,再看他经。印顺说真话,他与我同岁,有书与录音带。真知、真悟可不易,真悟了,所言一针见血。

述而不作,整理要系统化,后人一读就有用。《芝麻开门》节目专门训练小孩念唐诗,但是不伦不类,不懂得讲诗,应找专人指导。什么《新千字诗》?不懂!划时代的责任,必要做。人都惑于欲,好名、好利、好色。应严格训练,必要有“我不如人”的观念,才能自牧。

《四书》好好下功夫,都有大用。“为往圣继绝学”绝非空话。我每天给你们预备点工具,串一串,将来就能用。四十几岁如能独当一面,也就够了。一个人活着要有目标。我每天在死亡边缘与鬼斗,不愿做亡国奴。

六二。鸣谦,贞吉。

“鸣谦”,把谦道宣传得人人皆知,“诚于中,形于外”,自然表现出来,举止行动皆表现出谦德。有谦德,一切按礼行事,圣贤之入手处。“贞吉”,吉得系于贞。

不言之鸣,在人面前客气,谦。谦,第一个即在言语上,其言必让,在言语上不要强,要让。“其言不让”(《论语·先进》),能谦?

《象》曰:鸣谦贞吉,中心得也。

“鸣谦”,把谦德鸣于天下,非勉强,乃“中心得也”,达人的境界,己达达人。孔子是文宣王,今天的文宣净骗人。枢机,没有儿子的很少,找机就输!

“中心得也”中,礼义,有谦德,一切按礼行事,乃圣贤入手处,所以“贞吉”。因为中行之士得于谦道,再去宣传,并非勉强唱和。为仁由己,安仁的境界。“居之安,资之深”。

《孟子·离娄下》:“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

中行,儒家最标准的行为。“中心得也”,良知之显,而有得于行者,皆自得也。有内圣之德,必现于外,言语、笑貌,一举一动表里如一,内圣外王,体用不二。

取名字,算笔画不对。

九三。劳(勤)谦,君子有终,吉。

三、四皆人位,故谈君子。三,为人之正位,“君子终日乾乾”,成德了,即是君子。“乾乾”,健而又健,就不觉得社会有困难。培养精神,比任何物质都宝贵。八十几岁如我精神者有几人?每天问自己能干什么,即知道自己缺什么。人看我爱财,现在还教书,焉知我乃爱才?但找不着。

三爻少有好爻,谦卦三爻为吉,群阴之首,一阳率群阴,从而不离,因有谦德。“劳谦”,天天勤于谦,安仁的境界。

“有终”,坤“六三”“无成有终”,吉。舜其大智也与!舜无一不取于人,得始终如一,有终才吉,“有始有卒者,其唯圣人乎”。

《系辞上传·第八章》子曰:“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语以其功下人者也。德言盛,礼言恭,谦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得不懈于位,才能存其位。看《系辞传》文笔之美!中国人的头脑特别致密。

《象》曰:劳谦君子,万民(一世之人)服也。

“劳谦”,天天勤于谦,有事抢着做,脚踏实地去做,先难而后获。先劳(láo)之,而后劳(lào)之,必拿出实际的贡献,万民就会犒劳你。

谦卦六爻皆吉,五阴归一阳,“万民服也”,“中心悦而诚服也”(《孟子·公孙丑上》)。经书中的“万民”,皆指一世之人。天下人皆服了,才能天下一家。

有时最不信佛的,反是一些和尚。圣人是修来的,自己一步一步修的。真的得兑现,人就是人,求真,不要说假,孺子“未知牝牡之合而朘(zuī)作”(《老子·第五十五章》)。《奉元老人答客问》,到最后都“叫真”。自以为万能,人家找你时,你能做什么?要修真,最后都得叫真,兑现。

“爱之,能勿劳乎?”爱孩子,应养成其能做事。什么都帮他,将来他不知所以。恶使三年,善使一辈子。

女子柔弱,为母则强。看人性之美!母亲对儿女,做在前头,吃在后头。一个人要是不孝,其他不必谈。生你的,也那么爱你。不交不孝之人、有钱之友。

劳之,犒劳。小孩对父母最好的犒劳是什么?儿女多少有点成就,就是对父母最好的犒劳。孩子稍微努力,父母才有点满意。必须尽到为人子之责。儿女要是不孝,真是人性之极哀!读书,要读其中之深意。

六四,无不利。?(huī)谦。

“?谦”:一、朱子《周易本义》解为“发挥”,更当发挥其谦,没有地方不用谦。二、《说文》云:“撝(?),裂也。”来子解:“裂也,两开之意。”如木头,经太阳一晒,乃渐渐裂开。打开,剔开,都有不同的动作。裂开,分成两半。“?谦”,将谦德分给别人。

“九三”承“六四”,“六四”乘“九三”,“六四”柔而得正,故“无不利”。但劳谦之贤(九三)在下,“万民服也”,乃谦而避之,自动让位给贤者。能知贤而避之,即“?谦”,可少多少麻烦。老年人戒之在得,应功成身退,因已造就出人才,人人皆有士君之行。

学问是思想,没有智慧决办不到,但可做个实行家。何以“?谦,不违则”?能把谦分开,是有则的谦,不违则。“?谦,不违则也”,“则”在哪儿?礼者,天理之节文也。

“男有分,女有归”(《礼记·礼运》),分者,半也。夫妇一体,拿出自己谦的一半,叫对方也变成谦,成为同体。必要亲身投入,引导对方走入谦德。自觉觉人,觉行圆满,佛也。天下圆满事太少,月也不长圆。引导对方到谦,成同体,人人皆有士君子之行。

知识不能用于生活,完全没有用。必要培智,才能斗智。平常就要培养。

“?谦”与“鸣谦”,两者有距离。讲学,“鸣谦”,靠口;“?谦”,靠手,必要有实际表现。

《象》曰:无不利?谦,不违则(天则)也。

“无不利?谦”与“?谦,无不利”,思想境界不同。

“不违则”,不违天则,不违乘、承之则。人生就乘承、左右两个环境,把这个应付好就好了,“所恶于左,勿交于右”。“六四”居重臣之位,乘“九三”之刚,与阳刚之臣同事,承“六五”柔位之君。此一天则,怎么守法?天道尚公,不违其则。守其则(时、位),违则就欺上瞒下,讲德而失其则,谓之“倨恭”,拍马屁。自则,衍出节,要知节。

发挥谦之德,不违则,不违背民意。不知守则,则成卖祖求荣了。不违则,双赢了。如有所求,则奸态毕露。

看谦卦,步骤之分明:谦谦→鸣谦→劳谦→?谦,步骤严谨。“六四”对“九三”“劳谦君子”,敬之,退避三舍,“?谦”。

怎么发挥“谦”的作用?非在屋中对人打躬作揖。此爻多识时、识位,所以“不违则也”。不失则,就合理。读书亦然,应按部就班,不可以好高骛远。自己没有懂,为何要写书,岂不是自欺?民国以来,中国刚开始浅化,如船山的书,已无多少人能读了,只有船山学。

与时偕行,得识时,并非空的。随时,跟着时走。过家,亦得与时偕行,才不浪费,要“食时不力珍”(《礼记·坊记》)。

古书,古人生活的经验,祖先的经验之谈。书有古今,办法没有古今。如何用办法?要与时偕行,不违时,否则落伍。先时、治时,皆实学也。不会用,仅成点缀品而已。

王弼扫象。宋儒所有的《易》注,多半是为《程传》(《周易程氏传》)作注。知书是哪一类,要有层次地读,不要想捡便宜。

用现在的话介绍给现代人。人有用,完全在青年;青年没用,就没大用。发财,并不代表大用,是侵吞别人。最低限度,看对群有无贡献。群而不党,先人之经验。德、智、体、群、美,“群”为五育之一。各为己私,垮了!

看书,要善用时间,晚上看闲书,早上看专修。脑子松一松,也是运动。谁最会利用时间,谁就最优秀。“君子终日乾乾”,与时间赛跑;“夕惕若,厉无咎”,成功了。会用,融于生活中,成为生活中的智慧。

人皆望子成龙,但是不能注射。“才”是与生俱来的。中才,得慢慢训练,绝不能搞政治。搞政治,得是诡才,不必强求,吹牛也得有逻辑。度量己才,决定方向。中才走一个路,如研究科学。

书院以《大易》《春秋》为本经。夏学,包括老学、孔学、墨学。孔、墨曾经平分秋色,任何帝王都不会喜墨学。历代孔学,多是注疏家。“因而不失其新”,一个“因”字,证明为注疏。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思想应创新,而非因,必也“盘皇另辟天”。汉后多注疏家,行尸走肉。汉就两本书:《论衡》与《春秋繁露》。《论衡》反传统,《春秋繁露》“属一系元”。《孟子》没提“元”的思想。

今后贵乎创新,熊十力是第一个撞木钟的,应接着。从天德到奉元,要归于正学。书院,好好研究学问的地方,成学几个就成。传学是个大愿,有德也得有智慧。第一本书读明白即立本,本立而道生,一法通百法通。

六五,不富以其邻,利用侵伐,无不利。

如天下都接受谦德了,以谦富天下,中心得也。

“侵、伐”,两个动作,利用侵,其次伐,恩威并重。

“不富以其邻”,将钱拿出给人不易;还说不动,一意孤行,就不客气,用侵用伐。谦了老半天,还“利用侵伐”,是为国之利而征,非为己之利,故“无不利”。

中国人,土地与老婆不让人。国土不随便给人。用侵伐,没有不利,“征不服也”。

《象》曰:利用侵伐,征不服也。

以“天下一家”富天下,达不到,因这个邻,所以要征不服“天下一家”思想者。

文化是一辈子的事业,要随时讨论。成立学会,得学会了。要重打锣鼓另开张,另辟天地。非拒绝外来思想,而是不使之扰害。

第一件事乃中国的族群问题。必请“学生”来,经一年多,才会穿衣服。人活着要有志,有一定的目标。

有些人就西瓜偎大边。生死存亡,天命,应做就要做。

上六。鸣谦,利用行师,征邑国。

“六二”“鸣谦”,鸣谦之德,“中心得”。“上六”“鸣谦”,鸣谦之威,“志未得”。

“上六”至柔至极,居谦之终,循乎谦者。循乎谦,犹有不得。说,不听;给实惠,亦不听,虚情假意,照葫芦画瓢,虚应故事。循其谦之至,仍“志未得”,当用其威武以治之。

“师”,众也;“征”,正也;“邑国”,国内之国。“利用行师”,用众以正之。“征邑国”,出德胜门,北京城一定,什么事走什么门。

北京内城共有九门,每一门都有着其特殊的用途。发兵打仗要出“德胜门”,得胜归来的将领都要经“安定门”入城。

《象》曰:鸣谦,志未得也;可用行师,征邑国也。

“志未得”,“上六”与“九三”,心志不相得。“上六”以什么表情对付“九三”?“可用行师,征邑国”。

必要脚踏实地,不想别人帮,因别人有时会愈帮愈忙、愈乱,还不如自己干。做事,有同志固然好,没有也不必感到孤独,不要浪费时间、人力、精力。做,实至名归。

董仲舒如何能罢黜百家?乃有“智必识时”之智慧,其为醇儒,时至而成功,所言绝对高人一等,使听的人皆感到需要,此为治时,亦为先时者。想有成就,必了解时至,真下功夫,泛泛不行。

“鸣谦”的目的,在将世界变成“诸夏”,因其国以容天下,天下一家。《大易》与《春秋》相印证讲,就明白了。《易经》真明白,得下功夫,多领悟。

应世,看《诚斋易传》,对做事很有帮助。

《诚斋易传》,南宋杨万里(1127—1206)撰,以史证《易》。以程颐为宗,重人事而轻天道,正文分条罗列《周易》原文,每条之下,引三代至隋唐史实为证,释以己意。

《易》为智海,要如同炼金般,炼出真智慧,必要有机会去体悟。

可如《古文辞类纂》,以类纂在一起,用即够。

《古文辞类纂》,清桐城派大师姚鼐所编选,七十四卷,从先秦屈原、宋玉至清代方苞、刘大櫆,精选六十四位作家作品,约七百篇,分为论辨、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记、箴铭、颂赞、辞赋、哀祭等十三类。清末王先谦,又继姚鼐编《续古文辞类纂》三十四卷。

现在北京八大胡同已经没了,我没有去过,真是后悔,一“憾”也。师母的外交厉害,我就没有和日本女秘书握过手,二“憾”也。到现在,还没祭拜老太婆,不敢面对。程颐侄子病了,一夜没睡,频问;儿子病了,起不来,不问。许多事,真假之分在此。

人生很奇怪,没法都照你想象的。人生不可求全,没有全的事。必要发心,好好干上十年,绝对有所立。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许多事,只能做不能说。一举一动,多微妙!得看环境。

现在认真的少,都是虚应故事。谦,就能成?得看环境,许多人在虚应。同志,贵精不贵多。有志,要坚定。“孚、贞”是《易经》中绝不能少的二字。每天练达,学会做事,独当一面。

用什么方法叫人接受?“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论语·学而》)自以为是,你打进去,人家也把你打出去,送上,人家还不接受,就完了。应有若宗教的信仰,用自己的功夫才行,以之印证自己的短处,用什么方法都得失败。我现在与年轻时根本不是一个人。于事业、学问上想成功,皆必达一境界才行,不切实际不行。泛泛若孟子,于孔子百年后,接触过诸子百家,仍愿学孔子。孔子有什么地方叫后人愿学?自此去追,找出以印证,再立说,必与传统腐儒、乡愿之说不同。《大易》与《春秋》,中国两部最重要的书,“孔子志在《春秋》”,“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以之为大本,其他做考参。

我为了大局,才来台办学,但得有人才。人不可嫉妒,如见人好,心里不舒服,就是嫉妒,应见贤思齐。不一样才是学术,文会应各抒己见。必得自己能站得住,不要看轻自己。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天下一家,中国一人。

何以为了一己,而出卖人格、出卖国家?建立自己的信心,不要梦想。不可以资敌,必要自己奋斗,天下没有白捡的。贵精不贵多,用朱子的读书方法,上句不懂,不读下句。

办大学,必要二十五甲地以上。苗栗有三十甲,二十七公顷以上的地。必要把中国文化叫后人知道,把文化传下去。有志、有目标,不当人狗腿。有爱心,不是做窃盗。事不难,人难!才难!顺自然,不强求。

学慈济,有可学之处,必要见贤思齐。我今天准备去佛光大学,要道济。有学问,也得能做事,“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重在培智,必要多想。把人生看得轻松一点,死了,什么也带不去。不修德,就留臭名一堆。

孙中山为了政治,写了《五权宪法》《三民主义》,其继承人如真看了,会到今天?中山先生累死了,临死还说“革命、奋斗、救中国”“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但其平均地权、节制资本,继任者没人做。

真和尚没有还俗的,还俗的不是和尚。假和尚都盼还俗,最有名的庙都没有和尚。不迷信,是真共产党员。到底什么是真的?如何使思想真做下去?经济、粮食、土地问题必解决。

“裒多益寡,称物平施”,此治世之要道。称与平,没说公。“称物”,才知“平施”。“平施”,大家同一标准,没大没小、没多没少,就无怨,因为“不患寡而患不均”,此八字,中山先生想用也没用上。以中山之奔波,能写出、想出那么多;看自己,从早到晚多么享受,又做了什么?好好检讨。我来台五十年,好好感谢上苍。

曾文正有复国之功,一介文人统全国兵马,而看其全集有多少?每天,必要有应干的正事。这代生活如此,而成就如此。能的人都活不长,中山六十岁,曾文正六十二岁故去,废才才活得久。

真知,又悟了。真知不易。你们比中山、文正忙?此二人的著作,都可以垂世。我们算什么?真是对不起上苍。在此环境,必有许多做法与想法,好好办托儿所。怎么“裒多益寡,称物平施”?应慢慢去玩味。

做事,要有系统、有步骤,表面上看是一件一件,但整个是一体的。一个组织,必有一贯性。组织开始设立、演变、发展,视其损益如何,研究其一贯性。不可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一个团体中,不许有私人的事,不可以斗私。解决之道:团体不应斗利、斗私。没人敢在我面前说是非,社会无真是非。有领导的机会,无能力不能发生作用。成立基金会,应知怎么动。做事,有坏的准备、好的趋势才能做。福国利民亦是利,儒家非不言利,《易》讲许多利。

将整个中国思想串在一起。“周监于二代”,“吾道一以贯之”,“诸夏、华夏”。不同之处,更值得重视,变成立体,才能马上用。

孔子为尧作传。子思为孔子作传,就十六字:“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简要,包含整个孔子思想。

“宪章文武”,宪,大法;章,法律。存三统,“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开始是“从周之文”,此文非文章,乃典章制度、国家政策。过几年,“甚矣,吾(道)衰矣!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矣”,如是体衰,应是更易于做梦,而何以“不复梦见”?又过几年,“如有用我者,吾其(岂)为(助)东周乎”?此时,不助东周了,已经有自己的法(新王之法)与制度(新王之制)了。张三世: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步骤:黜三贵,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诚三辞:所见、所闻、所传闻,“修辞立其诚”。从文武得宪章之效益,以周为其行事之章法,此为“宪章文武”的心得。

“宪章文武”,文武之道,只可作为章法,但章法不可为典要,而“人性”与“天道”不可变,故而“祖述尧舜”。

《春秋》讲“大一统”,非讲文章。前面时代,皆为宪章;最后不为东周,非感情。宪章当今,今后不党,“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君子不党,祖宗的智慧。

吃饱,想点事。七年前,就要同学研究非洲。中国人口之多,睡狮已醒,七年之建设准确、精确、认真、神速。京九铁路,有全世界最大的车站。

中国人多口众,缺的是土地,以科技合作可以解决问题。没有高的术,则无法领导别人。

学术,学必得有术。走路喜抄捷径,懂术也;我散步,不走捷径。目的不同,术就不同。每天活着都用术,一举手即含术。擦桌子,一面想用术,如何擦干净。学完,就有达到目的的捷径,学术。插花,也有处理花材之术。《中道探微》(王苏著,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一书,资料多。

中国的道,非中道,是“一中之道”。《大学》讲一,《中庸》讲中;《大学》与《中庸》互相表里。《中庸》是小《易经》。

一画开天,“一”代表乾,“一一”代表坤。道生一,天得一以清。吾道一以贯之,得一了。修《大易》与《春秋》,改一为元。大学之道,在止于至善,即止于一,即讲正;正心,知止而后有定、静、安、虑、得。人得一,就大了。

学大,“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大人,丈人,丈夫。“师,贞,丈人吉,无咎”,丈人之德,超过大人,故能全人之国、全人之师。夫君,没德叫夫,有德叫君。卿卿,你是我的好宰相。卿卿我我,喻两人感情之好。

我写一本完全讲错的书,是前人所无的。我的脑子反应快,记忆亦不差。别人说,看法未必同。学大用中,一中之道。要体悟,用到智慧上,造就一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