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对的人,做对的事

一群欧洲的绅士正在屋里玩桥牌,气氛非常融洽。突然,一个黄皮肤的中国人闯了进去。他把桌子一掀,睁大双眼对着满脸惊愕的玩家们说:“来,我们重新玩!”这个破门而入的中国人名叫余承东,他曾是华为欧洲片区总裁(见图1-3)。

图1-3 华为终端公司董事长余承东

这个虚构的场景是余承东一手率领的华为3G业务团队在欧洲孤军奋战的反映,他带领团队成员一路披荆斩棘,指挥这支狼性团队从弱小到成为世界第一的每一场战役。

当然,余承东不曾掀翻桌子,他只是胆大,不按常理出牌。更难得的是,他虽然个性独特,但又是一个典型的华为人。1969年,他出生于中国安徽省六安市的一个小县城霍邱,自小勤学踏实,成绩优秀。

余承东曾在西北工业大学念完了本科,后考入清华大学攻读硕士学位。1993年,他抱着试一下的心态去华为找工作,那时候,华为也才刚成立5年。没想到,他进了公司就再也没离开过,成了一名“老牌”的华为人。

他受过生活的磨难,吃过苦头,又有着不灭的雄心壮志,迫切地想要改变命运,具有这类品质的正是任正非最为欣赏的华为人。近20年时间里,余承东历任华为3G产品总监、无线产品行销副总裁、无线产品线总裁、欧洲片区总裁、战略Marketing(市场营销)总裁等职务,得到了极大的锤炼。更重要的是,他和华为的价值观一致,崇尚艰苦奋斗精神,相信一切皆有可能。

在华为终端业务重新起航之时,任正非“罢免”了余承东欧洲片区总裁的职务,把他调回国内,把新成立的消费者BG交给了他。在任正非眼里,消费者BG这个“坑”就该种余承东这根“萝卜”(见图1-4)。

图1-4 广东惠州,消费者BG团队战略研讨会合影(芮斌提供)

余承东敢说敢做,个性高调,适合需要建立品牌的终端业务。如果换一个内向低调的人,恐怕很难一炮打响。任正非曾说:“就让‘余疯子’(余承东)搞黑与白去,我们多点灰度,不正好和他对冲一下。”这番评价,无疑是将余承东排在了“灰度”之外,意即余承东敢于冒险,不轻易妥协,干劲大,敢于挑战,这正好是消费者BG战队最需要的“将军”。

变革过程充满变数,如果没有一位对的领导者,想要夺取胜利绝无可能。用对人,才能打好仗。余承东的上任,为消费者终端的转变拉开了序幕。他即将面对的,是另一场更加残酷的硬战。

从表面来看,在华为终端正需要领队人的时候,余承东适时出现了。但实际上,余承东绝不是偶然出现的。一个企业,如果在用人之际才到处寻找人才,或者才开始培养人才,那就太迟了。

在华为,管理人员基本都会经历跨部门、跨业务的锻炼。一个研发能力很强的员工,或许会被派到某个市场去管理销售。一个擅长财务的管理者,或许会被调到人力资源部门。从余承东的简历中,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华为培养人才的路径。越是高位者,业务的融合程度越高。

20世纪80年代,IBM最伟大的首席执行官之一约翰·埃克斯(John Akers)曾说:“想让一个组织保持最大的活性,就是让所有人都流动起来。”通过一次次离开舒适区,华为炼成了“万能”队伍。华为培养的不仅是人才的专业技术能力,而是他们面对变化的应对能力。这样的能力,让人才在每一次动荡中能快速找到安全感,投入新的战斗中。如此,华为的人才晋升路线不是陡峭的直线或者梯形,而是平稳起伏的“之”字形结构,能够帮助变动中的组织和人才在不舒适中重新找到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