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系统与物流系统的概念

1.1.1 系统基本理论

追根溯源,近代比较完整地提出“系统”概念的是亨德森,后来发展为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1948年,诺伯特·维纳创立了“控制论”。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博尔楔又尝试把控制论与信息论结合起来,并于1956年发表题为《一般系统论:一种科学的框架》的文章。1968年,贝塔朗菲出版的《一般系统理论的基础、发展和应用》一书,更加全面地阐述了动态开放系统的理论,被公认为一般系统论的经典著作。

一般系统论认为,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不断地同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而维持一种稳定的状态。一般系统理论建立以后,西方有些学者把它应用于工商企业的管理,形成系统管理学派。这一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约翰逊、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1963年,他们三人共同出版了《系统理论和管理》一书,从系统概念出发,建立了企业管理新模式,成为系统管理的代表作。他们认为,系统观点、系统分析和系统管理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三个方面。

1.系统的含义

系统是由两个以上相互区别或者相互作用的单元有机结合起来、完成某一个功能的综合体。因此,系统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要素组成;各要素间相互联系,使系统保持稳定;系统具有一定结构,保持系统的有序性,从而使系统具有特定的功能。

系统一般具备四个基本特性,即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和环境适应性。系统的整体性是指各个部分结合在一起表现出来的整体功能要大于各个组成部分功能的简单叠加。相关性是指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目的性是指系统具有将各个要素集合在一起的共同目的。环境适应性是指系统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的,系统必须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系统是相对于外部环境而言的,外部环境向系统提供劳力、手段、资源、能量、信息等,称为“输入”。系统应用自身所具有的功能,对输入的元素进行转换处理,形成有用产品,再“输出”到外部环境供其使用。输入、转换、输出是系统的三要素。另外,由于受外部环境的影响,系统的输出结果可能偏离预期目标,所以系统还具有将输出结果的信息反馈给输入的功能。系统的一般模式如图1-1所示。

图1-1 系统的一般模式

按照一般系统运作模式,一个完整的系统是由输入部分、输出部分、转换过程(将系统的输入转换成输出)和系统运行过程中的信息反馈环节构成的。系统的有效运行是以诸环节各自的顺畅、高效运作,以及相互之间的高度协同效果为前提的。在系统运行过程中,或当系统循环周期结束时,会有外界信息反馈回来,为原系统的完善提供改进信息,使下一次系统运行得到改进。如此循环往复,便可实现系统有序的良性循环。

2.系统的分类

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将系统分成如下多种类别。

(1)自然系统和人工系统。自然系统与人工系统的界限是模糊的。大多数系统是自然系统和人工系统的混合系统,是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系统。

(2)实体系统和概念系统。实体系统具有物质实体,如机械系统。概念系统是由概念、原理、程序等观念化的实体组成的系统,如法律系统、信息系统等。

(3)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封闭系统是指与外界环境不发生任何形式交换的系统,如封存的仪器系统。开放系统是指系统内部与外部环境有能量、物质、信息交换的系统,如大部分人工系统。

(4)静态系统和动态系统。这种划分是依据系统状态参数是否随时间改变而决定的,如平面布置系统一般属于静态系统,而生产系统一般属于动态系统。

(5)对象系统和行为系统。对象系统是按照具体研究对象进行区分确定的系统,如库存系统。行为系统是以完成目的行为为组成要素的系统,如管理系统。

(6)控制系统和因果系统。控制系统是具有控制功能和手段的系统。因果系统是输出完全决定于输入的系统,如测量系统。

3.系统分析

系统理论观点认为,整体是主要的,而其各个部分是次要的;系统中许多部分的结合是它们相互联系的条件;系统中的各个部分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各个部分围绕着实现整个系统的目标而发挥作用;系统中各个部分的性质和职能,由它们在整体中的地位决定,其行为则受到整体的制约;整体是一种力的系统、结构和综合体,是作为一个单元来行事的;一切都应以整体作为前提条件,然后演变出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整体通过新陈代谢使自己不断地更新;整体保持不变和统一,其组成部分则不断改变。

所谓系统分析,就是对一个系统内的基本问题,用逻辑推理、科学分析的方法,在确定条件与不确定条件下找出各种可行的方案。或者说,系统分析就是以系统的整体最优为目标,对系统的各个主要方面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是一个有目的、有步骤的探索性分析过程,以便给决策者提供直接判断和决定最优方案所需要的信息与资料。系统分析要求有严格的逻辑性。在进行系统分析时,首先,应紧密围绕建立系统的目标;其次,应从系统的整体利益出发,使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既要考虑当前利益,又要考虑长远利益,还要做到抓住关键问题,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1.1.2 系统管理

系统管理理论兴盛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有关整体和个体组织及其运营的观念体系:①组织是由人建立起来的,是相互联系着的,并由共同运营的要素(子系统)构成的系统;②任何子系统的变化均会影响其他系统的变化;③系统具有半开放特性——既有自己的特性,又有与外界沟通的特性。

系统管理有四个特点:①以目标为中心,始终强调系统的客观成就和客观效果;②以整个系统为中心,强调整个系统的最优化而不是子系统的最优化;③以责任为中心,分配给每个管理人员一定的任务,而且要能衡量其投入和产出;④以人为中心,每个员工都被安排做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并根据其业绩支付报酬。同时,在系统管理中,有四个紧密联系的阶段:创建系统的决策、系统的设计、系统的运转和控制,以及系统运转结果的检查和评价。

系统管理从系统观点来考察和管理企业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效率与效益。首先,这使企业管理人员不至于因为只注重一些专门领域的特殊职能,而忽略企业的总目标,也不至于忽略本企业在更大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企业的系统管理就是把信息、能源、材料和人员等没有联系的资源,结合成一个为达到一定目标的整体系统。其次,按系统观点组织资源的企业,并不会消除企业的各项基本管理职能,但能把企业中的各个子系统和有关部门的关系网络看得更清楚。计划、组织、控制和信息联系等基本职能不是孤立的,而是围绕着系统及其目标而发挥作用的。

系统动态学是系统管理学说的进一步发展,并且把系统管理的范围扩大到整个社会和整个世界。系统动态学强调政策,而且通过计算,把政策和其他系统因素结合起来构成实际模型,并分析系统的管理过程,进而说明管理对于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

1.1.3 物流系统的概念

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里,物流活动所需的机械、设备、工具、节点、线路等物质资料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它是由物流各要素组成的,要素之间存在有机联系并具有使物流总体合理化功能的综合体。物流系统是社会经济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或组成部分。

小知识

“物流”一词的来源

“物的流通”这个词最初是由英语“physical distribution”翻译而来的,开始时只在政府的有关部门中使用,后来逐步流传到民间。

而将“物的流通”简称为“物流”幵在企业界广泛使用,则已经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事了。

物流系统和其他系统一样,具有输入、转换和输出三大功能,通过输入和输出使系统与社会环境进行交换,使系统和环境相依而存,而转换则是这个系统带有特点的系统功能。另外,物流系统还具有信息反馈功能,并通过相关调控机构进行调控,以期取得预期的目标。因此可以说,物流系统是“为有效地达到某种目的的一种机制”,也就是为了达成某一目的,把人力、物力、资金、信息等资源作为指令输入使它产生某种结果的功能。

物流系统是人参与决策的人工系统,人是系统结构中的主体,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系统或子系统的形成。物流系统的基本模式如图1-2所示。

图1-2 物流系统的基本模式

1.1.4 物流系统的特点

物流系统除具有一般系统共有的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环境适应性的特点外,还具有以下特点。

1.物流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

物流系统是由人和形成劳动手段的设备、工具组成的。在物流活动中,人是系统的主体。因此,在研究物流系统各个方面的问题时,应把人和物有机地结合起来,作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加以考察和分析,并且始终把如何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放在首位。

2.物流系统是一个大跨度系统

物流系统的大跨度体现在地域跨度大,通常会跨越地区界线;时间跨度性大,有些商品在产需的时间方面存在很大差异。

3.物流系统是一个可分系统

物流系统无论其规模多么庞大,都可以分解成若干个相互联系的子系统。这些子系统的多少和层次的阶数,是随着人们对物流的认识和研究的深入而不断扩充的。系统与子系统之间、子系统与子系统之间,存在着时间上和空间上及资源利用方面的联系,也存在总的目标、总的费用以及总的运行结果等方面的相互联系。

4.物流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

由于物流系统一端连接着生产者,另一端连接着消费者,系统内的各个功能要素和系统的运行会随着市场需求、供应渠道和价格变化而经常发生变化,这就增加了系统优化和可靠运行的难度。物流系统是一个具有满足社会需要、适应环境能力的动态系统。经常变化的社会环境使人们必须对物流系统的各组成部分不断地修改、完善,这就要求物流系统具有足够的灵活性与可改变性。

5.物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物流系统运行对象——“物”遍及全部社会物质资源,资源的大量化和多样化带来了物流的复杂化。物流系统的范围横跨生产、流通、消费三大领域,这些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组织和合理利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在物流活动的全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大量的物流信息。物流系统要通过这些信息把相关子系统有机地联系起来。如何把信息收集全、处理好,并使之指导物流活动,亦是非常复杂的事情。

6.物流系统是一个多目标函数系统

物流系统的多目标常常表现出“效益背反”现象。“效益背反”是指物流系统的各要素之间存在目标不一致的地方。例如,对物流时间,希望最短;对服务质量,希望最好;对物流成本,希望最低等。物流系统恰恰在这些矛盾中运行。要使物流系统在各方面满足人们的要求,显然要建立物流多目标函数,并在多目标中求得物流的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