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弱战

中国军事史上以弱胜强的战例数不胜数,其作战背景和条件虽不尽相同,但指导原则和战法往往有相通之处。本篇以《弱战》为题,旨在阐述在我弱敌强形势下的作战应掌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著者指出,如果敌众我寡、敌强我弱,要善于利用“示强”的办法,将自己伪装成强大的态势,使敌人难以判断我军的真实实力,使之怯于与我交战,从而为我军安全转移乃至转入反攻,提供充足时间与空间。本篇连同上一篇《强战》,都吸收了《孙子》的“示形”思想,并发挥其“强弱,形也”的主张,阐发其对强敌则“示强”,对弱敌则“示弱”的观念,抓住了“兵者,诡道也”这一精髓,也可以折射出军事斗争中的智力因素与战争结果之间的密切关系。事实上,军事上的“示强”与“示弱”并无成法,倘拘泥于“遇强示强”“遇弱示弱”,又失去了兵家的灵魂。史例出于《后汉书·虞诩列传》。汉将虞诩在众寡不敌的形势下,以不满三千的弱旅,击败万余羌兵,是运用“弱而示强”战法的结果;而战国孙膑则是采取“弱而示弱”的策略战胜强大的庞涓的。孙膑“减灶”,虞诩“增灶”,看似战法相反,实则原则统一:两者都能敏锐地根据敌我双方的“势”,机智灵活地制定出合理的“示弱”或者“示强”作战方案。究竟是“增灶”还是“减灶”,“示强”还是“示弱”,从来就没有现成的答案,全在前线指挥官对形势的判断。

 

凡与敌战,若敌众我寡,敌强我弱,须多设旌旗,倍增火灶,示强于敌,使彼莫能测我众寡、强弱之势,则敌必不轻与我战。我可速去,则全军远害。法曰:“强弱,形也〔1〕。”

后汉,羌胡反〔2〕,寇武都〔3〕,邓太后以虞诩有将帅之略〔4〕,迁武都太守。羌乃率众数千,遮诩于陈仓、崤谷〔5〕。诩即停军不进,而宣言上书请兵,须到当发。羌闻之,乃分抄傍县。诩因其兵散,日夜进道,兼行百余里〔6〕。令吏士各作两灶,日增倍之,羌不敢逼。或问曰:“孙膑减灶〔7〕,而君增之。兵法日行不过三十里,〔以戒不虞,〕而今日且二百里,何也?”诩曰:“虏众多,吾兵少。虏见吾灶日增,必谓郡兵来迎。众多行速,必惮追我。孙膑见弱〔8〕,吾今示强,势有不同故也。”

 

【注释】

〔1〕强弱,形也:语出《孙子·势篇》。

〔2〕羌胡:指我国古代的羌族和匈奴族,亦泛称我国古代西北部的少数民族。

〔3〕武都:郡名,东汉时郡治在下辨(位于今甘肃成县西北三十里)。

〔4〕邓太后:邓绥(81—121),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人,东汉著名的女政治家,汉和帝的皇后。其祖父是东汉开国重臣、云台二十八将之首的邓禹。虞诩(?—137):字升卿。陈国武平县(今河南鹿邑西北)人,东汉时期名将。

〔5〕陈仓:古县名,今陕西宝鸡东,为通向汉中的交通孔道。崤谷:即大散关。在今陕西宝鸡西南大散岭上。

〔6〕兼行:加倍速度赶路。“兼行”后原有“日行”二字,衍,据《后汉书·虞诩列传》删。

〔7〕孙膑:齐国阿(今山东阳谷东北)人,孙武的后代,战国时兵法家,著有《孙膑兵法》一书,也称《齐孙子》。

〔8〕见(xiàn):同“现”,显示。

【译文】

大凡对敌作战,如果敌众我寡,敌强我弱,必须多设旗帜,加倍增筑锅灶,向敌人展示强大,使它无法摸清我军多少、强弱之实情,敌人就必定不敢轻易与我作战,我可以迅速撤离,使全军摆脱危险境地。兵法说:“兵力的强弱,可以‘示形’伪装。”

东汉时期,羌族反叛,寇掠武都郡,邓太后因虞诩有将帅才略,升迁他为武都太守。羌人率众数千人,阻截虞诩于陈仓、崤谷一带;虞诩立即命令部队停止前进,扬言上书皇帝请求援兵,只等援兵一到就进发。羌人听到这个消息,便分兵到附近各县进行抢掠。虞诩乘其兵力分散,率兵疾速西进,日夜兼程赶路,一昼夜行进百余里。命令部队官兵每人各造两个锅灶,每天增灶一倍,羌兵不敢逼近。有人问:“孙膑采用逐日减灶之法,而您却逐日增灶。兵法上讲一日行军不得超过三十里,以防不测,而今我们却走了将近二百里,为什么?”虞诩说:“敌人兵多,我军人少。敌人见我军锅灶逐日增多,必定认为诸郡救兵来参战了。兵力增多而行军速度又快,敌人必然不敢追赶我们。孙膑是向敌人显现弱小,我向敌人伪示强大,所处态势不同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