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露现实
如果孩子有了心理障碍后,往往会使一个家庭鸡犬不宁。孩子本来表现很好,他会突然间有一些奇怪的表现,比如顶撞父母、放弃学习、厌倦与人交往等,甚至有的还要自杀或有意伤害他人。他所表现出来的一切行为都不会令父母、老师满意。了解孩子心理的父母可能会对孩子有一份理解,不了解的,他们认为孩子的这种行为是孩子真正变“坏”的结果。
1.抑郁是很严重的心理疾病
杜雷原是一个高三的男孩子,那年他19岁,是一个正值花季的少年。他出身于一个工人家庭,父母都没有太高的文化并且双双下岗。家庭虽然贫穷一些,但杜雷从小就聪明伶俐,这给家庭带来欢乐的同时,家里更是对他抱有很大的期望。杜雷也很懂事,他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家里贫穷的状况,使自己的家人生活得好一些。因此,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他都是埋头苦读。他的学习成绩也很好。就是这样一个勤奋的好孩子,却没有一个知心的朋友,因为他把心思全都放在了学习上,在学校里他就很少交朋友,杜雷常常感到很孤单。在上了高三以后,学习压力加大不说,特别是学校收的杂费增多,这就加大了他家庭的负担。看着父母拮据的生活因他而雪上加霜,他更因此而自责。因此,上高三不久,杜雷常有一种难以言状的苦闷和压抑感,但他自己又说不出来是什么原因。他总是感到自己的未来很迷茫,对自己的一切都很不顺心,心里老是压着一份悲伤,就是考试拿了全校第一,他也没有了原来考第一的那份喜悦。以前自己感兴趣的事,现在看来都索然无味了,杜雷对于自己的学习渐渐地失去了积极性,在很短的时间内,他的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这时的杜雷不仅情绪上显得忧郁愁苦,在生理上也出现了不良反应,他开始睡眠不好,在睡觉时常常被噩梦惊醒,而且胃口也不开。他感到很悲观、很压抑,常常想一死了之。
所有的这些症状表明,杜雷已经陷入抑郁的泥沼。
抑郁是可怕的,也是普遍存在的,更是容易被人忽视的疾病。美国心理健康协会的最新研究结果表明,抑郁症通常被认为是困扰成年人的问题,但事实上,抑郁症却影响着美国2.5%的儿童以及高达8.3%的青少年。可中国的许多父母,对自己的孩子是否可能患有抑郁症并不了解,这项研究结果和上面的事例对我国的父母们,也许可以起到一点警示作用。
当孩子遇到不开心的事时,孩子的情绪就会低落,如果长时间的情绪低落,孩子就会总处于一种抑郁不安的状态,这种抑郁不安的状态有可能会导致心理上的疾病——抑郁症。早在二千多年前,就有人在著作中提及抑郁症患者,可以说,抑郁症自古以来就困扰着,甚至是残害着人们的身心。但遗憾的是,很多家长却忽视了这一可怕的“心理杀手”。
孩子有了严重的抑郁症后,就会整天都感到心烦意乱,注意力分散,精力不集中,干什么事情都缺乏兴趣。这样的孩子往往是性格内向、文静、不爱交际的人。抑郁的孩子会有不愿意出头露面、孤僻、倔强的特征,这些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据不完全统计,在每年满怀希望地准备着高考的学子中,有2%的学生是有或轻或重的抑郁症的。开始可能是由于考前复习时用脑过度,常有头痛、失眠、恶心、食欲不振的感觉;在参加高考时,又会因心情紧张而出现心慌、脸色苍白、记忆力下降等症状;落榜后或考试不如意时,孩子感到失落、烦闷。孩子会深深地感到自卑、失望和心情极不痛快。久而久之,孩子开始有了失眠、健忘、思维能力下降、多梦、腰酸等症状,这就是抑郁的倾向,它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了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孩子的情绪低沉、自我评价过低;同其他人的接触减少、成绩下降;有睡眠障碍、躯体不适等症状,这些都是抑郁所带来的恶果。
因此,作为孩子的父母,要及时认识到孩子在生活中存在的抑郁情绪,可能的话,还要耐心地帮孩子解决抑郁的心理问题,这对每位父母来说都是家庭教育中所必要的。当然,父母不可能解决孩子们生活中的所有问题,可父母至少可以为孩子提供改变抑郁心理的建议,帮他们成长为有着良好适应能力的人。孩子生活在一个充满理解和关心的环境里,加上父母对抑郁症也有所关注,孩子就可能不表现出来抑郁,时间长了,就是有这种不良的情绪,也可能会逐渐被淡化。所以,家长对孩子抑郁症的防范和治疗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是父母使孩子自卑
在现实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孩子到外面一受人欺负就说“我告诉爸爸打你”;孩子一做事,父母就会嚷嚷:“当心、小心”;一些无知的家长当众嘲笑孩子,揭孩子的短;经常以亲戚朋友的孩子的长处比自家孩子的短处,还带着一些嘲讽挖苦的口气。这些不起眼的小事,往往是孩子自卑的开始。在父母这样的教育中,孩子的信心正在慢慢地丧失,自卑正在渐渐地滋生。
孩子的自卑只是在某种情景下心理失衡的一种表现。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自卑感不是人的最坏情感,更不是一个人变态的征兆,相反它是每个人在追求更大的价值和完美的人生过程中必然要出现的心理反应。”在阿德勒看来,人在生活中时刻可能产生自卑感,生活的一些不足,都可能使人产生灰色情绪,而且这种情绪还会因为自己与周围人的比较而加剧。自卑会使孩子有自怨自艾、悲观失望等消极心理,这种糟糕的心理往往使家人束手无策。
李某是一个大一的女大学生,她是一个单亲家庭的独生女儿,漂亮的外表深得人喜爱。在学校还算是一个能自觉遵守纪律的孩子,就是上课时经常开小差。她还喜欢一个人独来独往,常常一个人独自坐着发呆,平时也很少与同学交流,就是遇到老师同学也不打招呼,她总是回避与他人的交往,那副可怜的样子与她漂亮的外表极不相称。李某的童年是幸福的。父亲是市属电机厂的职工,母亲是幼儿园的老师,虽然经济上并不很富裕,但那种小康生活也让一家人其乐融融,这时,聪明伶俐、活泼可爱的李某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而一场意外使她的妈妈去世。这给年幼的李某带来重大的创伤。以后,李某变得郁郁寡欢,不愿与他人交往,越来越不合群。学习上也因自卑孤独而使成绩一落千丈。随着后妈的出现,李某这种情况更加变本加厉。家庭的变故、缺少关心和爱护的李某,因继母的出现更得不到关心、爱护和理解,终日闷闷不乐的李某在找不到倾诉的对象后,就渐渐地产生一种自卑的心理。
孩子自卑心理的出现,不是家庭温暖的缺失,就是家庭教育的不当。我们还会常看到类似这样的现象:
有孩子小时候出于好奇偷拿了别人一件东西,过后,孩子的父母仍抓住这事不放,一旦孩子稍有不对,就拿这件事来讽刺他,甚至在外人面前令孩子难堪。因此,孩子心里害怕父母,在家的言行举止都很小心翼翼,因为自己稍有不对就会遭到父母的白眼和辱骂,孩子的害怕往往会成为他不可跨越的一道心理障碍。
孩子由于被父母打骂而讨厌回家,这是在好多家庭常见的现象。从孩子心理的角度来看,孩子所表现出来的厌家是有其心理原因的。父母对自己的评价过低,孩子就会缺乏信心,处处感到不如别人,悲观失望甚至对那些稍加努力就可以完成的任务,也往往会因自叹无能而轻易放弃。孩子的父母不懂得如何尊重孩子,使孩子的自尊遭受挫折,因羞耻感和屈辱感不断加强,最终导致自我否定意识的形成与发展,表现为消极的自我评价。随着消极的自我暗示不断出现,智能水平逐渐下降,逐渐形成逃避现实、离群索居的孤僻性格,谨小慎微、容忍退让的懦弱性格,这样往往会形成自卑的心理。
自卑心理形成原因比较复杂,既有个人生理、心理上的原因,也有家庭、学校和社会因素的影响。父母的责骂与毒打、同学的嘲笑、社会舆论的评头品足、说长论短,都增加了孩子的心理压力,诱发自卑心理。孩子的自卑感通常产生在有失败的体验之后,尤其是孩子经历过多次失败,往往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就会对这种失败耿耿于怀而难以自拔,进而把失败归咎于自己的无能。这时,父母就要注意引导自己的孩子,不然,孩子就会陷入自卑的泥潭。
3.叛逆的孩子好和父母“对着干”
令很多家长苦恼的是,孩子不听自己父母的话,很难跟孩子沟通,冲突格外明显。在青春期里的孩子,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叛逆现象,叛逆心理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一种心理状态,在14至18岁的青少年中表现得尤其明显,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对家长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心存对抗,他们内心也明白按照大人的意愿行为做事的合理性,但他们却有意违抗父母的意志,只在乎和大人对抗时的快感,而孩子“对抗”的方式也是千差万别的。
张林读高中时,他非常喜欢信息技术这门课,但父母却禁止他玩电脑,一味地要求孩子放学回家后做作业、背英语单词,这引起了张林的不满。既然家长在家不让他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他就有意不用功,让自己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明知这样做不对,张林依然我行我素,他甚至喜欢看到父母着急的样子。叛逆心理在青少年身上是全方位表现出来的。比如表现在学习方面,若是父母把个人意愿强加给孩子时,他们不仅不会按照父母的吩咐去做,还会采取报复手段,故意不学习。
16岁的高中学生程辉,染了一头的红头发,红头发中间又夹染几撮蓝头发,还喜欢穿新奇的服装,他知道这些都是父母及老师所无法接受的,但每当看到父母或长辈看见自己所表现出来的不满和气愤,他犹如自己打了胜仗一样的开心。很显然,孩子的叛逆心理还明显地表现在穿着打扮上。年少的孩子喜欢追求时尚,表现个性,但他们缺乏对事物辨识的能力。有些青少年所追随的东西,往往是标新立异,突出自我。青少年自我意识和好奇心强,他们会不遗余力地追求个性,把自己变得很另类。他们的目的是在心里面反世俗、反潮流,以此来吸引别人对他的注意。
一个叫郑强的中学生,父母关系破裂了,郑强跟了父亲。他原本品行兼优,因为父母婚姻的破裂,是父亲有第三者插足,这让孩子心灵蒙受很大的创伤。在失去妈妈的日子里,郑强无法接受这个第三者的后妈,于是就故意和父亲作对,父亲不让他做的事他偏要做,吸烟、喝酒、赌博样样都会,还交上了社会上的不良朋友。他还处处“整治”继母,为的是不想让他们过上平静的日子。对于处在破裂家庭的孩子,一般精神比较紧张,而感情承受能力比较脆弱,他们比其他青少年更容易出现叛逆心理。
一位家长苦恼地诉说,自己的孩子不知怎么回事,假期里,她每天不是写作业,就是自己闷头上网玩游戏、聊天,对家长不理不睬。面对孩子的这种状况,父亲很想跟女儿好好沟通一下,谁知没说几句话,女儿就顶撞说:“我就是这样,关你们屁事?”还在自己的房间门贴上“不要打扰我”几个字,气得父亲无话可说。其实,在中学时期的孩子,正处于“心理断乳期”,有了独立的倾向。这阶段的孩子情感起伏大、变化大,父母很难驾驭是很正常的事。这个时期的孩子有了喜怒哀乐,不但不愿向父母吐露,还要埋怨父母不理解自己,很多父母对这时的孩子往往处置不当,要不对孩子的表现刨根问底,要不漠不关心,父母不知道放下架子,与孩子平等相处,更没有把孩子当知心朋友。孩子的反抗情绪就这样被加强了。
以上孩子的种种表现,都是孩子心里有叛逆情绪的结果。很多事例表明,叛逆使孩子变得冷血,亲情、朋友和自己的前途在他心里变得一钱不值。有叛逆情绪的孩子还会对父母乃至对社会怀着很深的憎恨。
父母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天起,就盼着孩子能快点儿长大,可随着孩子一年年地长大,却平添了许多烦心事。因为孩子进入青春期后,以前听话的“乖乖女”“乖乖儿”就会变成“犟头驴”。教育处在青春期叛逆状态的孩子是件很棘手的事,“强加束缚”往往成了父母教育孩子的主要手段,可这种“强加束缚”用得不好,就会增加孩子的对抗情绪和叛逆心理,难保孩子会出现行为的偏差乃至滑向歧途,因此,家有“坏孩子”时,父母就要更加重视自己的教育方式。当许多传统的教育方式已不能见效时,这时不妨换一种心态,变化一下方法,这样才能避免上述悲剧的发生。对“逆反期”孩子的心理加以正确引导,将使他们一生受益,但如果处理不好,将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发育和身体的健康成长。
探究事情实质
1.孩子在心理的自我禁闭
父母要了解,抑郁是以情感低落、哭泣、悲伤、失望、活动能力减退,以及思维、认知功能迟缓等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情感障碍。抑郁是多种不良情感的一种综合,它是痛苦、愤怒、焦虑、悲哀、自责、羞愧、冷漠等情绪复合的结果。由于各人的心理素质不同,抑郁有时间长短、程度强弱之分。抑郁被称为“心灵的流感”,它是在坏孩子中存有的一种普遍的“坏”情绪。父母在对待这样的“坏”孩子时,很少有人重视这种情绪,于是使很多这样的“坏”孩子都沉浸在抑郁的阴影中无力自拔。
对于有抑郁心态的孩子来说,他们在心理上进行自我禁闭,外人很难穿透他心理的壁垒,他总是把自己深锁在自己戴起的枷锁中,他一个人感受着没有任何现实的孤独、自责和种种不快。
由于抑郁是很多情感综合的结果,这使抑郁有较大的隐蔽性,很多父母往往看不出这一点。孩子是单纯的,很多事情都是通过父母来判断而认知的,抑郁对孩子的危害是很大的,这就使得父母在对孩子抑郁的关注方面任重而道远。很多父母不知道抑郁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危害,当孩子患有抑郁症的时候,他在情绪上就会焦虑和激越,身体的各项功能就会随之下降;在精神上就会出现运动性阻滞,以致人的思维消极;它还是人自杀的动因,人们称抑郁症为“人类第一号心理杀手”,就是因为没有任何一种心理疾病或精神病有它这样高的自杀率。
孩子可能在生活中与人发生过一些矛盾,这些矛盾在常人看来根本就是无关紧要的,或者就是毫无原因,孩子却深感环境的压力大,经常心烦意乱、郁郁寡欢,不能安心学习,会用各种理由和借口迫切要求父母为其换环境。可到了一个新的地方,他还是认为环境不尽如人意,反复要求改变。当孩子达到既定目标时并无喜悦之情,反而感到忧伤和痛苦,他们在别人看来是喜悦的事时却愁眉苦脸。有的在学习期间经常无故往家跑,想休学或退学。这样的孩子严重时一进学校门口就感觉肢体无力等,当回到家中,他一切又都正常。
因此,抑郁是孩子在心理的自我禁闭,综合表现是:情绪低落、无精打采,就是对一些原来喜爱的事也没了兴趣,他们干什么都高兴不起来,总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好,体验不出生活的快乐;他们不愿社交,故意回避熟人;他们对自己和未来缺乏信心,一点点的缺点或过失也会给他们带来不尽的后悔;他们还会与失眠、食欲不振、疲劳、头痛常伴。他们精神倦怠、表情冷漠,生活弥漫着灰暗;有的人还自暴自弃,甚至出现自残、自杀行为。
对孩子抑郁的问题,父母要把它当作是孩子的病态,而不是孩子的“坏”,家长的态度对于纠正孩子的抑郁心理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家长要有一种理念,就是孩子的抑郁的状况是很自然的情况,很多人都会有这种不良情绪,只是各人的抑郁症状轻重有所不同,或有人能忽视这种不良情绪。还有,孩子的抑郁心理是可以治疗的。当你认识到孩子的“坏”是因为抑郁的时候,你就会给孩子更多的关心,家长对孩子的矫正也会很理性。抑郁是孩子在心理的自我禁闭,孩子自己不能“解放”自己,他要外界给予他“输液”“打针”和做一些心理护理,这样孩子才会康复。中国家长往往对于孩子的精神健康重视不足,往往使得他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孩子的精神世界就成了他们教育中的盲点。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是很正常的,正如有句话说的那样:“不经历风雨那能见得了彩虹。”孩子只有在“风雨”中成长才会更加显得成熟。
2.孩子有个“逆反期”
许多孩子小时候在父母的眼里都是乖巧可爱的,可孩子一长到十四五岁时,就开始爱和父母唱反调了,对于父母的话他们总是“东耳朵进西耳朵出”;就是天大的事,孩子也不跟父母说……一个孩子在他成长的过程中,这样的情况可能会持续两三年时间。有些孩子在父母面前的“不听话”表现得很突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看到不少父母有这样的悲叹:亲生骨肉在和自己作对。心理学家把青少年专爱和家长、老师作对的这一时期称为“逆反期”。叛逆是每一个孩子在成长中一个必然的心理过程,这就叫孩子的“逆反期”。
“逆反期”是一个人从孩童过渡到成人的关键时期,如果家长不加以正确引导,就会导致孩子产生叛逆的性格,由此就会产生许多病态性格,比如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对抗社会等,这些性格如果进一步发展的话,还可能向犯罪心理和病态心理转化。叛逆起源于孩子自我意识和好奇心的增强,加上社会、媒体的冲击,促使青少年对许多东西产生兴趣,他们便要通过表现个性、追逐潮流来满足自我意识和好奇心。当这种孩子的自我意识和好奇心超出一定程度的时候,孩子就表现出叛逆的性格,这个“度”超出的越多,孩子就越叛逆,叛逆的危害也就随之加剧。社会和家庭的传统教育的一些弊端,阻碍了他们自身发展的需求,也会成为叛逆心理产生的源头;此外,青少年如今面临的各种压力,比如集体压力、学习压力以及生活中的无聊情绪等,也是叛逆心理产生的“沃土”。
“逆反期”是孩子到了青春期的时候,孩子除了身体方面的变化外,思维方式也由儿时的感性的思维转变为更加理性的思维,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加强,处处要体现“我”的存在,但他们对事物的理解缺乏深度,体现自我又没有更广阔的市场,于是他们就会寻找实现自我的环境,因此,离他最近的父母或老师就成了“受害者”,他就靠和父母或老师“对着干”来体现自我。
其实,逆反期的孩子,在面对父母和老师,甚至对社会也会产生强烈的对抗情绪。比如这个时期的孩子爱打扮得与别人不一样,有的甚至追求另类;爱做一些引人注目、与众不同的事;爱说一些令人吃惊的话;孩子的所有举动,其目的就是让人另眼相看,这都是他们想要的效果。孩子这样的举动,一方面是孩子年少,他缺乏适应社会环境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等;另一方面,孩子处于萌芽的自我意识支配着强烈的表现欲。换句话就是孩子要在社会上处处体现自己,通过展示自己和别人的不一样来体现自己的价值。了解到这些,家长就不难理解孩子逆反期的表现了。
但是,作为父母来说,他们在面对一个叛逆的孩子的时候,他们看到孩子的“坏”的表现是很多的,这也就是叛逆的孩子通常的表现:频繁地大发脾气;与父母过度争吵;明显地对抗和拒绝大人的要求和原则;故意使人痛苦和不安……对于孩子的这些表现,父母如果加以正确引导,这是孩子成长中必然要表现的“坏”,但如果处理不好,将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成熟和身体的发育。对子女的这段逆反期,应如何进行正确的引导,这是每位家长在家庭教育中都要注重的问题。
逆反期时孩子的叛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全都会起到负面的作用。孩子对一些事的不同看法和做法,不一定全是错误的,因为大多数人认同的东西也不一定全是对的。从某种角度讲,孩子的叛逆往往是一个人具有创新精神的基础,使孩子探索新知成为一种本能。因为如果没有“叛逆”的存在,人们就会对原有的东西一味地去认同,这样,人总会是墨守成规的,这样的生活也会了无生趣。在学校里,“不听话”的孩子走向社会后,其中的大多数都比在学校听话的孩子更能体现人生的价值,其中的原因就在于此。
3.孩子对自己太没信心
有很多孩子,他们在心里不相信自己的实际能力,害怕在做事时失败,在学习或社会交往活动中也表现出一定的退缩。在做事过程中,他们只要遇到一点挫折,就会轻易地放弃掉,他们更无法去坚持一件比较难的事。虽然他们十分渴望获得成功,但由于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认为反正自己不行,就是自己努力也是白费力气,失败了还会遭人嘲笑,不如早早地就退出,因而他们不去参与任何有挑战性的活动。这样的孩子在集体生活中从来不愿抛头露面,也很少主动与同伴交往,他们一般没有太多的朋友,或者过分依赖于某一个能保护自己的同伴。这种对自己没信心的孩子,他们的心理往往是自卑的。
自卑是孩子一种不健康的一种心理,是一种人格缺陷。孩子过多地否定和贬低自己而抬高别人,影响了对自己正确、客观的判断,不能客观地、正确地看待自己和周围的人和事,就会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对于孩子的自卑,很多家长由于忙于工作,不会注意到孩子的这种现象,或者是有的家长根本就无法理解孩子的这种心理,更谈不上能尽早发现而去及时补救孩子的缺失。更有很多家长任由孩子的自卑心理伴随孩子成长,他们不知道这样不仅仅会使孩子得不到很好的成长,还会给孩子成人后的生活带来更大的痛苦和折磨。
一般有自卑感的孩子,都是由于他本身就对自己缺乏信心,对别人的言行态度往往就十分敏感,特别是别人对他的批评,更是反应过激,有时为了维护强烈的自尊感,还会做出一些过激行为。由于他们的自我评价比较低,因而特别希望通过他人的评价来肯定自己,所以他们往往会比一般孩子更渴望教师和家长的赞许。
孩子不能客观地对自己进行评价,他们更多是通过父母的态度和评价来认识自己,因而父母的态度和评价,对于孩子自卑心理的产生,具有重要的诱发和强化作用。在父母看来,自己的孩子是最无忧无虑的,因为任何父母都会把自己的孩子照顾得很好。但事实上,孩子也有自己的苦恼,自卑就是其中最可怕的一种。生活中很多孩子在学习及生活上存在困境,都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信心不足,尽管不是本身有什么缺陷或短处,使孩子自惭形秽,仍旧感到自己就是比别人差。自卑的孩子通常会认为自己在某一方面或多个方面不如别人,甚至是样样不如别人,常以一种怀疑的眼光看待自己,而且对周围人的言行、态度反应也是格外的敏感。这样的孩子在生活中,往往在内心深处隐藏着永不消散的愁云。
孩子自卑心理的形成有着多种原因,其中主要是受家庭环境和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这两方面的影响。从这两方面中可以看出,父母在这中间起到很大的作用。这也就是说,孩子的自卑,父母往往要承担很大一部分责任。比如,在公众场合谈论孩子身体上的缺陷,如肢体残缺、聋哑、过于肥胖或矮小等;指责孩子不及他人的地方,如体育和语文成绩不如别人等。有的是在生活中孩子的一次不起眼的经历,如在多次经历失败后又遭遇同学的嘲笑。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就有可能会怀疑自己不如他人,渐渐地就会产生深切的自卑感。还有的孩子的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家境的贫困,使他在吃、穿、用等各个方面都不及其他人,很可能由此也产生自卑感。即使是家庭条件不错,但如果父母关系紧张,孩子也有可能因为很少得到父母更多的关爱而产生自卑心理。
但在现实中,很多父母意识不到孩子对自己没信心有时就是自己造成的,他们对孩子的这种心理不用教育去排除不说,还把这种缺陷一股脑儿地认为是孩子的“坏”。孩子不是生来就有自卑心理的,这种心理是后天教育不当养成的。孩子是脆弱的,他们很容易受到伤害,大人成熟的心理是体验不出来的,他们可能觉得自己的举动很正常,对孩子的教育也很到位,父母不知道他们有时正在培养着孩子的自卑心理。
教子方法
1.父母对孩子不要太霸道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容易产生一些心理障碍,其中的原因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管教太霸道,他们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问题。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年轻的母亲在一条繁华的街道蹲下身来为自己四岁的儿子系鞋带。母亲无意抬起头来发现,自己的眼前没有绚丽的彩灯,没有迷人的橱窗,也没有装饰华丽的广告牌……原来那些东西都太高了,一个四岁的孩子什么也看不见。落在她眼里的只有一双双粗大的脚和男男女女的裤脚,在他的眼前互相摩擦、碰撞、摆来摆去……这是这位母亲第一次从四岁儿子目光的高度眺望世界,她感到自己儿子的可怜。从此这位母亲发誓,今后再也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自己的儿子。
孩子觉得家长在家里对自己太霸道,在父母面前,自己什么都不懂,父母一直也把自己当成是三岁的小孩子。这样就会使孩子产生自卑、叛逆、抑郁等不良心理。所以,要想与孩子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在对孩子实施教育的时候,一定要放下自己是父母的霸道架势,站在孩子的立场上为孩子想一想。有了这个态度,就可以预防孩子心理障碍的产生。
年少的孩子都不喜欢有太多的束缚,当孩子有了自己的主张,他们都希望按照自己的主张去行事。这时,孩子就无可避免地会和父母的意见发生冲突,这时的父母应该体会到孩子的这种需要,不要从自己的主观意愿来判断这种主张的合理性。父母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学会设身处地去体会孩子的想法,并且尊重孩子,接纳他们的合理要求。这样父母的教育才会有效,孩子才会向正确的轨道上发展。
孩子犯了错,家长如果用责备的口气说:“谁叫你这样去做的!”虽然孩子迫于大人的压力会产生机械的服从,但在孩子的心理上会产生叛逆的心理。所以,父母责备孩子之前,要先和孩子来一个换位思考,对孩子说:“昨天太累了,才使你今天上学迟到。”这种换位思考后的言语,包含着对孩子的理解,也有父母对孩子迟到的部分责任的分担。孩子听后,必然也会用心检讨自己的行为。如果家长说:“你今天真懒,不然怎么会迟到呢?”这样,不管孩子迟到的原因是什么,在家长的眼里,就是一个字:懒!孩子自然不会服气,这样的不服气多了,孩子要么会自卑,要么就会叛逆。当孩子有了心理障碍之后,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就是一个坏孩子形象,这时,家长首先要收起自己的那份“独裁”,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来教育孩子。
那么,面对有心理障碍的孩子,要“父母对孩子不霸道”,父母又该如何去做呢?下面的一个案例,父母可以作为参考。
16岁的王涛进入高中后,变得越来越不听话了,他似乎喜欢和他的爸爸对着干。父亲因此加大了“教育”的力度,一发现王涛有什么不对,就会给他一顿训斥。面对王涛在足球场上的疯玩,他给孩子报了一个绘画业余学习班,以此想来收住孩子的玩兴。
自从被父亲逼着上老师家去学绘画后,王涛和他酷爱的足球已经分别好几个月了。严厉的父亲坚决不允许他再踏入球场半步。每当他在老师家画着枯燥的素描的时候,对于足球运动的渴望使他痛苦难耐,他渐渐产生了叛逆的心理,并且这种叛逆在他画布上渐渐地加深。
父亲看出了其中的端倪,他很快地就改变了自己对孩子的策略。一个周末,孩子的同学来约王涛周日去踢球,父亲居然答应了孩子的要求,父亲唯一的条件是,要孩子带老爸一块去“练练脚”。周日的外出踢足球,虽然球踢得不是很精彩,但孩子却显得很高兴,父亲也很开心。回来后父亲对孩子说:“和你一起踢球,我锻炼了身体不说,也感觉自己年轻了很多,在球场上能感觉到自己又回到了自己的少年时代了。”父亲舒心地笑了笑,接着说:“你在球场上和那么多孩子一起玩你喜欢的东西,那是你最开心的事,看来我叫你学画画是错的了。这样吧,爸爸准许你今后踢球了,画学不学随你。”听完父亲的这番话,王涛的眼里盈满了泪水,这是孩子的委屈得到理解后,压抑的心情得以释放的结果,孩子对父亲的怨恨也随着眼泪的流出而减少了大半。
在这以后,父亲改变了自己“霸道”的态度,说话时特别注意少用强制性口气了,让孩子做事也试着用商量、征询的语气,父亲改变了居高临下的俯视式的教育方式。没过多久,王涛的情绪有了很大的改善,他也及时地改掉了自己刚刚萌发的叛逆情绪。
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多角度地去为孩子着想,比如:孩子的兴趣,孩子的年龄特点,孩子目前所处的环境氛围……还要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做事,比如:和孩子一起玩耍,和孩子一起说笑,和孩子一道争论……只有站在孩子的立场上,父母才会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2.让孩子发挥出他的优势
孩子有了自卑、抑郁的心理,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纠正,不仅有碍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在孩子长大后还会因为这些不良的情绪而影响到自己未来的家庭。要改变孩子的这种坏的心理状况,最忌讳的就是用批评、斥责的语言,家长要随时随地用语言鼓励孩子去做一些事,成功了,就多加赞赏;即使不成功,也要想方设法使孩子对失败感觉不到太大的压力。在做事的过程中多找孩子的优点,使孩子有信心面对事情,这样才能充分发掘孩子的优势和潜能。
美国加州大学的哲学博士詹姆斯·多伯森在审视家庭教育时指出:“当一个人的行为得到满意的结果时,这种行为就会重复出现。”这就要求我们在矫正孩子的自卑、抑郁的心理时,要多给孩子以赞赏,孩子也就会慢慢地有胆量面对困难,孩子有信心了,“胆子”就会大起来,做事就会有主见,一个能干的孩子就会出现在你的面前。
有一个孩子叫小强,他的学习成绩还不错,但胆子很小,最大的问题是上课极少主动发言,做事情也是畏畏缩缩的。在学校里,老师曾试图改变他的这种自卑胆小的状况,老师就叫小强当副班长,负责班里的卫生工作,可小强死活不肯。老师要求急了,他就流起眼泪来。在家里,妈妈就是叫他接一下电话,他也会拿着话筒不说话,即使说了,声音也小得很。这个孩子在家里也不太多话,看起来也是很懦弱的一个人。父母对于自己的孩子的状况已经束手无策了。
如果要改正孩子的这种状况,就要知道造成孩子这种心理的原因。那么,究竟是什么造成了这个孩子的自卑心理呢?
原来。这个孩子自幼多病,他的母亲用含着泪水的眼睛看着他长大,母亲觉得自己为孩子付出的太多了,因此,母亲对孩子抱有很大的期望,这就使母亲对孩子的要求非常严格,母亲不允许孩子做错事,不允许孩子贪玩,更不允许孩子学习成绩落在别人之后。母亲完全用一个完美的标准来要求孩子,只有在孩子表现得非常优秀时,母亲才会感到满意,如果孩子表现得不好,母亲就很生气,就用打骂、挖苦、吓唬的手段来“教育”孩子。
这位母亲对孩子的期望比一般家庭的母亲高,她认为对孩子高要求,孩子也会有大的进步,获取的成就也就会高。母亲在教育孩子时带有强烈的期望,对孩子的不断要求,这就给了孩子相当大的压力,这种影响慢慢地会使孩子在无意中学会追求完美,给自己定一个高标准。如果自己不能达到父母的期望,他们不会责怪父母高压政策下的打骂逼迫,而是把失败归咎于自己,认为自己努力不够或者是自己的能力不行,产生了处处不如人的自卑感。
找到了孩子自卑、抑郁心理的根源,再加上正确的教育方式、方法,就能够帮助孩子从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中走出来。这位母亲认识到,要改变母亲与儿子之间的关系,就要平等地对待孩子,尊重孩子,与孩子友好相处,允许孩子有缺点,允许孩子犯错误,允许孩子失败。这位母亲知道,只有改变了自己看待孩子的观念,她才能客观、公正地看待孩子。母亲的这种改变,使孩子渐渐乐于亲近母亲了,在家里变得爱说话了。
孩子有很多特长,为了让孩子更好地发挥特长和爱好,母亲鼓励孩子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学习班学习。母亲还带孩子去郊游,在欣赏大自然的美景的同时,母亲和孩子也加深了交流……这些活动充实了孩子的生活,同时又让孩子在一次次的快乐中找到了自我,并逐渐抛弃了自卑、抑郁的心理。
在孩子身上发现有自卑、抑郁的心理后,母亲能及时认识到教育方法不当是造成孩子自卑心理的主要原因,从而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念,她尊重孩子,与孩子平等相处,并采用有针对性的办法帮助孩子,这才使她的孩子从自卑、抑郁的泥潭中走了出来。
3.给孩子洗脑
杨帆是一个15岁的少年,在以优异成绩考到省级重点高中后,他却反复对家长说自己“不想上学”。他常常莫名其妙地有头疼、胸闷、厌食等不适症状;他发脾气时就在家的墙上乱涂乱画,还用毛笔写大大的“忍”字,扔得满屋都是。这样的喜怒无常,使他对任何事物都无兴趣,情绪也非常低落,总想回到原来的初中。
杨帆的表现是显著的抑郁症状,这种抑郁心理的形成是有原因的。
杨帆的父亲和母亲不是一对和睦的夫妻,在他孩童时期父母就经常争吵,母亲还因生活负担重,心情不好,把气发在杨帆身上。这些使杨帆对环境非常敏感,使他在面对新的环境时缺少情感的依附,他更没有学会如何正确对待焦虑和冲突的方法,因父母而营造的紧张环境在孩子的潜意识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进入重点高中后,他不能在同学中表现得很优秀了,这就加重了他内心的无奈,这样就在他的内心导出幼年父母争吵时的阴影,于是孩子就选择逃避和发泄情绪来避免自己的继续受挫。
杨帆的父母关系虽然随着家里经济条件的好转而好转,但杨帆的这种状况却给家里带来新的阴影。他的父母走访咨询了很多心理专家,终于制定出了一套完备的治疗方案。
父母委托孩子初中的班主任去了解孩子现在内心的想法,因为最先伤害孩子的是父母,这使孩子在父母面前就不会敞开心扉。初中的班主任是杨帆喜爱的老师,孩子已经把他当作了他的好朋友,所以对他无话不谈。
原来,高中的老师课讲得太快,往往是杨帆还没有听明白就过去了。初中时杨帆是全班第一名,现在成绩在班里中游都困难。每当看到其他同学学习时杨帆就很着急,于是也拼命学,可就是不见效果。杨帆自己反而有无法解释的想哭举动,于是杨帆喜欢常坐着发呆,在家经常乱发脾气。功课因此落下了许多,时间又浪费了那么多,杨帆就觉得自己很笨。杨帆说着说着又哭了起来:“我好怀念初中的生活。现在我的成绩不好了,父母又唠叨我,我很难过。怕到学校去,怕考试,我该怎么办?”
孩子抑郁情绪形成的原因往往各有不同,有的是长期受不良情绪的影响;有的是他对一些事情的理解存在着偏差,当这些偏差经过长时间的强化以后,在他脑海里根深蒂固地保留了下来;还有的是自己生活的环境、情感上突然有很大的起伏,这种突然的刺激一下子推翻了孩子原有对世界的认知,这样他就会走向抑郁的泥潭。杨帆的哭诉,使他的父母了解了孩子许多内心的想法和感受,这种深藏在孩子内心的不合理理念,正是他抑郁的根源所在,也就是教育者要将它推翻的。
要使孩子在心理上淡化的是:“考试没考好是因为自己没用,自己笨”;要在孩子心理强化的是:“我有很多的优点,即使我笨,也可以笨鸟先飞”。杨帆终于明白,正是这些不合理信念导致他情绪上的沮丧和无望,以至自己在学校时很紧张。一次考试失利,不能证明永远都考不好,只要发现学习上的不足,并加以改正,成绩就可以提高。他认识到:
(1)自己身上也有许多别人不具备的优点;
(2)我并不比别人差;
(3)只要我尽了力,任何结果都可以接受;
(4)考不上大学也未必就没有好工作,就不能成才。
这样,两个月过后,杨帆的情绪渐趋稳定,能够在校园进行正常学习,性格较前开朗、活泼,与家人关系相处融洽,谈话时有说有笑。
全面了解杨帆的情况,与杨帆共情、同感、取得其信任,是辅导治疗的关键。给孩子构建新的认知过程并非一蹴而就,是父母全力支持孩子利用自己头脑思维并改进的过程,是孩子重塑自我的过程。在行为问题的矫正中,仅靠孩子构建新的认知是不够的,父母必须给孩子一些实用技巧的指导。
因此,对于孩子抑郁的治疗,首先要想办法使孩子在心理上推翻原有的认知,再根据个体的实际情况帮助孩子构建新的认知。当你构建的那种认知开始进入孩子心理的时候,你再用事例或话语激励孩子,以此来强化孩子新的认知,这是矫正孩子抑郁心理成功的关键所在。
4.培养孩子健康心理的注意事项
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不但有身体发展的目标,也有相应的心理发展的目标。家长要懂得孩子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的特征,并且给予正确引导,以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婴儿阶段是孩子一生中的重要阶段,此时更应该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发育,错过了这个时期,也许就会给孩子留下一生的遗憾。因此,家长必须尽早培养起孩子的健康心理。
那如何让孩子心理健康发展呢?
首先,要常使孩子感受到愉快的情绪。
要孩子感受到愉快的情绪,父母就要给予孩子无限的关爱,因为许多孩子的心理问题都是因为父母和孩子缺乏交流而引起的,这就要求父母要常与孩子交流,通过交流沟通,不仅使父母能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及时发现孩子需要引导的问题,更可以使孩子深切地体会到来自父母的关怀和爱,从而有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和满足感。孩子因此感受到的愉快情绪,是孩子心理得以健康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这种交流可以是随时随地的,例如,在与孩子同行的路上可以问问孩子在学校里的开心事,逛商场前让孩子说说自己喜欢的物品,在饭前饭后跟孩子说一些有趣的故事等,只要父母用孩子喜欢的语言加上亲切的笑容就可以了。这样会使孩子从中得到一种健康情感的影响。
其次,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父母的言行举止无时无处不在对孩子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有的父母不懂得教育的规律,不知道孩子心理发展的阶段特点,孩子犯了一点小错误,父母就以偏概全,经常说一些伤害孩子身心的话。更有甚者,对孩子打骂相加,使孩子形成胆小、压抑或者反叛心理;还有的父母和孩子说一些混淆是非的话,或者以反话激孩子。比如,“你这么能干,什么都抢过去,有本事你再来试试,你是真行吗?”这不仅会强化孩子的任性心理,还会使孩子信以为真,造成不良后果。至于父母的举止行为,就更容易给孩子带来影响了,所以要使孩子心理健康发展,做父母的必须时刻检点自己的言行,给孩子一个明确的是非标准和安全的心理氛围。
再次,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父母对孩子的进步和成功的赞赏和鼓励,能使孩子更多地积累积极的情感体验,也能使他们在获得成功的体验中认识自己的长处,相信自己的力量,树立自信心。当孩子慢慢懂事后,就开始注意别人,特别是父母和老师对自己的评价,父母要高度重视自己对孩子的评价,要多以积极肯定的态度来对待孩子。在评价孩子时,应根据孩子的特点和能力,确立适当的评价标准,因为孩子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曲折的过程,要求自己的孩子处处强过别人或者一步到位,这是非常不切实际的。只有对孩子做出公正客观的评价,才能让孩子切实了解自己的能力。当看到孩子有某些不足时,要鼓励孩子去弥补,还要耐心地帮助孩子分析达不到要求的原因和自身存在的有利条件,在实践中树立孩子的自信心。
最后,保持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是关键。
尊重、平等、民主的家庭心理气氛对孩子的心理发展起着独特的作用。孩子也和大人一样自尊心很强,父母应像对待大人一样尊重孩子的权利和要求,注意根据孩子的兴趣进行引导,使他们主动快乐地去做各种事情。只有尊重孩子,以理服人,才能使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现代家庭要求成员之间建立心理上的平等关系,一般来说,缺少平等精神的家庭,孩子容易养成怯懦、自卑、自私的不健康心理。因此父母的心情不佳时,应尽量克制,不向孩子发泄,做错了事,也要真诚地向孩子道歉,让孩子真正感受到自己在家庭中的平等地位。心理上的开放有益于养成孩子开朗的性格,父母要善于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孩子一天一天长大,有了自己的想法,父母在处理家庭事务时要充分考虑孩子的意见,让孩子有发言权。这样使孩子心理上得到满足,才会形成民主的家庭风气,才能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因为一个孩子的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同等的重要,中国家庭往往会忽视对孩子不良心理的矫正,这样使得很多孩子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坏孩子”往往“坏”在思想上,只有重视孩子的思想教育,才能使孩子有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