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克制冲动

做事缺乏理智

冲动,就是人在不理智情况下的一种行为,是指一个人带有某种强烈情绪去做事。但对于青少年的“冲动”而言,他们的情绪可能会“很强烈”,也可能“很正常”。这时有人会提出疑问:冲动总是在“有情绪”时的行为,孩子在正常情况下,那叫冲动吗?

在生活中我们不难听到这样一句话:孩子好冲动!很多人赞同这句话,但真正理解这句话的人并不多。正是对孩子冲动的不理解,才会使很多父母很难在这方面有教育效果。

心理学认为:当一个人突然受到外界刺激的时候,行为可能会得不到控制,导致无法理智地对眼前的事进行处理。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会有冲动的时候,但孩子和大人的冲动是有差别的。原因在于通常的情况下大人是理智的,只有在外界对他进行强烈刺激的时候,他才有可能冲动。孩子则不同,由于孩子的心智发展得不是很完善,他对外界的很多东西缺乏理性的认识,有时,就是一个小小的“刺激”,孩子也会不顾后果地去做。孩子的冲动有时不是来自外界对他的强烈刺激,很多孩子的冲动往往是来自于自己的“无知”,有的甚至是自己的好奇、兴趣等。有些事对于大人来说是司空见惯的,但对于孩子来说,就会有很大的诱惑力。所以说,孩子的冲动,不仅会有来自外界的刺激,它还会有来自于自己的内心的兴趣、好奇等。这后者不见得非要孩子“怒发冲冠”,它是孩子在心平气和中的一种“冲动”。这种冲动没有什么愤怒的前兆,随时随地在孩子身上都可能发生。这样,家长就无法防患于未然,孩子的行为更使家长防不胜防。孩子对一些事感兴趣、好奇,这是孩子的天性,天性所带来的“副作用”是最难纠正的。

很多父母不仅对引起孩子冲动的状况有所误解,而且对孩子冲动的行为的认识也不是很全面。

人们通常认为孩子的冲动行为有:与师长顶撞,与人打架,离家出走……不可否认,这些现象都是因为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头脑容易“发热”,他们仅仅凭着自己的“第一感觉”,本能地对外界做出反应。但有些冲动不是因为大脑“发热”,而是孩子的好奇心的驱使而产生的冲动,这一部分很容易被父母所忽视。比如说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少男少女在性方面的表现提前,孩子好拆解家里的器具,不该说的话会脱口而出……像这些现象,很多都是孩子冲动的结果。

还有,大人所有的冲动行为,事后大都会后悔,但孩子冲动后很少会后悔,至少后悔不是很主动。大人的后悔往往是来源于理智,而孩子的后悔常常来源于大人对他们错误的惩罚。有的孩子冲动后就根本不会后悔,他们反而会沉浸在对一件事体验的快感中。

很多父母在评价孩子的冲动时,他们会信奉这样一句话:孩子冲动是一种心理不够成熟的表现。毫无疑问,这句话是对的。但当父母接受这种观点后,再面对孩子的冲动对其进行教育的时候,这句话无形中起了负作用,它会在方式、方法上误导父母的教育,原因是很多父母理解这句话时会出现偏差。这种偏差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在父母看来,孩子的冲动都是恶性的,因为孩子心理不成熟,做事就不会正确。此时父母就会用自己成熟的理论来教育孩子,他们要孩子从他们的语言上直接“嫁接成熟”,而不会引导孩子在实践中磨炼出自己的成熟。

二是很多父母会把孩子心理不成熟看成是孩子的缺陷。原因是它会引起孩子冲动,事实又证明冲动总是不好的。他们不知道,孩子冲动虽然是一种心理不够成熟的表现,但孩子心理不成熟也会使孩子产生出很多好的东西来。比如孩子的好奇,会促使他对外界事物的探索,致使孩子的童真、童趣产生等。

父母有了认知上的偏差,在面对孩子冲动的时候,他们就会把自己的教育集中到一个焦点上,那就是孩子冲动总是不对的,要纠正孩子的冲动。这样,父母就会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孩子的冲动,而不分状况地批评孩子,这正是教育中的大忌。

管人没管心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在家长看来,自己最大的责任就是“管”好自己的孩子。很多父母对自己教育的第一要求就是能“控制好”自己的孩子,这也是父母对孩子最直接的要求。父母认为,只有孩子听话了,一是自己的教育就会变得容易;再者,就是孩子会走自己给他所指的那条正确的路。但事实往往会与父母的期待相反,更多的孩子是不听话的。这种不听话的孩子,重者会惹出很多事端,轻者也会不停地制造出一些小的麻烦。

不同的父母对于孩子的冲动现象,会用这样那样的方式进行教育,但就是丝毫没有效果。很多孩子在自己的错事发生以后,他们也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但时隔不久,他们又会犯同样的错误。家长对孩子的这种现象下的结论是:孩子不知道改正自己的错误。在家长的眼里,孩子的这种屡教不改是最卑劣的秉性。在这里要提醒的是,孩子有什么不是,仅仅是他的缺点而已,父母要想教育好孩子,自己就先不要在心里给这个孩子下“品德败坏”的结论。父母如果认为孩子是卑劣的,那么父母就不会教育好孩子。这就像一个雕刻家,分别在石头和蓝田玉上做雕刻,在玉上和在石头上作雕刻时的心态不同,他会把自己设计出最经典的花纹刻在玉上,对于石头上的纹饰就会随意一些。父母教育孩子往往也是这样,一旦你认为他是“石头”,即使孩子是“玉”,你也会像“石头”一样对待他,家长对“屡教不改”的孩子在教育上容易产生偏离。

父母的教育没有效果,很大部分原因是父母对孩子的认识不够。孩子屡教不改,有时并不是孩子有意去犯同样的错误,而是在孩子的心里,总是戒不掉他对做这件事的冲动。

有这样一个很经典的故事,说爱因斯坦小时候拆了指南针,想看看里面到底有什么,结果是里面什么也没有。父母知道这件事以后,并没有责备爱因斯坦,而是告诉他指南针的原理,使爱因斯坦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这个故事在中国流传了很多年,但很多父母说给孩子听的目的,仅仅是作为激励孩子要有探索精神的一个事例,父母不会对这个故事有更深的思考。

爱因斯坦拆指南针,是因为指南针有趣,这种“有趣”就激起拆了它的冲动。当时,爱因斯坦发现里面什么也没有的时候,指南针还是有趣的,而且还增添了一种神秘感。设想一下,这个时候,他的父母不去给爱因斯坦解释这种有趣,而是对爱因斯坦进行责备的话,我们先不说他们在扼杀一个天才,至少指南针在爱因斯坦的心中,就显得更加神秘有趣了。当爱因斯坦再得到一个指南针的时候,不仅比先前多了一点神秘,而且他还想把这个与先前的指南针作一个比较,爱因斯坦要拆开新指南针的冲动会更强烈。这样,在拆指南针的事上,爱因斯坦也会“屡教不改”的。但事实是,他的父母解决了造成爱因斯坦冲动最根本的东西——心里的好奇,他们使爱因斯坦明白指南针是怎么回事,这样,爱因斯坦对指南针的兴趣就跨越了指南针的本身,而被引到探索更多的东西上去。

如果一个中国孩子把家里的东西给拆了,会是什么结果呢?

他所得到的肯定会有责备:知道这个故事的父母,他们会认为孩子不会成为爱因斯坦;不知道这个故事的,还会觉得孩子是个败家子。这样,想改变孩子的“屡教不改”,是不会有多大成效的。

我们不难遇到这样的情况:孩子老是与同学打架,常常是因为与同学不经意间碰撞了一下,孩子也会心生愤怒,继而大打出手。在家长看来,孩子是容易冲动的,而且不知悔改。

在孩子第一次出现这种情况以后,家长往往会这样处理:

了解事情经过——划清责任——批评过错,或者再加上一条:孩子检讨。

在这样一个处理过程中,孩子得到的教训是:自己错了,大人很生气……你如果要问孩子错在那里,孩子只知道自己是“打架了”或“又打架了”。这种处理方式,只能解决问题的表面,它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孩子的打架这种问题,因为父母没有解决掉造成孩子的这种冲动行为的根本。

孩子打架的原因是,对于这样的青少年来说,自己的身体是不容他人侵犯的,即使是靠近自己身体的空间,也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有人撞了他一下,不仅侵犯了他的空间,更侵犯了他的身体——有人在挑衅!孩子就会这样以为,他在出手的时候,脑海里迸出的理由是“在捍卫自己的权利”。按照孩子的思维,孩子是不会觉得自己有错的,但家长在纠正孩子错误的时候,不了解这些,他就不能对症下药,类似的事也就时常会在孩子身上发生。

对于孩子的“屡教不改”,所有家长的教育模式几乎都是一样的,他们不知道孩子老是管不住自己,是因为父母的教育没有去除令孩子冲动的因素。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没有了解到孩子心中最本质的东西,这是父母的教育没有效果的根源所在。

强化孩子的自制力

对于孩子的一次冲动行为,父母事前是无法控制的。父母能做到的,只能教育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要孩子管住自己。要孩子自己管住自己,这是纠正孩子冲动的着手点。换句话说,要想孩子有管住自己的能力,就要提高孩子的自制力。

孩子的自制力增强了,就会减少一分冲动的情绪,然后就能克制自己的行为。很多人认为,孩子自制力的提高,就是要求孩子有忍耐力,但这是很表面的东西,它不会解决孩子冲动的特性。比如有的父母告诉一个喜好冲动的孩子,叫他遇到一些事的时候,先去数数,从一一直数到一百……一千……然后再决定自己该干什么。试想,孩子在遇事的时候,如果他能头脑清醒地知道去数数的话,那他也就具有一定的自制力了,还去数数,不是多此一举吗?同样,有的父母还告诉孩子,做事前要先想想后果,这种方式在解决孩子因兴趣而冲动时,效果才会好一点,但在孩子面临突发事件的时候,它的可笑和数数没有什么两样。因此在培养孩子自制力的时候,数数和多想想后果,是培养孩子自制能力时得到的一种结果,而不是培养孩子自制力的方法。

这里要告诉父母的是,孩子都有自制力,只是有强和弱的差别。我们要做的,是想办法去强化孩子的自制力。同时,在强化孩子自制力的时候,孩子的忍耐力、能想后果……诸如此类,是培养自制力时要孩子得到的一种心理素质。孩子得到这种素质,才是一个教育者教育的目的。比如父母常对孩子说这样一句话:“你要好好学习!”这句话只能作为父母对孩子的一种激励和要求,它是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众多因素综合出的一个好的结果,具体如何得到这个结果,孩子还是糊涂的。“你要好好学习”显得意思空洞,可能孩子还会觉得是父母对自己的一种敷衍。父母还不如对孩子说:“上课要认真听”或“作业按时完成”,这样实在得多。培养孩子自制力时,其中暗含的道理也一样,要教给孩子得到结果的方法,而不是用结果对孩子做那种空洞的要求。

有这样一个初中二年级的孩子,学习成绩不错,但就是不稳定,成绩时好时坏,起伏很大。老师告诉他的父母,孩子最大的问题是自己管不住自己,上课爱和前后左右的同学说话,手也动个不停,这样既影响别人,也影响自己。

这是在孩子中常见的现象,孩子在出现这种问题时,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孩子的父母。有的父母把孩子的一些问题归咎于学校,这对孩子的教育是不利的。真正良好的教育,是学校与家庭相结合的结果。下面这个孩子父母的做法就值得借鉴:

首先,父母先与孩子做几次良好的沟通,他们与孩子沟通的目的,是想了解孩子上课想说话的原因:是不是对老师讲课的方式或内容不感兴趣?是不是课堂的气氛太轻松了?……父母知道了原因后,他们又和学校的老师取得了联系,他们想看看孩子在学校里有没有其他原因导致他上课不守纪律。通过两方面的沟通和交流,孩子的父母找到了问题的所在。

最后,父母得出的结论是:由于孩子成绩一直不错,接受能力也很强,父母对他一直又没有太严格的要求。时间一长,他就养成了很随意的习惯,这是其一;其二是孩子在班里人缘不错,加上在上课的时候,他不需要花太多的精力就能完成课堂的学习任务,课堂内思维上的“空余”就转化为与同学的交流,而这种交流往往还会得到同学回应,这能使他打发掉课内多余的时间——无聊是孩子“冲动”的原因。

面对孩子的这种状况,父母先与孩子进行了交谈。

他们先告诉孩子一些道理,比如告诉孩子:搞好学习是为将来自己的好生活做准备,学习不好的话,一个人的工作能力就不会太高,在今后的生活中就很难去做好一些事,等等。在交谈的过程中,父母还要孩子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平等交流的基础上,给予孩子适时的引导。他们肯定了孩子某些想法的正确性,比如老师讲课缺乏深度,课内的内容老师准备不足等;但同时,父母也指出孩子思想的不成熟与经验不足的那一部分,告诉孩子课内有多余的时间,可以自己去预习更多东西,不一定用捣乱来打发时光。这一切都是在帮助孩子理解学习和老师安排的各种活动的意义,使孩子有自觉地控制自己行动的意识。

接下来,父母明确地给孩子制定一些目标,当然着手点都是生活中的小事,这些孩子是很容易完成的。如:收拾自己的房间,晚上回家必须先做作业,然后再看电视;上课必须保证多长时间不说话……同时他们还严密地对孩子进行“监控”,因为孩子的意志力直接取决于父母的坚决态度。但是孩子的父母明白,严格的教育并不意味着对孩子的压制,而是要使孩子努力学会自我控制,并正确评价周围的事物。父母在交谈的过程中是和颜悦色的,他们坚持不懈地针对孩子的毛病,制定相应的规则,使孩子自制力增强。同时,父母还充分注意鼓励、表扬和批评等强化措施的综合运用。这个孩子的父母在培养孩子自制力时,他们的办法是:

先了解孩子,一边用方法来指导孩子的行为,一边用规则来束缚孩子。在这个基础上,他们还通过做事情来锻炼孩子。这样,这个孩子在课堂上就有了更明确的目的——学习。这种目的明确,淡化了在课堂说话和小动作对他的诱惑。再加上父母和老师的约束,说不定还会有惩罚。这几种措施综合运用的结果,会使孩子很“难受”,而解决这种“难受”的“良药”,就是父母教给自己规避缺点的方法。孩子只有运用了这种“方法”,才会解决自己的“难受”——这是有效果的教育,也是教育者的大智慧。这个孩子在父母的教育下,很快改掉了自己的坏毛病。

最后要提醒的是,培养孩子的自制力不是朝夕可成的事,家长一定要持之以恒,要有足够耐心,才能使孩子健康茁壮地成长。

学校压制了孩子

有这样一种孩子,他们在家里很乖,但在学校里,他们堪称学校里的“霸王”。如果其他孩子一不小心冒犯他们的话,他们就会暴跳如雷,免不了会挨到他们的巴掌和拳头。这样的孩子,往往有着健壮的身体、火爆的脾气和比较灵活的头脑,但就是学习成绩不好。他们是学校里除校长外又一个“统治”者,学校的其他孩子看见他们往往会退避三舍。

这样的孩子令老师非常头疼,一是这群孩子会在学校里不停地给老师惹麻烦,其他孩子的家长对他们的意见反应很强烈;一是他会带坏一群孩子,在学校里成为小集团,这种小集团从欺负同学到对抗老师,他们无所不能。

当老师面对这样的孩子的时候,他们不会有太好的办法。要想改变这些孩子,老师往往要花费很多精力和时间,这对于有众多教育对象的老师来说,他们在实际中很难做到。于是,他们往往采取以下两种态度:一是放弃对孩子的管理与教育。即使有老师对他们说教,也会是一种敷衍;一种是老师把孩子交给家长,通过要求家长约束孩子,来得到孩子在学校不惹事的目的。换句话就是说,老师对这样的孩子的要求,只是要他安稳下来,孩子在学校根本就不会得到什么教育,恰恰是学校对孩子教育的放弃。

这时,这样的一个有问题的孩子,在学校里的教育实际上就已经丧失了,教育责任完全转嫁到家长身上。家长也没有好的办法,其中不外乎有以下几种原因:

(1)家长自身教育水平有限;

(2)不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以及学校的环境;

(3)孩子不在自己身边,其行动难以得到监督和控制;

(4)孩子做事对家长来说有很强的隐蔽性。

这些,与其说是家长无法教育孩子的原因,倒不如说是一些父母在教育这类孩子时认知上有缺失,这样,当老师把孩子的情况反映给家长时,家长常常会这样做:

(1)把孩子领回家,叫孩子待在家里,麻烦就会一了百了。

这是最下等的做法,因为去不去学校,对这样的孩子来说是无所谓的,有时可能对他还是一种解脱。他们在家时等于就是进入了社会,社会环境会比学校更复杂,这样的孩子有时会变得更糟糕。

(2)给孩子一顿暴打。

这样做的家长,他们的目的无疑有两个:一是解自己的气;二是用皮肉之苦教训一下孩子。但孩子一放到学校里,孩子就会忘记棍棒给他带来的苦楚。相反地,他们在惹事的时候就会想办法变得更隐蔽。

(3)不痛不痒地训斥孩子一通,再对孩子说一堆已经说了无数次的大道理。

父母这样做,对孩子来说等于没说,因为这样的孩子是很有主见的,再加上他们的灵活,他们会对一些事有着自己的判断。一些空洞的大道理对他们来说不会起丝毫的作用,这样的道理不会给他们的心理造成多大的触动。他们明白,父母的教训,只是对老师告状的一种简单的响应。

……

家长对这样的孩子进行教育很难产生效果,是因为他们对孩子不够了解。

一是他们在学校里太“闲”了。他们学习成绩不好,对学习自然就不会有多大兴趣。一个不知道学习的人,在学校能干什么呢?上课只是走过场,有时可能还会遭到老师的责骂和同学的嘲讽,家长也对他们没有好脸色。在这几种压力下,他们的空余时间又多,精力又旺盛,那他们只有寻找另一种途径来弥补自己在学业上的失败感,或者说是打发掉在学校里的无聊的时光。

二是不良文化的影响。影视中打打杀杀的江湖习气对他们影响很大,也正合他们的口味,他们自身的条件和所处的环境,正是他们模拟“江湖”的最佳场所。

当一个孩子具备了这两点,他们在学校遇到一些事的时候,就会想到自己在学校里受到的一些“不公正”的待遇,情绪一下子爆发出来——冲动的事就开始了。也就是说,孩子在学校的冲动,更多的时候是发泄着自己对学校的不满,因为他们在学校生活得不充实。学校的规章制度,还压制着一颗渴望自由和成功的心。有压制就会有爆发,这种爆发就变成了孩子的冲动。这样,学校对他们的每一次冲动后的教育,对于他们来说,又都是一次压制,这种压制不久又会变成他们的冲动。这就陷入了恶性循环,这就是孩子总是教育不好的原因。

孩子的暴力行为给自身带来的感受是:发泄使心境得到了舒展,自己在同学面前的强势使自己有种成功的感觉。在这种情况下,生活似乎才有趣味,这些感受又会加大他的冲动。

父母不了解事情的根本原因就对孩子进行教育,教育自然就不得法。这种不得法的教育,根本不会改变孩子在学校里的状况。也就是说,不管父母在教育中花多大力气,他们的心理环境也不会得到改变,在学校里他们仍然是一个“霸王”。

给孩子一个属于自己的天地

人们把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叫作“园丁”,夸奖老师时就会说:他像一个辛勤的园丁。可很多人不知道,一个好的教育者,不是“辛勤”二字能概括得了的。不同的孩子就像不同的花草:有的需要充足的阳光,有的需要更多的阴凉;有的需要充足的水分,有的需要干燥的土壤……不同的花草,如果你把它们都放在同一环境下的话,那么由于它们生长的需求各有不同,每种花草自然就不会都长得很好。所以说“园丁”光有辛勤还不行,他还要善于给不同的花草创造出它们所需要的生长环境,这才是一个好的“园丁”。

教育孩子也是这样,不同层次的孩子,他们的需求就会各有不同。如果你把他们都放到一个同样的环境中,不适合这个环境的孩子,他就会极力地去想办法推翻这个环境,在这个环境中,不和谐的事就会不断出现。

有人会说,老师知道因材施教。但在这儿需要提醒的是:如果面对不同的孩子教育的目的都一样的话,教育者在实施“因材施教”的时候,也只能在教育方式上耍一点“小动作”。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一致的目的是学文化知识。中国教育的习惯是,即使孩子在哪一方面很有天赋,谁也没胆量在孩子少年的时候,就尝试着把他培养成一个瓦工或一个厨师。所以说,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要改变固有的教育思维。

孩子在学校成绩差不说,还在同学中间称王称霸。在这种情况下,家长惯有的教育思维是:教育孩子改变缺点,要他把心放到学习上来,让他们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对于这样的孩子,老师和家长当然也知道进行因材施教,通常的做法只是降低对他的要求,并且在教育方法上对其与其他孩子相比有所区别等。但这样做的效果并不是太好,能“浪子回头”的人终究是那少数一两个,这就说明教育存在着问题。所以说,对待“典型的坏孩子”,父母的教育方式不能“太保守”。

董玉孜从初二开始就成了学校典型的后进生。他日渐健壮的身体,好像就是上天为他在学校打架而特别赐予的。他从上了高中的那一刻起,初中老师对于他的离去,似乎到了值得欢庆的地步——学校头疼的问题终于解决了。

到高中以后,身体强壮的董玉孜更加放纵,没有人能管得了他。他在学校经常打架、骂人,还经常与社会上的不良青年混在一起。更过分的是,他还偷拿或霸占老师和同学的东西。他的父母是做生意的,有做生意的经验,但缺少教育孩子的“智商”。他们对自己的孩子毫无办法。不久,高中的老师对董玉孜的教育也失去了信心,对他的要求已经放到了最低:只要上课不影响其他人就行了,在课堂上睡觉,甚至就是不来上课,老师也不会过问的。

董玉孜似乎成了被学校排除了的教育对象。在这种空虚无聊的学校生活中,他的行为更是变本加厉。他的父亲第五次接到学校要孩子退学的通知,父亲只有再一次请求校长“给一次机会”。这一次是个刚上任不久的年近花甲的新校长,看着孩子父亲乞求的面孔,心软了,但他要求要亲自“会会”这个董玉孜。

新校长从董玉孜班主任的口中了解了情况后,在一个周末,他把董玉孜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一进校长办公室的门,校长就指了指身边的沙发说:“玉孜,来坐下。”董玉孜很意外地在校长的身边坐了下来。更想不到的是,校长还起身给他倒了一杯水。这样一来,董玉孜有点不知所措了。水他不敢喝,像往常面对其他师长一样,他在等待着校长的“批斗”。

可这个校长很特别,他拍了拍董玉孜的肩膀说:“长得很帅气嘛!”接着问道:“你喜欢体育运动吗?”

“喜欢。”董玉孜回答。

“喜欢什么运动?”校长接着问。

“足球和篮球。”

“有这么多爱好,在学校怎么还不开心呢?”校长说。

董玉孜糊涂了,他不知道校长的意思。但校长接着说道:“如果你是开心的话,那么你就不会经常去和同学生气。你和别人好闹矛盾,肯定是因为自己不开心。你看,你有那么多喜欢的运动项目,这很好嘛!课余的时候多玩玩足球和篮球,这就是我今天要跟你说的。”

“可妈妈不想让我在玩球上花太多的时间,班主任也只允许我们班里的人在每周一、三、五上球场玩。”

“这个你放心,只要你喜欢,我会和你妈妈及你的班主任为这事沟通好的,我还要你组建一支我们学校的足球队。”校长说。校长明白,班主任的要求使董玉孜缺少玩伴。

就这样,董玉孜被校长“重视”了起来,董玉孜把他的几个“死党”以及一群喜欢足球的同学组织起来——这里面更多的是学校里最调皮的孩子。校长还专门为他们修整了足球场。董玉孜告诉校长,在球场旁的一排原木长凳被学生破坏得不成样子,原因是这种板凳凳面有凹槽,一下雨就容易存积雨水,时间一长凳子就会显得又脏又旧,学生就不愿意好好坐,而是用脚踩、在上面刻字,想着法子搞破坏。于是,校长把原木椅子撤掉,换成塑料做的长凳,雨水可以顺着间距流走,长凳就会显得干干净净的。果然,自从换上新凳子后,再也没有学生破坏它。

董玉孜的球队有很多“特权”:他们天天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在操场上练球,班主任不得反对。对于董玉孜,如果哪一节课他不想去上,他可以选择自己一个人到操场练球,但他必须向校长请示。校长还有一个要求是:只要董玉孜在课堂上,就要认认真真地去听课。

一群调皮捣蛋的孩子似乎是被球场征服了,他们一有多余的时间,就全都泡在了球场上。在孩子训练休息的时候,校长有意无意地坐到他们的身边与孩子们谈话,与孩子们沟通,耐心地对他们进行说服教育。校长还多次到董玉孜家中家访。很快,董玉孜变了,他改掉了打架、骂人和偷东西的毛病,上课也用心起来了,他还帮校长改变其他一些后进学生。

一年时间过去了,学校里所有的“霸王们”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尤其是董玉孜。他没有用到一次校长给自己的特权,他不仅学习成绩有很大的提高,球队在市里中学生联赛中还拿了冠军。令人想不到的是,“霸王”还给自己定了追求的目标——北京体育大学,这是很多人都没想到的。

现在解释一下校长这种做法的好处:既然对学习不感兴趣,那就叫孩子做感兴趣而又有益的事。孩子在球场上打发了多余的时间,他们在学校的生活充实了,还使他们不会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闹事。打球累了,在生理上他们因累而无力去冲动;玩得开心了,他们在心理上得到了满足,就不会在其他地方发泄。世界上最高明的教育方式,是需要将爱掺杂在其中的。校长的关爱、尊重是一股强大的力量,他使这些孩子知道了自重。

因此,父母要记住,对于“坏孩子”,你给一片属于他的天地,他也能够灿烂起来。这就像是对待一粒种子,我们只要把它放到适合它生长的土壤中去,它就会发芽,更一定会往上长——这是我们丝毫不用担心的自然规律。

成人教育最重要

对于孩子的要求,很多家长首先是要求孩子能成才,在成才的基础上成人。当家长感到孩子成才无望的时候,他们就会在不经意中放弃对孩子的培养,认为孩子学习不好,就不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他们不知道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第一是要孩子成人,只有教会了孩子做人,才能使孩子有良好的基础去成才。家长在培养孩子时,他们对孩子的要求,在心理上往往是本末倒置的,所以说,孩子成长中的警戒线有两条:

第一条是从父母对他们实施教育的那一天起,就把孩子的成人教育放在了第二位,但它又常常因父母放在第一位的要求不能达到而会被忽视。这样,就会使孩子长大后有做人方面的缺失,孩子就会有很多坏习惯或坏性子——孩子跨越了这条警戒线,很少有人注意到。所以当孩子有很多缺点的时候,人们往往会把原因归结为“学习不行”,他们不知道正是因为孩子的“学习不行”,而使教育者忽视了对孩子的“做人教育”。

第二条是当孩子不能满足父母对他的学习要求时,父母再也不会发掘他其他方面的优势,从某种程度上讲这是对孩子的一种放弃。这样就会把孩子推向堕落,孩子有时候就会突破道德的底线滑向犯罪的深渊。孩子的父母往往也都在这条警戒线上严防死守。

所以说,在平日里任意妄为的孩子,他们很多都是缺少教育者教他们如何去做人。孩子在学校里称王称霸,在生活中任着自己的性子胡来,他往往就会触犯他成长中的第二条警戒线——犯法。

孩子缺少做人的道理,就是学习很好,他往往也会走上歧途。所以,青少年本身就因为年纪轻,不够成熟,因而自控能力比较差。他们总是好冲动、好感情用事,做事也是不计后果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人对他们加以正确的引导,孩子就很容易变坏了。孩子的这种“变坏”,我们不能把责任推到孩子身上,问题出在对孩子教育的方法上。

实施了打架斗殴、伤害他人、持械群殴的违法犯罪行为的孩子,他们在性格上都是冲动的。当教育者面对他们实施教育的时候,结果总是失败的。在学校里,这样的孩子很少在教育中得到转变,其中的主要原因是:

(1)这类孩子在老师的眼里是最差的。老师的教育,就会在一种偏见下进行,但当一个人有了偏见时,他就不会有好的心态对孩子。

(2)老师面对的是众多个孩子,他对大多数孩子的“满意”,会削弱对问题孩子的要求与期望。这种“削弱”包括老师精力上的分散,使问题孩子不能得到更多的“特别照顾”,而越是有问题的孩子,老师对他的教育就需要投入得越多。

(3)孩子在一所学校里也就生活几年的时间,老师往往有“反正就这几年时间,好坏与我又有多大关系”的心理。在与家长的联系、沟通时,没有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情绪变化,无法及时对学生的不良“苗头”进行阻止。

(4)在学校里,成绩决定孩子的一切,老师往往以成绩的好坏来评价孩子;当然老师也会以学习为第一要求来要求有问题的孩子。而在人的心理上,总是对他人的第一要求特别重视,忽视的往往是第二及其以外的要求——老师的教育就会在孩子的心里缺乏力度。

(5)老师往往会认为:孩子不听话,是孩子的问题。他不会在自己的教育方法上找问题。

(6)学校缺乏给学生一个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

不少学校还热衷于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德育教育,对孩子做人道理的教育不够,使孩子在思维方式、个性和人格发展上,就愈加片面和扭曲,使一些青少年缺乏正确的是非、荣辱、善恶观念,严重的甚至发展成犯罪;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式,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很多父母对孩子的不好印象,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学校对孩子的评价,因为孩子的行为在家长面前,总会在主观或客观上有几分隐蔽。一个坏孩子胡作非为时,父母不会把担心的重点放在孩子的学习上,而是怕孩子由此而会去做违法的事。他们的说教对孩子已是毫无作用,他们的目的只是要管住孩子不犯法就行了。于是,父母知道孩子只有在学校里最安全,在自己工作忙的时候,学校还有专职的人来看管孩子;再者,孩子在学校里闹,只是违反校纪而已,这总比在社会上违法要好。

这样的父母和学校,就是很多问题孩子身处的教育环境。而孩子本身呢?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成长阶段,辨别是非、区分良莠和抵御外界影响的能力都很差,于是,孩子的打架斗殴、偷抢扒拿就会由自己性格上的冲动而变成一种习惯。这样,孩子就处于违法的警戒线边缘了,没有人有好的办法使他们远离这条线——这就是教育的缺失,问题孩子因教育方法的失败而危险了。

翻开有关教育的书,它们的主体都是告诉人们:怎样去教育好一个正常的孩子——但人往往缺少的是教育问题孩子的方法。因为教育的失败,对问题孩子教育方法的缺乏,孩子也因此失败。

父母的态度和方法决定孩子的命运

孩子做事不顾后果,有的事已经要触及法律这条“警戒线”了。孩子不听话,而且父母也没有一个好的纠正办法,面对这样的局面,家长怎么办呢?

要使孩子远离警戒线,家长先要明白两个道理。

第一是好孩子是人培育出来的,同样,坏孩子也是人“培养”的。孩子从来到世界的那一刻起,他没有带来任何东西,后来所拥有的一切都是社会给予的。而这一切的得到,都与孩子的父母有很大关系。孩子的问题,往往是父母的教育问题。

第二是我们不要让孩子去适合你的教育,父母所要做的是让你的教育适合孩子。家长的习惯思维是总千方百计地使孩子适合自己的教育,而没有把自己的重点放到使自己的教育适合孩子上来。

虽然以上两条归根结底都取决于教育者,但这也恰恰正是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容易忽视的问题。对这些没有客观认识的话,父母就不会拿出一个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来纠正自己的孩子。也就是说,面对孩子的胡作非为,父母的态度和教育方法,是在矫正孩子行为偏差的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两个方面。

对待有问题的孩子,要有一个好的态度。要把纠正孩子的错误当成自己的责任——那是自己的错才使孩子面临这种困境的!有了这种心态,当孩子犯错的时候,你就不会只去责怪孩子。这就像你培育一棵禾苗,当禾苗因本身的问题而生长欠佳时,你会拔掉它重新栽种其他的禾苗;当由于是你管理不善使禾苗生长欠佳时,你就会用自身的努力,通过浇灌期望它能长好。教育孩子也是如此,而且教育孩子还要避免因偏见而使其受到新的伤害。

很多父母很难有好的态度对待他们那个有问题的孩子,原因之一是父母很失望,自然就没有好心情;二就是家长认为在教育中“严肃”一点,更显得有威严。于是,他们的教育就会在气愤的状态下进行,这就很难理智地对待孩子。

在教育方法上的缺失,是很多父母教育孩子最大的难题。因为他们没有教育的经验,通常是一个人结了婚,有了孩子,他们就自然成了教育者。在此期间,他们没有进行任何培训,他们的教育方法只是源于书上的理论和与其他家长的教育心得的交换,但不同孩子的经历和心理是不一样的,这样往往会在教育上出现偏差。

因此,家长在面对将触“警戒线”的孩子时,应这样去纠正他:

第一步:尽可能多地去了解孩子。

要想矫正孩子,就要了解孩子,这是家长都知道的,但他们在了解孩子的过程中,可能会忽视一些东西,这包括:孩子的朋友的情况,如爱好、他们最爱的去处、各自的家庭状况等;孩子的“敌手”的情况,如他的敌手、讨厌的人等;孩子目前的状况,如他又欠了多少钱、他有了哪些麻烦等;还有外界对孩子的评价,包括正面的和负面的。

——这是对孩子的一个全面“诊断”的过程。

第二步:消除孩子的隐患。

孩子偷抢、打架等往往都是有他的困境的,这种困境正是孩子胡作非为的原因。比如孩子欠人钱的话,他就会心里有压力,当这种压力大于偷抢给自己造成的畏惧时,他就会感到自己与其欠着人钱,还不如去偷抢别人的钱来还上。这样,孩子就会铤而走险。如果家长把钱给他还上的话,在心理上孩子压力就会减小,孩子的生活隐患就会减少。

父母还要化解孩子与“敌手”之间的矛盾。如找到与孩子有矛盾的孩子及其家长,要耐心地进行自我批评,降低对方对自己孩子的敌意,这也就降低了自己孩子与他争斗的可能。

孩子的麻烦少了,生活的压力就小了,促使孩子冲动的因素也就少了。

第三步:对孩子要有切合实际的硬性要求。

在消除孩子的麻烦、关心体贴孩子的基础上,要对孩子有所要求。

对孩子的要求先不要太高,父母要给孩子明确的态度:你还有哪些“困难”,有“困难”提出来,爸爸妈妈一定给你解决。然后要向孩子提出:哪些范围之内的事不能做,要求孩子“做与不做”一定要想通,想不通的事向父母说,父母不会怪你,还会给你解决。还要要求孩子对于自己“做与不做”的事,在父母面前要给出理由。比如,一个孩子在学校里又一次把同学的手机给砸了,孩子知错了还不行,一定要知道砸手机的理由,因为家长掌握这些情况,对孩子以后的教育是有好处的。

有的家长会用“不准再打架”或“不要再偷东西”来要求孩子。这样做不妥,因为在你要求孩子时,孩子会尴尬不说,要求也是很肤浅的。

第四步:总结。

对于教育的得失,要一周一总结或及时总结。总结分两个方面:

一是父母自己要总结教育孩子的经验,哪些方法是有效果的,哪些是自己的失误。这样来改进自己的教育方式。

另一个是对于孩子的总结。孩子又有哪些新的情况,下一周需要防范的新情况有哪些等。还有就是对于孩子上一周的表现作出评价,父母要以鼓励孩子为主,对于孩子的进步,父母要使孩子感受到自己因他的进步所带来的快慰。这种总结在孩子的心里,他会看成是父母的教育的一种持续,孩子也会重视父母的这份关注,从而会努力地做得更好。

第五步:惩罚。

对于孩子的错误要有惩罚,但这种惩罚要以家庭娱乐为主。不要将父母的惩罚变成与孩子之间矛盾的源泉,要把对孩子的惩罚变成与孩子的一种沟通方式。也可以这样说——要在“惩罚中”与孩子沟通。

有一对父母对孩子错误的惩罚是这样的:当孩子打一次架的时候,他的妈妈就要求孩子亲手给自己做一件礼物,以此来要求孩子表达对辜负父母期望的歉意。这些小礼物往往是妈妈和孩子一起完成的。

家有将触“警戒线”的孩子,对其教育就要有一定的力度,孩子的问题越重,父母教育的力度就要越大。在处理方法上就要越细致,这样就会使孩子远离“警戒线”,就是不能成才,也会成人的——这也是一种成功的教育结果。

冲动使人智昏

有这样一个故事:“二战”著名将领巴顿在去战地医院探访时,他发现一名士兵蹲在帐篷附近的一个箱子上,显然没有受伤。巴顿问他为什么住院,他回答说:“我觉得受不了。”医生解释说他得了“急躁型中度精神病”,这是第三次住院了。巴顿听罢大怒,多少天积累起来的火气一下子发泄出来。他痛骂了那个士兵,用手套打他的脸,并大吼道:“我绝不允许这样的胆小鬼躲藏在这里,他的行为已经损坏了我们的声誉!”说完气愤地离开……

第二次来,又见一名未受伤的士兵住在医院里,顿时变脸,问:“什么病?”士兵哆嗦着答道:“我有精神病,能听到炮弹飞过,但听不到它爆炸。”巴顿勃然大怒,骂道:“你这个胆小鬼!”接着打他耳光,“你是集团军的耻辱,你要马上回去参加战斗,但这太便宜你了,你应该被枪毙。”说着抽出手枪在他眼前晃动……

很快,巴顿的行为传到艾森豪威尔耳中,艾森豪威尔说:“看来巴顿已经达到顶峰了……”

狂躁易怒的性格,使本有前途的巴顿无法再进一步,面对有心理障碍的士兵,不是认真了解情况,加以鼓励,而是大打出手,完全失去了一个指挥官应有的风度和修养,破坏了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因此失去了攀上顶峰的机会。

生活中,到处都充满重复的事情,面对变化的环境,人难免烦躁,从而脾气就随着变坏。然而,一次、两次地爆发后,如果你还不加以克制,那么演变下来,就会养成冲动的习惯。我们并非生活在真空,人生总会有阻力或逆风,如果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就如爆竹一样炸裂,那么恐怕受伤的不仅仅是身体,更是毁了前程。在“遗憾”之余,让人想起了这样一句话:冲动使命运遭殃。

在现在的青少年中,孩子的冲动往往会引发很大的问题。

现在的一个孩子,他往往是好几个家庭的希望,可这些希望,往往会因为孩子的冲动变成更多人永远的痛。据2013年统计资料显示,这几年来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青少年犯罪总数的百分之七十以上。目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初始年龄与20世纪70年代相比提前了两至三岁,十四岁以下少年犯罪比例不断上升。他们的犯罪行为,有百分之八十以上属于孩子的一时冲动,有预谋的犯罪只占很少的一部分。

高二年级的潘家运和王强两个人是一对好朋友。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喜欢没日没夜地泡在网吧上网,这使两人都厌倦了学习。不久,两人都退学了,整天在网吧打游戏。潇洒了几天以后,困境就随之而来了,因为两个人身上都没有钱了。想到快活的日子就要到头了,一边是对在网吧玩乐的渴望,一边是两个人囊中的羞涩。在这双重压力下,他们常常感叹:在哪里弄些钱就好了!

罪恶往往来源于欲望。在一个黄昏,他们有了这样一段对话:

潘家运:我们想办法搞些钱吧!

王强:有啥办法,抢人呀?

潘家运:随便用什么办法都行。

王强:我们去抢的目标是谁?

潘家运:找个倒霉鬼吧。

王强:也好,到时候再说吧。

于是,一起抢劫凶杀案的预谋过程,就在短短的几分钟内敲定了。恶念一旦产生,就难以遏止。当天晚上两人怀揣尖刀,在市街上寻找那个所谓的“倒霉鬼”。凌晨5时,可怜的出租车司机侯某成为他们刀下的冤魂!不久法院也按照法律程序,终结了他们充满罪恶的生命!

不仅潘家运和王强的结局一样,他们的家庭教育也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的父母都是下岗工人,父母的素质不高,使他们缺少教育能力;再加上他们整天为生机奔波,也没有时间管束自己的孩子。孩子走向不归路,如果说是孩子的一时冲动,倒不如说是父母对其缺失教育的结果。

当然,也有仅仅是由于孩子的不理智而酿成悲剧的。

高三的男孩子许某,在自己常坐的公交车上结识了一个叫阿秀的十六岁女友,并常常约阿秀到一个酒吧见面。许某在一次两人见面后送阿秀回家的途中,美好的夜景,少女特有的香气,撩动着许某这个十七岁少年的心。当他试图把阿秀搂住的时候,却遭到了阿秀的拒绝——这使许某很恐慌,他以为事情泄漏后自己就会坐牢,于是,他抽出随身携带的水果刀,向受害人的胸口扎了六七刀,导致受害人当场死亡。事后,许某也受到了法律应有的惩罚。

许某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在教育部门任职。父母在对许某其他方面的教育都做得很好,唯有在孩子性教育方面有些保守,他们生怕孩子过早地沉溺于情爱,所以在教育中较为片面。这使得孩子以为,与女孩拉手、亲近都是不良举动,女孩要是反对,自己就是犯法的。于是,就造成了许某在一次正常的性冲动中,本是一个无关紧要的举动,由于缺乏对事情的认识,才使自己有杀人灭口的错误举动。

因此,在教育孩子时,一定要求孩子遇事有三分冷静,多想想再做;父母也要想办法去除令孩子冲动的诱因,这样才会使孩子理性地面对自己的生活,自己掌握好生活的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