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大数据时代,人人都是AI“数据燃料”的供应者

正在贵阳召开的2017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谈到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关系,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演讲时借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人工智能系统犹如一个飞行器的话,那么“深度学习”是“引擎”,超算平台是载体,大数据则是最重要的“燃料”。

倪光南说:“大数据能帮助人工智能‘学习’,在人工智能助力下也能更好地处理和分析大数据。两者之间相互促进、紧密结合,将推动彼此共同发展。”

据介绍,人工智能诞生至今已有60年,尽管相关算法、运算能力等都在不断完善,但数据量小、数据流通不畅等因素是制约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之一。近年来,随着互联网迅速发展,积累了海量的大数据资源,为人工智能加快“学习”“进化”提供了重要保障。

参会的360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韩玉刚说,AlphaGo等人工智能迅速成长是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但从技术层面看,相比较算法和运算能力的提升,数据量的大小更决定了人工智能的“奔跑速度”。

服务于人工智能的大数据从何而来?在韩玉刚看来,大数据时代,人人都是人工智能“数据燃料”的供应者。

“当前生活中的信息化设备无处不在,人的一切行为几乎都会‘数据留痕’,从而进入互联网汇聚成海量的数据信息。”他说,包括运营商、电商巨头、政府等海量大数据绝大部分都是由单个人产生的数据汇聚而来。

在数博会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说,中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互联网用户,网民超过7亿人,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大数据市场之一。

白春礼说:“目前,全球数据总量每年都以倍增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44万亿GB,中国数据量到2020年将占全球数据总量的近20%。”

今后,在全球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浪潮中,抢占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制高点,大体量的用户数据将是我国的重要优势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