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必要性

南昌是唯一与长三角、珠三角和闽东南三角相毗邻的省会城市,具有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战略性区位和枢纽性区位的独特优势。“十一五”期间,南昌市坚持以人为本,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立和谐社会为中心,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目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根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整体提高生态承载力,增加发展的环境容量空间,坚持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并重,社会、经济和环境保护取得巨大发展。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与国内许多城市和地区一样,南昌市也出现了环境压力增大、资源相对短缺的问题,尤其是水资源问题已逐渐成为制约该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之一。

1.3.1 用水效率偏低,用水结构不合理

2009年南昌市万元GDP用水量182m3,是国内用水先进城市北京市和天津市的6.1倍和5.8倍;人均综合用水量为719m3,是北京市和天津市的3.5倍和3.7倍,总体用水效率较低。农业灌溉方式落后,大部分仍采取传统的漫灌、沟灌等形式,灌区渠系防渗衬砌率低,灌溉水综合有效利用系数仅0.44左右;城镇供水管网漏失严重,管网漏损率高达19%,节水器具普及率仅40%左右。

2009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为6.1:55.3:38.6,一产、二产、三产的用水比例为70.3:26.6:3.1。农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6.1%,而用水量却占生产总用水量的59.1%,农业用水比例偏高,用水效率和效益偏低,用水结构不合理。

1.3.2 江河枯水加剧,季节性缺水严重

近十年来,南昌市境内的赣江(南昌段)、抚河(下游)、潦河(下游)及鄱阳湖水位逐年下降,尤其是近三年来最低水位不断被刷新,致使城乡取水困难加大,季节性缺水问题严重。夏秋季农作物主要生长期严重影响农业灌溉,造成农业欠收;冬季严重枯水造成城镇集中取水口难以直接取水,常需要通过延伸取水口或增加二级取水泵解决取水问题,不仅加大了取水成本,还影响城镇居民正常供水,居民生活质量受到一定程度干扰。

1.3.3 水环境质量状况呈逐年下降趋势

南昌市局部水域水污染形势日趋严峻,市内艾溪湖、西湖污染物均超标,青山湖、鄱阳湖水环境质量也呈现逐年下降趋势。由于市区雨污合流和排水管网建设滞后,导致大量污水排入河道,水体污染程度不断加剧,地表水质波动较大、存在季节性恶化的现象,尤其是市区内主要河道水质污染问题比较突出。部分企业废污水未全部达标排放,全市污水处理力度仍有待加强。

1.3.4 水资源管理工作依然薄弱

近年来,南昌市的水资源管理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市水务局的组建,为实现城乡水务一体化和地表水与地下水统一管理提供了体制和组织保障,但是水资源管理工作依然比较薄弱,机构不健全、制度不完善、管理手段落后等问题仍然存在,与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要求不相适应。水资源监测系统建设滞后,基本上延续传统的静态、经验式管理,严重影响了全市水资源管理工作。大多数灌区的农业灌溉用水都未实施计量管理。农业水费收取率低,按亩计费和收费难的状况依然没有改变。工业供水方面,除自来水公司和重要骨干水利工程供水有较可靠的计量设施外,部分企业自备井和中小型水库供水基本无计量,不利于取水许可管理和计划、节约用水。

1.3.5 全社会节水减排意识亟待进一步提高

南昌市地处赣江、抚河下游,鄱阳湖南岸滨湖尾闾地区,水资源相对丰沛,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开展的主要难点在于全社会节水意识普遍较弱,尚未充分理解节水减排的意义,缺乏自觉节水的社会行为规范,水资源的利用模式亟待改进,体制和机制仍需完善。需要通过节水型社会建设,牢固树立节水减排、生态立市的理念,推动诸多现实和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的解决,以进一步调整南昌市经济布局、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理顺水资源管理体制,健全节水减排法规、制度和标准等,加大节水治污设施建设和技术研发投入,建立促进水资源集约高效利用的激励机制,让节水成为自觉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建设节水型社会是保障南昌市区域水安全的必然选择和根本途径。必须立足于水资源的全面节约和合理配置,通过节水型社会建设,切实转变水资源利用粗放方式,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