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常识

食物怎样变成糖

我们每天吃进各种食物,糖类(又称碳水化合物)是其中一类重要的营养素。碳水化合物是化学上的一个概念,它是由多糖如淀粉、低聚糖如糊精、麦芽糖、蔗糖和单糖如葡萄糖、果糖等组成的。一提到糖,我们首先联想到的是甘甜的糖,实际上,那甘甜的糖只是双糖或单糖,而双糖以上的低聚糖或多糖是没有甜味的,但是当我们泛指糖类的时候,是包括这些没有甜味的糖在内的,因为这些糖是可以通过化学或生物的手段降解成有甜味的糖的,因此我们不能以为所有的糖类都是甜的,不甜的就不是糖。单糖是组成碳水化合物的基本单位,一个单糖就好比一个环,两个环连在一起就成了双糖,两个以上的环连起来就成了低聚糖,许许多多单糖连在一起就构成了多糖,就像一条锁链。单糖是甜的,有的双糖或低聚糖是甜的,有的就不甜了,而多糖都不甜,可以理解为“环”越多就越不甜。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成分主要为淀粉,进入人体后,淀粉被体内的淀粉酶分解成低聚糖,低聚糖又进一步分解为双糖(例如蔗糖、乳糖、半乳糖)和单糖(果糖、葡萄糖)。


血糖来自何方

血液中所含的葡萄糖,简称为血糖,它是糖在体内的运输形式。血糖是从哪来的呢?正常情况下,来源主要有3条途径。第一条,食物中含有多糖、双糖和单糖,这些糖最终在体内被消化、分解成葡萄糖,吸收进入血循环,这是血糖的主要来源,因此我们吃了食物后血糖会升高,当然,如果注射葡萄糖,血糖也会升高。那么,不吃食物的时候呢?第二条途径,空腹时血糖来自肝脏,肝脏就像一个糖的仓库,吃了食物血糖高时把糖变成肝糖原存放在肝脏(果糖和半乳糖也很容易在肝脏中转变为葡萄糖),饥饿时肝糖又变成葡萄糖进入血液,以补充持续降低的血糖。除了这两条途径,还有一条途径,叫做糖异生,由非糖物质转变成葡萄糖的过程称为糖异生,这些非糖物质主要是成糖氨基酸、乳酸、甘油和丙酮酸,它是糖的“小道来源”。无论是糖、蛋白质还是脂肪,在体内最终都将转换成葡萄糖,当肝糖原不足时,从肌肉组织释放出来的乳酸、丙酮酸、丙氨酸、甘油和游离脂肪酸等进入到肝脏,再次转化成葡萄糖,也汇聚到血中。

血糖的来路我们已经清楚了,那么,血糖的去路呢?正常人血糖最主要去路是在全身各组织细胞中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供人体生存活动所利用和消耗,这是血糖最重要的贡献。我们常常赞扬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其实血糖更值得赞扬,因为它不仅“燃烧了自己,驱动了全身”,甚至不像蜡烛燃烧那样还能被人看到,血糖的燃烧是默默无闻的。然而我们一刻也离不了它,当血糖不足时,人就会浑身无力,什么也干不了了。其他的去路主要是把多余的血糖以糖原或脂肪的形式暂时贮藏起来,以备血糖低的时候使用。

发生高血糖的机制有二:一是葡萄糖利用减少;二是肝糖输出增多。机体降低血糖也是针对这两条途径进行的,一是兴奋肌肉和脂肪组织,使其摄取葡萄糖(这两种组织可以受胰岛素抵抗的影响);二是抑制肝糖的产生。

人体有着惊人的平衡能力,为了人体正常的生存、生活和活动,必须保持血糖永远处于不高不低的适宜水平(正常人空腹血糖浓度为3.9~5.5毫摩尔/升),胰岛素为此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药物有通用名和商品名

每个药都有几个不同的名字。有化学名,这是根据药品的化学结构统一命名的,生僻难懂,糖尿病患者不需要看懂。有通用名,如二甲双胍、甲磺丁脲等。通用名,顾名思义,就是通用,而且数量较少,通用名常常兼顾了药物的结构特征和药理特性。只要说出某药的通用名,就不容易发生错误,因而是最常用、最重要的药名,糖尿病患者应该了解并记住。还有一种名是商品名,如优降糖、糖适平等。商品名是最乱的一类药名,同样一个药,每个药厂都给自己生产的这个药起一个中意的商品名,就可能有数十甚至数百个商品名,不要说患者,就是医生或药师也常常是一头雾水。但是商品名也并非一无是处,它往往好听好记。建议糖尿病患者在记住商品名的同时,至少也要知道它的通用名。因为通用名既不像化学名那样难懂,又不像商品名那样混乱,它的命名是取这两类名之长,避这两类名之短。在比较规范的药品说明书的开头,这三类名称应该都能找到,建议糖尿病患者不妨仔细看一看。有些药店的从业人员并不是执业药师,甚至连文化水平都不够高,您去药店购药时,要特别留意这一点,否则,就可能发生吃了“两种”药,其实是一种药的错误。为了不至于造成混乱,本书采用通用名,不熟悉通用名的患者可以查看表2,寻找抗糖尿病药品的商品名和通用名。

表2 抗糖尿病药品的商品名和通用名

俗话说,“同病相怜”,糖尿病患者也一样,不仅同病相怜,还同病“相联”。不少患者会问医生:他为什么用这个药?我为什么不用?她的药用那么少,我为什么用这么多呢?糖尿病患者的生活方式、饮食和运动量、年龄、性别、体形体重、血糖水平、脏器功能、并发症、用药依从性及经济状况都不尽一致,因而适合哪种药物,需不需要合并用药,都必须因人而异。究竟用多大剂量合适,也必须个体化,所以糖尿病治疗药物无“固定剂量”。

单味药疗效不佳或为了减少副作用时,可酌情选择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联合使用,但应避免同一类药物联合使用,如优降糖和达美康。另外,口服降糖药有长、中、短效之分,长效制剂(格列美脲、瑞易宁、格列苯脲等),每日1~2次即可,中短效制剂(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等),每日需服2~3次。控制血糖不要急于求成、矫枉过正,严重低血糖的危害甚至比高血糖更大。

当口服一种药物疗效不佳时,或为了减少某种药物的副作用时,可选择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联合使用,但原则上应避免同一类药物联合使用,因为同类药物的降糖作用机理是相同的,联合使用可能会引起彼此间竞争性抑制而“两败俱伤”,结果降糖作用并未增加,副作用反而增加了,如格列苯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消渴丸+格列苯脲等,均是不恰当的联合用药。药品研发人员在研究新药时,追求的是疗效更高、不良反应更少更轻或药物动力学性质更好。我们说A药比B药的疗效强100倍,实际上是指在取得相同疗效时,A药的剂量仅及B药的百分之一。比如B药的剂量是500毫克,而A药的剂量是5毫克,那么,我们就说A药比B药的作用强100倍。

药物进入体内,是怎样找到作用部位的呢?药物就像钥匙,作用部位上有一些“锁孔”,药理学家称之为“受体”,我们权且形象地理解为“接受药物的物体”吧。药物和受体是一一对应的,药物只对有受体的部位或器官发挥作用,药理学家将这些器官称之为“靶部位”或“靶器官”。例如胰岛β细胞表面的受体就是一些降糖药的“靶部位”或“靶器官”。


口服降糖药的体内“游”

药物动力学,简称药动学。通俗地说,就是药物在人体内的旅程。例如一个口服药物,从放进嘴里,就开始了其在体内的旅行,主要包括三个阶段,即吸收、分布和消除。吸收是指胃肠道将药物吸收入血的阶段,目的是“进来”;分布是指药物被吸收入血后再随血流分布到“靶部位”或“靶器官”,或者贮存到某些组织的阶段,目的是“对号入座”和“削峰为平”;消除有两条途径,在肝脏进行的消除叫做“代谢”,在肾脏进行的消除叫做“排泄”,目的是“出去”。对于静脉给药的药物,因为药物直接进入血管,所以不存在吸收过程,但是仍有分布和消除过程。大部分药物都有一个消除常数,叫做“半衰期”,半衰期是指药物在体内的水平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半衰期越长的药物作用持续时间也越长,而半衰期越长,服药的次数就越少。主要靠肝脏代谢的药物,不适用于肝功能不良的病人,主要靠肾脏排泄的药物,不适用于肾功能不良的病人。代谢后的药物可通过2条路排出体外:一路是旱路,代谢物随胆汁到肠道,和粪便一起排出体外;另一路是水路,代谢物随血液流经肾脏的时候,肾脏会允许它们溶解在尿中,最终随小便排出体外。


口服降糖药宜从小剂量开始服用,逐渐加量。磺脲类药物在多数情况下,初始剂量宜为常规剂量的50%,以免发生低血糖反应;二甲双胍剂量应逐渐递增。初始剂量为每天500~800毫克,最大剂量为每天1500~2500毫克;阿卡波糖也应缓慢递增,初始剂量为每天25~50毫克,根据胃肠道耐受情况慢慢加量,每周加量50毫克/,直至每天3次,每次50~100毫克。

食物对药物的吸收是有影响的,一般来说,如果某一顿饭“油水”特别大,那么这顿饭前后所吃的药物也就吸收的比较多,血浓度就会比平常的波峰更高,对糖尿病患者来说,降糖药的血浓度水平过高,有可能发生低血糖,因此糖尿病患者应控制饮食中的油脂。


学会看药品说明书

药品说明书上一般说明药品的名称、规格、主要成分、适应证、禁忌证、用法、用量、不良反应、药物动力学、药物相互作用、注意事项、贮存条件、有效期、生产企业、批准文号、产品批号等,糖尿病患者不必都看懂,但对从未用过的药物,使用前应该注意看看适应证、禁忌证,它是否适合自己?看看这药主要有哪些不良反应,从而提高警惕;看看这药和哪些药物存在不良相互作用,不要糊里糊涂地用;最后还要看看用法、用量、贮存条件及有效期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