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职业学的基本范畴

范畴是人的思维对客观事物的普遍本质的概括和反映。每一门科学都有自己的基本范畴。职业科学研究领域里也有它必备的基本范畴。

(一)职业内涵

在我国古代,“职”和“业”的内涵各有所指。“职”,通常指官事;“业”,指士、农、工、商所从事的劳动技能和过程。所谓“官有职民有业”,实际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对立的现状,是“君子劳心,小人劳力”这种高低贵贱社会分工的真实写照。在西方,“职业”(vocation)一词从中古英语时代开始,由拉丁语演变而来。vocation一词起初具有宗教色彩,意指“神召、天职”。因此,西方人历来对“职业”怀有敬意。从人文历史的角度分析“职业”在劳动者心目中的地位和影响,中外文化存在着很大差异。到近代,“职业”一词方联合而成,是指个人在社会中从事的并以其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种类,即若干种工作内容基本相同的工种(岗位)。《现代汉语词典》释文认为,职业是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

目前,人们主要从社会学和经济学的角度来对职业内涵进行研究。社会学强调职业是社会分工体系中的一种社会位置,一般不是继承性的,而是获得性的。如美国学者泰勒就认为,职业的社会学概念,可以解释为一套成为模式的与特殊工作经验有关的人群关系;经济学意义上的职业强调同劳动的精细分工紧密相连,认为劳动者相对稳定地担当某项具体的社会劳动分工,或者较稳定地从事某类专门的社会工作,并从中获取收入,那么这种社会工作便是劳动者的职业。

职业是人类文明进步、生产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客观产物。从社会学角度看,“职业”就是劳动者获得的社会角色,是与劳动分工体系中某环节产生联系的劳动者获得的社会角色,是劳动者的社会标志。

任何事物都有其特殊性或基本特征,这是事物之间彼此区别的本质所在。职业的特殊性,是职业现象区别于其他社会现象的基本标志。

(1)社会性。职业活动的社会性首先表现在职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而发展。职业的种类反映着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社会分工的水平。社会分工水平越高,职业分化就越细。比如我国唐代有220种职业,到了宋代发展为360种,而在现代社会经济发达国家,职业数量有上万种之多。

职业的社会性还表现在职业的层次结构反映着基本的生产关系、社会的组织结构和社会的权益分配。在阶级社会,职业直接与阶级、等级制度联系在一起。不同的职业,在社会中具有不同的责权利。职业同时还与个人的地位、经济收入相关,反映着社会权益的分配状况。

此外,职业的社会性还表现在职业活动反映了社会运转的机制。职业是从业人员在特定的社会生活环境中所从事的一种与其他社会成员相互关联、相互服务的社会活动。

(2)经济性。职业活动的经济性特征表明,劳动者从事职业活动是以获得现金或实物等报酬为目的的。通常这种报酬比较稳定,就业者在较长时间内持续从事某种职业活动,该活动才能称为“职业”活动。例如,一位工人偶尔发表了一篇文章并从中获得了酬金,但是该工人的写作活动对于其本人来说,并不是职业活动。因为只有在较长时间内持续从事并稳定地获得收入,且该收入成为生活主要来源的工作,才算是职业活动。

(3)技术性。任何职业都有特定的行为模式。这种特定的行为模式,既包括思维、行为方式,也包括应用的技术和工具。即使是简单劳动的职业,也存在一个方法和技术问题,比如农民种地就要靠经验和技术。职业的技术性,包含着方法、技术和工具。这种技术性,决定了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不同。国家实行的职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就是针对职业技术性特征所采取的科学管理办法。

(4)规范性。从事职业活动必须遵守的规范称为职业规范。职业规范是社会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的规范性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其一是职业活动必须符合国家法律和社会道德规范,从这个角度看,我们说“小偷”、“海盗”等不属于职业活动范畴;其二是职业活动要符合特定生产技术和技能规范的要求。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总是要接受相应的职业规范的约束。

(5)时代性。不同的时代造就不同的职业,不同的职业服务于不同的时代。例如农业社会催生出大量农民职业,而信息社会则孕育大量技术、管理服务类型的职业。职业的时代性,决定了职业的发展变化总是打着时代的烙印。适应时代的发展,满足时代的需要,是职业发展的永恒主题。

(6)稳定性。虽然职业具有时代性,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演变,但这种演变一般是渐进的。职业劳动内容和行为模式都是相对稳定的,由此职业劳动者也有了稳定的职业形象。

(二)职业分类

我国是最早开展职业分类的国家,这一点从2500年前儒学经典的记录中就可以看得很清楚。如《春秋·谷梁传》写道:“古者立国家,百官具,农工皆有职以事上。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

职业分类是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和手段,通过对社会全体从业人员所从事的各类经济性活动进行分析和研究,按照其活动的不同性质、对象、内容、形式、功用和结果进行的类型划分和归总的工作。一般来说,社会经济与科技发展水平,决定着社会职业的结构状况,而职业构成的变化又客观地反映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水平,同时也影响着劳动力的社会流动。因此,开展职业分类,对现有职业进行科学归类,对于我们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及时、准确地把握劳动力资源的需求状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近年来相继通过的《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等都从立法高度明确规定了国家职业分类,并以此指导职业教育培训工作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这充分表明,职业分类在国家人力资源开发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地位。

1986年,我国首次颁布了《职业分类与代码》(GB6565-86),并启动了编制国家统一职业分类标准的宏大工程。1998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简称《大典》)编制完成,并于1999年5月正式颁布实施。2005年,根据社会职业结构最新的变化,增加了77个职业,出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05年增补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是我国第一部对职业进行科学分类的权威性文献,由于它的编制与国家标准《职业分类与代码》(GB6565-86)的修订同步进行、相互兼容,因此,它本身也就代表了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采用了以从业人员工作性质的同一性作为职业划分标准的新原则,并对各个职业的定义、工作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以及工作活动的范围等作了具体描述,从而体现了职业活动本身固有的社会性、经济性、规范性、时代性和稳定性等特征。《大典》科学、客观、全面地反映了当前我国社会的职业构成,填补了我国长期以来在国家统一职业分类领域存在的空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及其增补本,把我国职业划分为由大到小、由粗到细的四个层次:大类(8个),中类(66个),小类(413个),细类(1915个)。细类为最小类别,亦即职业。

世界各国特别是经济发达国家对职业分类工作都十分重视,国际劳工组织从1949年开始就研究制定出供各国参考比照的国际标准职业分类。《国际标准职业分类》于1958年第一次出版,并分别于1968年和1988年进行了两次修订。1988年版《国际标准职业分类》(ISCO—88)的结构分为10个大类、28个中类、116个小类和390个细类。

加拿大是开展职业分类工作较早的国家之一,1971年、1972年《加拿大职业分类词典》分成两卷出版,此后分别在1977年、1988年进行了多次修订。它是目前世界各地已经出版的职业分类工具书中篇幅最大、内容最充实的职业分类词典之一。《加拿大职业分类词典》的结构分为四个层次:主类(23个)、子类(81个)、细类(499个)及职业(7500个)。在此基础上,加拿大还组织制定了《加拿大国家职业分类》,进一步开拓和完善了新的职业分类体系。美国是从事现代职业分类问题研究最早的国家,自20世纪初至今,已应用的按不同目的和方法划分的职业分类有很多种。其中应用十分广泛的国家职业分类有《美国职业分类词典》,它由美国就业部于1939年制定并于1949年、1965年、1977年进行了三次修订。《美国职业分类词典》的结构分为9个大类、82个中类、559个小类、20000个职业。英国职业分类起步较早,由于过去英国是按照不同需求进行分类的,因此长期以来是多种职业分类体系并存,直到1991年才重新制定出新的统一的职业分类体系,即《英国标准职业分类》(SOC)。英国在制定标准职业分类过程中,十分注重职业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使得新的职业分类体系更加准确地反映英国的实际情况。英国职业分类的结构分为大类(9个)、中类(75个)、小类(372个)。目前大家一致公认职业分类比较合理、实用性比较强的国家有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

从总体来看,世界职业分类由于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各个国家确定的职业分类标准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分类的结构也不尽相同。从数量上看,分类最多的有25000个职业,平均在6000至8000个左右。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职业分类在人口统计、经济预测、劳动力就业以及职业培训等领域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政府的重视。

(三)职业活动

职业活动,简单地说,就是劳动者的职业行为。职业行为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直接的职业行为,即个人在从事职业工作时的具体劳动行为,如农民种地、工人制作模具、教师讲课等都是直接的职业行为;还有一种是间接的职业行为,即个人为从事某种职业劳动而开展的活动行为,如为了得到教师职业而接受的师范教育、为获得教师资格证书所做的备考工作等都属于间接的职业。无论是直接的职业行为,还是间接的职业行为,都属于职业行为范畴。从本质上来说,职业活动无论内外,都是实现职业职能从“应有”向“已有”转化的途径。职业活动有助于实现职业职能,至于这一职能发挥到什么程度,则受制于职业活动的效能。

我们的人生中,会有许多需要,会产生一些美好的理想,这些需要和理想都必须通过职业活动去实现和满足。职业活动的内在机制是指构成职业活动的内在行为要素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它决定着职业活动的性质、方式、效能及行为过程,构成了职业活动的最本质特征。一般而言,构成职业活动内在机制要素有:

——劳动者。这是职业活动的主体,指驾驭和推动职业活动的人。

——职业岗位。这是职业活动的客体,指劳动者进行职业活动的场所。

——劳动工具。这是职业活动的条件,指劳动者从事职业活动的各种工具和手段。包括劳动者自身的体力、智力等素质资源,包括车床、手术刀、割草机等硬件器具,也包括语言、图表、信息等软件工具。

——工作时间。这是职业活动的时间,指劳动者开展职业活动的时限。如每天8小时工作制、每周5天工作制等。

——职业目标。这是职业活动的结果,指劳动者需要达到的职业标准和要求。职业目标是组织设定的,不同的职业通常有不同的职业目标。

上述要素,按照一定的规律相互作用,形成了职业活动的内在结构及其功能,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职业的内在活动规律。

职业活动的外在形式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它贯穿于职业活动的全过程,是职业活动内在要素的外在反映,浓缩了所有职业活动的规律性。职业虽然千差万别,但职业的外在活动方式却大同小异。有专家认为,职业外在活动模型反映的是职业活动的外在形式,它可以分解成八个阶段:

——职业意识。职业意识是指个人对职业的看法和想法,它是职业活动的最初动力。

——岗位评估。社会上什么岗位空缺、人员饱和?什么岗位过剩、人员短缺?什么职业岗位将是社会需要持续增加的?什么职业岗位将是社会需要逐步减少的?等等,这些都是劳动者在大致确定了职业发展方向,并通过对社会组织的岗位需求状况进行调查研究以后,得出的评估结论。

——自我评价。就是根据职业外在活动形式的需要,对自身的长处和短处作出实事求是的分析和判断。

——职业规划。就是根据职业外在活动形式的需要,对自己的前程进行有计划的设计安排,以形成特定的职业目标。

——素质准备。就是根据职业规划的目标有针对性地提高职业技能,为顺利地进入职场做好准备。

——职业抉择。它是个人根据自己的意愿在众多职业中作出最终选择的过程。

——职业成长。这是职业活动最重要的内容,直接反映职业活动效果,因此在职业活动中处于核心地位。对个人来说,必须把职业活动视为成长的契机和人生价值的体现,这样才能享受到职业生活的快乐。

——确定锚位。这是通过职业活动成败得失的体验,找出适合自己的职业定位的过程。个人要不时地对自己的职业生活道路进行评价,从中发现可以寄托人生的职业领域或岗位。

(四)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可以说是一个内涵和外延极广的概念,不同的时期人们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早期心理学理论认为: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所谓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人在顺利完成某种活动中经常、稳定、熟练地表现出来的心理属性。职业能力则是人们成功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活动所必备的一系列稳定的、综合性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须具备的本领。它一般由三大部分组成,即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其中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与特定的、专门的职业技能知识无直接联系,是一种可迁徙的跨岗位、跨职业的工作能力。

关于职业能力的构成,国内外学者提法有所不同,但概括起来可以把职业能力分为基本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两个层次,每个层次分别由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三个部分组成。

职业能力的形成是长期训练与累积的结果。从职业技术教育的时间性来说,学生们的职业能力形成可分为如下三个环节:

——社会性能力重点培养环节;

——技术性能力重点培养环节;

——综合能力形成和提高的重点培养环节。

随着对职业相关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并结合国外的先进经验,一些学者将职业能力概括为人们从事某种职业所应具备的基础能力,即人们通过运用必要的知识、技能、态度按规定的工作职责和任务的要求,完成职业活动的综合素质。它由两部分组成,即职业专门技术能力和职业关键能力。其中职业专门技术能力是指完成主要职业工作任务所应具备的专门技术能力,主要是指运用专门技术和掌握该技术所需的基础知识从事基本的职业工作的能力;职业关键能力是指完成职业工作任务时除专门技术能力以外还必须具备的其他必不可少的能力,它包括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以上两种分类其实质是一致的,即指出了职业能力包含了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所具备的职业专门能力和从事劳动所具备的通用能力。

职业能力是在学习掌握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基础上,通过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实际运用、迁移和类化,并与相关的一般能力相整合而形成的。鉴于职业能力在一个人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我国近年来在职业能力的相关研究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初步形成了岗位核心能力、行业特定能力和职业通用能力的三级职业能力结构体系框架的构建。

岗位核心能力为每一种职业岗位独有,它只适用于本职业的工作岗位,适应面很窄。但有一个职业岗位就有一个核心能力,按照国家职业分类大典的划分,我国有1915个职业,显然,核心能力的总量最大。

行业特定能力是从同类岗位的职业活动中抽象出来的一种大类职业的基本能力,类别的普适性是它的主要特点,可适用于同类职业的所有工种岗位,相比而言,它的种类较少,但使用范围要比核心能力大。

职业通用能力是以社会各大类行业为基础,从一般职业活动中抽象出来可通用的基本能力,它的适应面比较宽,适用于行业内的各个职业或工种,而按行业或专业性质不同来分类,通用能力的总量显然比特定能力大。

研究人员认为,从职业能力的技术层面来分析,每一个职业在工作现场直接表现出来的是核心能力,因而它是显性的;在技术和专业上支持它的是特定能力,而通用能力则是上述能力形成和应用的条件。所以,职业通用能力应当处在最底层,它是承载其他能力的基础。相比而言它是隐性的。

从职业能力模块的角度来分析,在职业能力结构中三个层次的职业能力模块不是自成体系,而是内含在每一个职业活动之中。对每一个人来说,最需要的、可以用于一生发展的是核心能力。

(五)职业心理

职业心理,通俗地说,它指的是人们在选择职业、就业、失业及重新择业过程中,对周围环境的一种认知、情感、态度。

职业心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

—— 择业心理:选择职业时的心理感受,情绪变化。

—— 就业心理:从事某一职业可以形成较固定的心理定势,情感倾向。

—— 失业心理:失业后经历了酸、甜、苦、辣各种不同滋味、不同反映及变化。在职业生涯中,择业、就业、失业三个不同阶段的人的心理特点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价值取向等。积极的人生态度能使人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而消极的人生态度则使人颓丧、无为、最终可能走向毁灭。因此健康完善的职业心理,对于培养健全的人,构造和谐社会,犹如水之于鱼,作用很大。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有利于个人的成长,更有利于社会的发展进步。当然良好的职业心理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它需要生活的积累、意志的锻炼、品质的塑造、文化的熏陶。

(六)职业道德

在古代文献中,早有关于职业道德规范的记载。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誓言》,是西方最早的医界职业道德文献。职业道德,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用于调节职业关系的道德行为规范。有专家明确指出它包含以下信息:

首先,职业道德的适用主体是劳动者。职业道德是建立在职业活动基础之上的.不同的职业劳动者,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涉及不同的利益关系,因此从职业自律和社会期望出发,便形成了各不相同的职业道德规范。

其次,职业道德的目的是调节职业关系。职业关系是在职业活动中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包括职业群体内部的人际关系、不同职业和职级之间的关系,以及职业行为与社会及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等。

第三,职业道德的评价标准是行为规范。职业道德一般以约定俗成的行规形式出现,经过逐步完善而形成比较完整的准则和规范。职业道德是在社会职业活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是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承担着社会对职业行为所期待的道德责任,也是调节各种职业关系的文化准则。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即使在日益完备的法制社会,道德的作用仍然是无处不在的。职业道德的最大功能是塑造社会职业文明。职业道德的职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传承职业文化。职业道德用准则与规范的形式,向人们展示出看得见、摸得着的思想行为标准。这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有效工具,更是塑造职业文明的必由之路。

——引导职业风气。在职业活动中,职业风气是职业文明的重要表现形式。职业道德建设在创造良好的职业风气方面,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

——调节职业关系。职业道德虽然没有法律威严,但却有法律一样的尊严。事实上,很多具体、复杂的职业关系,法律是无能为力的,只有在职业道德的层面进行调节和疏导,才能满足职业生活的需要。

(七)职业声望

对职业声望的研究,始于19世纪末期。1897年美国人口普查局工作人员W.亨特在研究美国职业的社会地位时,将职业分为产业主级、秘书级、熟练工人级和非熟练工人级4个等级。马克斯·韦伯最早提出职业声望,他认为社会分层应该从财富、权力和声望三个方面进行考察。1925年,G.康茨第一次使用他自己编制的职业声望量表,对美国的职业声望进行了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职业声望的经常性调查,在许多国家已成惯例。

在中国,职业声望的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孟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名言。中国关于职业声望的测量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多数调查都是在一定区域内面向成年人的宏观调查,它要求被访者评价社会上有代表性的数十种、甚至上百种职业。当时比较有影响的有:1983年林南教授和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对北京1774名居民的50种职业声望调查;1990年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对北京和广州1141名居民的80种职业声望调查;1993年蔡禾对广州居民的102种职业声望调查等等。职业声望表示某种职业受人尊敬的程度,它是与财富、权力并列的相对独立的要素,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社会舆论,反映了特定社会发展历史时期人们对职业的社会心理评价。简单地说,职业声望就是公众对客观存在的职业等级在主观层面的反应和评定。

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布劳和邓肯的研究表明,人们对职业等级高低的评分,很大程度上可以用从事这项职业的人的受教育程度和职业收入来推断。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研究人员2001年做的全国社会阶层状况调查中,职业声望作为其中的一个指标。调查中列举了81种职业让公众打分评价。调查结果显示,教育和收入两个因素对中国职业声望的解释力只有60%多,这和国外相比有相当差距。进一步的研究表明,除了教育和收入外,权力和单位性质这两个因素对中国的职业声望有着重要的影响。加进了这些因素,对职业声望的解释力达到了80%。为此大多数国内专家倾向于职业等级这种评定是由教育程度、职业收入、劳动技能、支配能力等等复杂因素所决定的。虽然从人格和法律的地位上来说,人人都是平等的,人们从事的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实际上由于从事每种职业所需要的劳动技能是不同的,所需要支配的资源也不同,根据人们在生产关系中间的不同位置,职业还是有等级区别的,职业声望也就有高低之分了。

由于人们在价值观和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差异,人们在主观上会自觉不自觉地对社会上不同的职业作出高低的评价。但社会是在不断变化的,职业本身有兴有衰,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职业评判标准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在经历了重大的社会变迁后,现代人的价值取向逐渐从对权力和金钱的崇拜转向了对知识、技术和社会贡献的追求,人们在评价某一职业时可能不止使用一个标准,可能将权力、金钱、社会贡献等因素综合起来进行打分。

综合来说,目前国内学者认为影响职业声望评价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类:

——职业的社会功能,即某种职业对于社会的作用,包括对国家建设和公共福利的责任。职业的社会作用和责任越大,职业声望越高。

——职业要求,即一定职业对于任职者的教育程度、工作能力、道德品质、身体状况等方面的条件要求。职业对任职者的要求越高,职业声望越高。

——职业报酬,指职业能够给予任职者的各项利益,包括经济收入、福利待遇、晋升机会等。职业报酬越高,职业声望越高。

——职业环境,即与职业活动相关的各种工作条件,包括劳动强度、卫生条件、安全保障等。职业环境越好,职业声望越高。

近年来关于职业声望的研究表明,劳动者的择业意愿、择业行为和流动趋向与职业声望的高低有很大的关系。职业声望甚至影响到从业者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任何一个劳动者,都愿意从事社会地位高、职业声望好的工作。由此职业声望的变化成了促使劳动者进行职业选择的一种重要动力。

(八)职业标准

国家职业标准是在职业分类的基础上,根据职业(工种)的特性、技术工艺、设备材料以及生产方式等要求,对从业人员的技术业务知识和技术操作能力提出的综合性水平规定,它是从业人员从事职业活动,接受职业教育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以及用人单位录用、使用人员的基本依据。可以说,国家职业标准在整个国家职业资格体系中处于龙头位置,它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我国现行的国家职业标准是由工人技术等级标准发展演变而来的。在方法上,它通常采用知识分析法。近年来,在国家职业标准制定中逐步开始摈弃传统知识分析法,采用工作分析法。这是一个进步,但是也还留有一系列急待解决的问题。作为国家制定的职业标准,它所直接映射和调控的从业人员技能,代表着从业人员能够完成的工作任务的内容和质量,而不直接反映或调控从业人员使用的生产技术工艺和设备。

基于这种认识,我们认为国家职业标准编制工作应当在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总原则指导下,运用职业功能分析法、按照模块化、层次化、国际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使国家标准成为职业必备能力为基础,具有动态性、开放性和灵活性的职业标准,以全面满足企业生产、科技进步以及劳动就业的需要。

(九)职业资格

职业资格是对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基本要求。换言之,每一个劳动力,都必须达到一定社会必要的职业道德水准和劳动熟练程度,才能使自己的劳动成为社会所需要的有效劳动,从而获得在一定社会中从事某种职业的资格。因此,职业资格的本质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包括从事某种职业所需要的心理素质,思想品德、职业道德、职业知识、技能技巧,也包括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的实践经验等。职业资格必须与职业岗位的具体要求密切结合,方能更直接、更准确地反映特定职业实际工作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因此职业资格反映了劳动者为适应职业劳动需要而运用特定的知识、技术和技能的能力。与学历文凭不同的是,职业资格与职业劳动的具体要求密切结合、更直接、更准确地反映了特定职业的实际工作标准和操作规范,以及劳动者从事这种职业所达到的实际能力水平。

从社会管理的角度来看,对职业资格的要求,在当代已成为一种国家行为,称为“国家职业资格制度。”在我国,国家职业资格制度首先是一项劳动生产制度和就业制度,其最终使用者是企业,整个国家职业资格体系是紧密围绕企业生产一线、服务一线和经营管理一线相关职业、工种、岗位和工位的技能要求日渐形成、发展和不断完善的。简单地说就是,政府的劳动保障部门确定职业分类,制定各类职业标准,确定了某一职业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并对从事这一职业的人员提出必备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工作能力的基本要求,这些要求以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形式来表示。从考试测评技术的角度来看,国家职业资格制度是特殊形式的、标准参照型的国家考试。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是表明持证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职业资格包括从业资格和执业资格。从业资格是指从事某一专业(职业)学识、技术和能力的起点标准,是持证者求职、任职、开业的资格凭证。执业资格是指政府对某些责任较大,社会通用性强,关系公共利益的专业(职业)实行准入控制,是依法独立开业或从事某一特定专业(职业)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必备标准。

(十)职业发展

据原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计,与2000年相比,现在全国新增职业超过了70个,职业总数也由2000年的1838种增至1915种。24新增的职业有电子商务师、多媒体制作人员、职业指导员及职业经理人等等。而形成这些新职业的原因,主要是科技进步、生活提高和经济更新。

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决定了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形态,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又带动了职业结构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产业结构进行了大幅调整,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传统职业的数量下降,从业人员总量和比例减少,而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使信息服务业、管理咨询业和社会服务业等领域新职业不断涌现、从业人员快速增加。随着以数字技术、新型材料和生命科学为先导的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一些技术密集型职业相继产生。可以说,在当今瞬息万变、日新月异的社会,每年每月每日都会有一批新职业产生并迅速成长起来,由此一些传统职业的内涵发生改变和转化,一些过时的职业走向衰落直至消失,这正是职业分类工作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重要源泉。

新职业是指社会经济发展中已经存在一定规模的从业人员,具有相对独立成熟的职业技能。2004年8月,原劳动保障部召开首次新职业发布会,建立了新职业定期发布制度,正式对外发布了形象设计师、锁具修理工、呼叫服务员、水生哺乳动物驯养师、汽车模型工、水产养殖质量管理员、汽车加气站操作工、牛肉分级员、首饰设计制作员9个新职业。2004年12月,原劳动保障部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上海分中心召开第二次新职业发布会,对外公布了会展策划师、商务策划师、数字数频(DV)策划制作师、景观设计师、模具设计师、建筑模型设计师、客户服务管理师、宠物健康护理员、动画绘制员10个新职业和10项新的职业活动。内容主要集中在IT和服务领域新成长出来的知识技能型人才。2005年,原劳动保障部又先后三次发布三批新职业。可以看到,新职业发布制度的建立,丰富和发展了我国国家职业分类和职业标准体系,为开展劳动力需求预测和规划,进行就业人口的结构及其发展趋势调查统计和分析研究,开展职业培训、职业介绍、职业指导、职业技能鉴定提供了重要依据。

(十一)职业技能测评与鉴定

职业技能测评,简单地说就是根据与岗位相应的实用技能与职业素质的考核标准进行的测量评估活动。比如针对IT人才岗位实际需求,结合IT企业的岗位技能需求,教育部考试中心建立了一套国家级IT职业技能测评标准——《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职业技能考试》(NIT-PRO)。NIT-PRO认证考试是以企业实际项目为基础、企业参与命题和判卷的“案例考试”方式,以“真实案例、压力环境、团队协作”为特色的测评体系。运用这套考核标准进行的测量评估活动就是职业技能测评。

职业技能鉴定是指对从业人员进行技术等级的考核和对技师、高级技师资格的考评。职业技能鉴定是在工人考核的基础上,在“八五”期间发展起来的国家人力资源评价考核制度,它是客观、公正、科学、规范地评价从业人员职业技能水平的重要手段,是实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基础。职业技能鉴定是按照国家技术等级标准、职业技能鉴定规范,由政府认定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对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进行评价与认定,对通过考核的人员颁发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就业、上岗和晋升的一种依据。

职业技能鉴定从组织形式上分为统考和非统考两种。统考主要有全国统考和省市统考。全国统考由劳动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规定统一时间,在全国范围内按照统一标准、统一命题、统一考务管理、统一证书核发原则组织的鉴定。省市统考则是由各省、市级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参照全国统考模式,在本省、市范围内统一组织的鉴定。

非统考是指各鉴定机构根据企业和培训机构和院校的实际要求,按照统一标准框架,在不同考试时间、采用不同试卷对考生进行的鉴定。

职业技能鉴定方法有两种:理论知识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理论知识考试以纸笔考试为主,主要考核从事本职业应掌握的基本要求和相关专业知识;操作技能考核主要采用现场操作加工典型工件、生产作业项目、模拟操作等方式进行,个别职业也可采用笔试方式,主要考核从事某一职业所需的职业能力水平。

(十二)职业教育与培训

职业教育与培训是指社会为学生和在职人员从事某种职业工作而进行的专门知识的系统化传授过程。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是有区别的:职业教育一般是指通过正规的职业学校培养人的职业素质,侧重于传授职业知识;而职业培训一般是指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和途径培养和训练人的职业技能,侧重于提高职业活动能力。可以说,职业教育涵盖了职业培训内容,但是以没有职业生活经验的职前教育为主;职业培训属于职业教育范畴,以有职业生活经验人员的进修或转型的职后培养、训练为主。严格地说职业教育,它是一个整体性概念,它包括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岗位培训两个部分。

从总体上讲,教育可以分成三个部分:基础性教育、学科性教育和职业性教育。基础性教育是学科性教育和职业性教育的共同基础。职业性教育与学科性教育构成了人力资源开发体系中并重的两个主要分支,具有各自的独立形态,服务于不同的发展目标。他们的区别不在于层次和形式,因为它们都可以分为初、中、高等水平层次,也都可以采取职前、职中、在职和脱产等形式。它们的根本区别在于方向和内容。

市场发育很不充分的传统社会,缺乏对人力资源真实价值的评价手段,因此,教育承担起了社会分层的功用。学历和文凭成为确定人的不同“身份”和“等级”的主要工具。在这种背景下,出现轻视职业教育、鄙薄技术技能人才的现象,也就无可避免了。而当一个以能力为主导,而不是以身份为主导的竞争性现代市场经济社会到来时,职业教育与学科教育平起平坐的现象也就形成了,由此学科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学历文凭与职业资格并重的时代也就到来了。

由于我国传统社会观念和现代市场经济的对立,以及我国传统计划体制导致的教育脱离经济、脱离生产、脱离社会实际需要的现实,我国职业教育培训机构面临很大的困境。当前,我们的职业教育培训工作要转到适应现代市场经济要求,服务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轨道上来。一切职业教育培训机构都要逐步走向市场化、产业化、集约化的道路。学校类教育培训系统的改革方向主要是,划清与普通教育培训的界限,走职业导向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