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职业科学和职业导向的内涵

职业科学和职业导向理论之所以成为人类进入21世纪以后日益关注的热点问题,是有其深刻客观原因的。一方面,工业化市场经济国家发展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在经济起飞前夕,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是基础性教育培训;在经济起飞中期,重点是中等层次的职业性教育培训;在完成起飞进入发达阶段后,重点将转向高等层次的学科性和职业性教育。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增长的起飞中期,建立与学业文凭制度并行的职业资格制度,大力发展职业性教育培训,使大多数受过基础教育的青少年、下岗失业人员以及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在职员工,能够通过一定方式接受从事生产活动需要的中等或高等职业教育培训,同时根据生产力进步和劳动力市场发展的需要,建立起满足劳动者整个职业生涯中需要的终身教育培训体系,不但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而且符合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进程。相对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形势吃紧的状况,职教毕业生近年来呈现出柳暗花明,风景这边独好的态势。显然,职业教育提倡的重视职业能力培养,按照市场需要培训人才的思路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和有效性。

从另一方面我们也发现,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在招生方面还不容乐观,部分职业教育培训学校生存发展步履维艰。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认为这与我国职业教育一直以来在发展战略上特点不突出、思路不明晰密切相关。具体表现在学科发展总是处在教育学和技术科学的树阴下左右摇摆,没有形成自己特有的气质和风格。这种局面带来的后果是严重的:一是因为学科上的从属地位,使得职业教育培训难以形成自身鲜明的特色,比较竞争优势因此显现不出来,也就必然导致大部分职业教育培训的现有困境;二是特色不突出的职业教育,在社会地位上逊色于学历教育,加重了人们轻视职业教育的社会风气,而这无疑是与我国当前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形势相违背的。职业活动是最古老的社会现象,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深入研究以职业科学为基础、以职业活动为重点的职业导向式理论指导下的具有自身特色的职业性教育培训模式,正是理论和实践工作者针对我国职业性教育发展中的困境所进行的一次大胆尝试和有益探索,这种尝试和探索在我国科教兴国的战略背景下无疑具有重要价值。

职业导向式理论是关于技能人才职业导向培训模式的系统性分析。它是以技能人才为主体,以职业需求为重点,以培训标准为对象的指标、构架、规律性特征的探讨与论述。所谓以职业为导向,即是说,在以技能人才培训为主的职教课程体系中,知识应打破学科体系,按照职业的要求进行系统的培训内容划分和组合,实现培训导向设计上的根本变革。所谓技能人才培训模式,即是说,职业导向培训应当遵从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培训标准为根本,构建一种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新型培训理念和方法。显然,这是我们当前急待建立的职业培训标准化模式的新思路。

事实上,职业导向的教育培训与学科导向的教育培训具有完全不同的结构特征:学科导向的教育培训通常沿袭“基础-专业基础-专业”的传统结构体系发展。在这样的结构下,受教育者以接受系统性强、符合学科发展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训练为主。这种体系的缺点是由于自身相对独立于经济和生产活动,与实际工作有相当的距离。职业导向教育培训的结构特征完全不同于学科导向的结构,它从根本上与学科导向的结构体系形成了互补。准确把握职业导向的基本理论有助于我们充分利用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更好地指导我们做好教育培训工作,为实现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服务。

(一)以职业科学为基础

如果说职业导向式理论是一棵正在茁壮成长的小树,那么哺育它的沃土正是以职业和职业活动为专门研究对象的职业科学。在国外,有学者提出了生成性的教育过程与工作过程定向的“职业科学”概念,使得职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有了一个与职业相关的科学的框架环境和定位取向。实践表明,“职业科学”的任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相应职业领域里实际的职业(专业或技术的)劳动所需的具体知识和方法知识,进行研究和系统化;二是从职业教育的视域对相应职业领域或职业方向实用的科学的具体知识和方法知识,进行研究和系统化。因此,它涵盖了实际的职业劳动实施过程与实用的科学知识的获取过程。既研究工作经验又研究专业知识,既涉及工作过程又涉及社会过程。德国不莱梅大学技术与教育研究所和大众汽车公司通过实证性研究,采用“职业科学”理论指导下的“职业工作任务分析法”开发了符合职业能力发展规律的职业教育的教学计划,从几年来的实施效果看,它有效地解决了职业教育课程建构的问题。

德国“职业科学”理论对将传统的技术科学、工程科学以及经济科学或管理科学领域里的“专业科学”作为职业教育的基准科学的做法进行了改革,其思想和具体的路径对于我国职业教育打破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建立符合职业教育本质的“以职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我国职业导向的教育和考核结构也是以职业活动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以职业科学为基础指导职业教育与培训正在成为大家共同努力的方向。

(二)以社会职业需求为依据

树立能力本位的主导思想,是当今世界各国在职业教育与培训改革中普遍认同的方向。2004年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成为教育和劳动两个部门的共识,为我国职业教育与培训确立了就业导向下能力本位教育的方向。就业导向实际上就是职业导向的具体化。就业导向在生活中发挥着指挥棒的作用,它告诉我们,就业才是硬道理,教育培训就是要以社会职业需求为依据来进行。

当前我国劳动就业形势依然比较严峻。一般说来,就业形势主要由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状况决定。但目前出现的大学生、硕士生就业难并不完全是总量过剩的问题,而是一个结构性失衡问题。虽然有些行业、职业处于劳动力饱和状态,但仍有很多新兴行业、职业人才紧缺。这说明在就业方面,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

社会经济的运行和发展需要各个层次的人才。当前,我国经济的发展遇到了应用型人才短缺的严峻挑战。以职业为导向的职业性教育,把培养社会需要的职业者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回应了当今社会职业需求,适应了经济发展的实际要求。

(三)以职业能力为核心

职业活动产生于分工引起的生产专门化和劳动职业化过程,但是生产专门化和劳动职业化并不能自动提高效率。由于效率本身最终还是取决于生产中资本和人力资源的有效结合,因此职业能力作为生产中人的因素,日益成为决定性力量。职业导向理论认为,职业能力是生产活动中至关重要的决定因素。

未来的劳动者应当具备什么样的能力?世界上许多国家不约而同地提出:开发劳动者的核心能力。所谓职业核心能力,不针对某种具体的职业和岗位,也并非指具体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以外的能力,而是对劳动者未来发展起关键性作用的能力,即从事任何一种职业的劳动者都应具备的能力。虽然各国学者对关键能力内涵的解释不尽相同,但其中的道德品质、职业精神以及收集分析和组织信息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用技术的能力、计算的能力等都是各国一致强调的。不断变化的社会和岗位,要求劳动者既掌握技能和技术,又要有独立工作和团队工作的能力;既要有全面的综合知识,又要有终身学习的能力;既要有沟通交流的能力,又要有应用人文知识的能力。

职业能力可以通过培训而形成,通过实践而完善。它主要取决于训练和经验,是职业劳动者操作技能和技术知识的集中体现。对个人而言,职业能力是劳动者最重要的竞争力。对一个国家来说,职业能力构成了这个国家的人力资本的总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强调推行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

(四)以职业活动为重点

我国传统的职业教育受主流文化的影响,重认知能力、轻实践能力;重理论、轻技术,教育的目标严重脱离社会实际,这种知识本位思想长期以来误导了我国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发展。人的职业能力的养成与产品一样,是按一个个模块训练出来的。但是,最终所有的模块还要进行“组装”或“集成”,形成一个完整的职业能力,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产品。而实现这个“组装”或“集成”最好方式就是回归到职业活动之中。

职业导向理论的提出,确立了我们就业导向的能力本位教育思想,这些思想从根本上影响着我国职业教育的方向,对培养适应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需要的劳动者至关重要。从这个意义上看,我们培养的目标不再是再现知识的能力,而应是做事的能力,是完成一系列与职业有关的活动所需要的综合能力。因此,对能力本质特征的认识一定要与职业活动紧密联系起来。职业导向的教育培训以职业活动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职业活动强调的是某一个具体的职业现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不是一个片段的表象;是一个多元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综合,不是某个单项的技巧;是一个团队整体的合作,不是一个人的单打独斗。

职业活动是劳动者一生中最主要的社会活动。特别是随着社会现代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经济社会变迁的不断加剧,现代职业活动的内涵不断丰富,它已经并正在形成的诸如谋生性和贡献性,选择性和受制性,继承性和创新性等系列特征,使得其职业功能的彰显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如此深刻。职业导向式理论提倡以职业活动为重点,就是要求我们要时刻关注职业活动的新变化、新需求,强调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分析和处理个体的职业行为。

(五)以促进人的职业化为目的

人的职业化,通俗地说就是使人能够适应某个职业、达到其特定要求的过程。分工和生产专门化的结果,为劳动者的职业化提供了可能。劳动分工导致了生产活动逐步专门化,推动了人的职业化进程。与此同时,随着人们对职业研究的深入,一些发达国家在职业指导方面也逐渐形成了成熟的理论,为人的职业化提供了专业指导。比较有影响的有霍兰德(Holland)的人格—职业匹配理论。这个理论认为:

每个人的人格都能主要地划归为某一类型。每一特殊类型人格的人,便会对相应职业类型中的工作或学习感兴趣。

人格-职业匹配理论对择业者的人格类型及其相应的职业环境进行划分,形成—套系统的职业指导模式。这一理论用于职业指导中,就是帮助人们了解自己属于哪一种类型,然后在对应的职业环境中寻找合适的职业。人格-职业匹配理论告诉我们,同一类型的劳动者与职业相互结合,便能够达到适应状态,其结果是劳动者找到适宜的职业岗位,职业岗位获得合适的人才,劳动者的才能与积极性便会得以很好发挥。正因此,人格-职业匹配理论尤其受到大家的欢迎。

职业导向式理论提倡按照职业的要求进行系统的培训内容划分和组合,实现培训导向设计上的根本变革,这种变革的结果实际上就是把人与职业的要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人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在职业活动中能充分发挥自已的优势和潜能。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职业导向式理论的关注点和落脚点与霍兰德的人格-职业匹配理论是一致的。目前在职业导向方面,我国还没有一些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为学生特别是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提供一些职业兴趣、职业倾向和定向及个人特点定位分析、学生心态发展等方面的指导和帮助。同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六)以自主职业生涯发展为根本

职业导向式理论顺应了以人为本、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时代潮流。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针对高等职业教育中工具理性倾向的蔓延,一些国家发展了“人格本位”的高职教育。“人格本位”教育模式以完善劳动者个体人格,提高劳动者个体素质为追求目标。这种模式认为,在培养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应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职业心理和职业伦理,以使学生在整个职业生涯中能够自主创业和终身学习,实现可持续发展。

无独有偶,一项旨在对北京地区大学生就业选择影响因素进行的调查——“赢在起点”,围绕职业生涯规划设置了多个问题。结果表明,学生对自己兴趣爱好、性格气质、能力素质的了解程度均与其职业生涯规划的明确程度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所以有专家指出,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是职业院校职业人文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核心问题是通过职业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主发展。

合理的职业选择是个人特点与社会经济环境相互适应的具体体现,同时正确的职业选择也是一个人能否获得完满生活的重要因素。因此,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是营造职教人文教育环境的重要方面。根据中华英才网的一项有关“你更希望在一份新工作中得到什么”的网上职业调查显示,在更高的薪水、更高的职位、工作的挑战性、职业道路的拓展性、公司的学习环境、公司的人文环境六项选择中,“更高的薪水”(占39%)仍是大多数人更换工作的首要目的,而“职业道路的拓展性”(占27%)紧随其后,成为人们选择新工作时的第二大标准。中国台湾学者在对员工最关注的价值观进行研究后发现,员工主要关注四个方面:升迁与发展、稳定度、自主性、有趣性。地域不同,而四个方面的侧重有所差别,大陆方面更注重升迁与发展,而欧美则偏重于有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