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桂枝香

原文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斜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注解

这首词抒发金陵怀古人之情,为作者别创一格、非同凡响的杰作,大约写于作者再次罢相、出任江宁知府之时。词中流露出王安石失意无聊之时颐情自然风光的情怀。

桂枝香:词牌名,桂枝为樟科植物。酒:为人们日常饮用的酒。鹭:为鹭科动物白鹭。后庭:即后庭花。唐杜牧《泊秦淮》诗:“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后庭花,即鸡冠花,一说为雁来红。

中医观点

1.桂

(1)桂枝

【来源】本品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春、夏二季采收,除去叶晒干或切片晒干。

【功用】中医认为,本品性味辛、甘、温,入心、肺、膀胱经。有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之功,适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塞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奔豚。《医学启源》《主治秘诀》言其“去伤风头痛,开腠理,解表,去皮风湿”。《本草经疏》言其“实表祛邪。主利肝肺气,头痛,风痹骨节挛痛”。《药品化义》言其“专行上部肩臂,能领药至痛处,以除肢节间痰凝血滞”。《本草备要》言其“温经通脉,发汗解肌”。《本草再新》言其“温中行血,健脾燥胃,消肿利湿。治手足发冷作麻、筋抽疼痛,并外感寒凉等症”。

(2)肉桂

【来源】本品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树皮,多于秋季剥去,阴干。

【功用】中医认为,本品性味辛、甘、大热,入肾、脾、心、肝经。有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散寒止痛、温通经脉之功,适用于阳痿宫冷,腰膝冷痛,肾虚作喘,虚阳上浮,眩晕目赤,心腹冷痛、虚寒吐泻、寒疝腹痛,痛经经闭。《本草拾遗》言其“治腹内诸冷,血气胀痛”。《海药本草》言其“补暖腰脚,破产后恶血,治血痢肠风,功力与桂心同”。

2.鹭肉

【来源】鹭肉,又名白鹭、春鉏、鹭鸶、白乌、白鹭鸶,为鹭科动物白鹭的肉,四季均可捕捉,杀死后除去皮毛内脏,取肉鲜用。

【功用】中医认为,本品性味咸、平,入脾经。有健脾益气之功,适用于脾虚赢瘦、食欲不振、大便泄泻、脱肛、崩漏。《食物本草》言其“治虚瘦,益脾补气,炙熟食之”。

3.鸡冠花

【来源】鸡冠花,又名鸡公花、鸡冠头、鸡髻花、鸡角松、鸡角栀、鸡冠苋,为苋科青葙属一年生草本植物鸡冠花的花卉。鸡冠花原产印度,原名“波罗奢花”,在我国栽培已上千年,其枝叶婆娑,花色鲜艳,花头酷似雄鸡顶冠,故有“鸡冠花”之称。宋人赵企曾有“精彩十分佯欲动,五更只欠一声啼”的佳句,赞美鸡冠花生动传神的风采。李渔也有《收鸡冠花子》诗云:“指甲搔花碎紫雯,虽非异卉也芳芬。时防撒却还珍惜,一粒明年一朵云。”

功用】中医认为,鸡冠花性味甘、凉,涩,入肝、肾、脾经,有清热除湿、收敛涩肠、凉血止血、止泻止带之功,适用于痔漏下血,赤白痢疾,带下病等。《本草纲目》言鸡冠花主治“痔漏下血,赤白上痢,崩中,赤白带下”。《辞海》言鸡冠花“清热止血,主治赤痢,便血,崩漏,带下等症;种子功能清肝明目,主治目赤肿痛,翳障等”。

营养分析表明,本品含有蛋白质、脂肪、叶酸、泛酸、维生素B 1、维生素B 2、维生素B 4、维生素B 12、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等多种维生素,以及山柰甙、苋菜红苷、蒎立醇、松醇、硝酸钾、21种氨基酸、13种微量元素和51种以上的天然酶和辅酶,为药食两用的食疗佳品。

4.后庭花

【来源】后庭花,又名雁来红、老少年、老来红、红苋菜、青香苋,为苋科植物雁来红的全草或茎梢部,全年可采,晒干或鲜用。

【功用】中医认为,本品性味甘、微涩、凉,入肺、脾、肝经,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之功,适用于痢疾,吐血,血崩,目翳。《国药的药理学》言其“治阿米巴赤痢”。《民间常用草药汇编》言其“退热。治吐血,血崩”。

养生提示

⊙蒲辅周撤牌读书

蒲辅周(1888—1975),现代中医学家,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内科医师、内科主任,中医研究院副院长。

蒲辅周早年曾“撤牌读书”。他在家乡行医时,已经享有盛誉,每日病员比肩接踵,络绎不绝。有一次治疗一个外感病人时,误用了桂枝汤而使患者大汗淋漓,当时患者颇感轻松,头痛发热消退,但次日病人症状反而加重,头痛加剧,全身无力,又来复诊。蒲辅周复诊后,始知患者属于误汗,经过细心调理,历时半月,患者康复如初。蒲辅周非常内疚,重读《伤寒论》,又有心得。认识到桂枝汤的最佳效果是“微似有汗者益佳”,否则“病必不除”。想到这里,自知基本功还不扎实,遂决心摘牌停诊,闭门读书3个月,钻研医籍,博采各家之长。蒲辅周读书常到四更天,不仅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养成了数十年如一日的读书习惯,终成一代宗师。

元日

原文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注解

这首诗描写新年春节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爆竹: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屠苏:屠苏酒,饮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中国药典》为“屠苏液”。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也作春联。

中医观点

屠苏液(《中国药典》)

【组方】赤木、肉桂各23克,防风31克,粉萆薢16克,花椒、桔梗、大黄各18克,制川乌6克,赤小豆1.5克。

【制法】将以上九味,粉碎成粗粉,用白酒浸渍15天,搅拌,滤过。滤液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加入蔗糖制得的单糖浆及白酒适量摇匀,静置、滤过、即得。口服,每次20~40毫升,每日2次。如有微量沉淀,服前振摇。

【功用】温经,疏风,散寒,解毒。适用于预防感冒,风寒。冬春交替之季饮用更有益处。

养生提示

⊙屠苏酒可防疫

屠苏,也作酴酥。什么叫“屠苏酒”呢?历来说法不一。《通雅·植物》中说:“屠苏,阔草也。”那么,屠苏酒就是用屠苏草浸的酒了?这一说法应者寥寥,因为也有“屠苏,屋也”之说,杜诗注:“屠苏酒盖昔人居屠苏酿酒,因名。”也有说药王孙思邈居住的庞里,曾经创造出辟瘟疫的药方,所以说,屠苏有“屠绝鬼气,苏醒人魂”的含义。陈延之《小品方》说:“此华佗方也。元旦饮之,辟疫疠一切不正之气。”因此,在春节饮屠苏酒,是饮食保健的良好措施。它能调理脾胃,解毒辟秽,“合家饮之,不病瘟疫。”苏东坡十分赞赏它的长命健身功效,他在《除夕野宿常州城外》诗中就有“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之句。

屠苏酒的组成和配制方法,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清高濂《遵生八笺》、清《沉氏遵生书》等均有记载,处方大同小异。《本草纲目》载:“用赤木桂心七钱五分,防风一两,菝葜五钱,蜀椒、桔梗、大黄五钱七分,乌头二钱五分,赤小豆十四枚,以三角绛囊盛之,除夜悬井底,元旦取出置酒中,煎数沸,举家东问,从少至长,次第饮之,药渣还投井中,岁饮此水,一世无病。”说饮此水可“一世无病”,当然是希望与期冀,可能是夸大其词,但作为一种防疫药酒,在当时是起了一定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