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文化公开课:体育文化十讲
- 李世华
- 1414字
- 2021-03-25 04:29:05
捶丸——古代高尔夫
早在13世纪前后,中国就已流行一种和现代高尔夫球非常近似的运动——捶丸。它由击球的“步打”发展而来,宋元时期正式称为“捶丸”。
“捶丸”,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击球游戏,是由唐代的步打球发展而来。
捶丸游戏盛行于宋金元三代,上至皇帝官员,下至贩夫走卒,对此游戏都乐此不疲。《宋史·礼志》记载,每年三月,宋太宗都要亲自主持仪式,组织朝廷官员和艺人们参加。元人所著《丸经·集序》中记载:“宋徽宗、金章宗皆爱捶丸。”有这些皇室贵族的带领,捶丸在民间也广为盛行。元人杂剧《庆赏端阳》中也有道白:“你敢和我捶丸射柳,比试武艺吗?”当时捶丸风气之盛可见一斑。
元代初年,捶丸运动已经有了比较完备的比赛方法、场地设备和器具规格以及赛球队则,时间比英国的高尔夫球竞赛规则的确定时间早472年。元世祖时期,有一个署名宁志的老人,把上述内容写成了一本书,名《丸经》,全书目录有32章,内容从捶丸比赛规则到挥杆要领,从球棒的制造到场地如何保养无所不及。《丸经》的序言就提到,捶丸运动是“卫生之微奥,而训将练兵之一技也”。既可“养其血脉”,又能“怡怿乎精神”,达到身心健康。捶丸心不能急,意不能躁,需要保持良好的心境,可使血脉流通,四肢舒畅。作者宁志老人80岁高龄仍身体健康,头脑清晰。在600年前,就能如此科学地认识体育运动的价值,这是对我国体育史的极大贡献。
◆ 捶丸(《明宣宗行乐图》局部)
捶丸用球,一般用赘木制,这种赘木就是树身上结成绞瘤的部分,纤维绞结紧密,十分牢固,久击而不坏。除了木制以外,也有用角骨制成的球,范仲淹的外甥幼时就爱击角球,这里的角球就是捶丸。
捶丸要求地形有凹、有凸、有峻、有仰、有阻、有妨、有迎、有里、有外、有平的园林为场地,除了利用天然山坡打球,也有人在平坦的草地上,在草地上人们会人为地设置些高低不平的障碍。而高尔夫球场也要求有平坦的地形,还要有凹凸粗糙不平的地段,再加上沙洼地、水沟等障碍物。因此,从捶丸同高尔夫惊人的相似这一点看,二者显然具有源与流的关系。
山西省洪洞县广胜寺水神庙壁画中有一副描绘捶丸运动的图画:在树石与云气之间的平地上,有两位身穿朱色长袍的官员,每人右手都握着一支球杖,身前各有一个小球,左边的那位官员正俯身作出击打姿势,右边的那位官员则蹲下注视前方地上球窝,稍远处有两位侍从各持一棒,棒端为圆球体,居中者伸手向左侧击球人指点球窝位置。画面真实生动地再现了元代捶丸比赛的场面。据专家推断,此图完成于元泰定帝泰定元年(1324)。
金元以至明初,捶丸十分盛行。清军入关后,兴起了新的体育活动,捶丸便从史籍中销声匿迹了。
捶丸比赛规则
比赛时,既可分组,曰“班”,曰“朋”;亦可不分组,各自为战。以参加人数多寡,又分为大会、中会、小会、一朋、单对等。10人、9人为大会,8人、7人为中会,6人、5人为小会,4人、3人为一朋,2人为单对。
比赛前各到“关牌”处领筹。筹又叫牌,每人5筹。捶丸时,每人三棒,三棒均将球击入窝中才能赢一筹,所赢筹由输家给。根据筹之多少可分为大筹(20)、中筹(15),小筹(10)。比赛以先得以上各数为胜。
此外,还有一系列惩罚条例:不许换球,不准重捶,犯者本人及同组皆输。不许为他人指示地形,犯者输。借棒与他人,借他人球者为输。替他人击者输双筹。打在窝中用棒拨丸而击者输。如先有人在第二棒时将丸打在窝边,若后来人故意捶丸撞该球者也为输。凡此种种,输方出筹,赠与对方。最后,以得筹多少分胜负,并以筹为据得奖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