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税收调节居民收入分配效应研究
- 郭晓丽
- 1332字
- 2020-08-29 01:45:08
2.4 个人所得税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2.4.1 国外研究
国外针对个人所得税再分配效应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Musgrave和Thin(1948)提出了研究税收再分配效应的分析工具即洛伦茨曲线及从中计算出来的基尼系数,一般使用税前收入基尼系数与税后收入基尼系数的绝对差距、相对差距来衡量税收再分配效应,又被称为MT指数。Wagstaff等(1999)测算了12个OECD国家个人所得税的再分配效应,实证结果表明,个人所得税减小了居民间的收入差距,并且使税后收入基尼系数平均下降了3.3%。Verbist(2013)以15个欧洲国家为样本,通过建立税收—转移支付模型实证分析了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分配效应,结果发现,尽管样本国家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所使用的工具差别很大,但个人所得税均是减轻收入不平等问题的重要因素,其主要原因在于累进性的税率结构。Felix(2007)通过对19个发达国家税收收入的研究发现,由于税负转嫁的存在,公司所得税税率的上升会引起劳动者工资的下降,而且劳动者工资下降的总量要远远大于政府所征收的公司所得税,这说明征收公司所得税不仅没有起到收入再分配的作用,而且引起了超额负担的增加,有损效率,因此,政府应该对劳动而不是资本课税,只有这样才能改善公平、提高效率。John Creedy、Jamas Enright、Norman Gemmell和Nick McNabb使用和Verbist同样的模型,对新西兰个人所得税的再分配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征收个人所得税后,税前收入基尼系数下降了0.06,收入不平等程度下降了15个百分点。
相对来说,国外学界对发展中国家的研究较少,比较典型的如Richard和Zolt(2005)的研究表明,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中,个人所得税调节居民收入分配的效应较小,其原因在于实际征管不力,且累进程度较低。
2.4.2 国内研究
针对个人所得税调节居民收入分配效应的研究,目前国内多数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个人所得税对收入差距具有一定的正向调节效应,但十分微弱。杨卫华、钟慧(2011)以广州城镇居民为例的研究表明,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在调节居民收入分配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力度还不够,其调节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彭海艳(2011)实证分析了1995~2008年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再分配效应,结果表明,个人所得税在调节居民收入分配中具有正向且进一步加强的再分配效应,但调节效应非常有限(2006年除外)。但也有学者认为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对收入分配具有较好的调节作用,而且其调节作用不断增强。如李青(2012)的研究表明,从纳税人角度而言,个人所得税在调节居民收入分配中具有明显的正效应,而且呈现不断增强的趋势。王亚芬、肖晓飞、高铁梅(2007)的研究表明,从2002年起,个人所得税对收入分配开始起到调节作用,而且可支配收入的基尼系数开始小于总收入的基尼系数,税收基尼系数呈现上升的趋势,这说明个人所得税的再分配效应逐渐增强。梁俊俏、何晓(2014)利用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样本数据,测算了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分配效应,结果发现个人所得税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但财产性收入个人所得税税率并非一定与再分配效应正相关。白景明、何平(2014)从个人所得税收入项目结构入手,对我国2000年以来的个人所得税改革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个人所得税改革降低了中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加大了对高收入阶层的税收调节力度,这和2000年后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方向是一致的。同时也有学者如胡鞍钢(2002)、张文春(2005)、岳希明等(2012)的研究表明,个人所得税的调节是逆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