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论

一 生产力

(一)生产力的内涵

生产力是马克思在描述社会生产活动总体概况时所使用和创造的一个概念。经典定义认为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们改造自然并使之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是以人为主体的具有复杂结构的动态系统。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第202页。也有笔者认为生产力是人类运用各类专业科学、工程技术,制造和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产品以满足人类自身生存和生活的能力。翟美荣:《科技生产关系与产学研合作本质探究》,博士学位论文,东北大学,2013。

一般认为,生产力概念是个动态的概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其要素和构成也是有差异的。生产力的发展越来越体现在人类对科学技术的应用上,从生命基因存在的本原状态到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科学技术的应用,工业社会的发展,社会化大生产的实现,后工业时代的到来,人类自身思想认识水平的提高,人类精神文化的发展,使人类拥有了通过生产力按本身意愿来改变自然生存环境的能力,雷毅:《论人工物的社会化》,《晋阳学刊》2005年第6期,第62~65页。同时表明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的重要构成要素,在生产力结构中发挥着重要功能作用。

(二)生产力的构成

关于生产力构成,有人认为,生产力是“用来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工具,以及有一定的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来使用生产工具、实现物质资料生产的人,以及所有这些因素共同构成社会的生产力”。《斯大林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79,第442页。这个定义明确提出生产力有两个要素即劳动者和生产工具。毛泽东同志及很多无产阶级革命家都赞同这个定义,都认为生产力要素包括人和工具,于是形成了“生产力两要素说”。后来生产力又发展为三要素说即包括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即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构成了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1.劳动者

劳动者是指能够运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具有一定劳动能力并且从事实践活动)的人。作为生产力基本要素的劳动者,不仅包括体力劳动者,也包括直接参与生产过程的脑力劳动者。劳动者作为生产过程的主体性要素,作为知识、技能和经验的载体,在生产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其主导地位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人是生产的主体。劳动者是生产资料的主体,因为任何先进的机械设备都是由劳动者来控制的。只有作为主体的劳动者与载体相互协调配合,才能发挥机械设备的功能,调动其中包含的间接劳动。劳动者是劳动对象的主体,因为任何劳动对象都需要劳动者的参与才能变自然属性为使用价值,创造出劳动产品。第二,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不但能主动认识自然,而且能积极改造它们,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又不断提高自觉的能动性。第三,人是生产力系统中诸要素的协调者。翟美荣:《科技生产关系与产学研合作本质探究》,博士学位论文,东北大学,2013。生产力诸要素靠劳动者组织、协调运行,离开劳动者,生产力诸要素就无法运转。生产力中劳动者的创造能力、协调能力,又能随科技进步而不断提高。李庆臻、安维复:《科技生产力论》,山东大学出版社,1998,第99页。

2.劳动工具

劳动工具是劳动者把它放在自己与劳动对象之间,用来把自己的活动传导到劳动对象上去的物品或一些物品的综合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3页。“没有生产工具,哪怕这种生产工具不过是手,任何生产都不可能。没有过去的、积累的劳动,哪怕这种劳动不过是由于反复操作而累计在野蛮人手上的技巧,任何生产都不可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65,第452页。

劳动工具是生产力系统中的重要实体性要素,也是生产资料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劳动工具是人类身体器官的延伸,劳动工具的发明和使用解放了人的体力和脑力。劳动工具是技术的物化,是一个时代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石器、青铜器、铁器等甚至构成了一个社会的标志。马克思认为:“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是在于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79,第215页。劳动工具的发展也是动态的,从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手工操作到自动化操作。

在原始社会,人类最早制造出来的劳动工具是用石头打磨而成的石器,这标志着人类进入了石器时代。在奴隶社会,人类社会进入青铜器时代。到了封建社会,随着铁制品的普遍使用,人类进入了铁器时代。

近代进入了机器大工业时期,蒸汽机的改良引起了第一次产业革命。恩格斯指出,产业革命“是现代英国各种关系的基础,是整个社会的运动的动力”,《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79,第569页。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标志着人对自然力的更强大的征服和利用,标志着人类开始由支配直接劳动转向支配间接劳动,这是工业产业出现的必然结果。马克思认为:“大生产——应用机器的大规模协作——第一次使自然力,即风、水、蒸汽、电大规模地从事于直接的生产过程,使自然力变成社会劳动的因素。”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第423页。这也就是说,在前资本主义的生产形式中,人类劳动不过是其“所不能控制的自然过程的助手”,而在大机器生产时期,人类通过使用机器而取得了对自然力的控制。孙海芳:《信息生产力:一种先进的生产力形态》,《江汉论坛》2008年第1期,第47~50页。

与工场手工业的基础是支配直接劳动不同,工业社会的基本生产方式就是依靠机器进行社会化大生产,既支配直接劳动更支配间接劳动。“因此,大工业必须掌握它特有的生产资料,即机器本身,必须用机器来生产机器。这样,大工业才建立起与自己相适应的技术基础,才得以自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第441页。机器取代手工工具成为劳动资料的物质存在方式,不仅要求“以自然力代替人力”,而且要求“以自觉应用自然科学来代替从经验中得出的成规”。马克思:《雇佣劳动与资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3,第21页。以现代自然科学知识为基础的机器是工业产业形成的重要标志。

在后工业时代,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劳动工具的变革具有直接的驱动作用。20世纪50年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而深入的发展引发了一场深刻的“信息革命”,从而为信息生产力的产生奠定了充分的资源基础、智力基础、技术基础以及产业基础。信息技术作为新型劳动工具其作用如下:首先,信息技术的发展加速了信息的传播、扩大了信息的获取渠道,丰富了信息的存在形式与方式,从而极大地促进了信息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其次,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使人们的智慧与思考突破了个体的狭隘性与生命的有限性,孙海芳:《信息生产力的特征及意义分析》,《科学社会主义》2007年第1期,第132~134页。如计算机与互联网使人们能够轻易地获取各方面的资料、知识与信息,也能够快速而轻易地将各种信息、知识以声音、图像等形式进行存储并传递到互联网上,方便网上所有用户的阅读、欣赏、学习与下载。同时,人们获取信息的便捷,以及计算机等信息技术对人类部分大脑活动的解放,使人类能够更专注于一些创造性及综合评价性的活动,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人类整体素质与智力水平。再者,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及其应用,逐步形成一批信息产业,如计算机产业、软件产业、信息服务业、集成电路产业等,从而将信息技术迅速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即信息生产力。廖盖隆、孙连成、陈有进:《马克思主义百科要览》,人民日报出版社,1993,第329页。

3.劳动对象

劳动对象是指人们在劳动过程中劳动作用的客体。人们的劳动借助于劳动工具,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施加目的性,使对象的自然属性拥有或具备使用价值,成为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产品,特别是制造物。

劳动对象也是生产力系统中重要的实体性要素,劳动对象是生产力运行的基础,没有劳动对象就没有效果,更无效益,劳动者的劳动作业就不存在意义,劳动工具也无用武之地。劳动对象的质量高低对劳动产品的质量影响很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第172页。

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生产力要素构成内容在扩大,教育、管理、科学技术和信息等要素被不断纳入进来。生产力各要素通过系统性结合发挥整体性作用。

二 生产关系

(一)生产关系的内涵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不可分割地相互联系着的。马克思指出:“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344页。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决定了政治关系、经济关系等其他社会关系。依据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的性质将生产关系区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历史上存在的生产关系可分为两类:一种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其根本特征是:生产资料被劳动者共同占有,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处于平等地位,产品分配上不存在剥削。另一种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其根本特征是:“生产资料归少数非劳动者占有,劳动者占有很少或根本没有生产资料并在生产中处于被支配地位”,人与人的关系包含剥削关系。生产关系在生产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具体表现形式。人类历史上从低级到高级依次经历原始共产主义的、奴隶制的、封建制的、资本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五种生产关系。余斌:《准确表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术评论》2014年第6期,第13~19页。

(二)生产关系的构成

生产关系是一个多层次的复杂经济结构,是内部各环节或各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统一体。它包括三个基本要素。

第一,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一切生产实践的进行必须以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结合为前提,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不同结合方式就构成了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中,最核心的就是生产资料归谁所有以及谁支配的问题。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因为它决定着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的方式。而正是不同的结合方式,才形成了不同的生产关系的类型,也从根本上锁定了生产关系的性质。因此,历史上产生了两种根本对立的生产关系类型,即生产者与自己拥有的生产资料相结合构成的生产关系与生产者与别人拥有的生产资料而结合成的生产关系。前者被称为公有制社会生产方式,后者被称为私有制社会生产方式。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也因此成为区分社会经济结构或经济形态的基本标志。它决定生产关系的其他环节或方面。

第二,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交换关系。不论在何种社会,生产都不可能孤立地进行,人们只有以一定的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并互相交换其活动才能使生产顺利进行。在现代社会中,互相交换活动的关系不但存在于一个企业或一个生产部门内,而且存在于各个企业或各个生产部门之间、各个领域和区域之间、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之间等,构成一个相互交叉、相互影响的复杂系统,人们的这种交换关系的性质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第344页。这种关系也可分为两类:当一部分人为别人提供自己的劳动而不能换取等量劳动产品的时候,他们之间就形成了支配与被支配、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如果等量劳动能够换取等量报酬,他们就形成了平等的关系。

第三,产品的分配关系。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分配关系也是生产关系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指生产的成品如何进行分配,即按什么原则和标准进行分配,它反映出人与人之间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还是平均主义、按劳分配以及按需要分配的关系。产品的分配方式直接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体现了生产资料和劳动者之间的关系,是整个社会关系的直接表现。

生产资料归谁所有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着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交换关系以及产品的分配关系。另外,生产关系的其他方面对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起重大影响作用,从不同的角度和程度表现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因此,绝不能把几个方面组成一个有机整体的生产关系割裂开来。生产关系有两个基本特点。首先是客观性。这种客观性首先体现在生产关系是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的,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同时,也体现在社会生活中,不管人们喜欢不喜欢,愿意不愿意,每一个人生下来就得接受现成的生产关系,作为自己的生活的起点。其次是相对稳定性。这种相对稳定性也有两层含义:其一,一种新的生产关系在建立以及在它取得统治地位以后的一段时期内是基本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这时必须要求保持生产关系的相对稳定性,因为如果过早地破坏这种稳定,势必会阻碍或者破坏生产力的发展;其二,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当生产关系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时,反动阶级为了维护其既得利益,总会尽力甚至拼死维护这种反动的生产关系,极力阻碍生产关系的变革。

对于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个环节和生产关系的三个方面,有学者认为这两种提法是一致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是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的四个环节,把这四个环节作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从生产和再生产运动过程中,来揭示生产关系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而生产关系的三个方面,则是对生产关系本身的内容所做的剖析,从而强调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这种提法不是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而是相互补充、相互统一的辽宁师范学院政治系政治经济学教研室:《政治经济学答疑》,1981,第12页。。原因在于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个环节中,生产起着决定作用,而生产过程中涉及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问题,也就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和制约这四个环节。

三 主导生产要素及其人格化机制

为了更加深入具体地研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需要引入主导生产要素的概念,以此揭示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生产力之间的区别以及其对生产关系的决定性作用。

(一)主导生产要素

人类社会的生产实践推动了自身的发展和进步,但不管构成生产力的要素如何变化,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定条件下,在构成生产力诸要素中必然有一种要素在生产中起着主导支配的作用,这种生产要素可被称为主导生产要素。其他处于次要地位生产要素可被称为非主导生产要素。在生产实践中,必须实现主导生产要素与其他生产要素的有机结合,这样才能够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整个社会的经济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社会处于上升时期。刘贵访:《论社会生产力》,人民出版社,1988,第111页。

(二)主导生产要素的人格化机制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机理首先体现在生产要素的人格化机制建立上。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主导生产要素的转变,与主导生产要素相适应的人格化机制也会与之协同转变。因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社会生产劳动实现的,而社会进步的标志就是生产劳动效率的提升,故称这种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标志生产要素归属及其在生产中处于决定性地位的机制为人格化机制。生产要素的人格化机制显然是决定于生产力水平的,它的建立有助于实现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这种机制内在地包含三个必然性要求:其一,有一个特定的政治或经济集团,形成了对生产要素的主导控制权;其二,掌握着一定的“权力”,能够实现对社会资源的有效调配;其三,建立起相对稳定的经济、政治关系(或“统治”秩序),借此实现对生产劳动成果的支配或索取。

要使生产要素,特别是主导生产要素发挥作用,从制度创新角度来说,则必须使之人格化,或形成生产要素的人格化机制。这就是说,为了达到对生产力要素的有效配置,必须在人类社会中形成这样一些集团,使得生产力要素的有效配置和合理使用的利益同该集团的利益息息相关,即生产力要素合理使用之所得即为该集团之所得,生产力要素不合理使用之所失即为该集团之所失,这样形成的机制就是生产力要素的人格化机制。郑文范、娄成武:《论科技型企业以知为本的发展模式》,《中国软科学》1999年第3期,第84~86页。

1.人格化机制与所有制关系的构建

所有制关系在人格化机制的构建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所有制关系寓于人的生产劳动之中,主要表现为对劳动资料、特别是对劳动工具的占用关系,郑文范、周彦霞:《论马克思自然观与自然辩证法及历史唯物主义原理》,《2012年全国科学理论与学科建设暨科学技术学两委联合年会论文集》,2012。能够保障生产力要素合理使用之所得即为该集团之所得,生产力要素不合理使用之所失即为该集团之所失,以此形成了对生产要素的人格化机制,保证了对主导生产要素的合理利用,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郑文范、娄成武:《论科技型企业以知为本的发展模式》,《中国软科学》1999年第3期,第84~86页。

2.人格化机制与交换劳动关系的形成

马克思认为,劳动和交往作为人类最基本的活动方式,寓于同一个人类活动之中,因此交换劳动关系与人格化机制的构建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并随着人类自身活动的发展而发展。

劳动和交换是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交往作为人的存在的本质的表达,是在人的劳动中形成的。每一次生产的重大发展都必然会带来人类交往范围的扩大。生产的发展不但促进交往的发展,而且也为交往创造条件。斯大林:《列宁主义问题》,人民出版社,1964,第650页。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保证了对主导生产要素的合理利用,共同推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

3.人格化机制与分配关系的确定

生产关系中分配关系的形成,同样促进人格化机制的构建,并保证了对主导生产要素的合理利用,共同推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

四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

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应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中去寻找。有学者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生产力是由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变化的各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生产力诸要素间存在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生产力在总体上呈现出延续性、顺序性和加速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由于生产力诸要素之间存在不断产生又不断解决的矛盾,这个矛盾决定着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不能只从生产关系的反作用去寻找原因。第二,不能撇开生产关系,单独地把生产力诸要素间的矛盾当作生产力发展的动力,特别不能同意生产力可以自行增值的观点,理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形式依赖于内容,内容也离不开一定的形式,余少波、项启源:《试论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兼与蒋学楷同志商榷》,《中国经济问题》1979年第4期,第2~28页。生产力诸要素只有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才能结合,构成现实的生产力,正如马克思所说:“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但是,二者在彼此分离的情况下只在可能性上是生产要素。凡要进行生产,就必须使它们结合起来”,离开一定的生产关系,生产力诸要素之间的矛盾不可能自行解决,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也就无从实现。蒋绍进、李旭蔼:《〈资本论〉研究综述》(上),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第366页。

生产力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往往同生产关系的变革相适应;但是新的生产关系只能在生产力增长所容许的限度内对社会生产起促进作用,它不能逾越生产力发展的历史水平和物质条件,自行无限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