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巴音布鲁克牧区生态移民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 生态移民的背景

多年来,对天然草场只注重利用,忽略必要的建设和改良,加之近年来干旱多风,地表土被刮走,草根裸露,牧草再生能力被破坏,使绝大部分草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其退化面积占草原总面积的一半以上,不少草场已经开始沙漠化。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草原退化这一问题,巴州和和静县在经过认真调研后于2005年出台了相关决定并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和“人畜下山来 绿色留高原”工程,决定用3年时间,将巴音布鲁克草原的部分牧民转移至农区,减少草原载畜量。其具体措施如下。

人畜下山工程:第一步,生态移民搬迁安置1400户6738人。其中500户特困户转移至莫呼查汗扶贫开发农场集中安置,集中帮扶;另一批是搬迁500个富裕户至218国道和水紫线交会处及莫呼查汗新开发地,建立样板;再一批是将和静县阿拉沟乡、巴仑台镇、克尔古提乡400户贫困户在和静县境内插花安置。第二步,将超载的141.94万只牲畜全部安排下山。

绿色留高原工程:调整现行的季节牧场利用格局,实行盆地春秋牧场、中低山区冬牧场、高山夏牧场的季节梯度轮牧方式。严格核定载畜量,严格确定季节牧场的始牧期和终牧期。

总而言之,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和“人畜下山来 绿色留高原”工程的指导思想是以“生态第一,保护第一”为基本原则的。实施这两大工程,首先着手解决的问题是生态移民的问题,为了安置这些搬迁牧民,和静县首先在莫呼查汗扶贫开发农场建造了首批75套抗震安居房,希望以此为契机,改善巴音布鲁克草原不堪重负的生态环境,并解决牧民的贫困问题。截至2006年10月,和静县已先后共将170余户安置于该农场。

和静县莫呼查汗扶贫开发农场是一个农牧结合的新建农场,成立于1999年6月,其前身是和静县巴音布鲁克区饲草、饲料基地,位于和静县哈尔莫墩镇夏尔莫墩村以北3.5千米处,离县城32千米。占地总面积906.7平方千米,现有耕地8500亩,其中退耕还林面积3412余亩、枸杞树700亩、苜蓿地1200亩、其他农用地2588亩。可利用草场85万亩,其中优质草场45万亩、半荒草场20万亩、退化沙化草场20万亩。场里的农牧民均为来自巴音布鲁克牧区的牧民,现有住户200户863人,其中农业户142户605人、男女劳动力257人,主要种植粮食作物玉米、油葵和经济作物棉花、苜蓿、西瓜、甜瓜等;牧业户58户258人,男女劳动力128人。农场自成立以来,在自治区、自治州扶贫办和自治州对口帮扶单位及县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农场建设已粗具规模,先后为“异地搬迁”贫困人口新建、维修住房160套(其中新建75套,每户45平方米,牧民也住进了政府免费为他们盖的这些砖瓦房),安装自来水管道5千米和10千伏农网改造,同时于2004年1月为农牧民全部办理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医疗保险。为了使“异地搬迁”牧民从高原搬得来,稳得住,尽快使他们从牧民生活方式向农民生活方式转变,农场也采取了多种措施和办法:一是在管理上采取了帮、传、带;二是在生活上采取了给予照顾和保证,按月定量供应面粉和清油;三是做到了让牧民子女能够就近就读受教育。笔者在巴音布鲁克牧区调研之后相继走访了该农场,也进行了相关的问卷调查,发放问卷49份,实际回收49份。调查结果显示,广大农牧民对农场经济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二) 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1.被调查人员的构成

本次被调查的农牧民以女性为主,占被调查人数的61%,男性占39%;文化程度:小学文化占55%,初中文化占39%,中专或高中文化占2%,大专文化4%;年龄结构:18~24岁的占6%, 25~34岁的占37%, 35~44岁的占33%, 45~54岁的占18%, 55岁以上的占6%。

2.被调查的农牧民家庭生活现状

农牧民平均每户家庭4.33人,通过问卷调查显示,2005年农牧民家庭总收入分布情况,2000~2500元的占6.1%, 2600~3000元的占22%,3500~4000元的占18%, 4100~4500元的占8.2%, 4600~5000元的占22%, 5100~5500元的占22%。从分布情况看出,绝大多数农牧民家庭总收入为2600~5000元,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农牧民的收入依旧很低,勉强达到温饱线。但收入来源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单一收入变成多元化收入,即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于务农、饲养、代牧和打工收入。在“您全家一年的总收入中务农、饲养、代牧和打工收入是多少?”的回答中,务农的人数和收入比例较高,其他依次为打工、饲养、代牧。让我们先来具体看看问卷调查结果的显示。务农收入:不足2000元的占4.1%, 2人;不足4000元的占53%, 26人;不足6000元的占27%, 13人;高于6000元(含6000元)的占10%, 5人。饲养收入:不足2000元的占8.2%, 4人;不足4000元的占6.1%, 3人;不足6000元的占2%, 1人。代牧收入:不足6000元的占4.1%, 2人。打工收入(捡棉花、摘辣椒等):不足2000元的占18%, 9人;不足4000元的占14%, 7人;不足6000元的占4.1%, 2人;6000元的占2%, 1人。

由此可见,牧民的家庭收入微薄,仍处于基本解决温饱的低水平阶段,但其收入来源不像原来的那么单一了。在这里需特别指出的是,对于祖祖辈辈生活在牧区的牧民而言,离开草原、重新开始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是一个很难的选择,由于转产的不适应性,往往会造成生产上的暂时停滞,然而他们做出了顽强的努力,这也是难能可贵的,牧民对易地转产的满意度很高,对实施的生态移民政策持充分的肯定态度。当被问到“您对目前自己的生活水平满意吗?”时,回答“满意”的占55%;表示“基本满意”的有41%;合计占总人数的96%的牧民对定居生活是满意的,而有2%的人不满意,也有2%的人未回答。通过调研还发现,农牧民对目前自己的生活水平的满意程度表现为:满意者比例为41%,基本满意者比例为55%,不满意者比例为2%,很不满意者比例为2%,牧民对以上两个问题的回答几乎完全一致,因为生产方式的转变,初期必然影响其生活水平,所以牧民是坦然接受这一现实的,从这个结论可以看出牧民的观念在转变,认识在加深。

3.对本场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及对一些问题的看法

为了了解农牧民对该农场经济发展前景的认识和对一些问题的看法,笔者对农牧民进行了问卷调查,以及入户访问和调研。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有45%的农牧民对农场经济发展的前景表示“很有信心”,有55%的农牧民表示“较有信心”。也就是说,100%的农牧民对农场经济发展的前景充满信心,从这个结论看出农牧民是以理性的态度和满怀希望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农场发展前景的。问卷调查还显示,当问到“您认为,农场最需要哪一类的人才?”(可多选)时,农牧民选择“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医生”“管理人才”“生产能手”的分别占被调查农牧民的80%、43%、35%、12%。这说明农牧民表现出的是务实、脚踏实地、积极的心态,他们初来农区,所面临的是一个完全陌生的职业,需要农艺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来为他们引导和技术培训,所以他们将“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列为第一需要之事。不过这里的农牧民担心的事也不少。例如,当问到“您认为当前在农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时,有45%的人认为农场用水量不足;有45%的人认为农田沙砾严重;有43%的人认为牧民务农技能差;有41%的人认为农场不通电话;有33%的人认为政府投入资金不足;有16%的人认为农场文化生活单调;有6.1%的人认为农场的管理水平低下。

笔者在该农场进行入户访问和调研时发现,农牧民反映的情况和顾虑不是多余的。不说农牧民们背井离乡的艰难和克服水土不服、气候不适的困难以及为战胜自身没有农业生产技能的缺陷而所做的努力,单说其务农的自然环境的脆弱程度就可想而知了。这里的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十分落后和脆弱。虽然其土地、光热资源适合发展特色经济作物和林果业,但土质瘠薄,沙砾严重,土壤有机质含量太低,而且发展资金严重短缺,再加上水利设施建设落后,致使农业生产不能形成规模化。该农场虽然离县城近、仅有32千米的距离,但其交通、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至今未通广播电视、电话,信息闭塞,严重制约农场社会经济发展,使贫困农牧民的文化生活和社会教育普及程度跟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