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海洋族群女性与妈祖信仰

一 中华知识体系中的海神

今天,我们最为熟知的女神妈祖,1123年获宋朝廷赐庙额“顺济”,1156年被册封为“灵惠夫人”;这就给我们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在5000年的中华文明史上,海神妈祖在1123年才进入神的谱系?其实,中国知识体系最古老的海洋女神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我们中学时代都读过的故事——“精卫填海”中的精卫。

把“精卫填海”的故事列入中学基础教育的教材在全国各地的教材中不少见,我们掌管知识传承的教育者要我们年轻一代掌握什么样的精卫形象呢?或者说,“精卫”在我们的知识体系中占据什么位置呢?让我们来看看上海中学语文课本中“精卫填海”的课文。课文点评是这么说的:多么执着的精卫鸟啊,它明明知道大海无边无际很难填平,为了让别人不身葬大海,它从未放弃自己的填海计划,它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真令人敬佩。沪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精卫填海的故事传递了课文编写者对大海的恐惧以及对精卫不屈不挠的填海事业的赞许。对大海的恐惧一直是先民对自然恐惧的一部分,这种心理在一代一代中国人心里不断被强化,这种“恐惧海洋”的文化心理在社会的长期影响下,就成了我们的主流文化对海洋的一种恐惧。人们是在学校的学习中系统地培养起自己对社会的认知,培养起自己热爱土地、热爱家园的知识体系系统。但是,“精卫填海”就把中华文明中本来有的海洋知识体系遮蔽掉了;这也是精卫——我们熟知的海神,逐步蜕变成农业神的原因。

除了精卫,中国传统中最古老的海神是“四海龙王”。今天,“四海龙王”已经成了妈祖神庙系统里配殿祭祀的神仙。四海龙王作为中国官方最早承认和册封的海神,与现实生活中的海洋没有多大的关系,他们是中国古代宇宙观的一种表述。古代的中国人把由许多的星体组成的宇宙称为天,把立足于其间的赖以生存的土地称为地。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天和地的二维结构中没有海洋,在古代被称为“天圆地方”。晋代天文学家何承天描述“浑天说”的宇宙结构为“天形正圆,而水周其下,四方者,东旸谷,日之所出,西至濛汜,日之所入”。转引自(梁)沈约《宋书·志》卷二十三。“浑天说”就是把天地看成一个半浮在巨大面积的海洋之上的内部充满了水的球体,球体的一半在水面之上,为人所居;另一半浸在海水里,人类无法居住。中国就在这个世界的中心,四周环海,海支撑着大地。这里的“海”的意义不同于今天我们生活中所认识的海洋,所谓“海”其实是一种文明的边界。“四海,犹四方也。”“四海”一词,首见于商遗民所作的《诗经·商颂·玄鸟》:“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海”,在中国古代曾是方向的代名词,不是我们今天认识的“海”。所谓“中原”“中土”,即“中国”居中,与其对应的地理概念是“四方”。古人既然将海视为世界的边界,所以四方往往被表述为“四海”,与四海相对的正是中央的中国。

《尔雅·释地》云:“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中国古代宇宙观认为,“中国”是世界的中心,四周是东夷、西戎、南蛮、北狄。这些在四周居住的人们没有受到中华文明的教化,被认为是半野蛮人,比较低级,因而使用了“夷、戎、蛮、狄”这样歧视性的命名。而四周之外是海,即一大片水域,由四海龙王来管理,这个“海”完全不同于今天作为人类重要生活资源的“海”。这种以“中央-四海”表述的观念在中华民族先民对自然的初步认识阶段流传了很长时间。在这样的概念之下,四海龙王在中国文化史上起的作用主要就是农业神。

宋代的一个重大的转型就是提出了“开洋裕国”,在这样新的国策之下,宋代政府突然发现传统的海神都退化成农业神了,中国需要一个新的海神。中国东南沿海福建莆田民间信仰的一个巫女——妈祖林默,就在这个时候走上了历史的舞台,并在宋宣和五年(1123年)获赐“顺济”庙额。

林默在福建确有其人,她羽化升天的时候只有28岁。28岁的林默是如何成为“妈祖”的呢?“妈祖”在福建区域是对家里女性年长者的称呼,如对奶奶、外婆、姑婆的称呼。28岁的林默向82岁的妈祖形象的转换使得中国区域的海洋文化和中国儒家的孝道思想结合在一起,以妈祖为代表的中华文化的信仰不单单是民间的信仰,而且是带有浓厚的中国沿海区域色彩的中华文明,在维护家庭伦理达到家和国兴、太平盛世方面有了内在的关系。妈祖在宋代成为中国海洋神,是因为宋代在实施“开洋裕国”的新国策时需要新的意识形态。在妈祖之前中国的海神无论是精卫还是四海龙王,都不具备在海上避难救援的功能。妈祖从福建区域的巫、仙升格到国家层面的海洋神,标志着中国东南的海洋文化对主流文化的一种反哺。2009年,妈祖信俗,作为中国第一个信俗类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说明中国在改革开放30多年以后,妈祖文化必将成为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从陆地走向海洋、走向深海的重要的本土文化资源。这也是中国东南海洋文化对主流文化的再一次反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