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的产业结构演进与经济结构变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过程,云南省的经济结构变革也是在中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进行的。云南的产业结构演进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导致经济结构呈现出从回归正常到初步失衡再到严重失衡的演变过程。

(一)云南产业结构演进与经济结构失衡的阶段划分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的产业结构基本呈现出工业基础薄弱的传统农业国特征,1952年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的结构比例为50.5∶20.9∶28.6,云南省则是更为典型的传统农业地区,三次产业增加值的结构比例为61.7∶15.5∶22.8,第一产业比例更大,第二、第三产业比例更小。为实现工业化,我国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产业结构演进路径,1953~1978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1%,第二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高达11%,其中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5%,而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速仅为2.1%和5.5%,到1978年三次产业增加值的结构比例转变为28.1∶48.2∶23.7。三次产业发展速度的不协调,导致我国农业基础薄弱,人民生活必需品短缺,被认为“国民经济处于濒临崩溃的边缘”。云南也与其他省份一样,在农业剩余不足的情况下按照国家战略部署优先发展重工业,加速推进工业发展,实现了经济较高增长和工业的高增长。1953~1978年,云南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为6.0%,第二产业年均增速高达11.3%,其中工业年均增长11.1%,但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年均增速仅为3.6%和5.1%,到1978年云南省的三次产业增加值的结构比例调整为42.7∶39.9∶17.4,虽然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但畸形的工业化并没有使第一、第三产业在比重下降的同时生产率得到提高,反而导致农业基础薄弱,人民生活越来越困难。

为改变这种困难的经济局面,我国于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进入了以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结构优化推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时期。按照我国和云南省人均生产总值的增长轨迹(图1-1)以及国家的阶段性政策,可将产业结构调整的演进路径大致划分为四个阶段:一是1978~1992年的产业结构正常化恢复阶段,二是1992~2002年的产业结构再次初步重型化演进阶段,三是2002~2012年的产业结构重型化加剧阶段,四是2012年开始的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实质性推进阶段(见图1-2)。

图1-1 云南省人均生产总值增长轨迹及与全国平均水平对比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云南统计年鉴》。

图1-2 全国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云南省的三次产业结构偏差和云南省的支出结构突出反映了云南经济结构回归正常到初步失衡再到严重失衡的变化过程。从三次产业结构偏差产业结构偏差反映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离度,其计算公式为某产业增加值比重-该产业就业比重,反映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离程度。的变化态势看,中国三次产业结构偏差总体上逐步缩小,第一产业结构偏差从1978年的8.73(绝对值,下同)个百分点扩大到2012年的23.59个百分点(见图1-2),第二产业结构偏差从1978年的38.82个百分点下降到2012年的13.5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结构偏差从1978年的17.56个百分点下降到2012年的9.99个百分点。

云南省的三次产业结构偏差在波动中没有显著下降(见图1-3), 2012年第一产业结构偏差只比1978年缩小2.7个百分点,2012年第二产业结构偏差只比1978年缩小2.9个百分点,2012年第三产业结构偏差比1978年扩大0.2个百分点。

图1-3 云南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云南统计年鉴》。

在1978~1992年的第一阶段,云南经历了两个小的阶段,第一产业结构偏差先缩小后扩大,从1978年的43.4个百分点缩小到1985年的39.4个百分点,之后上升到1992年的49.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结构偏差从1978年的32.3个百分点下降到1985年的29.4 %,之后继续下降到1992年的25.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结构偏差从1978年的11.2个百分点下降到1985年的10.1个百分点,之后上升到1992年的23.7个百分点。

在1992~2002年的第二阶段,云南省的三次产业偏差开始扩大,第一产业结构偏差从49.2个百分点上升到53.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结构偏差从23.7个百分点下降为21.7个百分点,一、三产业变化不大,而第二产业结构偏差从1992年的25.5个百分点上升到31.6个百分点,上升较大。

2002~2012年的第三阶段,云南省的三次产业结构偏差总体上有所下降,第一产业结构偏差从53.3个百分点下降为4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结构偏差从31.6个百分点下降为29.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结构偏差从21.7个百分点下降为11.4个百分点。

在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下,云南省的支出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见图1-4)。云南省的资本形成率这里的资本形成率是指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消费率是最终消费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净出口率是净出口(含对国外的净出口和对国内省外的净调出)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在经历了1978~2007年的总体平稳后快速提高,消费率总体呈下降态势,而净调出率则相应地经过1978~2007年的总体平稳后快速下降。

图1-4 云南省的支出结构变化态势

资料来源:《云南统计年鉴》。

1978~1992年的第一阶段,云南省的支出结构总体合理。资本形成率从1978年的39.0%小幅变化为1992年的41.1%,消费率从1978年的75.4%小幅下降为1992年的66.8%,净调出率在0上下浮动,从1978年的-14.4%变化为1992年的-7.9%。

1992~2002年的第二阶段,云南省的支出结构总体上开始呈现偏差。资本形成率从1992年的41.1%小幅变化为2002年的39.8%,消费率从1992年的66.8%小幅变化为2002年的68.4%,净调出率从1992年的-7.9%小幅变化为2002年的-8.20%。

2002~2012年的第三阶段,云南省的支出结构偏差显著扩大。资本形成率从39.8%快速上升到2012年的83.2%,消费率从2002年的68.4%快速下降为2012年的61.2%,净调出率从2002年的 -8.2%快速扩大到2012年的 -44.4%,这种变化的加剧过程发生在2007年以后,2007~2012年,消费率没有太大变化,但由于净调出率从 -6.2%快速扩大到-44.4%,使资本形成率从44.3%快速扩大到83.2%,反映出云南省产业结构问题导致的投资拉动型增长模式的不可持续。

(二)云南产业结构初步向正常化转变的演进阶段(1978~1992)

为扭转畸形的产业结构,我国1978年开始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次结构调整,此阶段主要集中于1978~1984年。这一时期主要进行了农村体制改革,增强了农业的基础地位,使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迅速上升。1984年我国第一产业比重达到32%,比1978年的28.1%提高了近4个百分点,同期第二产业下降了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1个百分点,极大改善了工农业比例不协调的状况。这次结构调整恢复了改革开放之前人为破坏和抑制的第一产业的发展能力,是产业结构正常化演进的第一过程。而同期云南省的第一产业比重略有下降,1984年云南省第一产业的比重为41.1%,比1978年的42.7%下降1.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了2.6个百分点。

1985~1992年,我国进入了产业结构正常化演进的第二过程。这个时期我国改革的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第三产业蓬勃发展。第三产业比重从28.5%左右上升到34.3%左右,同时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约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保持在43%左右。其中第二产业以轻工、纺织为主导,而重工业处于调整之中,比重有所下降(见图1-6)。这一阶段个体户、乡镇企业崛起,引起劳动力大量转移到第三产业,推动了第二产业中轻工业的发展。显然,此阶段也具有补偿发展不足、调整比例关系的特征。云南省在这个时期第三产业比重提高了14.4个百分点,达到34.4%,与全国平均水平一致,第一产业比重继续下降10.9个百分点,为30.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约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继续下降3.6个百分点,为35.4%,比全国平均水平低7.6个百分点。这个时期云南省大力培育烟、糖、茶、胶等轻工业的发展,轻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例关系由1985年的48.4∶51.6转变为1992年的50.5∶49.5(见图1-5),轻工业比重的小幅上升和重工业比重的小幅下降,反映出这个时期云南产业结构演进的正常化状态,这个时期云南省的装备制造业在全国处于第15位左右。

图1-5 云南省轻重工业产值结构

资料来源:《云南统计年鉴》。

图1-6 中国轻重工业产值结构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三)云南产业结构再次重型化与经济结构初步失衡的演进阶段(1992~2002)

1992~2002年这个阶段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的阶段,我国针对当时的经济增长和高通胀加强了宏观调控,使经济运行实现了“软着陆”,国民经济平稳增长。以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讲话为起点,从党的“十四大”到党的“十六大”这一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的时期。随着这一时期我国改革的深入,市场体系基本成型,商品市场、资本货币市场等各种市场相继建立。这一时期我国还改革了金融体制和财税体制。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也深入推进,使民营企业获得快速发展。市场化改革的深化以及我国加入WTO,引起了我国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微观主体的市场化,引起了所有制结构的变迁。“国退民进”导致大量下岗职工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规模跨区域流动深刻影响了我国的就业结构(见图1-8);以东部沿海地区为主大规模引进外资又促进了技术结构的变化。为了扩大内需,我国还相继推进了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和住房的市场化改革,这些改革是在没有很好的顶层设计的前提下实施的,直接影响了我国的消费结构和需求结构。

图1-8 中国三次产业就业结构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向市场经济迈进,国内市场竞争开始加剧,全国大多数省区市将装备制造业列为支柱产业加以重点扶持,实现超常规发展,这一时期我国正处于大力引进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先进生产线和生产设备的阶段。而云南省在支柱产业培育中却“另辟蹊径”“培育新支柱”,这一时期的云南始终把自身定位为农业大省、有色金属王国、动物王国、植物王国和旅游大省,政策扶持过度集中于烟草、矿产冶金、生物和旅游业这四大支柱产业,未列入支柱产业的装备制造业长期处于投资少、信贷困难、发展缓慢、自生自灭的状态。全省装备制造业投入明显不足,技术引进与创新步伐缓慢,行业整合力度小,产业链、产业集群的建设严重滞后,多数企业处于维持状态,企业亏损居高不下,在其他省区市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过程中逐渐处于下风。计划经济时期建立起来的云南消费品工业、装备制造业开始在市场竞争中因缺乏竞争力而逐步被挤出市场,装备制造业在全国的位置和比重一路下滑,大家所熟知的“五朵金花”逐步消失,资源型、重型工业则开始提速。

这一阶段,大量农村劳动力从农村流向城市,并且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国有企业改革所推出的大部分下岗职工也向第三产业转移,形成了云南第一产业就业结构比重快速下降、第二产业就业结构基本不变、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快速提高的格局。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从1992年的79.4%下降为2002年的73.3%,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从1992年的9.9%小幅下降为8.8%,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从1992年的10.7%提高到2002年的17.9%。虽然就业结构转换的幅度小于全国平均水平(见图1-7、图1-8),但与全国趋势相同的是,劳动力没有遵循发展阶段理论从第一产业流向第二产业的一般规律,而是流向第三产业的特点十分突出。

图1-7 云南三次产业就业结构

资料来源:《云南统计年鉴》。

云南省在全国政策指引下,为扩大内需而推行的教育、医疗和房地产市场化的改革,直接影响了消费结构和需求结构的变化,如云南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中,人均文教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从1985年的2.2%提高到2002年的9.35%,提高了约7个百分点(见图1-9);人均医疗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从1995年的3.3%提高到2002年的5.69%,提高了约2.4个百分点;人均居住支出从1985年的8.6%提高到2002年的18.33%,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云南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中,人均文教支出从1992年的9.73%提高到2002年的14.7%(见图1-10),人均居住支出从1992年的4.78%提高到2002年的7.5%,人均医疗支出从1992年的3.71%提高到2002年的8.0%,人均交通通信支出从1992年的2.79%提高到2002年的10.7%。

图1-9 云南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结构(%)

资料来源:《云南统计年鉴》。

图1-10 云南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结构(%)

资料来源:《云南统计年鉴》。

作为经济结构核心内容的产业结构,在我国经过十几年的正常化调整后,已初步趋于合理,但经过三年的治理整顿后,在政府主导经济增长的格局下,压抑的投资冲动得到释放,又步入向重型化产业结构的演变。这次演进整体上开始失调,加强了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公路、港口、电力等)投入,虽然具有突破“瓶颈”制约的意义,但投资拉动型增长模式开始形成;以重化工业为主导,钢铁、机械设备、汽车、造船、化工、电子、建材等工业成为经济成长的主要动力。1992~1997年,第一、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时持续下降,分别降低了2.7、3.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大幅度下降露出了失调的端倪。1997年实现了“软着陆”,延缓了此发展趋势,到2002年第二产业比重只增长0.4%,第三产业增长3.4%,第二产业比重重新向1992的水平靠近(见图1-12)。

图1-12 中国三次产业结构演进态势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云南省也呈现出与全国基本一致的变化态势(见图1-11、图1-12)。1992~1997年云南省第一产业比重继续下降6.4个百分点,1997年为23.8%,第三产业比重下降了3.8个百分点,1997年为30.6%,第二产业比重提高了10.2个百分点,1997年为45.6%。1997~2002年云南省第一产业比重继续下降3.8个百分点,2002年为20.0%,第三产业比重提高了近9个百分点,2002年为39.5%,第二产业比重下降5.2个百分点,2002年为40.4%。

图1-11 云南三次产业结构演进态势

资料来源:《云南统计年鉴》。

此时,我国产业结构与自身相比处于升级阶段,但经济结构已开始扭曲,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协调、收入分配结构扭曲、消费市场与需求结构分化等问题开始显现。中国第二产业结构的偏离度从1991年开始上升,第三产业结构的偏离度从1990开始上升(图1-2可见)。云南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导向的影响下,第二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离从1993年开始上升,第三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离从1990年开始上升(图1-3可见)。从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看,云南省的收入法地区生产总值结构中,劳动者报酬收入比重从1985年开始快速下降(见图1-13),生产税净额比重在1992年快速上升,而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比重虽有波动,但总体上变化不大。

图1-13 云南省收入法地区生产总值构成

资料来源:《云南统计年鉴》。

这个时期我国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加强了对高增长、高通胀的宏观调控,延缓了产业结构与经济结构的进一步失调和扭曲。尽管云南省的产业结构与经济结构一直处于调整与变革中,但经济增长方式开始向资源投入型转化,尤其在政府主导经济增长的机制下,旨在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终端目标调节方式,更加突出了短期增长目标的实现而弱化了内在经济质量的提升,主观上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未予以足够重视。在客观上,由于保障发展方式转变的市场经济体制还未建立,产业结构调整只是促进了经济增长,不但不利于发展方式转变,而且促进了资源投入型、投资拉动型增长方式的持续。

(四)云南产业结构重型化加剧与经济结构失衡突出阶段(2002~2012)

2000年以后,我国经济克服“疲软”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这一轮经济增长是政府主导经济增长直到2012年的过程。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进入重型化阶段(图1-6可见),对云南的资源类产品需求不断上升,云南也加大了对矿业、电力等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云南工业进入高速增长状态。云南轻重工业结构从2002年开始分化(图1-5可见),产业结构重型化开始加剧,2002~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年均增长率高达14.1%, 2000~2012年轻工业年均增长10.9%,重工业年均增长15.2%,重工业年均增长率比轻工业高4.3个百分点。

轻重工业的发展差距主要体现在2000~2006年(见图1-14),轻工业年均增长6.3%,但重工业年均增长16.3%,重工业比轻工业年均增长高10个百分点。

图1-14 2000年以来云南规模以上轻重工业增长态势

资料来源:《云南统计年鉴》。

2000~2006年的重工业发展中,产值比重较高的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年均增长18.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年均增长23.7%,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年均增长19.3%,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年均增长16.9%,有色金属采选业年均增长18.0%,黑色金属采选业年均增长高达34.3%,非金属矿采选业高达22.7%,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年均增长高达31.8%,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年均增长16.7%,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年均增长30.5%(见图1-15)。

图1-15 2006年前后云南轻重工业内部行业增长对比图

资料来源:《云南统计年鉴》。

2000~2006年的轻工业发展中,产值占绝对比重的烟草制品业年均增长只有4.4%(见图1-15、图1-16),农副食品加工业虽然年均增长18.3%,但产值地位不高,食品制造业年均增长26.5%,但产值地位很低,医药制造业年均增长12.5%,但产值地位也很低。

图1-16 2002年云南工业内部行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地位

资料来源:《2002年云南投入产出表》。

这个阶段的重化工业在外部推力和内部促进双重作用下的快速发展,不仅挤压了轻工业的发展空间,而且在“国进民退”的大趋势下,使民营经济受到严重冲击,大量的民营企业被挤出采选业、冶金工业、化学工业等在资源经济繁荣时期获利空间大的领域,导致所有制结构进一步失衡。

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世界性经济危机,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变得不可持续,外需萎缩导致东部、中部地区工业对云南资源型产品需求下降,虽然云南经济对外开放程度不高,但金融危机对云南经济的影响以间接传导的形式冲击着云南失衡的经济结构。云南资源型工业遭遇了严峻的产能过剩,尽管采取了增加储备、淘汰落后产能、强制性节能降耗、提高技术创新等举措来缓解重化工业面临的压力,但持续时间越来越长的世界经济危机对资源型工业的冲击还在延续,2013年上半年和2014年云南经济增长乏力是这种矛盾的集中体现。

2007年10月召开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云南也进入了大力发展轻工业、努力提升重化工业素质的进程,努力改变轻重工业失衡的格局。但处于资源型工业发展路径依赖的云南经济“调结构、转方式”的过程十分困难。2006~2012年,云南工业年均增长15.0%,其中轻工业年均增长15.8%,重工业年均增长14.1%,轻工业增长开始超过重工业,但轻重工业比例已经严重失衡,2008年达到极值(图1-5可见),轻工业只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25.2%,重工业占工业增加值的74.8%,虽然近年来开始向合理化转变,但在长期依赖烟草工业、其他轻工业发展严重不足的格局下,轻重工业结构调整与转换的步伐仍然十分缓慢。

虽然我国开始推进发展方式转变,但对抗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和云南资源型工业的内部自我循环问题(详见第二部分分析)、投资拉动增长的经济调控路径依赖、与全国同步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所需的人均生产总值压力,以及传统发展方式所形成的各种体制机制“顽瘴痼疾”和利益固化的“藩篱”,使经济运行在投资效率低下却仍然只能依靠投资拉动来稳增长,产业结构失衡却只能依靠资源型工业来稳存量保增量的格局中,云南经济运行在严重失衡的经济结构之中。

(五)云南经济结构优化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质性推进阶段(2012年以来)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通过经济体制改革和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来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结构失衡和发展方式粗放的体制机制障碍和深层次问题。当前,各项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经济体制改革正在陆续启动。

2014年8月召开的中共云南省委九届八次(扩大)会议通过的《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意见》指出,云南省工业经济“规模小、布局分散、市场主体弱、创新能力不足、竞争力不强、部分产能过剩、节能减排任务艰巨、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加大等深层次问题日益凸显,重工靠资源、轻工靠烟草的发展模式面临严峻挑战,工业仍然是经济发展最薄弱环节,发展方式粗放仍然是工业发展最大制约”,并对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做出了战略部署:“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实施为抓手,以园区建设为载体,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政策措施为保障,按照‘有扶有控、做强做优、彰显特色、绿色发展’的要求,大力发展轻工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调整发展重化工业,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实现工业发展从过度依赖资源向市场主导转变,从过度依赖重化工业向注重轻工业转变,从资源消耗向创新驱动、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耗能污染向环境友好转变,打造云南工业经济升级版。”从此,云南经济步入了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实质性推进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