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整合的精神结构理论

关于人类的精神结构,历史上曾经有许多心理学家进行过相关的研究和探讨,并且提出一系列的理论结构模型。在这些模型中,最引人瞩目的是弗洛伊德提出的精神结构模型。前面的内容中已经有论述,这里再简单说一下。

弗洛伊德把人的精神结构分成了意识、前意识、潜意识三个层次。意识位于精神结构的上层、前意识位于精神结构的中层、潜意识位于精神结构的深层。他还用冰山来打比方,形象地描述了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关系,认为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欲望、冲动、思维、幻想、判断、决定、情感等,会在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这三个不同的层次里发生。露出水面的部分就如同意识一样,它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只能在很低的程度上影响着人;隐藏在水面以下的绝大部分是潜意识,它们才是对人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的部分;由于海水潮汐运动导致冰山与水平面接触的时隐时现的部分则被称为前意识,对人的行为也会产生调节和平衡作用。

尽管弗洛伊德的观点在当时影响巨大而又深远,但仍然有人对此发出了不同的声音,这个人就是弗洛伊德的学生——荣格。荣格认为,弗洛伊德将无意识中所蕴藏的性的本能视为人的行为的动力,这不够全面和准确。根据荣格的观点,人的精神结构中,欲望和冲动只是动力的一种来源,而不是全部来源,人类的精神结构中还有一部分更为重要的内容是来自于人类的进化和遗传,这部分内容是全人类共有的,荣格称之为集体潜意识。

以集体潜意识为基础,荣格也做了个比喻,他认为,高出水面的部分代表意识,水面下由潮汐运动而显露出来的部分代表个人潜意识,而所有孤立的海岛共同的基础——那隐藏在深海之下的海床,就是集体潜意识。在个比喻中,荣格所说的意识和弗洛伊德所说的意识没有什么差异,但是位于中层的是个体潜意识,包括弗洛伊德所说的前意识和潜意识;位于深层的是集体潜意识,它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精神活动的历史遗迹,也是荣格精神结构理论中最具个人特征的内容。

后来,美国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弗洛姆对弗洛伊德和荣格所提出来的意识分层理论也提出了一些异议,他认为弗洛伊德所提出来的理论与美国的社会文化关系不够密切。所以,他花费了毕生的时间和精力不断地修改、完善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以使之更加吻合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方人的精神处境,弗洛姆也因此被尊为“精神分析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

弗洛姆认为,文化与政治、经济、社会和思想等各个方面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如同家庭因素一样,这些因素对人的心理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和决定作用,并促使人们形成具有社会烙印的意识内容,弗洛姆将其命名为社会潜意识。简单地说,社会潜意识就是指被文化、政治、经济等社会意识所形成的规则压抑下去的那一部分意识内容,主要由社会不允许其成员所具有的那些思想和情感所组成,是个人带有社会制约性过程的产物。

根据弗洛姆的观点,每个社会都会为本社会所有成员建立共有的社会潜意识,而社会则通过社会潜意识制约着社会成员的思想和感情,执行着对社会成员的压抑,它允许符合社会需要的某些思想感情存留于意识之内,其他不符合社会需要的思想感情则统统排斥于意识之外。从这个意义上讲,个体潜意识主要是由社会潜意识决定的,社会潜意识规范和支配着个人行为方式和性格特点,个人言行举止必须适应文化和社会条件的要求。所以,社会潜意识遵循的是制约原则。如此一来,人们的精神世界就会被深深地打上社会的烙印,并最终被人格化,并形成了社会性的人格。

根据我的研究,在人类的精神结构中,除了意识、前意识、个体潜意识、社会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还有一种重要的意识内容在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我将这部分意识内容称为神识,即一种神秘的意识内容,也叫超意识,是由宗教、信仰和迷信等内容所组成,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神秘色彩的精神力量,是超出人类现实控制但却一直对人的言谈举止及行为方式产生影响的重要精神内容,是人类精神世界的灵性部分。

有一些人可能会排斥神识的存在,但却无法否认人类一直在受神秘意识的影响。比如说,一些人在做坏事的时候,总会觉得老天爷、上帝、佛祖等神灵会惩罚他。生活中,人们经常说“举头三尺有神灵”“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人在做,天在看”之类的俗语,说的就是人内心深处存在的超个人和灵性的神秘意识成分。这部分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却一直在影响着我们的感受和行为。虽然,我们知道这是不科学的,是不唯物的,但每个人内心中都不可否认地存在着一些非科学的或唯心的东西,而这部分内容会一直以一种神秘的不可控的方式来影响着人们的心理活动和现实行为。所以,神识遵循的是感应原则。我认为,神识也是人类精神结构中不可以或缺的一部分。

至此,我们已经完整地论述了人类精神结构的全部内容,并且我相信,它们之间是一种完整的、有机的结构体系。只不过,前辈们只顾着指出他人理论体系中的不足,并借机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我认为,前人的贡献是伟大的,具有创造性的,这些理论体系之间其实并不相互矛盾,甚至是一个完美的、有机的统一体。

在这里,我根据他们的产生方式、作用机理、活动原则及对人的影响程度,将人类的精神结构按层次排列成以下六个层次,每一个层次都对应着一个不同等级的人格结构类型,它们各自遵循着相应的活动规则,共同影响着人的类的心理和行为。

神识处在顶层,即最高层。是人的精神结构中灵性的神秘的成分,其所对应的人格结构,我们可以称其为神我。它的活动遵循感应原则,信奉宗教、迷信,有某种信仰的人常常会感应到与神我的互动关系。如果用《西游记》中的人物来比喻的话,我认为,如来佛祖及观世音菩萨等人物可以算是神我。

意识处于第二层,是人们能随意想到的、清楚觉察到的主观经验,具有逻辑性、道德性和现实性。意识所对应的人格结构是超我,它的活动遵循道德原则,这一点与弗洛伊德所说的超我基本相同。唐僧就如同超我,他总是严格按照道德标准来行事。

前意识处于第三层,其中存储着大量的过去经验或信息,平时虽不被觉知,但可由需要时再复现或提取而达到觉知的意识状况。平时我们知道但尚未感知的东西就存储在前意识里。前意识所对应的人格结构叫自我,它的活动遵循现实原则。自我就如同沙和尚一样,在面对问题的时候,总是协调各方,化解矛盾,尽量根据现实情况去解决问题。

社会潜意识处在第四层,是在被社会压抑的前提下提出来的,主要由社会不允许其成员所具有的那些思想和情感所组成,带有显明社会制约性,是受社会和他人影响所形成的产物。它所对应的人格,我们可以称为他我,就是社会和他人眼中的我,是社会舆论、社会评价和文化习俗影响下的那一部分我,它的活动遵循制约原则。他我就像白龙马一样,它是因吃了唐僧的坐骑,在龙王和观世音菩萨的劝诫之下才去西天去经的。在众人眼中,白龙马就是专门为唐僧服务的。

个体潜意识处在第五层,相当于弗洛伊德所说的潜意识,由各种原始的本能与欲望组成,是生物性本能的仓库,包含了个人遗忘了的童年时期的经验以及创伤性经历、不合伦理的各种欲望和感情,是人类一切活动的重要动力源泉。其所对应的人格结构叫本我,它的活动遵循快乐原则。个体潜意识是梦的核心发源地,本我是梦的主要制造者。本我就如同猪八戒一样,贪图享乐,不思进取,总是被美食和美色所困扰。

集体潜意识处在最底层,它是人类进化和发展的精神结晶,是一种不能成为意识却普遍存在人的内心的精神现象,主要靠人类的进化与遗传而得来。 集体潜意识的内容从来就没有出现在意识之中,只有当它受到某种条件的激发而变得活跃时,我们才会对发生在他人身上的某些东西有所感知。集体潜意识对应的人格结构叫原我,即原始的我,它的活动遵循激活原则。就像孙悟空一样,他的出世与海浪拍打岛礁有关,是被激发出而来到世间的。孙悟空是智慧、英雄、正义和自由的化身,也有破坏和毁灭的影子,完美地匹配了人类原型所包含的主要内容。

弗洛伊德曾经用冰山来形容人的精神结构,荣格也曾经用海岛来形容人的精神结构,我也用一个类似的比喻来形容人的精神结构吧。我认为,人的精神结构确实像是一个置身于汪洋大海中海岛,从海岛上山岳的顶峰到海洋深处的海床,不同高度和深度的地方会存活各类不同的动物,包括人类。海洋最深处的海床部分就如同集体意识,一些原始物种通常会聚集在那个地方,几乎不受外界的干扰,除非发生海底地震等极端地理环境事件;高度略微上升一些的地方,生物的多样性也会增加,就如同个体潜意识一样,这个地方的物种会丰富一些,但人类社会在海洋中的下潜活动一般很到到达这个地方,除非借助工具;高度再上升一些的地方,会显示出山的形状,其形状与地面上的山形状完全一样,只不过它们仍然隐藏在水中,这个区域,我们将其称为社会潜意识;再往上一些,各种生物的活动会更为丰富,人类的下潜活动经常会进入这一领域,并对这里的物种产生一定的影响;高度再上升一些,基本就到了海平面的位置,这是海岛水下与水上的分界线,潮汐或风浪可以让海岛与水平面接近的地方时隐时现,就如同前意识一样,在海岛附近的浅水区,物种非常丰富,是人们经常活动的区域;海岛伸出地面的平缓地带就如同意识一样,可以随时被人们看到,这是海岛上的人类按照道德和法律等社规则从事活动的地方;当然,海岛上伸出的地面不仅有平缓的地带,还有高耸入云的大山,山上有庙宇道观,那是高僧老道居住的地方,也是凡人经常悟道拜佛的地方,就部分恰似神识,是一个神秘的充满灵性的地方。

图2-4 整合的人类精神结构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