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潜意识是梦的老巢

要研究梦,首先从哪里开始呢?这个问题,我思考了很久,最后确定的答案是:从了解人的潜意识开始。原因很简单,大多数梦都是源自于潜意识,是潜意识的产物,潜意识是人类精神的大本营,是梦的老巢。当年,弗洛伊德提出潜意识的概念时,很多学者不以为然,甚至视之为一个伪命题。事隔多年之后,人们慢慢地发现,弗洛伊德是对的,在人类的内心深处的确存在着一股隐形的力量,这股力量左右着我们的行为,而我们平时却没有办法看到它,甚至根本就觉察不到它的存在,但它却是主宰着我们精神活动的主体。

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人的精神活动主要包括欲望、冲动、思维、幻想、判断、决定、情感,等等。它们会在不同的意识层次里发生和进行,这些层次包括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就好像深浅不同的地壳层次结构一样,故称之为精神层次。弗洛伊德的理论也被称之为精神层次理论。如图2-1所示。

图2-1 弗洛伊德的人类精神结构图

精神层次理论认为,处在精神结构最上层是意识,俗称自觉,凡是自己能察觉到的心理活动都属于意识层次。它处于人的心理结构的表层,感知着外界客观事物和现实环境刺激,用语言来反映和概括事物的客观状态和理性内容。

与意识相对应的人格结构称为超我,即能进行自我批判和道德控制的理想化了的那一部分“我”。它是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社会规范、伦理道德及家庭教育的影响形成的,是社会法规制度、道德纪律及权威角色对其赏罚影响的人格化体现。超我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平常人们所说的良心,代表着社会道德对个人的惩罚和规范作用;另一方面是理想中的我,决定着道德行为的标准。超我的主要职责是指导自我以道德良心自居,以道德原则去限制、压抑和控制本我的本能冲动。所以,超我遵循的是道德原则。

处在精神结构最底层的是潜意识,生活中,我们常常称之为无意识。它主要包括被压抑的、被遗忘的或没有被意识到的心理活动,代表着人类更深层、更隐秘、更原始、更根本的心理能量。潜意识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原始内驱力,也是梦境的发源地,它包括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以及与本能有关的各种欲望。由于潜意识具有原始性、动物性和野蛮性,与社会理性水火不相容,所以只能被压抑到精神结构的最下层。但是,它从来都没有因为被压抑而消失,而是一直在暗中悄悄地潜伏着,并且时时刻刻都寻求欲望的直接表达或象征性满足的机会。正是这些不为人知的神秘力量从精神世界的深层支配着整个人的心理和行为,人的一切动机和意图才有了永不枯竭的源泉。

与潜意识相对应的人格结构是本我。本我处在精神结构的最底层,它就像一个追求享乐、贪财好色而又不知悔改的无耻之徒,身上充满了与生俱来的动物性的本能冲动,特别是性的冲动。本我是混乱无序和毫无理性的,盲目地追求自身的满足。所以,本我遵循的是快乐原则。

处在意识与潜意识中间的是前意识。前意识源自于潜意识,是潜意识的一部分,是一种可以被回忆起来的、能被召唤到清醒意识中的潜意识,是潜意识的“特使”“中间人”,既联系着意识,又联系着潜意识,是调节意识和潜意识关系的中介变量。前意识的作用非常重要,不仅仅体现在将潜意识转化为意识,更体现在阻止潜意识进入意识,它起着重要的“检查”作用。在正常状态下,绝大部分充满本能冲动的潜意识都会被牢牢地控制着,不容易转变成前意识,更不容易进入意识。

与前意识相对应的人格结构是自我。自我处在意识和潜意识的中间,是从本我中分化出来、受现实陶冶而渐识时务的一部分。自我充当本我与外部世界的联络者与仲裁者,并且在超我的指导下监管本我的活动,它能根据周围环境的实际条件来调节本我和超我的矛盾、决定自己行为方式。生活中,我们经常称之为理性,它要求我们既要保证获得本我的满足,又要避免受到超我惩罚的痛苦。所以,自我遵循的是现实原则。

最后值得强调的是,人们在正常的交流和沟通时,通常有三套表达系统在大脑中同时运作。一套是超我所处的意识系统,一套是自我所处的前意识系统,一套是本我所处的潜意识系统。超我常常倾向于根据最理想的目标和最高的标准来表达,而本我则是倾向于根据人的本能需要和真实情况来表达,自我的主要任务就是协调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当自我足够强大、足够灵活,能够协调好超我与本我之间的矛盾冲突时,整个表达过程就会显得流畅、自然、得体并且具有美感;假如自我无法同时满足超我与本我之间产生的矛盾时,人就会出现诸如口误、结巴、忘词、无故停顿、肢体动作和语言表达不相称等纰漏。弗洛伊德非常重视这些材料,他认为这些内容的表达是有意义的和最值得分析的,因为,这些内容比较准确地反映了人们精神世界的隐性矛盾和冲突,而了解这些矛盾和冲突,有利于更加深入地揭示人内心深处悄悄发生的精神活动,有利于人更加深刻全面地认识那个未知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