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认识盆景

盆景与盆栽是不同的,盆景是盆栽的进一步发展,它们的根本区别是:盆栽只是将植物种于盆中,目的是为了观赏,而盆景除了达到观赏目的之外,还必须通过精心的艺术造型,呈现不一般的美感。可以说,盆景里融入了人的情感,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有机结合。

一、什么是盆景

盆景是通过对树木、山石等材料进行精心的培养与修饰,在盆中典型地反映自然景观的艺术品。典型地反映自然景观是指盆景中的树木、山石的造型及相互之间组合的造型,是人们通过艺术形象对自然的认识和理解,能典型、集中地反映自然的本质,融合了美学、文学和科学,是自然景观的再现。如图1-1所示是松树盆景园。

图1-1 松树盆景园

盆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传统的艺术珍品。盆景以植物、山石、土壤为素材,经过技术加工和处理以及长期的精心培育,在盆中集中展现大自然的美景,达到一种“以小见大”的艺术效果。小小的盆内,虽然就只是几株树木,几块山石,却能形神兼备地展现大自然的风貌,展现意趣和情感。所以,如果做不到胸有丘壑,腹有诗书,是难以通过盆景勾画出一幅富有诗情画意的自然美景的。如图1-2所示是盆景园一角。

图1-2 盆景园一角

二、追溯渊源话盆景

中国盆景有着悠久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汉代以前。中国浙江省余姚地区河姆渡遗址的第四文化层中,曾出土两块刻有盆栽万年青状植物图案的陶器残块,其中一长方形花盆上还刻有小圆形装饰图案。

东汉时期,人们就已经将自然美景移入盆中,放在室内作观赏之用,开始出现了以植物、盆钵、几架三位一体的盆栽整体艺术形象,如图1-3所示是东汉墓壁画上的盆景。考古发现,在河北省望都的东汉墓道壁画上,绘有一陶质卷沿圆盆,盆内栽有六枝红花,盆下有一方形架座。考古发现的汉代陶砚以及汉晋时期流行的“博山炉”中出现了模拟仙山神水的景观,可看作中国山水盆景的起源。

图1-3 东汉墓壁画上的盆景

魏晋南北朝时期追求隐逸,自然美景成了寄托。山水画、山水诗、山水园林也随之而起,从而促进了以抒发自然情趣为主题的盆景艺术的发展。盆景模仿山林景象成为人们十分喜爱的方式。这种“咫尺千里”“小中见大”的表现技法,对盆景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代社会经济越来越繁荣,文化艺术也随之发展。受魏晋南北朝的山水诗、山水画、写意山水园林的熏陶,人们开始赋予盆景以意境之感,山水盆景和树桩盆景应运而生,并有以盆景作礼物馈赠亲友的记载。唐代出现了众多的关于盆景、盆池的诗咏,如大诗人杜甫、韩愈、白居易、李贺、陆龟蒙等均有盆景诗作。

宋代盆景在形式和内容上均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准,对盆景的布局、画意的安顿、诗情的灌注以及对石材、植物的研究逐步深入,而意境的创造则更具匠心。北宋大文豪苏轼在《格物粗谈》中提到:“芭蕉初发分种,以油簪横穿其根二眼,则不长大,可作盆景。”这是盆景作为专门名称最早的文字记载。宋代绘画《十八学士图》(图1-4)四轴之二幅中均画有松树盆景。

图1-4 《十八学士图》中的盆景

元代盆景制作趋向小型,人们热衷于把大自然的美妙景色,精缩为盆盎之中的微观景象,供人玩赏,并称为“些子景”(些子即细小之意)。元代画家李士行所绘的《偃松图》,为一附石曲干式松树盆景,四方盆中,苍劲古雅之松如倦鹤之回翔,露根悬爪,倚石而出,而枝片顶端之枯枝,形似舍利之干,整个作品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明代盆景大多根据画理构思、剪裁,使其姿态隽妙、形式自然,同时注重景与盆的搭配,对丛林、双干、多干盆景的布局及配石、蟠扎技法等都有一定的研究。陈继儒的《太平清话》、高濂的《遵生八笺》、王鸣韶的《嘉定三艺人传》等,都有关于盆景制作技艺的记载。

到了清代,盆景形式取材丰富多样,注重盆景的取材、造型、养护等,不仅对盆景植物进行分类,还对盆景的景物进行点缀。对于盆景的制作和取景,康熙年间陈淏子的《花镜》以及李斗的《扬州画舫录》都有较为详细的记载。郑板桥的《盆梅》形象地展示了当时梅花盆景的艺术魅力。

新中国成立后,培养了一大批盆景专门人才,还举办了各种盆景展览。通过各种盆景画册和书籍以及盆景技艺和学术交流将中国盆景推向了世界。

三、盆景有什么价值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解决了温饱问题,人们开始关注丰富的精神生活,因此,古老的盆景艺术又走进了人们的生活,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那么,盆景都有哪些价值呢?

1.陶冶生活

盆景是自然美景的浓缩,欣赏盆景是一种美的享受,在有限的空间之内就可以观赏到旷野林木的自然风貌,令人心旷神怡,既陶冶情操,又能增进艺术修养。如图1-5所示为盆景走廊。

图1-5 盆景走廊

2.振奋人们的精神,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热情

当观赏到刚劲挺拔、体态矫健的松柏和傲雪凌霜的铁骨寒梅时,不由得都会被其坚贞高洁的艺术形象所鼓舞;当看到突兀峥嵘的桂林山水和千姿百态的黄山奇峰时,人们都会激发出热爱祖国、慨叹祖国瑰丽山水的民族自豪感。

3.普及科学知识

盆景制作涉及非常广泛的知识,包括植物分类知识、山石种类识别以及古代诗词、绘画、历史、雕塑等各个方面的知识。所以,盆景虽小学问却大,在科普中起的作用也很大。

4.经济价值

盆景还具有较高经济价值。近年来,我国许多地区都建立了盆景生产基地,增加了盆景的数量,提高了盆景的质量,不但满足盆景爱好者的需求,还远销东南亚、日本、澳大利亚、西欧及北美各国等地。

5.促进国际交流

作为我国传统的园林艺术的一个分支,盆景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底蕴。我国的盆景艺术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的青睐,并多次在世界盆景文化艺术交流的过程中获奖,为祖国赢得了荣誉。在国际交往中,盆景还可以作为馈赠礼品,对增进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盆景对发展旅游事业也起到了促进作用。目前不少城市公园及风景名胜区开辟了专门的盆景园,陈设各种盆景艺术精品,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前往观赏,极大地促进了旅游事业的发展。

四、盆景是如何分类的

中国盆景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艺术流派。由于我国地域广大,制作盆景的材料丰富,再加上各个流派都有独特的风格和加工技艺,所以我国的盆景种类和形式都非常多,目前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分类标准。现有的分类方法如下。

1.一级分类法

这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提出的简单分类法。

2.二级分类法

20世纪70年代后期,盆景先分为树桩盆景和山水盆景两大类,再根据盆景式样分为若干式,即“类—式”或“型—式”二级分类法。

3.三级分类法

三级分类法将盆景分为树桩盆景和山水盆景两大类,再分为五型:规则型、自然型、水盆型、旱盆型和水旱型,然后分为若干式,即“类—型—式”三级分类法。

4.规格分类法

根据盆景规格大小可将盆景分为:特大型盆景(>150cm)、大型盆景(81~150cm)、中型盆景(41~80cm)、小型盆景(10~40cm)和微型盆景(<10cm)。

5.彭春生系统分类法

在系统整理各分类的基础上以及现阶段中国盆景发展的实际情况,彭春生教授提出了“类—亚类—型—亚型—式—号”六级分类,被称为彭春生系统分类法。彭春生系统分类法将中国盆景分为3类、若干亚类、5型、7个亚型、若干式、5个号。其分类标准如下。

(1)类 依据取材内容将盆景分为树木类(桩景类)、山石类、树石类3类。

(2)亚类 依据观赏特性将树木类(桩景类)分为松柏亚类、杂木亚类、观花亚类、观叶亚类。依据石质将山石类分为硬石亚类、软石亚类。树石类也可以分为硬石亚类、软石亚类。

(3)型 在分类的基础上,依据造型把树木盆景类分为自然型和规则型;又依据造景不同将山石类划分为旱景型、水景型、水旱景型。而树石类属于过渡类型,有时偏向于树木类,有时偏向于山石类,视其特点可参考树木类或山石类分型。

(4)亚型 根据树木盆景的根、干、枝的造型变化,将自然型树木盆景分为3个亚型,即干变亚型、根变亚型、枝变亚型;将规则型树木盆景分为2个亚型,即干变亚型、枝变亚型。山石类盆景根据山峰数量、形状将水景型划分为2个亚型,即峰形亚型、峰数亚型。

(5)式 根据树木形态、数目和山石盆景布局不同再将各型及亚型分成若干式。

(6)号 所有各式又根据规格的大小将其分为特大号、大号、中号、小号和微型5个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