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中国、非洲、西方及殖民主义

一 导言

教皇十六世在2006年的一次演讲中引用了十四世纪拜占庭皇帝的一句话,“穆罕默德带来了邪恶和野蛮,因为他下令用武力去布道”。分析人士认为教皇此言反映了对于伊斯兰教的偏见,因为拜占庭皇帝此言之前的一千年和之后的五百年时光里,常有强迫改皈基督教的现象,而这种改皈还被用来粉饰奴役非洲人的行为。[1]

分析人士认为教皇引用这句话是想说明伊斯兰世界缺乏基督世界那种和谐地传播信仰与理性的努力。分析人士进一步罗列了教皇的言论所包含的几层意思:

·证明基督教的优越性;

·打击他认为的“相对主义专政”(dictatorship of relativism);

·表明基督教是欧洲文化的基本要素;

·掩盖基督教迫害异教徒的历史;

·为他反对土耳其加入欧盟进行辩护;

·加强与东正教之间的联系。在1453年之前,后者的中心位于拜占庭。[2]

自2005年起,中国将在非洲推行殖民主义的论调在西方政要和媒体中传播开来。这一论调运用了类似于教皇的舆论策略,即一方面无视或弱化西方殖民主义的问题,另一方面妖魔化中国在非洲的存在。这种言论利用了西方流行的对现代殖民主义的错误理解。在西方主流话语中,保守派奉为圭臬的错误认识是西方殖民主义极大地使殖民地受益。另一派即便不一定将殖民主义奉为光荣的事业,却把殖民主义简化为双方经济与实力的不对称,而且认为西方殖民主义总还有好的一面。两派看法在对西方殖民主义持一种原谅态度的同时,还建构着诽谤中国是殖民主义者的论述。

教皇因为暗示历史上基督教的非强制性,他的言论受到了广泛的批评。相比较而言,对现代殖民主义辩护的论述却被很多人接受。在此,我们将详细讨论殖民主义的特征,在澄清了什么是殖民主义后,读者们可以判断中国是殖民主义者的看法是否恰当。我们还分析了该言论出现的原因。那些散播中国殖民主义言论的人和教皇一样,认为他们面临着一个强大竞争者的全球性挑战。[3]我们认为给所谓“无道德感的”中国贴上殖民主义或者新殖民主义的标签,目的是转移批判的视线,以此替代人们对西方殖民主义和新自由政策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