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已经持续了一百多年。在这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现代化在不同历史阶段呈现截然不同的方式。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中国的现代化很大程度上可以概括为城市化。在此期间,城市得到了极大发展,城市化率由1980年的19.4%上升到2015年的56.1%。进入21世纪之后,现代化和城市化步伐进一步加快,出现了超大规模的城市和城市群。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由城市化带来的深刻转变中,如何理解与把握这一时代变化,成为社会学的重要课题。

从本质上讲,社会学是一门专门研究现代性的学科。19世纪初,随着西方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一步推进,社会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这些转变不仅体现在社会结构和人的组织形式的改变上,而且反映在日常生活世界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因时空结构和秩序变化产生的影响上。当时,各种冲突和矛盾不断爆发,社会内部出现了严重撕裂。为了应对各种新的社会现象和问题,部分社会思想家开始寻求制度内部的社会变革。社会学便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应运而生。

作为现代性的主要特征之一,城市研究贯穿于社会学的各个历史时期。早期社会学家们十分关注城市空间结构变化带来的影响。马克思、韦伯、涂尔干和齐美尔等人虽然并未预料到此后世界范围内城市化的惊人发展,却都从各自的角度对城市问题进行了探讨。马克思和恩格斯既将城市看作资本积累的空间投射,也将其看作社会进步力量发展最为充分的空间。韦伯指出西方文明本质上乃是一种城市文明,城市不仅为塑造现代世界的多元要素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物理空间,其本身也作为多元要素之一参与建构了各种文明形态。涂尔干将城市研究置于社会分工论视野之下,认为城市对于打破传统的道德纽带,发展有利于社会分工的某种社会联系方式,即“有机团结”至关重要。但与此同时,他也十分关注现代城市中反传统道德力量的反常发展,并开创了城市社会问题研究的先河。齐美尔重点考察了大都市个人心理品质与精神体验。他认为在货币经济迅速发展的现代化背景下,个体的心理发生了巨大的嬗变,而作为货币经济根据地的现代都市也对个体的性格和心理基础产生了巨大影响。一方面,都市生活提供了个人自由与发展自我意志的机会,另一方面,个人也因此变得孤独和冷漠。

城市社会学确立于20世纪初叶。当时,欧美各国纷纷进入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人们的社会生活和行为方式随之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与此同时,城市化也带来了各种“都市问题”,如贫困、社会动荡、拥挤、失业、丧失家园等。当时的欧美社会学基本围绕着城市发展动力与城市化冲击而展开。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芝加哥社会学派。芝加哥学派是一个以分析城市化现象、解决具体的城市问题而形成的学术团体。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罗伯特·帕克(Robert Park)在1915年发表了著名的《城市》一文。在此文中,他提出城市“是一个实验室或诊所,在其中,人类本性和社会过程可以被有效地进行研究”的主张,确立了城市社会学的学科地位。

中国早期的现代化与城市化发展同样始于19世纪下半叶,与欧美各国主要由工业化导致的城市化不同,早期中国的城市化主要由贸易和商业所推动,上海、广东、天津等近代城市都是重要的贸易港口。由于受世界列强的侵略以及军阀割据的困扰,城市发展并不均衡,而日本的对华侵略战争直接打断了中国城市化进程。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化,则开始于改革开放以后。这30多年来,中国的城市化几乎走完了欧美发达国家用一百多年时间走过的历程。今天,上海、北京、深圳已经发展成可以和纽约、东京、伦敦比肩的全球性大都市。

城市化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改善了普通民众的生活。然而当前,中国的城市化道路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城市发展的进一步动力何在?如何理解与把握城市化带来的新课题并积极应对各种“都市问题”,成为社会学家与城市规划与研究者的紧要任务。《城市社会学评论》的创刊正是为了回应这一时代要求。本刊旨在展示中外社会学家和城市问题研究者的最新成果。这些成果将从城市社会学角度,把握正处于重大历史转换期的现代中国社会,并对即将到来的新时代作出具有开拓性的展望。

 

朱伟珏

于上海寓所

2017.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