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经济人与可持续发展经济学
- 胡石清
- 2430字
- 2020-08-29 06:36:15
第一节 人类经济发展模式及其转变
以产业革命为分水岭,人类的经济发展可以分成两种模式:产业革命前,人类的生产和消费都以农业为主,农业是人类最主要的经济活动领域,这个阶段称为农业经济模式;产业革命之后,人类的生产和消费虽然还是以农业为基础,但更主要的是工业化,人类的衣食住行以工业产品为主,工业成了人类最主要的经济活动领域,这个阶段称为工业经济模式。
一是农业经济模式。
农业自古以来是人类生活的基础,几千年来,农业经济占据了人类发展的主线。“民以食为天”,在人类生产技术极度落后的时期,农业经济支撑了整个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在农业经济时代,人类“靠天吃饭”,以不可再生资源为基本的生产和生活资料,如以狩猎和种植为基本的经济手段,经济能量规模小且相对稳定,人类与自然融为一体。这种经济模式主要有以下一些相关特征:①人类社会以第一产业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产业,虽然有少量的手工业和商业的存在,但主体还是农业和畜牧业;②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基本上是以劳动者体力驱动的、较为简单的手工工具,缺少机械化或者机械化程度极低;③生产过程中耗费的基本上是可以永远利用的不可再生资源,如动物、植物等;④经济能量的规模较小,与现代社会人类的经济能量规模比起来,这一时期的经济能量规模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⑤经济能量的规模相对稳定。
农业经济模式的发展背景是人口规模较小,人类的生产及生活水平较低,人均耗费的经济能量较小,进行农产品交换的市场和规模都较小。农业经济模式是一种可循环持续发展的模式,除了一些特殊状况外,人类与环境处于一种互动互补状态。以中国为例,从文献记载及考古资料来看,这种经济模式至少持续了三千年。
二是工业经济模式。
从英国的产业革命开始,人类迅猛地进入了工业经济时代。从大的范围来分析,工业时代一直持续到现在,有300多年的历史。与工业发展相适应,工业经济模式逐渐形成,并发展成为当前占绝对重要地位的经济模式。
工业时代以工业为经济的核心,农业和服务业可以看作工业的外围产业。这个时代人类从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发展到对非再生资源的依赖,经济规模迅速扩大。工业经济模式具有以下基本特征:①第二产业成为主导产业,并以第二产业为基础,产生了庞大的第三产业,而第一产业大大缩小;②不可再生资源固然是生产和生活中不可替代资源,但煤、石油、铁矿石等非再生资源成了这一时期人类特定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战略资源,在工业生产中占主要地位;③机器体系普遍地运用于各产业的生产,在人们生活过程中的使用日益普遍,自动化乃至智能化体系成了反映时代特征的生产工具;④一方面是人类社会已经运作惊人的经济能量规模,另一方面是经济能量的规模仍在急剧地膨胀;⑤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时的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劳动生产率极大提高,产品的极大丰富和频繁交换,催生了全球性市场。
目前全球工业发展到什么程度了呢?以德国提出“工业4.0”战略为例,德国政府在2013年4月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推出“工业4.0”,其目的是提高德国工业的竞争力,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占领先机。旨在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建立具有适应性、资源效率及人类基因工程学的智慧工厂,在商业流程及价值流程中整合客户及商业伙伴,其技术基础是网络实体系统及物联网。与德国“工业4.0”相对应,很多国家也提出了自己的工业发展战略,如中国的“中国制造2025”。当前各国的竞争依然在工业领域。
工业经济时代,经济增长一直是绝大多数经济学家追求的目标。工业经济模式因带来了显著的经济增长而备受赞誉,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也被人们视为人类进步的同义词。直到今天,很多人的认识依然是:经济增长了,技术进步了,人类也就发展了。
经济模式转变的原因如下。
从人类最基本的生活条件入手,分析人类社会的转型。物质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人类自古赖以生存的物质(包括能源和物质资源)出现质的变化时,人类必须根据条件来改变生活模式。工业革命最先从欧洲开始,正是那个时期,欧洲的能源结构出现了一条重要的分界线。
工业革命以前,木材一直是欧洲的重要工业资源,它是原材料、工具、生活器具、燃料以及最终产品。进入17世纪,欧洲的木材出现了危机,当时木材的价格是15世纪的35倍,由此引起能源危机,人们不得不寻找替代能源,煤成了这个时期能源使用的转折点。虽然人们很早就开始使用煤,但一直把它看作“肮脏的能源”,只是零星地使用,直到17世纪,在木材危机的影响下,煤才开始大量地被使用,煤矿开始大规模被开采。正是在这条能源分界线上,工业革命开始了,被称为“打开工业革命的钥匙”的蒸汽机,正是在采煤过程中发明的,现代蒸汽机最初是用来开采煤矿的。火车的发明,最初也是由于煤炭运输的需要。
二战之后,工业经济又经历了一次飞跃,这次飞跃其实是另一种能源大规模的使用,可以看作又一次能源分界线,即石油与煤的分界线。自1848年世界第一口现代油井开采以来,石油的使用量逐步上升,但直到二战后,石油才取代煤成为世界工业界最主要的能源,被称为“工业的血液”。石油的大规模使用,进一步巩固了工业经济模式。
当煤和石油成为人类社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时,人类社会的生产和发展方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对于木材等不可再生资源,在本质上是本周期内的太阳能的储存,即在相当稳定时期内,植物吸收、转化太阳能,并成为人类生产、生活的基础。而太阳能是一种发散式能源,植物的转化又是一种小功率大范围式的转变方式,所以人们对它的利用也必然呈现出小规模分散式。对比前面论述的农业经济模式的特点,可以发现正是与太阳能特点相适应的。而对石油和煤的开采,人们好像发现了一个聚宝盆,正如阿里巴巴发现了“宝库”一样,生活从此可以不必像以前那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靠天吃饭,而只需去宝库挖宝。煤和石油的大规模集中式储藏、人们大规模集中式开采和利用,决定了目前工业社会的生产和消费模式,这就是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对比工业经济模式的特点,会发现资源利用方式与经济模式的内在联系。
然而,正是这种工业经济模式隐藏着人类社会的一系列危机。